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三角班

  • 项目编号:
    2-Ⅳ-16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间舞蹈、民歌、山歌、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湘剧、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等剧种的表演风格,衍变而成的地方小剧种,主要流行于永新、莲花、宁冈、安福等县。

清初,永新民间有一种灯彩舞蹈,叫“采莲船”,在正月闹元宵中,由一旦一丑扮演,小旦彩衣彩裤,坐于花船之内,小丑手执桨板,作划桨表演,船内船外,一唱一答,边走边摇,俗称“踩彩船”。后来吸收湖南花鼓戏和赣南采茶戏的表演风格,渐而衍变为一旦一丑一生的三角班。

永新三角班只限三人表演,时间可长可短,还可根据观众情绪和要求任意发挥。内容包罗万象,语言诙谐幽默,乡土韵味浓厚。每句曲调可分成若干个乐段,后面都有一声“咿呀哟”的高音变调拖腔。曲牌主要有《十打》《五更鼓》《下象棋》《妹子曲》《摘茶子》《双采莲》等。问世不久,流入湖南茶陵、衡阳、攸县、炎陵等地。这些地方,至今还流传着永新三角班的一首歌谣:“咕啦三角班,行头自己担,只要挑得来,至少唱一晚”。那时湖南戏班子在演出时,小丑常在表演中说:“手拿三弦板,口说四乡话。衡州牛家拐,长沙讲官话,醴陵咯是咯,江西哇咕啦”。“咕啦”就是永新县的一句独特土话,意为“什么”或“这个”。三角班的曲调不但运用山歌、说唱、民间小调进行再创造,就连本地的口头禅,也融化成曲调,如《戒洋烟》中的“戒洋烟调”就有永新乡村流行的口头禅“死绝逃亡,埋人扛丧”。

永新三角班多在农闲、节庆、庙会、造房、建祠、修谱或农村红白喜事等期间演出,春节前后更是走村串户演出的最佳时机。小小地方戏,深受农民群众喜爱和欢迎。后来诞生的赣西采茶戏的主要发源戏种。1840年,老艺人戴桂莲的曾祖父刘先庆,带一个湘剧半班到永新演出,后在永新高市上门入赘,搭起“庆喜班”,长期在赣西城乡巡演。期间,他把赣剧(当时称“弋阳腔”)、湘剧的表演风格渗透融合到永新三角班之中,从而使永新三角班增加了行当,由“三角”变成了“多角”,开始上演大戏,如《梁祝》《孟姜女》等,并最终演变成了“赣西采茶戏”。

历史渊源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间舞蹈、民歌、山歌、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湘剧、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等剧种的表演风格,衍变而成的地方小剧种,主要流行于永新、莲花、宁冈,并扩散流传至安福县部分乡村,以及湖南省的茶陵、攸县、衡阳、炎陵(原名“酃县”)、醴陵等县市,是赣西采茶戏的前身。其部分声腔和旋律也被流行于吉安市其他大部分县、区的吉安采茶戏所吸纳、融合。

《永新县志》记载了270余年前清雍正皇帝下达的禁戏谕旨,可见永新三角班在清雍正年前便已存在,至少有300多年的历史,甚至更为久远。

“三角班”为劳动人民所创,是一种滋生于乡村民间、为城乡群众普遍喜闻乐见的乡土艺术。在永新的广大乡村民间,尤其是南乡、西乡的十几个乡镇,自古就有爱唱山歌的习俗。南乡山多、水多,面对空灵的山水,尽情喊上几嗓,打打山歌,宣泄心中的情节,是南乡人的爱好;而西乡人普遍活跃,善于用歌舞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早在清初,永新民间便流行一种灯彩舞蹈,叫“采莲船”,于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表演。有一旦一丑两角色:小旦彩衣彩裤,坐于花船之内,小丑手执桨板,作划桨行船状,船内船外,一唱一答,边走边摇,载歌载舞,俗称“踩彩船”。正是这种“踩彩船”,融合当地的山歌、民歌、灯彩舞蹈以及说唱等艺术,又吸收湖南花鼓戏和赣南采茶戏的表演形式、风格,渐而衍变为乡土气息浓郁的地方小戏剧种:一旦一丑一生的永新三角班。

永新三角班的行当只有小生、小旦、小丑,号称“三小”,只限三人表演,时间可长可短,还可根据观众情绪和要求任意发挥。内容包罗万象,语言诙谐幽默,乡土韵味浓厚。每句曲调可分成若干个乐段,后面都有一声“咿呀哟”的高音变调拖腔。曲牌主要有《十打》《五更鼓》《下象棋》《妹子曲》《摘茶子》《双采莲》等。采用永新方言之赣语表演,演员一边唱着地方采茶小调等,一边踩着矮子步,且歌且舞。由于其主要表演步法和大部分唱腔与“踩彩船”一脉相承,风格相似,群众还是习惯性地称其为“踩彩”,后才统称为“三角班”或“采茶”。三角班的曲调不但运用山歌、说唱、民间小调进行再创造,就连本地的口头禅,也融化成曲调,如《戒洋烟》中的“戒洋烟调”就有永新乡村流行的口头禅“死绝逃亡,埋人扛丧”。

永新三角班人员少,队伍精干,搭配简易又快捷,表演可长可短,十分适宜于农村演出。其内容通俗易懂,唱腔和表演难度不是很大,易于学习和推广普及,并能不断从生活和当地的民歌、民俗、民谣、俚语,以及兄弟剧种中吸收营养,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其唱腔优美,风格鲜明,渗透了湘剧的高腔、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的声腔,以及京剧、湘剧等音乐元素,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地方小剧种。

清朝中、末期,永新三角班迎来了全盛时期,当时永新几乎所有乡镇都有三角班戏班,一些大乡镇甚至同时存在好几个班子。这些戏班活跃在广大农村的田间、地头、祠堂、场院、庙宇以及圩镇的古戏台等,深受群众喜爱和欢迎。

“永新三角班”不但历史悠久,发展较早,而且影响极大,流传极为迅速,诞生不久便传入邻近的安福县,又很快流入湖南省的茶陵、衡阳、攸县、炎陵等地。永新戏剧研究工作者曾赴湖南茶陵、秩堂、高垅、腰陂、马江、炎陵县、攸县等地调查,发现这些地区至今还流传着永新“三角班”的一首歌谣:“咕啦三角班,行头自己担,只要挑得来,至少唱一晚”;早年湖南戏班子在演出时,小丑常在表演中说:“手拿三弦板,口说四乡话。衡州牛家拐,长沙讲官话,醴陵咯是咯,江西哇咕啦”。而“咕啦”一词就是永新县的一句独特的方言土话,意为“什么”或“这个”。这应该是永新三角班流入湖南的铁证之一。湖南省戏剧研究所的贾古同志曾明确说:“《戒洋烟》等许多剧目都是从江西永新传过来的……。”

永新三角班还是后来的赣西采茶戏之前身。其演变始于永新三角班老艺人戴桂莲的曾祖父——刘先庆。刘先庆本是湖南湘剧艺人,1840年,他带一个湘剧半班到永新演出,后在永新高市上门入赘,从此搭起永新三角班——“庆喜班”,长期在赣西演出。在此期间,他把赣剧(当时称“弋阳腔”,以下同)、湘剧甚至京剧表演形式、风格等渗透到永新三角班之中,从而使“三角班”行当增加,日渐齐全,由“三角”变成了“多角”,并陆续推出了《梁祝》、《孟姜女》等二十多出大戏,最终演变诞生了流传于今永新、宁岗、莲花和萍乡一带的“赣西采茶戏”。

主要内容

代表剧目

永新三角班的剧目,早期的小戏有《十二月采莲》《五更功夫》《良种卖茶》,后有《南瓜记》《三看御妹》《哑女告状》《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大戏。新编剧目有《醉青天》《寻找CCP》《甜蜜的中秋》等。移植剧目有《梨花情》《卖妙郎》。

著名演员

当代演员有尹迈仔、汤宗义、杜小林、尹岚、贺建梅、贺林燕、谭晓云、龙招秀、刘九媛、贺林娟、左小婷、苏卫毛、刘动、贺新华、贺小琴等。

声腔特征

永新三角班的声腔旋律主要来自当地的民歌、山歌、小调等,多为单曲体,尚未发展出板腔体、连曲或套曲体等。每句曲调可分成若干个乐段,后面都有一声“咿呀哟”的高音变调拖腔。曲牌主要有《十打》《五更鼓》《下象棋》《妹子曲》《摘茶子》《双采莲》等。

永新三角班这一艺术形式源于永新当地流传的多种民间说唱、歌舞等。其表演形式是在当地采莲船(俗称“踩彩船”)一旦一丑基础上,增加一生,共计三人共同表演,并借鉴、吸收赣南采茶戏、湖南花鼓戏、湘剧、赣剧乃至京剧等剧种的艺术形式、表演风格,成为倍受群众喜爱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很快在本县境内普遍盛行(包括当时尚未分出去的莲花和刚刚分出去的宁岗),并向周边的安福、萍乡以及湖南省的茶陵、衡阳、攸县、炎陵等地流传开去。因流入地民风民俗,特别是方言的巨大差异,而在风格上形成各自不同的特色,或称不同流派等。随着艺术上的不断发展、成熟,不断向兄弟剧种吸取营养等,后又派生出一些行当更为齐全的多角班。而这些多角班最终与三角班分道扬彪,演变成为了赣西采茶戏。乐队只打击乐4人(鼓、锣、钹、小锣)组成,乐器为蛇皮二胡2-3把,低胡1把,笛子1把




申报地区或单位:
吉安市永新县

保护单位:
吉安市永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