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山云板舞

    周山云板舞,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周山云板舞是高邮市周山镇及其周边地区一种以云板为道具的民间祭祀舞蹈。清光绪《再续高邮州志·典礼志·祀典》载“觞再酌兮云版,舞干戚兮合宫”等文字,可见云板舞初为“云版舞”。
    据镇上老人说,光绪帝继承大统坐龙庭的那一年,即清光绪元年(1875),为庆祝灾后丰收,周山百姓聚集祀奉“奶奶会”以示感恩,周山殷庄的民间艺人郑万章召集各户出资,木匠周鹤亭制作了云板,距今140年了。
    云板上雕刻的图案,从云头到云尾共分十三节。云板头上雕刻的是一对寿星。其它十二对板上分别雕刻成十二种云朵的图案,再加上一个神仙头像。云板舞由龙舞派生出来,属于民间独创,在周山地区落地生根,演进发展。
    此后,每年二月初二庙会(即土地爷生日)、三月初一“奶奶会”,信男信女去龙华寺上殿敬香,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皆有云板舞演出。十三个动作敏捷的小男孩,上身穿红色背心,下身穿绿色大脚束身裤,头扎花毛巾向上翻,腰系彩带,手套白手套,脚登黑布鞋,太阳穴上贴上圆圆的日、月图案。领队的(导演)模拟云的千变万化,编成一套舞姿。归纳出直线出场,继而圆场、双人圆场,做出荷花出水、夹芦芭、穿星、垒宝塔等艺术造型。周山云板舞先后有周鹤廷、郑万章、郑来鼎、李奎安和晏爱玲等五代传人,根据时俗民情改编演绎,与时俱进。
    周山云板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劲的发展空间,因而有着极其重要的民俗传承价值、娱乐教化价值和文化承载价值,深受群众欢迎和喜爱。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周山云板舞表演曾一度中断。上世纪九十年代,虽然恢复了云板舞表演,但是由于老艺人年事已高、受训者技艺欠佳与经费不足,保护、传承和发展周山云板舞表演项目十分必要。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