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

  • 项目编号:
    2-Ⅷ-22
  • 类别:
    传统技艺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斗笠是用竹子、箬叶、油纸等编扎制作而成,用来遮风挡雨的生产、生活用具。据《永新县志》记载,永新南乡斗笠生产始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历史悠久,做工精细,成本低廉,轻便耐用,是久居山乡、勤劳勇敢而又极富创造力的永新南乡一代代斗笠制作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小小斗笠头上戴,避雨遮风防日晒,千难万险全不怕,彻底打垮反动派。”红色歌谣的传唱,使永新南乡斗笠因支援红军而声名鹊起。1927年毛泽东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永新三湾,南乡人民为支援红军,动员了许多编斗笠能手,编织了数以万计的斗笠,送给红军战士遮阳避雨。因此,南乡斗笠又被称为“红军斗笠”。它伴随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走长征,经抗战,迎解放,一直走进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成为传承红军精神的活样本。

永新红军斗笠的制作技艺,从原材选料到加工成品,要经多道工序。做斗笠的竹子一般选用山上自生的白竹仔,嫩滑,生篾率高,编织出来的模子耐用。主要的制作工序有:“剖篾”“编模”“打云刀”“贴油纸”“夹竹叶”“贴字”“缠边”“打顶”等

历史渊源

永新多山,自古盛产竹木。南乡一带山区(今之才丰、烟阁、在中、龙源口、三湾等5个乡镇)堪称竹的海洋,各种竹子满山遍野、铺盖天地。丰富的竹资源为南乡人制作斗笠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绝、质优廉价的原料,促进了地方特色鲜明的南乡斗笠(即今人所称的“红军斗笠”)制作技艺的诞生。南乡人制作斗笠的历史十分久远,永新县志载曰:“斗笠产于南乡……始于东汉……”。据此推测为2000余年。

南乡一带制作生产斗笠尤以龙源口镇的泮中村、黄琪村、南塘村等为最。据说,当初仅有李姓一族掌握了这种技艺并从事生产。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和产品的日益远销,陆续有李姓、吴姓、尹姓等七八个大村的大姓家族学会了制作技艺,稍后又迅速扩散到整个南乡五大乡镇。据说当时南乡编织斗笠成风,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孩童,几乎人人会编,个个会织,并且编织技艺也不断提高,做工日趋精细,斗笠越做越轻薄、结实、秀美。以农耕为主的南乡山区,编织斗笠成了当地农户每年冬闲季节的主要副业,成为每家每户一项不可缺少的、赚钱糊口的重要手段。每年忙完秋收,人们便相邀上山砍伐竹材,采集箬叶,然后男人操刀剖篾、刮篾,老人和女人编织,七八岁的小孩帮着整理、铺摆箬叶,全家动员,其乐融融。大家不辞劳苦忙活一整个冬天,编织好的斗笠整整齐齐地码放家中,来年开春后每逢墟日便挑起斗笠赶往墟场售卖。

永新南乡斗笠被人亲切地称为“红军斗笠”是在一九二七年。当年毛主席带秋收义部队来到永新三湾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南乡人为支援红军,全体动员,连夜奋战,编织了大量的三角平顶斗笠,并缀以鲜艳的红五星和“红军万岁”字样,送给红军人手一顶,大受欢迎。乡亲们的大力支援令战士们倍受鼓舞,士气大增。此后,这种南乡斗笠成为红军的常规装备,并很快演化成红军战士的一种特定标识。根据地军民还编了歌谣传唱:“小小斗笠头上戴,避雨遮风防日晒,千难万险全不怕,彻底打垮反动派。”后来,经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共湘赣省委书记的任弼时同志提议,将永新南乡的这种斗笠定名为“红军斗笠”。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军队没有忘记井冈山的艰苦岁月和永新南乡人民的大力支持,将红军斗笠送进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永久收藏和宣传、展示。

历史上,南乡一带山区经济一直比较落后,除了耕种几亩薄地外,唯一可挣钱的副业就是编织斗笠,故而直到解放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斗笠生产在整个南乡一直没有终止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产方式的改变和各种新式雨具的涌现,斗笠的市场需求迅速减少。在广大城乡,南乡人制作的斗笠已成为极少数老农的习惯性用具和一些外地游客猎奇、怀旧和装饰、欣赏的收藏品,南乡斗笠制造业已处于严重濒危之中,宝贵的红军斗笠制作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主要内容

相关制品:永新红军斗笠制作技艺的相关制品主要为红军斗笠。为轻薄的圆盘状,中间斗笠帽的大小和深度与人的头部相吻合,分为尖顶和平顶两种,平顶的顶部略呈三角形。外形尺寸不定,可随客户要求而定。

关于红军斗笠的红色歌谣一首:

小小斗笠头上戴,避雨遮风防日晒,

千难万险全不怕,彻底打垮反动派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永新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