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水产动物类】名单大全

昌黎扇贝
昌黎扇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昌黎扇贝,贝壳有红色、紫色、白色三个颜色,壳高6.2-7.2cm,壳厚3.0-3.4cm。壳质较薄坚韧,呈扇形,壳较凸,两壳及壳两侧均略等,壳背缘较直,腹缘及前、后缘均呈圆形,表面无附着物。肉质鲜美、饱满,丰腴可口。鲜贝出肉率>30%,性腺指数>8%

盱眙龙虾
盱眙龙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盱眙龙虾体表具坚硬外骨骼,头部和胸部粗大完整,其前端有一额角,呈三角形,腹部和头胸部明显分开,全身由21个体节组成。

弶港文蛤
弶港文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弶港文蛤外壳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色泽亮丽,花纹隽美,壳内侧洁白无暇,光亮似镜,肉质肥美;清煮后汤色清澈,汤鲜肉嫩,味醇甘美。

弶港泥螺
弶港泥螺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弶港泥螺壳卵圆形,薄而脆,壳口大,壳面有细密的环纹;头盘大而肥厚;螺壳顶背隐隐可见一道暗黄色花纹;腹足肥硕,嗉囊内泥沙较少;腌制后肉质脆嫩,鲜滑爽口,耐储藏。

龙虬罗氏沼虾
龙虬罗氏沼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虬罗氏沼虾壳薄体肥,体表光洁,呈淡青蓝色,间有棕黄色斑纹。肌肉紧密有弹性,出肉率高。熟制后呈橙红色,肉质细嫩,鲜香微甜。

富财圩螃蟹
富财圩螃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富财圩螃蟹体厚饱满,健壮结实,青背白肚,壳硬油亮,步足修长,金爪黄毛;蒸煮后壳体橘黄,蟹香浓郁,膏黄肥美,蟹肉油脂浸润,口感紧实鲜甜。

长兴漾荡河蟹
长兴漾荡河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长兴漾荡河蟹蟹壳呈青灰色、坚硬隆起有光泽;腹部为白色或灰白色;螯足有力,密生棕褐色绒毛;足长指尖,刚毛金黄色。

三门血蚶
三门血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门血蚶壳坚鼓圆,肉脆微咸,汁多血红,味道鲜美。

三门青蟹
三门青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门青蟹青背黄肚,金爪绯钳,壳薄螯大,生性凶猛。

兰江蟹
兰江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兰江蟹个体强壮,蟹爪强劲有力,蟹脚爬行敏捷,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公蟹膏体肥腴绵润,胶质粘口,金黄透亮,母蟹蟹黄似金,肉质紧致细腻有弹性,口感富有鲜香、甜味。

无为草龟
无为草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无为草龟龟体长椭圆形,背甲纹路清晰,三条纵棱明显;背甲棕黄色,两龄以上多呈灰褐色;腹甲平坦,呈黑色;颈部、四肢呈灰黑色。肉质细嫩不糙,汤汁粘稠微甘。龟蛋稍煮壳软,蛋液久煮不凝。

大桥石鲤
大桥石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桥石鲤个体色泽鲜亮,头小、体高、身厚、尾柄短, 骨质柔软,皮薄,肉质细嫩,口感爽滑,无土腥味,味道鲜甜,地域特色鲜明。

金湾黄立鱼
金湾黄立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湾黄立鱼呈长椭圆形,背部肉质较厚,鱼体色泽鲜亮,腹鳍、臀鳍的大部分及尾鳍下叶呈金黄色。其肉质细腻嫩滑,刺少肉多、富含胶质,鱼香浓郁,味道鲜美,无异味。

罗江鳜鱼
罗江鳜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江鳜鱼身体较长、略扁,体型自然、匀称,背部凸起,头部较大,身体呈棕黄色,肚子灰白,体表光泽无病灶,鳞片细小且完整;无异味;活体肌肉紧密有弹性。

安康钱鱼
安康钱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安康钱鱼体长侧扁似纺锤状,上颌较长,下颌较短似铲状,背部灰黑、腹部灰白,体侧每个鳞片基部具有新月形的黑斑、侧线鳞与古代一串铜钱相似,背鳍和尾鳍灰黑色、背鳍和臀鳍鳍膜间均有鲜红色条纹,其它各鳍灰黄色。清蒸或炖汤肉质鲜嫩、味道鲜美、鲜香不腻。

安康花鲢
安康花鲢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安康花鲢商品鱼一般体重2.0kg以上,头大,口宽,胸鳍、尾鳍较大;背部较黑、体两侧微黑,布满许多不规则黑色斑点,下腹部灰白色;肉质鲜嫩,鱼头清蒸嫩滑,煲汤鲜香,极具地方特色。

龙池鲫鱼
龙池鲫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池鲫鱼头小、背高、体厚、鳞金、腹灰;体表有光泽、肌肉有弹性;煮制后肉嫩汤白、细腻爽口、回味微甘、气味鲜香。

永宁青虾
永宁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永宁青虾个体大,爪尖黄,壳薄,体透,有光泽。

泰兴江沙蟹
泰兴江沙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泰兴江沙蟹青背,有光泽:白肚,呈珍珠白,白中带有微红。

青田田鱼
青田田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青田田鱼体短身厚,体色鲜艳,有红、黄、白、粉、黑或其混色,鱼鳞柔软,无土腥味。

开化清水鱼
开化清水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开化清水鱼体型修长、背部溜黑、腹部亮白,无泥腥味,肌肉紧密结实而富有弹性;鱼头滑爽适口,鱼肉细嫩、味道鲜美、口感好,营养丰富,带有瓜果蔬菜香味。

慈溪泥螺
慈溪泥螺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慈溪泥螺个体大小均匀,贝壳完整,肉质饱满,体表粘液丰富,无缩足畸形,表面清洁,体色呈灰黄色或淡粉色,略透明。壳面有细密的环纹和纵纹,生长线明显。

太平湖鳙鱼
太平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太平湖鳙鱼,头大,吻宽钝,下颚稍突出;身体背部乌黑,腹部灰白,有光泽;活力强;清炖汤色乳白,鱼肉嫩滑、清甜,无土腥味。

花亭湖鳙鱼
花亭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花亭湖鳙鱼头大且宽,约占体长1/3,口裂宽大,略上斜,背部深黑,体两侧、鳍条灰黑,体侧黑花斑纹明显,腹部灰白色,体表光滑、有光泽、活力强。清炖汤色乳白,肉白呈瓣状,味鲜美,肥而不腻。

南丰甲鱼
南丰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丰甲鱼头大、吻尖、颈粗,下唇较厚。体型为椭圆型,背部平坦,背脊突出不明显,色泽光亮,呈青黄色。腹部乳白色,腹甲骨契型。裙边宽厚,近尾端略尖。四肢粗壮,爪基部粗大,略弯曲。

涨渡湖黄颡鱼
涨渡湖黄颡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涨渡湖黄颡鱼体型硕长、头阔且平、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尾柄粗短,背部为墨绿色、从背部至腹部逐渐变为淡黄色,体侧难见斑纹,腹鳍灰黑色、尾鳍上有灰色条斑。肉质嫩滑爽口,汤白如玉、味鲜汁浓。

汉寿甲鱼
汉寿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汉寿甲鱼体型较大,呈长椭圆型,背部有肋8-9根,裙边宽厚呈半圆状;表皮光滑,呈墨绿或黄褐色;腹部白里透红无色斑,肉眼可见毛细血管,腹甲外显清晰;雄性尾粗短;肌肉纹理清晰,腹内脂肪呈蛋黄色;口感细嫩、清香,裙边软糯、有嚼劲。

柳州螺蛳
柳州螺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柳州螺蛳包括铜锈环棱螺、方形环棱螺、梨形环棱螺、双旋环棱螺。外形呈圆锥型,壳质厚而坚固,壳面具有螺旋状环棱,外观多呈青褐色,螺层膨胀,壳口薄、厣片薄。 螺肉爽脆、味鲜可口。

冯家湾花螺
冯家湾花螺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冯家湾花螺贝壳呈长卵圆形,壳质稍薄而坚硬,螺旋部呈圆锥状,体螺层膨大,缝合线较浅,壳表颜色鲜艳;斑块清晰,呈紫褐色或红褐色;商品规格个体重量为7g以上,肉质饱满,螺肉呈浅黄色。

清新桂花鱼
清新桂花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新桂花鱼体形健壮,鱼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口大且口裂略倾斜;头部偏小,上颌骨延伸至眼后缘,下颌稍突出;前鳃盖骨后缘具4枚~5枚棘,鳃盖骨后部有2个平扁的棘;体鳞圆而细小;背鳍长,前部为棘,后部为分枝软条;体色鲜艳,带金属光泽,腹灰白,体侧有不规则斑块,背鳍的第6至第7枚棘的下方,有一条较宽的暗棕色垂直带纹。

玉田甲鱼
玉田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玉田甲鱼养殖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大安镇、孤树镇、彩亭桥镇所属行政村的养殖温室及池塘,全县养殖水面约1500亩,年产商品鳖360多吨,于2017年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认证。

大伙房水库鲤鱼
大伙房水库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伙房水库鲤鱼是抚顺市浑河水系的一个传统野生品种,备受百姓的喜爱。相传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在新宾兴起,后在沈阳建立都城。当时大批建筑用材料由新宾运出,不少物资又由沈阳运回新宾老家。此地是骡马大车运输往来必经之地,于是在此设置伙房,一日努尔哈赤与众将于水边合议,突闻鱼跃水面之声,遂循声而至,观之,黄毛鲤鱼结群跃于水面,众将忙跪拜于地,称“此乃天降祥瑞,寓意我主皇袍加身,成就大业之兆。” 从此,每逢重要聚会、乔迁、升学、婚宴定是餐桌必备菜品。大伙房水库纬度较高,不仅气温低水体温度也同样低于其他水域,以及库区内丰富的沉水植物和底栖动物,造就了大伙房水库鲤鱼无论在品质上和质量上都优越于其他水域的同类品种。

莱阳缢蛏
莱阳缢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缢蛏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产品,在清朝时代的地方志当中,可找到记载。清朝康熙《莱阳县志》中介属篇对缢蛏有明确记载;民国《莱阳县志》实业篇介属中对缢蛏记载为“蛏壳作长圆形产海泥中俗称笔管蛏简称蛏子”;2007年8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安雅堂全集》记载了清代诗人宋琬(1614~1674)对家乡莱阳螠蛏的生活食性、形状、吃法、名称的详尽描述,并赋诗一首;1995年11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的《莱阳市志》一书,第二章水产第二节海水养殖记载“莱阳缢蛏在我市滩涂分布很广,1986年5月进行了人工养殖”。2014年1月14日在莱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莱阳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做好莱阳缢蛏品牌建设工作。

荆州大白刁
荆州大白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荆州大白刁即翘嘴红鮊,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又称大白刁、翘嘴刁,荆州俗称大白刁,是荆州的传统特产。 早在14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皇室宫廷。据《新唐书地理江陵府》记载:“江陵府、江陵郡,本荆州南郡,土贡方纹绫、赀布、柑、橙、桔、椑、白鱼、糖、蟹-----”。表明荆州白鱼已列入荆州向朝廷所进贡品的清单。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经在离开成都到夔州准备东下江陵(荆州)时,非常渴慕荆州的景物,写了一首五律:《峡隘》,(又名《江陵望峡隘》): 闻说江陵府,云沙静渺然,白鱼切如玉,朱桔不论钱。 在荆州还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相传唐代有位皇帝南巡,御舟行至江陵府界内,忽有一条大白鱼跃出水面,落在御舟的甲板上,只见鱼儿活蹦乱跳,阳光照射,银光熠熠。皇帝令御厨烹鱼,品尝之后,对白鱼的美味大为称赞。从此,江陵白鱼就被列为贡品。 在清乾隆《江陵县志·物产》、清光绪《荆州府志·物产》、1990年出版的新编《江陵县志·农业志·水产》中,均专门列有“白鱼”或者“鲌鱼”条目加以介绍。 在食用方法上,除《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述的春秋战国时期楚人“饭稻羹鱼”,即用鲜鱼煲汤。流传2000多年后,新编《江陵县志》仍然称:“鲌鱼肉细嫩,鲜食或腌制都十分可口。”从历史上看,鱼类主要是在江河湖泊中自然繁殖,到清代,荆州已出现家庭养殖,即清代王葆心著《沙市志略》中“物产”所称“嘉鱼则种如田畴焉”,说明当时养殖好鱼可以如同种田一样获利。(引自沙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沙市志略校注》,1986年4月)1994年,荆州地区与沙市市合并,建立荆州市。原江陵县撤销,改设沙市区、荆州区和江陵区。庙湖渔场改制后,庙湖租赁给湖北鱼禾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湖泊大白刁增养殖及生态旅游开发。该公司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在50多年养殖经验的基础上,从庙湖8000多亩水面中,分4000多亩设置荆州大白刁专养区,于2009年开始人工繁育养殖大白刁,实行科学养殖,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大白刁质量,满足社会需求。

沙洋长湖鳙鱼
沙洋长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沙洋长湖鳙鱼的来源无字可考。据当地渔民介绍,沙洋长湖自明朝起就形成了养殖鳙鱼的传统。鳙鱼是长湖具有地方特色的淡水鱼,爱鱼的人士都爱到长湖边上尝一尝当地著名的“鳙鱼三味”,而鳙鱼头更让您百吃不厌。《荆门市志》有详细记载。沙洋长湖鳙鱼体态侧扁,稍高,吻圆钝而宽阔,丰满度适宜,体色呈深黑色,其鳞片紧凑,头部较大,为体长的1/3,肉白细嫩,口感嫩滑,滋味鲜香,尤以鳙鱼头味道更美。近年来,沙洋县大力扶持沙洋长湖鳙鱼产业的发展。县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国家级长湖湿地保护区,对长湖生态资源进行了重点保护;重点扶持了长湖名优养殖场、新农水产专业合作社、鑫顺水产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对沙洋长湖鳙鱼进行了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在全国建立30多个长湖水产品销售窗口,初步形成了集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几年来,长湖鳙鱼养殖面积稳定在9000亩以上,产量在1万吨以上,产品外销率达90%以上,每年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因其天然养殖、品质优良、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在沙洋长湖鳙鱼的平均价格较5年前上涨50%,外销单价比湖北省平均价格高出10%,还是供不应求,同时还带动了旅游、水产品加工和物流业的发展。

播州乌江鱼
播州乌江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乌江鱼是遵义市播州区的特产,2017年入选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两年前,为了保护乌江水质,当地彻底取缔了网箱养鱼。各种远离河流的生态养鱼场成为当今“播州乌江鱼”品牌的保障供应基地。这两年,播州区通过推广陆基集装箱养殖、池塘内循环养殖、稻田养鱼、大水面生态养殖等模式,使得乌江鱼年产量以每年2000吨的速度递增,今年将达到1.6万吨,稳住播州乌江鱼的产业链。

庄河杂色蛤
庄河杂色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庄河杂色蛤养殖历史悠久,多年以来一直是庄河地区主要出产的水产品之一。由于庄河市特有的自然环境,这里物产丰富。庄河杂色蛤的烹食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以其鲜美的味道享誉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当地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在50年代全国大中专院校就把庄河杂色蛤编入教科书,确定庄河杂色蛤为特有品种。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开始,庄河杂色蛤养殖开始实行封滩育贝,改变了庄河沿海群众千百年来自由下滩采贝的习惯。庄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从50年代初就开始对“庄河杂色蛤”进行了人工养殖技术的研究与推广,60年代初,庄河杂色蛤开始呈现高产状态,进入80-90年代开展了大规模的杂色蛤人工和养殖新技术的推广。

宿鸭湖鳙鱼
宿鸭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宿鸭湖鳙鱼体型匀称,头身比大,头与身比例为5.5:4.5,而其他水库花鲢与身比例为4.5::55,鳞片细小;体色鲜亮,背部青黑,腹部灰白,斑块均匀。

彭泽鲫
彭泽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水产 产品名称:彭泽鲫 证书编号:AGI00428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509号(2010.12.15) 人文历史简介 彭泽鲫具有生长快、个体大,抗病性、适应性强,养殖环境要求不高等特点,肉味鲜美,肉质嫩爽,营养丰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儿童食用健脑益智、促进生长,成人食用体质健壮,老人食用益寿延年,尤其是对产妇催乳和产后体质保健食品。 据《彭泽县志》(1986—2000)记载:彭泽鲫是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和九江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于1983年开始,历时六年七代定向选育得来的地方名优产品,1993年被农业部推选为淡水优良养殖品种。为做大做强彭泽鲫品牌,适时提出实施彭泽鲫产业化工程,并于1997年7月经江西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该项目于1998年3月正式启动。2005年因彭泽鲫产品优势和名望彭泽县被命名为“中国鲫鱼之乡”。

大悟泥鳅
大悟泥鳅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悟泥鳅以中华真泥鳅为主导品种。体型长圆筒状,尾部侧扁,口下位,呈马蹄形。口须5对,上3对,稍长,下2对,一长一短。尾鳍圆形,鳞片细小,埋于皮下。背侧灰黑色,并有小斑点。腹部白色或浅黄色,尾柄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体表粘液较多,头部尖,吻部向前突出,眼和口较小。商品鳅个体20g左右。大悟泥鳅肉质细嫩、汤汁乳白、口感甘甜、味道香浓,烹饪后肉刺易分离。

五河螃蟹
五河螃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河螃蟹青背、白肚、黄毛、金爪等典型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具有“肥满个大、肉质瓷白、膏黄丰满、味甜腥鲜”的特点。

湖口螃蟹
湖口螃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湖口螃蟹”以其肉质细嫩,清香可口,吸引着很多外地食客前来品尝,深受大家的喜爱!在湖口,吃螃蟹是属于高规格的接待。螃蟹味道鲜美,回味悠长,一般最后才上,这样才不至于影响吃其它菜肴的口感。“九月团脐十月尖”,九月雌蟹卵满,蟹黄丰腴,以吃雌蟹为主;十月雄蟹性腺发育,蟹膏肥美。

武功山石斑鱼
武功山石斑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功山石斑鱼原产于江西省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当地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水质清新,为武功山石斑鱼提供了优良的自然生长环境。2014年12月4日,由萍乡市旅游局主办的“舌尖上的萍乡”,经综合评定,武功山石斑鱼获评萍乡“十大名菜”。

锦州海蜇
锦州海蜇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锦州位于辽宁省西南部,东与盘锦相连,西与葫芦岛市毗邻,南濒渤海辽东湾,北依松岭山脉与朝阳、阜新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0301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124公里,近海水域面积12万公顷,浅海水域面积166万亩,沿海滩涂面积16.6万亩,25万亩近海渔场。浅海水域底部大部为软泥沙,水质肥沃,是全国著名毛蚶、毛虾、海蜇渔场。锦州海蜇由于生长在两条河口水域,泥沙底质,所以肉质厚实,韧性强,营养价值高。

钦州石斑鱼
钦州石斑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钦州石斑鱼”具有明显地方特色,体表色彩艳丽,色泽乌黑鲜润,个大生猛,品相极佳,不仅肉质细嫩鲜美,同时还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钦州石斑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供不应求,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

辰溪稻花鱼
辰溪稻花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辰溪稻作文明历史久远,历来就有稻田养鱼的传统,清道光县志有“禾花鱼,田中小鱼,以气化者”的记载。县内自然环境独特,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稻田土层深厚,保水性能好,富含硒、钙等多种有益元素。辰溪稻花鱼体型修长、鱼肉鲜嫩、鱼汤鲜甜,鱼骨软,肌间刺少,鱼鳞脆软可食,具有“鲜、香、甜、嫩”独特的风味和品质。

锦州毛虾
锦州毛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锦州毛虾”浑身透明,晶莹剔透,味道鲜美独特,营养价值极高。因体小壳薄肉嫩,适于加工成虾皮或虾酱。其中钙和磷的含量最为可观,适合儿童食用,利于孩子成长发育。锦州毛虾成功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为“锦州毛蚶、锦州毛虾”实行原产地域保护、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

锦州毛蚶
锦州毛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锦州毛蚶”,当地人俗称红蚶子,三十几年前用大铁锹撮着卖,一斤也仅仅只有8分钱;“锦州毛虾”,长大了加工以后就叫做“虾皮儿”,更是以小博大,几乎家家厨房必备的佐餐美味。“两毛一蜇”是锦州湾海域最著名的优势水产品种,“两毛”指的就是毛蚶和毛虾,“一蜇”说的就是海蜇;这些锦州特产品质特色优良、人文历史悠久、产地环境独特、发展前景广阔。

亚东鲑鱼
亚东鲑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亚东鲑鱼为亚东特产鱼,是西藏自治区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属鲑形目鲑科鱼类,俗称亚东鲑(或河鲑、山溪高尾鲑),据记载,它是由英国人1866年自欧洲带到喜马拉雅山南侧的。这种鱼身有彩色斑点,当地人们亲切的称其为“花点鱼”。上世纪60年代初经专家鉴定,命名为“亚东鲑鱼”,目前我国仅在亚东县亚东河有分布。亚东鲑鱼营养丰富,肉质鲜美,且无肌间刺,蛋白质含量高、胆固醇含量低,人工养殖的亚东鲑鱼是一种优质水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琅琊玉筋鱼
琅琊玉筋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琅琊玉筋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胶南市所辖琅琊镇。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玉筋鱼科,玉筋鱼属,因形体酷似山东农家的面条,在本地俗称“面条鱼”,又名沙里钻,近海沙泥附近小型鱼类,体长柱状,稍侧扁,成鱼长约10-13厘米。保护区海域物产丰富,水域广阔,无径流注入,几乎不受大陆影响,水质无污染,水文条件相对稳定。据历年玉筋鱼的捕捞资料表明.由于超规模、超强度、超时间的捕捞,已经造成玉筋鱼资源发生明显变化。琅琊玉筋鱼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11.64%)、蛋白质(≥15.8%)、脂肪(<5.4%)、钙(≥362mg/100g)及铁(≥1.49mg/100g)等,为鱼类上品。

建湖青虾
建湖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建湖青虾”是在建湖县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生长繁衍的一种青虾优势种群,具有壳薄肉嫩、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食品。分布在我县九龙口镇、恒济镇、建阳镇、颜单镇、沿河镇等5个镇72个村的河沟、池塘、荡滩等水域,地理标志登记保护面积17523.4公顷,年产量2400“建湖青虾”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进一步扩大了产品和地域知名度,提升了产品品牌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将有力地推动青虾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宁波岱衢族大黄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我国捕捞大黄鱼的历史,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据《吴地记》载:“阖卢十年(公元前505年)东夷侵、吴王入海逐之,据沙洲上,相守月余,属时风涛,粮不得渡,王焚香祷之,言讫,东风大震,水上见金色逼海而来,绕吴王沙洲百匝,所司捞漉,得鱼,食之美,鱼作金色,不知其名,见脑中有骨如白石,号为石首鱼”。 大黄鱼有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云:“大黄鱼,开胃益气,治暴下痢。” 大黄鱼是东海渔场的优良鱼种,不仅“其色如金、体态优美”,而且“肉厚骨少,味松而嫩”,故而《吴郡志》中说它是“唯出海中,其味绝珍”。 大黄鱼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并有许多趣闻、掌故,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例如,明穆宗年间,以东海大黄鱼为原料的糟熘鱼片曾名扬京师,为明朝皇帝朱载垕所宠爱。 东海大黄鱼已渗透到海岛人的生产、生活、礼仪、节庆、游艺、信仰等各个层面中,如在婚俗礼仪中,海岛人定亲,均要送一对大黄鱼作为吉祥食品。

白马湖大闸蟹
白马湖大闸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而白马湖大闸蟹的历史应该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运河的开凿畅通,邗沟东道的白马湖承接自京杭大运河的水流,过去大闸蟹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随运河通道顺利进入白马湖生长,白马湖茂盛的水草,清晰的湖水,为大闸蟹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而湖区茂盛的水草、螃蟹由史已久,明末宝应才子郑正中写有《白马湖》诗:“白马湖中霜月铺,渔舟泄泄倚葭芦。网来巨蟹脂如玉,愿向君王乞此湖”。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又有了另1条入海通道,也形成了白马湖大闸蟹的新洄游通道。如今大闸蟹已经成为白马湖增殖渔业的重要放流品种,为白马湖大闸蟹产量和风味的保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白马湖青虾
白马湖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马湖距今有7000多年历史,自然孕育了茂盛的水草,清新的湖水,为青虾的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历史上,白马湖青虾在白马湖区都不是主要养殖品种,没有人为的单养或精养,因为在自然条件下,不论是天然开敞水域,还是围网、圩区、航道和鱼塘,白马湖青虾都一直旺盛生长,用最简单的虾罾捕捞及获。 1951年,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下,从洪泽湖畔到黄海之滨,横穿淮安、盐城两市的四个县(市),开辟了一条全长174公里苏北灌溉总渠,这项工程于1951年冬开工,次年春完成。从此,白马湖水更是通江达海,生物资源更为广谱充足,青虾的产量更加旺盛。1966年开始白马湖青虾陆续出口香港、日本等地,成为颇具时代印记的创汇产品。随着青虾价格的上扬,白马湖青虾知名度的提升,白马湖青虾逐步成为湖区养蟹、养鱼的搭配品种,无需专门投饵,依然保持了白马湖青虾特有的品质风味。

巫溪洋鱼
巫溪洋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巫溪,系大溪文化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生息繁衍。远在唐虞,即以"巫"称。南北朝置始宁郡,巴蜀多战乱,许多地方人烟几绝。然巫盐一溪之地及其附近山区,地方富庶,人口稠密。后废郡入大昌县。元朝裁县立大宁州,明洪武九年(1376)废州立县,清康熙六年并入奉节,雍正七年(1729)复设大宁县。民国三年,因古巫溪水改大宁县为巫溪县。古巫溪水即现大宁河,河中生长一种体被细鳞、腹部肛门附近被大鳞片的鱼类,人们因河名早为巫溪水而把该种鱼称为巫溪洋鱼,清光绪十一年《大宁县志》地理物产篇第二四页亦有记载。在1985年巫溪农业区划中,也有相应描述:我县捕捞的溪河渔类主要对象为:巫溪洋鱼、白甲、青波等,巫溪洋鱼肉质细嫩密实,鱼头中有一块形似宝剑的头骨,相传是杨贵妃当年驾着仙鹤巡游至风景秀丽的大宁河畔,见成群的巫溪洋鱼嬉戏于激流险滩,甚是好奇,驻足观赏间不忱把将随身佩带的绣花宝剑掉入水中,鱼以为是仙女赠与的仙丹,遂吞食入口中,最后化为一柄宝剑藏于头中,故又名“贵妃剑鱼”。巫溪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条件和典型的卡斯特地质结构,形成了巫溪洋鱼独特的典型特征表现:体延长,瘦削。身体侧线鳞至腹部呈灰白色或淡黄色、且颜色较纯正,鱼体背、侧面整体颜色偏黄,尾鳍上下缘和臀鳍后缘红色,胸、腹鳍边缘金黄色。鱼肉细嫩、密实、无土腥味,口感爽滑,鱼汤鲜香。

信宜凼仔鱼
信宜凼仔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信宜凼仔鱼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信宜地区群众在屋边地头挖一口小鱼塘(广东话叫“凼仔”),养殖,便叫作“凼仔鱼”。由于山里水质清纯,用山上芒叶野草、或木薯、番薯叶作饲料喂养,是纯绿色环保食品,一般养殖二三年,每条鱼出产时都有八到十斤,大的十五六斤。这种鱼肥而多肉,肉质坚韧嫩滑,刺大易剔,且久煮不烂,没有腥味,煮熟后浓香扑鼻,味道十分鲜美。

日照金乌贼
日照金乌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日照金乌贼,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特产。是日照四大地方特产之一,栖息地集中在日照市近海水域,以胴体肥厚,肉味鲜美而闻名,更因为以其缠卵腺而加工的“乌鱼蛋”为传统贡品并享誉国宴而成为日照水产品的一张名片。2011年列为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照东方对虾
日照东方对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清朝古文学家、经学家郝懿行《海错》一书中记载,“海中有虾,长尺许,大如小儿臂,渔者网得之,两两而合,日干或腌渍,货之谓对虾”。东方对虾是日照的特产之一,古书上描述的捕获方式是“渔者网得之”,在日照,坛子网是自古以来就用的专门捕虾工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日照市是坛网捕虾的发源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由于作业范围扩大,传到了山东省的胶东、昌潍,江苏省的苏北等地,被当地渔民广泛使用。。日照东方虾每百克肉中含蛋白质18-21克,钙30-35毫克,总磷120-150毫克,铁2.9-3.5毫克。日照市本地常常鲜食烹调红焖大虾、煎明虾、溜虾段、琵琶大虾、炒虾仁等。加工干制成虾干、虾米等为上乘的海味品。

银川鲤鱼
银川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夏淡水养鱼业历史悠久,银川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地肥沃,沟渠纵横,水利资源丰富,加之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内水草茂盛,饵料生物丰富,具备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越条件,为银川鲤鱼的繁殖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此地鲤鱼肉鲜味美,肉质细腻而有弹性,且无腥味,口感较好。同时鲤鱼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很高,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二是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三是鲤鱼每百克蛋白质17.6克,脂肪4.1克,维生素A25微克,核黄素0.09克,尼克酸2.7毫克,维生素总E1.27毫克,钾334毫克,镁33毫克,锌2.08毫克,硒15.38毫克。

萍乡红鲫
萍乡红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水产 产品名称:萍乡红鲫 登记证书编号:AGI00313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395号 (2010.5.25) 人文历史简介: 萍乡红鲫(原萍乡肉红鲫)属鲫的一个变异类型,是萍乡独特的地方品种,据“萍乡县志”记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养殖历史近百年。早在20世纪70年代江西大学曾对萍乡红鲫作过资源调查;1998年开始萍乡红鲫的选育及应用研究;2005年11月省科技厅召集中科院水生所、中国水科院、上海水产大学等专家教授组成的评审小组对课题进行鉴定验收,认为其研究达到了国内同类先进水平;2008年元月通过全国水产良种和原种审定委员会评审,并正式命名萍乡红鲫。

剑河稻花鲤
剑河稻花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剑河当地群众历来有养殖稻花鲤鱼的习惯,稻花鲤鱼也是当地苗侗群众逢年过节馈赠的佳品,腌鱼、鱼干和酸汤鱼更是家家户户长年餐桌上必不可缺的一道美味佳肴。剑河稻花鲤体修长、梭型略扁、背部平直或稍凹陷、腹部圆润、背部青灰、体侧下方及近尾柄处亮黄色、胸鳍、尾鳍下衍红色、体表光滑、粘液丰富、肉质细嫩紧实、清香回甜、鳞片柔软可食用。

苍溪鳖
苍溪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苍溪鳖外形呈椭圆形,背际呈棕褐色或淡黄色,部分有桂花样斑点,背面光滑,腹面白里透红,板薄、裙宽、色靓、性猛。裙边嫩滑爽口,肉质粘糯有嚼劲,汤鲜味美无油腻感,咽之唇齿留香。

梓江鳜鱼
梓江鳜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梓江鳜鱼生长于盐亭县巨龙、高渠镇境内梓江石缝岩龛无污染水中,以水下草本植物和小虾、小鱼为食。梓江鳜鱼体型小、身无鳞、嘴尖肚大、身有花纹、翅锋利,富含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其肉质细嫩、无腥气、味鲜,与黄河鲤鱼、松花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齐名,同被誉为我国“四大淡水鱼”。

台山蚝
台山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台山蚝”近年来已成为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网红海产食材,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等地的海鲜市场和星级茶楼饭馆都有台山蚝的身影。台山养蚝历史悠久,镇海湾、广海湾、黄茅海等海域浮游生物和藻类植物十分丰富,特别适宜养殖生蚝,得天独厚的养殖环境,使台山蚝今年成功入选中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耒阳大和草鱼
耒阳大和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和圩乡的土壤以紫色页岩风化土为主,紫色土壤结构良好、持水力强 、含水力高、疏松透气好、微生物多、适合养殖。山塘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足的山泉,即使深秋久旱,依然碧波盈盈。

莆田花蛤
莆田花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莆田花蛤贝壳薄,呈长卵圆形。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组成的斑点或花纹。贝壳内面淡灰色或肉红色,从壳顶到腹面有2~3条浅色的色带。莆田花蛤具有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肉质嫩脆鲜甜,营养丰富等独特品质。

福州金鱼
福州金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州金鱼品种繁多,体壮色艳,尤其以福州培育的中国兰寿金鱼(福州兰寿)为特色的蛋种金鱼,体型圆硕,弓背,头瘤发达,尾柄粗壮,尾鳍上翘,花色多样,色彩艳丽,雍容华贵,成为国际高端金鱼的代表之一。

万佛湖鳙鱼
万佛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包头鱼、大头鱼、黑鲢、麻鲢、也叫雄鱼。是淡水鱼的一种。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外形似鲢鱼,体型侧扁。头部较大而且宽,口也很宽大,且稍微上翘。对人体有提高智商、增强记忆、补充营养、延缓其味甘、性温,一般人都宜食用,适宜体质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之人食用;咳嗽、水肿、肝炎、眩晕、肾炎和身体虚弱者宜食用。经常食用能暖胃、祛眩晕、益智商、助记忆、延缓衰老、还能够润泽皮肤,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因鳙鱼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鱼类,每100克鳙鱼中含蛋白质15.3克、脂肪0.9克。还含有维生素B2、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富含凝脂及改善记忆力的脑垂体后叶素,特别是脑髓含量很高。为了方便游客,渔业公司特在游客中心一角设立销售窗口,可以用真空包装装万佛湖的水,带回活鱼,湖水烧湖鱼,那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湖州桑基塘鱼
湖州桑基塘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在罗马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评审,正式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SH),是中国向FAO推荐的4个系统中,顺利通过本次评审的2个系统之一。截至目前,中国共有GIAHS项目13个,“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是浙江省第三个列入GIAHS名录的农耕生态系统。

温州大黄鱼
温州大黄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温州大黄鱼条形修长,肥满度要求≤1.25,背、侧面黄褐色,腹面金黄色,唇橘红色,胸鳍尖长,鳍条黄色或灰黄色。蒸煮后肉质呈蒜瓣状,肉质细腻,口感鲜甜,具有温州大黄鱼固有的滋气味。

溱湖簖蟹
溱湖簖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簖”是一种将竹枝或苇秆编成栅栏直立地置入水中,以截断鱼、蟹去路进而加以捕获的渔具。

绥滨江鲤
绥滨江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绥滨江鲤体纺锤型,头略小,体瘦长,体表有光泽,体色淡黄色,臀鳍和尾鳍橙红色,肉色亮白,肉质紧实,有弹性,餐品鲜香、嫩滑,无异味。

北海沙虫
北海沙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海沙虫是产自北海市境内近海滩涂的名贵海产品,肉质脆嫩、味道鲜美且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钙、锌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谷氨酸含量特别丰富,在北海民间有“天然味精”之称。北海沙虫还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素有“海滩香肠”的美誉,是北海人民日常食用和酒席、待客的上好食材,更是春节、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走亲访友的首选礼品。

融水田鲤
融水田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融水田鲤,又名融水禾花鲤,因其背鳍两侧有金黄色亮丽的鳞片,在当地还有“融水金边鲤”或“融水金边禾花鲤”的美称。

客都草鱼
客都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被誉为“世界客都”。据相关资料记载,食用草鱼、养殖草鱼在梅州具有悠久历史。早在唐末,梅州客家地区就探索出了“将荒田筑埂,灌以雨水,放养草鱼一、二年,以清除野草,使成熟田”的养殖技术。之后,因草鱼粗生易长、肉质肥嫩、味道鲜美,故除了拓荒熟田养殖,梅州人更发挥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优势,大力发展山塘和围屋池塘养鱼。

南县中华鳖
南县中华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中华鳖,又名水鱼、甲鱼、团鱼,是常见的养殖龟种。草龟,又名乌龟、草龟、金线龟、墨龟、泥龟等,是杂食性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台湾、 日本、韩国等地。 2015年,“南县草龟”“南县中华鳖”成功注册为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南县龟鳖养殖的地理优势、历史沉淀和人文内涵造就了品牌的诞生,为南县特色农产品发展收获两块金字招牌,实现了南县地标“零”的突破。

南县草龟
南县草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县龟鳖养殖面积已达1.5达万亩,其中龟0.5万亩、鳖1万亩。由南县龟鳖协会申报的“南县中华鳖”和“南县中华草龟”双双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滨特种水产公司在乌嘴乡罗文花海旅游景点新建绿色龟鳖养殖特色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已投入近3000万元,规划面积1500亩,推广养殖面积1万亩,目前流转土地1000余亩,其中已开发池塘养鳖200亩、稻田养鳖320亩。

呼玛细鳞鲑
呼玛细鳞鲑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呼玛细鳞鲑”肉质肥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冷水鱼养殖作为呼玛生态农业、林下经济的一部分,有强大的发展势头。

镜泊湖胖头鱼
镜泊湖胖头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镜泊湖的鱼代表:胖头鱼 其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具有明目养眼的功效, 同时在胖头鱼肉中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和胶原蛋白, 能够帮助人体延缓衰老, 有效的修补身体细胞组织, 特别是在胖头鱼中的鱼肚具有补肝补肾的功效。

二龙湖鲢鱼
二龙湖鲢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二龙湖内盛产鲢鱼、鲤鱼、鲫鱼、草鱼、银鱼等数十种鱼类,天然无污染的二龙湖鱼,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馈赠亲友和宴请贵宾的美味。

哈素海鲤鱼
哈素海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唐人柳宗元在《晋问》中有“河鱼之大,上迎波涛”的名句,所说的河鱼虽是指黄河大鲤鱼,但从哈素海的水质、气候和地理环境看,哈素海的鱼肥美硕大、味美可口比黄河鱼有过之而无不及。

唐山河鲀
唐山河鲀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唐山沿海长期盛产野生河鲀,其肉质洁白、细嫩,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至今仍流传着“拼死吃河鲀”的说法。

合肥龙虾
合肥龙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合肥龙虾外在特征是体大光亮,虾尾粗壮,腹部洁净,鳃丝洁白。行动敏捷、体质健壮。肉质饱满,弹性好。可食比率≥25%;虾尾肉占虾体重≥15%;虾肉中蛋白质含量占鲜重比率≥16.5%。

顺德鳗鱼
顺德鳗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鳗鱼,生于大海,长于淡水,最后向汪洋回溯,产卵而终。毕其一生,往返于江海之间。 而在“中国鳗鱼之乡”佛山顺德,鳗鱼以美食的姿态,沿着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全球产业链“游”向世界。 鳗鱼,肉质紧实、味道丰腴鲜醇,从来是难得的风味,被称为夏天的风物诗。千年以前,人们就把这诞生自大海的生灵作为美食。

白泥湖螃蟹
白泥湖螃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岳阳市的白泥湖面积12000亩,水质清澈,水深适宜,当地在湖中养殖白泥湖螃蟹。白泥湖螃蟹所选的品种是中华绒螯蟹,它具有“个大黄满”的特点,当地采用“人放天养”模式和“轮牧养殖法”养殖螃蟹,用围网将水面分片,每年让部分水面得以休养以恢复水草等水生物资源,提升白泥湖水质的自我净化功能。

凤台淮王鱼
凤台淮王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淮王鱼又称肥王鱼。(肥在凤台的发音为)故也称为回王鱼,是安徽省二级保护动物。淮王鱼头较尖,吻特别肥厚,显著突出。须短,4对。眼小,被皮膜覆盖。背鳍刺后缘有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锯齿弱。在臀鳍上方有一肥厚的脂鳍。臀鳍条14~18。尾鳍分叉。鱼体呈纺锤形, 全身鲜黄,光滑无鳞,随着季节和水温变化其体色呈现淡灰、青白、粉红三色交替变幻的生存状态。

江垭峡谷鳙鱼
江垭峡谷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垭峡谷鳙鱼、青鱼、鲫鱼,产地位于张家界市慈利县江垭水库,该水库为峡谷河流型水域,区域内环境独特,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75%以上,平均水深48米,水质呈弱碱性,清新无污染,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水质标准,总面积1769公顷,年产量1750吨。专家组一致认为,江垭峡谷鳙鱼、青鱼、鲫鱼的生产历史悠久,品相优美,品味甜嫩,品质优良,风味独特,是当地优质的特色水产品,社会认知度高,为高端畅销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发展潜力大。

海南罗非鱼
海南罗非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南省年平均气温为22℃-25.5℃,最高月平均气温29℃,最冷月平均气温15℃,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罗非鱼养殖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罗非鱼一年四季没生长停滞期。海南是全国罗非鱼养殖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罗非鱼年产量35万吨,年出口罗非鱼产品超过10万吨。

洈水刁子鱼
洈水刁子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洈水刁子鱼形如柳叶,肉质鲜美,鲜美不可抗拒,味美令人垂涎 。2017年洈水刁子鱼通过审核,正式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北湖鳙
北湖鳙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湖鳙”以其天然出产、柔嫰细腻、汁多味鲜、入口即化的品质特征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产品远销黑龙江、吉林、西安、重庆、成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年总产65万公斤以上,总产值2000余万元。2008年《荆州水文化》载:“北湖鱼的种类丰富多彩,尤其以盛产鳙鱼最为著名,每年产量均在百万公斤以上,鱼质柔嫩细腻,肉味鲜美。”

秋浦花鳜
秋浦花鳜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清以来,著名徽菜“臭鳜鱼”就是以贵池鳜鱼为主料。秋浦花鳜肉质丰腴细嫩,无肌间刺,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池州正在打造“中国鳜鱼之乡”哦!

大连栉孔扇贝
大连栉孔扇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栉孔扇贝是黄渤海区的独有原生物种,大连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水质良好,潮流湍急,砾石泥沙底质为主,海域状况非常适合栉孔扇贝的生长,这使得大连成为栉孔扇贝重要的原产地。据《大连水产志》(1994年)记载:大连沿海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主要采捕自然繁生的栉孔扇贝,水产自然资源调查显示,大连全市自然繁生的栉孔扇贝资源面积约2.8万公顷,资源量2300多吨,主要集中分布在长海县和金州东部、市区南部浅海带、旅顺口区。

河套黄河鲤鱼
河套黄河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河套鲤鱼俗称鲤拐子、鲤子等。体侧鳞片金黄色,背部稍暗,腹部色淡而较白。臀鳍、尾柄、尾鳍下叶呈橙红色,胸鳍、腹鳍桔黄色。除位于体下部和腹部的鳞片外,其它鳞片的后部有由许多小黑点组成的新月形斑。其体梭形、侧扁而腹部圆。头背间呈缓缓上升的弧形,背部稍隆起。头较小。口端位,呈马蹄形。背鳍起点位于腹鳍起点之前。背鳍、臀鳍各有一硬刺,硬刺后缘呈锯齿状。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能在低温及溶氧下生存,性活泼而善跳跃。

滁州鲫
滁州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滁州鲫属鲤科鱼类,为我国已发现的七种地发性三倍体鲫鱼种群之一,1993年,滁州市水产局与上海海洋大学张克俭教授合作开展研究滁州城西水库鲫鱼品种,定名为“滁州鲫”。滁州鲫体呈长型、侧扁,头短小,口端位,生产速度快,耐低氧,抗病能力强,经营养成分检测,其蛋白质含量17.3%〜18.9%,脂肪含量0.4%〜0.7%,锌含量1.0%〜1.2%,总氨基酸含量14.3%〜16.5%。其肉质嫩而紧密,不仅口感好且味鲜美。

台山青蟹
台山青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台山市坐落位置独特,西与粤西连绵山丘相连,东南隔崖门海口,正面便是浩瀚南海。低纬度而光热充足,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台山市成为广东鱼米之乡。都斛、赤溪、广海等8镇正处台山与西江水对接的咸淡水交汇处,含盐量约8%—10%,正合适青蟹悠然生长。8个镇区连片背靠古兜山脉自然屏障,土壤矿物质多,尤其是硒元素含量高,使得本地青蟹不但蟹身光泽透亮,蟹肉肥嫩鲜美,而且蟹膏清甜香滑。

连环湖麻鲢鱼
连环湖麻鲢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连环湖位于中国黑龙江省西部,少数民族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由18个湖泡相连,纵横百十里,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湖内盛产40种淡水鱼类,尤以鲤、草、鲢、鳙、鲫、黑鱼、狗鱼、鲂鱼、泥鳅、黄 鱼(嘎牙子鱼)、红鳍鲌(麻鲢鱼),麦穗鱼,柳根池等为多,辽阔的水面,大片的沼泽,丰富的水草,水中富足的水生动植物为鱼类生产创造了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

郴州高山禾花鱼
郴州高山禾花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郴州有悠久的稻田养鱼历史,境内“禾花鱼”品质优良,风味独特,历史上颇有名气。稻田养鱼文化延续至今,已经深度融入到当地百姓的风俗传统中。近年来,在北湖、苏仙、宜章等“高山禾花鱼”传统养殖产区,“禾花鱼”养殖已从“饭稻鱼羹”的小农经济发展成节会经济、旅游经济、互联网经济,深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鱼”。郴州高山禾花鱼品相优美,品味甜嫩,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高山禾花鱼养殖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有较大的传承价值。

东平湖鲤鱼
东平湖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平湖鲤鱼俗称红鱼,是山东名特水产品之一,以产于东平湖而得名。此鱼原产于黄河,东平湖与黄河相连,水讯时黄河鲤鱼随水进入湖内,湖内水质肥沃,适宜鱼类繁育生长,故黄河鲤鱼在湖内定居。

博兴对虾
博兴对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博兴对虾就是南美白对虾,只不过由于南美白虾非常适合在山东省博兴县养殖,而且博兴县养殖出来的南美白对虾和别的地方养殖出来的南美白对虾不一样,博兴养殖出来的南美白对虾每100克含蛋白质16.8毫克,脂肪1.1毫克,锌8.2毫克,磷40.8毫克,碳水化合物7%,维生素A高达5960个单位,热量达139千卡左右,远远高于其他地方的对虾。

麻大湖毛蟹
麻大湖毛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独特的地貌地质特征 麻大湖系泰沂山前冲积平原,湖内土壤类型主要褐土,据史志载:“麻大湖古因地势低洼,由孝妇河、郑潢沟、潴龙河、涝淄河、乌河等汇此而成”。麻大湖是鲁北平原的第一大淡水湖泊,坐落在滨州市博兴县城以南,全湖东西最长处7公里,南北最宽处3.5公里,总面积20平方公里。境内可利用发展麻大湖毛蟹等水产品养殖的水域面积约2万亩, 湖泊呈东西方向,宛如长带,湖盆浅平,海拔5.8-6.2米,常年平均水深1.2米。湖区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度。年大于10℃积温为4321℃;年日照时数为2692小时,无霜期207天,气候条件适宜麻大湖毛蟹生长。麻大湖鱼类资源丰富,水生植物繁多,素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之美称,泰沂山前水系交汇而成的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麻大湖地下水与地上如母亲乳汁般的黄河水,融合成麻大湖绝佳的水质特点,加之博兴麻大湖适宜的地质土壤特征、气候特征形成了麻大湖毛蟹独有的生长环境。 (2)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 麻大湖内自然资源极为丰富,有优良的渔业资源,广阔的水域滩涂,数量繁多的生物资源。麻大湖水生植物有藕、苇、蒲、稻、菱芡等多种,湖边还有益母草、薄荷、枸杞等药材。九孔白莲藕,为麻大湖所独有,白嫩多汁,甜脆无渣;麻大湖浮游生物资源丰富,初步调查浮游植物有80多种,浮游动物有60多种,底栖生物10余种,渔业资源亦非常丰富,盛产40多种鱼类,另有多种虾、蟹、贝类,金丝鸭蛋、毛蟹、鳝鱼、四鼻鲤鱼风味独特,久享盛名,是历代宫廷的贡品。还有野鸭、大雁、天鹅等80多种鸟类在此栖息,麻大湖80%水面被芦苇等水生植物覆盖,生态环境良好。湖内有浮游植物83种,隶属于5门17科83属,其中绿藻34种,占浮游植物总数的41.0%;蓝藻29种,占浮游植物总数的35.0%;硅藻16种,占浮游植物总数的19.3%。有浮游动物62种,隶属于3门14目24科32属56种,其中原生动物19种,隶属9目11科11属;轮虫17种,隶属2目5科8属;枝角类17种,5科8属;桡足类9种,3目3科6属。这些丰富的生物资源为麻大湖毛蟹成长提供了全面而营养丰富的饵料。

连环湖鳜鱼
连环湖鳜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连环湖鳜鱼又叫鳌花,松花江名产“三花五罗”中之一,具有补气益脾的滋补功效。 鳜鱼富含各种营养成分,肉质细嫩,极易消化。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鳜鱼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鳜鱼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

黄骅梭子蟹
黄骅梭子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骅梭子蟹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蟹类,由于黄骅所辖海域独特的水质环境和淤泥质底部环境条件,造就了黄骅梭子蟹肉色洁白,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的特点,尤其是两钳状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

兴山石蛙
兴山石蛙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蛙是我国传统食谱中营养成份和药用保健价值最高的食用蛙类,富含高蛋白、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兴山山涧沟壑众多,群峰壁立,洞穴密布,是石蛙生息的天赐宝地,尤以水月寺、高桥、黄粮、榛子四个乡镇的种群居多。因为石蛙味美价高,有“百蛙之王”的美称,诱引人们长期放肆捕食,导致野生石蛙资源几乎绝迹。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实施后,人类捕食野生石蛙的行为得以遏制,山涧溪沟又现野生石蛙群体栖居。

京山乌龟
京山乌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京山曾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龟鳖第一县”的称号。“京山乌龟”产地生态环境优,产品品质特性独特,养殖历史悠久,“京山乌龟”是稻田的好帮手,它帮助土壤疏松、呼吸,帮助土壤自建抗病虫机制,是对农田进行健康体检而不用花钱的“体检员”。通过开展稻—龟生态种养,在满足水稻生产的同时,又有效利用了资源,实现了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的互利共生。

明光梅鱼
明光梅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光梅鱼:明光梅鱼亦称“梅白鱼”、“淮白鱼”。其产于明光市境内的池河中,从古至今,一直列为席上佳肴。

连环湖鳙鱼
连环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连环湖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全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55608公顷, 18个湖泡,湖湖相连。 第四纪冰期过后,形成连环湖水域。据史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北方少数民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白金宝古人类遗址中发现的鱼骨、骨鱼鳔等已证明了远古时期松嫩平原上的人类渔事活动。汉朝、北朝、元代、明朝等均有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之弟游牧于嫩江东岸,乌裕尔河南,以其分牧次序为“四”,自称“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为蒙语即“四”。自称“青石投鱼,以供其餐”的语句。说的就是连环湖一带游牧的蒙古族用石块击鱼,用鞭打鱼的事。到民国,本地鱼产品“行销东三省及日俄两国”成为出口产品,近年来场职工在捕鱼作业时在他拉红光发现大量古铜钱。经县博物馆人员鉴定为宋以来古钱为多。

瓦房店海参
瓦房店海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瓦房店全市海参生态增养殖面积45万亩,海参养殖年产量1.2万吨,现有海参育苗室近6000栋,育苗水体达700余万立方,海参苗种年产量14.5亿头,全产业链产值60亿元,从业人员20余万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瓦房店海参被授予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0年10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瓦房店“中国辽参故乡”称号。

陈旗鲫
陈旗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特产陈旗鲫生长在呼伦贝尔的呼伦湖,又名达赉湖,意思是海一样的湖,水质干净,富含矿物质,生产出的陈旗鲫绿色、无污染,有很好的利水消肿、通血脉、催乳、健脾胃等功效。

巴图湾鲤鱼
巴图湾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因为巴图湾水库水质好,所以水库里的鱼味道就更加鲜美,而开河鱼就更能勾起人们的食欲了。鲢鱼、鲤鱼、草鱼、鲫鱼等巴图湾水库的优质鱼种,以鲜、肥、味美而闻名周边地区。水库水域广阔,三十至五十斤的大鱼屡见不鲜,连续8年的有机认证巴图湾水库出产的鲜鱼更加声名远播。

巴图湾甲鱼
巴图湾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巴图湾渔业公司所属养殖水域是无定河河流在乌审旗巴图湾处截流而形成的水域,公司经营水域面积13800亩,水域为东西走向,可养水体为巴图湾水库库容,即1.3亿立方米,是鄂尔多斯境内最大的天然渔场。,巴图湾鲤鱼、草鱼、鲢鱼、鲫鱼、甲鱼和博然祥和源蜂蜜等被农业部认证为有机食品,是鄂尔多斯市乃至自治区取得农畜产品各类绿色认证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地区之一。”

宽甸鸭绿江鲤鱼
宽甸鸭绿江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鸭绿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向东南注入黄海,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因“水色似鸭头”而得名,其流域森林覆盖率为68%,是世界仅存的几大无工业污染流域之一,而且水质优良,水的总硬度、pH值、生物原生质和透明度都高于国际标准。几近原始的生态环境,使江水清澈碧绿,荡人心魄,在此环境中生长的鸭绿江鲤鱼更是以肉嫩、味美、背厚、产肉率高、营养丰富、无土腥味而名闻遐迩。

大伙房水库鳙鱼
大伙房水库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伙房水库对于咱们辽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沈阳、抚顺、鞍山、营口等7座城市,超过2300万人喝的、用的水,全都来自大伙房水库。大伙房水库水面狭长,港湾交错,酷似一条飞舞的巨龙。由于水域广阔,水质清纯,水产相当丰富,大伙房水库的野生鱼,更是闻名遐迩。大伙房水库的鱼,味道鲜美,人人称道,逢年过节,水库鱼更是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稀有珍品。

合浦文蛤
合浦文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合浦文蛤,俗称“车螺”,贝类中的珍品。其肉色玉白,肉嫩味鲜,口感爽滑。属水产珍品,为蛤中上品,生、熟食均可。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吃了鲜美文蛤之后,称赞文蛤是“天下第一鲜”。 合浦文蛤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据医药典记载,其肉对高血压、肺结核、小便不利、小儿疳积、外阴炎、气管炎、肾虚耳鸣、耳聋、中耳炎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壳含碳酸钙、角质等成分,可治热痰咳嗽、瘿瘤、疔痈等。 合浦文蛤由于生活在我县南流江汇入海口--咸淡水浅海滩涂区,产品具有与其它海区无可比的独特口味, “车螺芥菜汤、清蒸车螺、榄钱或酸菜焖车螺”等也成为了合浦城乡居民和饭店固定的“常菜”,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

钦州青蟹
钦州青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钦州属亚热带的海洋季风气候,温暖雨多、无霜期长,海区常年比重在1.006~1.022,海水透明度在0.3m~2.0m,PH值7.5~8.3。养殖区内浮游生物及各种游泳生物十分丰富。给钦州青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据钦州地方志记载,钦州自然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中甲壳类主要有锯缘青蟹、梭子蟹、狮子蟹、青铗蟹、拜天蟹、吃屎蟹、剪刀蟹等。沿海最常见的青蟹为锯缘青蟹(螯足带有明显的网状花纹,渔民常称之为“花脚蟹”)和拟穴青蟹(背甲淡青绿色)。据《广西农业志·水产资料长篇》中记载,“钦州湾是全广西区最主要的青蟹产地,天然蟹历史最高年产量70吨”。青蟹(锯缘青蟹)在钦州沿海一年四季都生产,但以每年农历八月初三到廿三这段期间,青蟹壳坚如盾,脚爪圆壮,民间有“八月蝤蛑抵只鸡”之说,可见许久以来钦州人民对青蟹十分青睐。青蟹是钦州“四大海产品”之一,钦州沿海出产的青蟹素以个大、体肥、肉嫩、色泽鲜美著称,早已名扬粤港澳,长期以来,产品供不应求,一直畅销全国各地,还出口日本等国。 青蟹是一种古老的凉血甲壳类动物,钦州人们利用其作为防病治病的药膳食物历史悠久,据《中国药用动物志》记载,其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壮腰补肾、消积健脾、养心安神之功效。

伊河鲂鱼
伊河鲂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鲂鱼即鳊鱼,亦称长身鳊、鳊花、油鳊,在中国,鳊鱼也为三角鲂、 团头鲂(武昌鱼)的统称。因其肉质嫩滑,味道鲜美,是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河南洛阳伊河的鲂鱼在古时就比较有名,唐代有“洛鲤、伊鲂,贵于牛羊” 一说,《诗经》上也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鲂”之说,说明鲂鱼在古代是很名贵 的食用鱼之一。鲂鱼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各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鲂鱼性温、味 甘,具有补虚养血、益脾健胃、祛风除寒等功效。

孟津黄河鲤鱼
孟津黄河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孟津黄河鲤鱼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特产,这里所产鲤鱼尾巴浅红、体态丰美、肚皮鲜白,刺少肉多、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泥腥味,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物质,被称为“食之上品”。

抚仙湖抗浪鱼
抚仙湖抗浪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抗浪鱼是云南独有的鱼种。它的个头不大,只有五六寸长,和其他鱼类比较起来,她像一个苗条美丽的少女,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公主。抗浪鱼(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原名鱇浪白鱼,属鲤形目鲤科白鱼属。云南四大名鱼之一。全长124-186毫米。体细长而略侧扁,整个身体轮廓犹如 一狭长的纺锤形;背部平直,腹缘呈浅弧形,头长显着长于体高。

无棣卤虫卵
无棣卤虫卵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卤虫又称盐水丰年虫,我国民间也称盐虫子或丰年虾,是一种小型低等甲壳动物。它产下的休眠卵卵粒细小,每克25-30万粒,呈金黄色。卤虫富含蛋白质、脂肪、生物生长素和多种活性物质。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高达60%和20%,是海水鱼虾的天然饵料,也是海水养殖育苗和观赏鱼类不可代替的最优质饲料之一,被形象地称为“水黄金”,仅国内市场,每年就有2000万吨的需求量。

伊水大鲵
伊水大鲵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自古以来,洛阳就是大鲵的原产地,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伊水》引《广志》曰:“鲵鱼声如小儿啼,有四足,形如鲮鳢,可以治牛,出伊水也。” “出伊水也”就是出自伊河的大鲵,反映出北魏以前在洛阳的伊河里就有大鲵,伊河非常适合大鲵的生长。现如今栾川、嵩县、汝阳、洛宁、新安县等地都有野生大鲵的活动记载。

荣成海胆
荣成海胆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海胆俗称“大刺螺”、“海中剌客”,因其味道异常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微量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多种宝贵物质,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被人们誉为“海中八珍”。 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三面临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东部海域岬角附近有大面积的海底岩礁区,这些场所都是适合海胆生存繁衍的地方,也是荣成海胆自然分布密集区。山东省志水产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P58,“海胆 属棘皮动物,山东省主要有马粪海胆和紫海胆两种,其形状相近,外壳均坚固,体形略呈球状,全身披长棘,喜栖于藻类繁茂海区的岩礁或石缝中。马粪海胆直径30-40厘米,壳与棘呈绿色;紫海胆个体较小,通常黑紫色。两种海胆主要分布于荣成、长岛、威海、黄岛、胶南等地的岛礁周围海域,以长岛、荣成两县数量最多。”荣成市志(齐鲁书社出版,1999年11月)P151,“棘皮类主要有刺参、光棘球海胆、马粪海胆、哈氏刻肋海胆等。”荣成县渔业资源调查与渔业区划报告(荣成县水产局区划组,1985年4月):P9,“光棘球海胆:主要分布在北部与东部海区水深5-15米处,面积8000亩,资源现存量575吨,过去从未利用。81年开始利用,年产成品海胆酱7吨。”潮间带生物资源综合调查报告(荣成县潮间带生物资源调查队,1983年9月):P49,“光棘球海胆俗称‘大连紫海胆’。喜栖于浅海藻类繁生的岩礁或砾石底质,水深一般在5米-15米处。其体略呈球型,全身披有黑紫色的长棘,平均个体重272.73克,最大个体重505克……”这说明荣成沿海很早就有海胆分布。荣成海胆,不仅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从海胆“生殖腺中提取的海胆多糖可以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氧化途径达到抗肿瘤作用”。其生殖腺不仅可作成各种各样的美味佳肴,而且还是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出口换汇产品。所以海胆被当地人们开发利用海胆资源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通过两年多的海岸带调查工作,才把这一宝贵资源的生态习性、分布面积、资源面积、生物学量、资源量等家底情况摸清楚。才知道该资源在我市沿海分布极广,全市沿海的40000多亩水下岩礁,就有38900亩的水下岩礁上均有分布。其中,资源面积为4792.7亩,年可扑量为400吨。上世纪90年代荣成县政府就明文规定了海胆的采扑期、采扑量和采扑程序申报等有关规定。并责令由荣成县水产局渔政部门具体负责。为了科学开发利用海胆这一宝贵资源.在上世纪80年代荣成县政府两次拨款30多万元,责呈荣成县水产研究所和荣成县海珍品育苗厂开展海胆全人工育苗试验工作。1991年攻克了海胆的全人工育苗技术关并通过了专家鉴定。单位水体出苗量达到3500头/㎡,当年共培育出商品海胆苗3000多万头。这为海胆的人工增养殖和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在海胆的人工育苗技术突破以后,接着又开展了海胆的筏式养殖和底播增殖技术的试验研究。1993年取得成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筏式网笼养殖好于塑料筒养,亩产商品鲜活海胆为1200kg,亩产值可达到20000元,亩效益11000元。从此,荣成市开始了群众性的、规模化的海胆人工养殖生产。在海胆筏式养殖成功的基础上,为节省成本,充分利用荣成广阔的海底资源,我们又开展了海胆的底播增殖试验, 也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底播成活率高达82﹪,回扑率可达48﹪。截止2010年,全市先后四批共底播增殖3000多亩,播海胆苗2000多万头。由于荣成海胆异常的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所以在当地创造了花样繁多的烹饪食用方法。如海胆汤、韭菜炒海胆、小葱爆海胆、海胆水饺等流行的地方名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在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才知道海胆不仅可熟食,而且可以生食;不仅是酒席桌上的美味,而且还是出口创汇的高档产品。出口产品主要有:盐渍海胆、洒精海胆、冰鲜海胆、海胆酱、蒸煮海胆罐头等到多种海胆食品。先后已出口各类海胆食品650多吨,创汇4000多万美元。综合上述多个方面,可以充分说明荣成海胆无论在资源量、扑捞量、加工量、出口量还是在育苗、养殖、科研及加工工艺等方面,都有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有占有主要地位,也为振兴当地经济做出了极大贡献。

马鬐山银鱼
马鬐山银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鬐山银鱼”的保护范围位于莒南县城北17公里处陡山水库,水库内鱼类资源丰富,除大银鱼外,还有鳙、鲢、鲤、青、草、鲳、鲫等多种鱼类。该水库一直坚持“以水兴渔、以渔养水”的生态养殖路线,着力打造优质水产品示范基地。1995年初,该水库从大银鱼原产地太湖引进大银鱼受精卵,次年形成种群。严格按照水产苗种生产要求,开展大银鱼良种工程研究,养殖效果显著,2009年被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确定为省级大银鱼良种场。2010年5月,天湖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对全体社员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订单、统一标准、统一指导、统一销售,促使大银鱼的生产规范化,规模化。现在,天湖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年产大银鱼受精卵超过8千万粒,除保障该水库大银鱼增殖放流外,还带动了周边地区大银鱼的发展。马鬐山银鱼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1′11〞~118°54′10〞,北纬35°18′49〞~35°21′21〞。

钦州大蚝
钦州大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钦州地方志记载,钦州人采摘、食用大蚝的历史,至少有三、四百年的时间。早在350多年以前,居住在钦州湾一带的渔民们,便已开始采蚝、制蚝、吃蚝了。据当地渔民说,在过去,依靠舢板去海,"氽水"采蚝是一大营生。当地渔民祖辈靠从氽水采蚝维持生活,当地在新中国成立前还保留着这样的采蚝生产方式。每当大蚝采收季节到来,各家各户驾着一叶轻舟来到海里,而氽水到海底,就像进入菜园一样,海底的礁石上长满了大蚝,氽水三五次,穿梭于水面与水底三五趟,便能采到近一箩筐的蚝。在我国,牡蛎对人体的作用早就被人们所认识。《神农本草经》记载牡蛎“主治伤寒寒热”、“女子带下赤白”、“久服强骨节”、“延年”等,《海药本草》记载牡蛎“主男人遗精,虚劳乏损,补肾正气,止盗汗,去烦热,治伤寒热痰,能补养安神,治孩子惊痫。” 今天,建立在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技术之上开发的牡蛎产品有蚝豉、蚝油、蚝汁等。大蚝的营养很丰富,肉肥爽滑、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铁等营养成分。钦州人善于养蚝,同时也善于吃蚝。蚝是当地渔民家中常有的食物,钦州人吃蚝有着岭南独特的蚝文化。

奎湖鳙鱼
奎湖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奎湖鳙鱼肉质雪白细嫩,头长约为体长的1/3。口亦宽大,稍上翘。眼位低。鳃孔较大,鳃盖膜很发达。鳞细而密。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黄色花斑。腹部灰白。各鳍浅灰。从腹鳍基部至-之间具有角质腹棱。胸鳍较长,其后缘超过腹鳍基部。肠长为体长的5-7倍。

梁子湖大河蟹
梁子湖大河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梁子湖是湖北省第二大湖,水质达二级标准,有"天然绿宝石"之称。梁子湖水域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河蟹生长,所产梁子湖大河蟹个大、肚白、肉鲜、味美。梁子湖大河蟹系中国著名的中华绒鳌蟹,其主要外观特征:壳青、白肚、脚红、金爪、黄毛,甲壳坚硬、光洁。

蓬莱赤甲红
蓬莱赤甲红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赤甲红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10~15m有水草、泥沙的水底或潜伏于石块下, 属沿岸定居性种类, 我国沿海均产,以蓬莱产的最著名。蓬莱县志(山东省蓬莱市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95年) 概述蓬莱赤甲红自然情况等。蓬莱县志和蓬莱县续志(卷之五食货志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记载自古以来蓬莱盛产虫解。蓬莱民俗荟萃(下卷 宋耀武主编2010年) 第461-462页描述,赤甲红是蓬莱沿海出产的一种螃蟹。甲壳类,头胸甲宽大,呈横卵圆形,甲壳坚硬,螯足粗壮,性凶好斗,两侧具短棘,后端有四步步足;第四对部足扁平似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壳厚且特别坚硬。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腹部呈圆形,俗称“圆脐”。喜栖于低潮线岩礁区和海藻密集区,生时紫褐色,煮熟后深红色,据说仅限于蓬莱长岛一带海湾,味道极其鲜美。赤甲红最流行的吃法就是姜汁蟹。将赤甲红洗净,不加任何佐料,放在锅里蒸或煮,食用时用姜末和醋佐餐即可。除水煮,清蒸外,还有炸烹蟹、炒蟹肉等多种食用方法。赤甲红还可干食,将鲜赤甲红蒸熟剥肉,晒成干,叫做“蟹米”,深冬无鲜货时用做汤,集清鲜于浓香一身,吃过后终生难忘。

蓬莱加吉鱼
蓬莱加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胶东沿海,盛产鱼类,若论名气,莫过于加吉。加吉鱼有“红鳞加吉”和“黑鳞加吉”之分,红鳞加吉学名真鲷,“黑鳞加吉”学名黑鲷。1981年,考古工作者在烟台白石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发现过大批鱼鳞和鱼骨,能够辨认的有梭鱼、鳓鱼、黑鲷、真鲷、鲈鱼。由此得知,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开始享用这海中美味了。加吉鱼在历史上有许多别称,文献资料中就有写作嘉鲯、夹鲯、佳季、家吉、加级、加吉等等。这些名称或出自官方文献,或来自民间方言。《广韵》记载:“鱼夫鲯(注:嘉鲯鱼别称),鱼名。出东莱者,今三四月极多。大头丰脊,色微红,莱人谓之来件鲯或曰嘉鲯。”《说文》中记载:“鲯鱼,出东莱。”但在胶东,人们比较认同的还是“加吉”。一来有“吉上加吉”之意,二来与一段传说有关。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经过登州,择吉日登船出海,出行不远,一条闪着红色鳞光的鱼跃上船头,李世民问群臣:“此乃何鱼?”群臣不知,请皇上赐名,李世民略思片刻:“良辰吉日,吉上加吉,就叫加吉鱼吧!”加吉鱼从此得名。传说不足为据,但是,加吉鱼,尤其是红鳞加吉,名称吉祥,味道鲜美,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确是不争的事实。

汪子岛鳎麻鱼
汪子岛鳎麻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汪子岛又名“望子岛”、“汪子堡”,这个名字的得来据说与秦始皇有关。汪子岛鳎麻鱼学名半滑舌鳎,无棣县渔民俗称鳎麻、鳎米。因其口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以来都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据老渔民介绍,我县汪子岛鳎麻鱼名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伏吃鳎麻冬吃鲤”“开河鲤鱼冻河梭,伏天吃鳎麻”“宁扔大闺女腿,不扔鳎麻嘴”等渔谚也是从那时流传至今,当地人人皆知。关于汪子岛鳎麻鱼的传说有很多,在无棣县海洋与渔业志对其也有相关记载。由于汪子岛鳎目鱼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养殖中病害少等特点,工厂化养殖生产鳎目鱼产业近几年发展迅速,成为我县渔业养殖的“黄金产业”。

洪泽湖青虾
洪泽湖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早在汉代,洪泽湖地区就有食用青虾的记录。到晋代,青虾美食达到鼎盛,从而奠定了青虾在淮扬菜系中的重要地位。清朝末期,洪泽湖大青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赛会”上陈列展出。 抗战时期,洪泽湖的鱼、虾、莲子和芡实等,通过敌占区沪宁线各中大城市,再转到国外。通过这些土特产的出口从敌占区换回枪支弹药、布匹、医药用品等大量军需物资和民用生活品,对增强抗日力量和打破敌人的封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洪泽湖青虾不仅供应人民大会堂招待外宾。在完成国家调拨任务的前提下,还积极组织出口。50年代主要出口虾米, 1966年鲜冻虾仁就开始销往日本、香港及东南亚地区。

香磨山鲢鱼
香磨山鲢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香磨山鲢鱼体态丰满匀称,体形侧扁、稍高,头较大,约为体长的1/4,鳞片细小,腹部近白色,无异味,口感甘而有质感,腥味淡而鲜味浓,肉质细嫩,商品鱼每尾平均重达2-3千克,色泽纯正,肉质白皙细腻、有嚼劲,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黑沿子毛蚶
黑沿子毛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唐山市丰南县海域处于渤海湾中,历史上有“九河下梢”之称,该海域曾是毛蚶和蓝蛤主要产区。该县海洋捕捞生产主要集中在黑沿子镇,共7个自然村,20世纪70-80年代,黑沿子镇的渔船主要以捕捞毛蚶为主,在生产队期间,每个生产队均有1-2块半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晒货场,蚶子堆积成山,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队里将一部分毛蚶晾晒成干,储到仓库中,以备冬天食用,剩下的毛蚶壳就是铺路,过去黑沿子一带的乡村小路基本上都是由毛蚶壳铺就的,蜿蜒的乡间小路上整齐的铺着毛蚶壳,晴天不扬土,雨天不粘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黑沿子毛蚶”因质好味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一跃成为了地区标志性特色海产品,外地人来到丰南,最先品尝的就是“黑沿子毛蚶”,在丰南的餐饮业,无论高、低档饭店,摆在海产品最显著位置的都是“黑沿子毛蚶”,她成为了一道名副其实的地方特色优质食品。她的食用方法诸多,怎么吃都非常鲜嫩。除了煮、烤、焖、涮、炒、拌外,当地尤其以“蚶子馅大蒸饺”最具特色,也成为了大众最受欢迎的一道特色佳肴。

凭祥石龟
凭祥石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凭祥位于祖国南疆边陲,东界宁明,北邻龙州,西南两面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97公里。凭祥属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群山如带,全境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20.5~21℃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凭祥独特的地理环境,自古以来出产丰富优质的龟鳖类资源。据《凭祥市志》记载,分布在凭祥境内的龟鳖类动物有金钱龟、凭祥石龟、安南龟、黄额闭壳龟、锯缘摄龟、齿缘摄龟、中华花龟等20余种天然繁殖种类。1985年5月,凭祥市酒厂利用本地名贵土特产红边龟(金钱龟)为主要原料,配以其他药材,研制成“红边龟延寿酒”,产品远销海内外。1990年2月,中国首家龟鳖博物馆创建人周久发同志在广西凭祥发现一个新龟种,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赵尔宓院士鉴定并命为周氏闭壳龟。 2015年2月,国家农业部正式批复凭祥石龟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这是凭祥龟鳖产业发展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恭城娃娃鱼
恭城娃娃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恭城县良好的自然气候环境、独具的地形地貌和植物植被、丰富的矿藏及水生生物资源、独特的差异性水域条件,不仅可以为恭城娃娃鱼提供得天独厚的栖息及生长繁殖环境,同时,形成了恭城娃娃鱼特有的地域特性及风味,使其极具科研保护、养殖开发等价值,经与部分区内外不同地方成年娃娃鱼对比,具有显著的地理特性,主要表现在:(1)恭城娃娃鱼因栖息环境的不同背部斑块表现一定的规格及颜色差异,有黑色、暗红色、棕红色或黑色和棕红色不规则斑块交错分布,背部红黑(褐)斑块颜色更深、对比更明显,(2)最显著特征是头背部对称疣粒较其他地方的娃娃鱼明显且多。大鲵在当地统称恭城娃娃鱼,也有部分山区俗称狗鱼,民国版(1936年)及1992年版《恭城县志》分别都有记载,恭城的名特鱼类中,“特产狗鱼产于山源形似鲜鱼有四足眼细近嘴能上岸下水小则四五斤大则十余斤味极美”。

钦州鲈鱼
钦州鲈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钦州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温暖雨多、无霜期长,海区常年比重在1.006~1.022,海水透明度在0.3m~2.0m,PH值7.5~8.3。养殖区内浮游生物及游泳生物十分丰富。给钦州鲈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钦州鲈鱼是钦州市特色、优势水产品之一,养殖历史悠久,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据《钦州志》记载,“钦州市靠山临海,物产资源丰富,海水咸淡适中、水质洁净、饵料充足、没有污染,是钦州鲈鱼的原产地”。鲈鱼在钦州沿海一年四季都有产,但以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捕捞的鲈鱼最多、最大、最鲜。长久以来,流行这样一句话“到钦州,一定要吃钦州鲈鱼,吃钦州鲈鱼要到龙门吃茅尾海(茅岭江、钦江出海口)鲈鱼,到东场吃大风江鲈鱼”。茅尾海、大风江的野生鲈鱼闻名在外,因为鲈鱼生长在茅岭江、钦江、大风江咸淡水的交汇处的河口,特殊的自然环境使鲈鱼的肉质更鲜美。

西霞口刺参
西霞口刺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文献记录:早在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荣成县志中,就对成山头沿海海参生产情况有着记载。在《荣成市志》、《烟台水产志》、《山东水产志中》记载更加详细。荣成市志记载“海族,荣最称盛,虽老渔莫能尽识。……其色黑,而身多软刺者,曰参,食品最重”,“荣”指的是老荣成,也就是成山镇成山头周边海域的海参。 2、历史传说:秦始皇当年为寻找长生不老之药,按古书记载循迹两登成山,在西霞口成山头海区找到野生刺参这种延年益寿的灵物,并列入海八珍之首,使西霞口刺参历代成为御用专供。传说秦始皇赢政定天下后,术士齐国人徐福上书,说海中有三神山,可求长生不老药。秦始皇派他携童男女千求之。徐福抵达天尽头(成山头)求见海神,海神告曰:成山头盛产一物,状如虫,海底爬行,遍布礁石间,多褐色,多刺,常食之,可养颜益寿;然尔等凡人,繁衍生息,自生自灭, 何言长生不老!徐福大惊,拜而逃往东瀛。而与徐福同行者高氏,携十数人,偷而入海,搜寻海神所示之物,长食之,生息不绝,彼皆百岁而终。 海神所指之物,就是盛产于成山头海域的优质刺参。

崆峒岛刺参
崆峒岛刺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崆峒列岛位于芝罘区东北9.5公里处,由崆峒岛、豆卵岛、担子岛、夹岛等十三个小岛组成,总面积0.8平方公里。是我国刺参著名的原产地之一。崆峒岛是烟台市区第一大海岛,岛多海蚀岩洞,西南湾如半月,海不扬波;岛的北面多是陡峭的礁石,南坡地势平缓,并有一月牙形的天然海水浴场,后岸峭壁危岩,水急浪险;周围岛礁环列,或如仙鹤,或似乌龟,担子岛更是维妙维肖,岛礁棋布,形态怪异,若虚若幻,“四周环水,超尘绝俗”,犹如世外桃源令人神往。当年叶剑英元帅到这里,被其奇异的风光所吸引,留下了“仙人扁担挑双屿”的诗句,很形象地写出了担子岛的奇异风采。独特的自然环境、底质条件及水质条件,为崆峒岛刺参的优良品质奠定了基础,并以其质高品味佳,行销全国各地。

洪泽湖河蚬
洪泽湖河蚬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河蚬又称黄蚬、金蚶、扁螺等,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洪泽湖生物历次调查结果表明,软体动物在洪泽湖底栖动物中生物量高达97%。而在软体动物中,河蚬又是优势种,其数量占80%以上,生物量占90%以上”。 河蚬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淮安市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曾组织专家大师精心研制共近60道菜点的“洪泽湖全蚬宴”。洪泽湖河蚬不但在国内受到人们喜爱,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也受到人们普遍欢迎。洪泽湖河蚬良好的品质、极佳的口感以及一定药用功能,使得它在日韩市场上极其畅销,几乎占领了日韩河蚬市场的80%以上,被誉为洪泽湖捕蚬渔民的“金疙瘩”。

镇江江蟹
镇江江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镇江江蟹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自三国后期至元、清,镇江历史上皆有相关记载,镇江江蟹文化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应和时代元素。江蟹文化助推了镇江江蟹产业的发展,江蟹产业发展又进一步丰富了镇江江蟹文化内涵。 相传早在三国后期镇江人就创造发明了独特的“蟹黄汤包”。相传为纪念孙尚香,镇江人学着汨罗人用粽子来祭祀屈原,便包了肉馒头,投入江中。由于孙夫人生前爱吃螃蟹,遂加入蟹黄,称“蟹黄汤包”。从此代代相传至今,蟹包和肴肉是镇江的两大名产,同获全国“金鼎”奖。 元代,镇江更有输送蟹王之所的美誉。据《至顺镇江志》[元]记载:“蟹,俗称旁蟹,以其横行故也。《本草》:“蟹至八月,即衔稻芒两茎长寸许,东乡至海,输送蟹王之所”。镇江市原丹徒县大港、大路、姚桥三镇,至今仍称谓“镇江东乡”。镇江东乡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民谣:秋风起,蟹脚齐,打灯笼,围竹篱,大哥挽裤脚,小弟断水渠,大娘洗新姜,二姐打醋急 清朝,“芙蓉套蟹”曾定为镇江乾隆御宴。《红楼梦》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作者曹雪芹笔下生动的描写,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令人难忘。“持蟹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小说故事发生在金陵(现南京市),与镇江近在咫尺,如今高铁仅18分钟行程。其席间品尝的螃蟹有理由相信正是镇江输送的“蟹王”。硕大肥美的“蟹王”,正是昔日达官贵人享用美味佳肴。 截止上世纪80年代初,镇江江蟹皆为长江天然资源捕获物,据水产年报资料,1955年捕捞产量达616.8吨。随着时代发展,江蟹天然捕捞产量已远远难以满足市场需求。1977年开始组织大水面人工增殖放流。《丹徒县志》记载:“螃蟹养殖,1977年从崇明县购回螃蟹苗535公斤人工放养。1980年荣炳公社洋湖水产养殖场放流蟹苗7.5公斤,当年收益”。据《润州志》记载:“1982年,镇江市郊汝山乡新生、长江村人工试养螃蟹各1亩,1985年发展到120亩”。 《镇江年鉴》2002记载:上世纪九十年代,镇江“兴建特色餐饮江鲜一条街”,同时“在扬中、丹徒等地沿江滩地,充分发挥长江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势资源优势,通过‘低坝、高栏、围养’方式发展长江名贵鱼类和江蟹”。近年来,西津渡(镇江)长江蟹文化节、扬中江鲜文化馆应运而生。 为了更好地传承镇江江蟹文化,做大做强镇江江鲜产业,镇江市委市政高度重视江蟹产业发展。2012年,时任镇江市市委书记的张敬华作出指示:要求尽快创建镇江江蟹自主品牌,发展江鲜产业。市农委立即行动,全力推进。2013年将发展镇江江蟹产业列入《农业产业千亿工程规划(2013-2015)》和《镇江现代特色渔业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镇江市江鲜产业协会,注册了“梦之鲜”品牌,开办了镇江市江鲜产业协会江鲜连锁店江蟹直销店。同年3月,镇江市农委出台了《促进镇江江鲜产业发展的意见》,加快了镇江江蟹产业发展和壮大,2013年江蟹养殖面积2871.2公顷,产量2135.6吨。

虎平岛海参
虎平岛海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旅顺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海产荟萃之地”。据旅顺口区志记载:1907年始于的潜水器,(其设备由舢板、压气装置、导气管和信号绳等组成。)时有8套。分布于方家屯会(今铁山、江西镇)2套、三涧堡会(今三涧堡镇)4套、营城子会(今甘井子区营城子镇)1套和市区1套。用于潜水员潜入一定深度浅海海底采捕海参、鲍鱼和香螺等海珍品。渔期每年5月开始,中间除繁殖保护期外,直至年末均可作业。旅顺解放初期,有16套,1985年经区水产局批准使用15套,其中龙塘镇8套、铁山镇4套、三涧堡镇2套、江西镇1套,全部为海水养殖单位用于采捕海参等海珍品。 “虎平岛海参”生产加工历史悠久。虎平岛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黄渤海交界处,水交换量大,浮游生物和藻类资源丰富,海产品种类较多,海参被列为“海产八珍”之一,其中辽东半岛周围海域出产的海参为最佳。辽参之所以名声远扬,与产地较低的水温直接有关。据‘区志’查阅,1949年生产海参干41吨,到1985年生产海参干0.5吨,潜水器的使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致使野生海参数量逐年减少。进入90年代,海参育苗成功之后,池塘养殖、底播增养殖、海参产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到2013年海参产量达1405吨。从海参产业发展史看,就是一部海参生产加工的历史。海参加工可追溯至旅顺解放前,渔民无冷冻冷藏设备,鲜海参除当时吃用和销售外,大部采用锅煮、盐腌、加拌草木灰日晒的原始加工工艺,50-70年代初,海产品加工的是盐干制品。70年代中期,冷冻冷藏库建设,海产品加工能力不断扩大,从鲜品原料到成品采用全物理加工过程,有盐渍海参、冷冻品、熟制品等。进入新世纪前后,大批水产加工企业开始走向上规模、上档次、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高的快速发展阶段,逐步开始从传统的原始加工方式向工厂化精深加工工艺转变,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及市场品牌意识的提高,政府品牌战略的推动,海参加工产业的科技含量和加工工艺发生根本性变化。 虎平岛海参品质优良,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和大连市无公害产地,同年,“旅顺海参” “旅顺鲍鱼”获得首届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榜”产品。2011年“虎平岛”牌海参获得大连市著名商标,2012年通过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2010—2011年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在7频道每日农经栏目中播出“有讲究的海参”,获得“真野生、更营养、敢为天下鲜”和“大脚海参”的美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顺人们不但延续“交九”(九九81天)吃海参的传统习俗,在日常生活中朋友聚会、婚庆晚宴等重要活动也是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有条件的人们吃海参胶囊,海龙涎口服液等精深加工产品。 通过走访询问年长者。要吃海参哪里找,最好海参虎平岛,吃海参有啥好处,都说:“不感冒、少得病、提高免疫力,保障身体健康。”有一位年龄78岁老人说:“我每天早饭前吃一个海参,已有十余年,现在身体没啥病,吃海参比吃保健品好、确实起作用,食补比药补好。”

东平湖大青虾
东平湖大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东平湖大青虾历史传说:真宗·席桥村·“秃尾巴老李”,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赵恒东封泰山。途经东平境内汇河西岸,时逢河水暴涨,又无船渡河。忽见一李姓老翁向北而行,询问其过河良策。老李道:“你修一席桥,便可过河”。老翁是居住在河内的一尾老青虾化身,他背负“席桥”,才使真宗等众多人马安全通过。过桥时,由于过重的车辇老李脊背碾破、虾尾碾断,老李忍痛坚持到车辇人马全部过河后才离去。为了纪念“秃尾巴老李”,修建了席桥,在桥墩中间雕有它的石刻像,至2016年,该桥保存尚好。 2、东平县及东平湖大青虾的人文历史:2.1、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东平古称东原,历代倍有人才出,仅正国级有三人:一是东平国无盐娘娘--钟离春;二是混世魔王--程咬金;三是全国人大委员长--万里。其他的名人还包括“建安七子”之一的刘祯,中国史上唯一一对父子状元梁灏和梁固等。东平湖自古是黄河下游的一个自然滞洪区, “一合南清河入于淮,一合北清河入于海”,因之形成了方圆八百里的梁山泊,并直接成全了《水浒传》的成书,成为梁山名扬四海的肇始。2.2、养生佳品、色味俱佳:西汉时的辞赋家枚乘写的《七发》中即有“牛脯烧蒲笋”之语。州城的蒲笋炒虾仁一菜,据说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齐白石画青虾可说是画坛一绝,他笔下的青虾可谓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落墨成金,笔笔传神。因此,“虾图”深受广大有文化需求市民的欢迎。东平人赵华岩先生常画的东平湖小景以及大虾等写意画就认真遵循了其师齐白石的教导并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貌。

莱阳五龙河河蚬
莱阳五龙河河蚬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康熙《莱阳县志》中介属篇、民国《莱阳县志》实业篇介属中均对五龙河河蚬有明确记载;2009年12月份由中国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莱阳历史文化溯源》第十章五龙水系蚬河中记载:“蚬河流出旌旗山后,流经莱阳城东侧,古书上曾称其为县河,因河中特产一种味道鲜美的绿色小蛤,学名蚬子,新中国成立后该河定名为蚬河”;2013年6月8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鲁海渔〔2013〕28号)批准建立“莱阳清水河河蚬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4年1月14日在莱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莱阳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做好五龙河河蚬品牌建设工作;2014年11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181号公告)批准建立了“清水河河蚬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莱阳五龙河鲤
莱阳五龙河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莱阳自古以来就盛产五龙河鲤,据史料记载在三千多年前的五龙河里就有这种鲤鱼,本地人称四鼻孔鲤鱼。康熙《莱阳县志》、民国《莱阳县志》中均对莱阳五龙河鲤有明确记载;1995年11月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的《莱阳市志》第二章水产第二节淡水养殖中记载五龙河鲤已是八十年代莱阳水产淡水养殖的主要品种;2009年由中国出版社出版的《莱阳历史文化溯源》一书第一章地方特产中,对莱阳五龙河鲤的历史、文化、形状特征、传说、品质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五龙河鲤成为莱阳著名特产之一。个大体肥,四个鼻孔,色金黄,民俗:五龙河鲤鱼,象征吉庆有余,民间婚丧嫁娶、宴会、祭祀、多用此鱼,以示隆重。

无为螃蟹
无为螃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无为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 之意,自隋朝始建以来,已有1400余年历史,宋代曾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全国四大名城”;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无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无为地处皖中,临江滨湖,承东启西,全县总面积2022平方公里、人口121.4万,现辖20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处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紧邻芜马铜经济开发带,是皖江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全国闻名的“电缆之乡”、“劳务之乡”,“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无为素有“鱼米之乡”美誉,水产品、棉花、油料总量跻身全国百强,特色农产品有螃蟹、荸荠、田藕、席草等。其中,棉花年产量超百万担,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富饶的土地下还蕴藏着煤、石灰石、石油、天然气、铜、铁等20多种矿产资源。西北部有低山丘陵,东南部为平原沙洲区。境内河沟纵横交错,池塘星罗密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170.5毫米,年均气温15.8℃。无为地方土特产有无为螃蟹,甲鱼, 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无为板鸭,荸荠,田藕,席草,鹅等等。 无为县是安徽省水产大县,全县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长江水域岸线80多公里。境内有裕溪河、永安河、西河、花渡河等水系约260多公里,水质优良。据考证,无为自春秋始,江边捕鱼已兴起;明清时期,江边鱼苗鱼种饲养技术逐步提高;20世纪50年代,代表无为渔业的“三官殿鱼苗培育法”已成熟,三层流刺网、江中地拖网等渔具由无为人发明,并编入水产院校教科书;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安徽省实施渔业富民工程以来,无为县渔业更是连上台阶、连创辉煌,跻身“全国渔业百强县”,连续多年获评“全省渔业富民先进县”。 无为螃蟹生产历史悠久,扬名省内外,螃蟹文化源远流长。《无为州志》嘉庆年鉴记载:“无为泽国,类之繁,其鳞介乎!……小类介若龟、鳖、虾、蟹、螺、蛤、蚌、蚬之属”;同在清嘉庆年间,无为籍诗人吴之联有多篇诗句描写无为特色螃蟹,其中诗篇《南山道中》:“碧山无数耸棱嶒,策蹇秋原兴可乘。野菊依崖金簇之,丹枫藩谷锦层层。长溪蟹壮争编箔,曲涧鱼肥亦下罾。逐路奚囊留好句,低回一任暮烟凝。”盛赞无为螃蟹体壮质优。在现代,无为螃蟹开始走出无为,作为一种美食与地方特产,长期是国宴、高端宴会招待重要客人的首选,声名传播于各地,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国宴招待时留给尼克松先生印象最深刻的美味螃蟹,就是产自无为县。1979年,为适应日益兴起的水产发展需要,无为县成立水产局统筹管理全县水产业发展,并在各乡镇设立水产站指导渔业生产,作为主导产业的螃蟹,步入快速发展时期。截至目前,螃蟹养殖遍及全县20个乡镇,养殖面积15.8万亩,产值近12亿元,并已形成苗种培育、成蟹养殖、品牌营销、渔需服务、暂养储运等较完善的产业链。其中河蟹产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个,无公害养殖基地3.5万亩,拥有无公害水产品产品5个、绿色水产品6个,专业螃蟹交易大市场1座。无为螃蟹以其独特的品质、优质的口感、强大的品牌效益而备受社会各界认可,素有“中国螃蟹看安徽、安徽螃蟹看无为”之说。 无为螃蟹背甲壳呈青灰色,有光泽,腹为白色,金爪丛生黄毛,色泽光亮,脐部圆润,向外凸,肢体连接牢固呈弯曲形状。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A及各种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中维生素A还具有调节表皮及角质层新陈代谢的功效,可以抗衰老,去皱纹,微量元素还有抗结核作用,对结核病的康复大有补益。 无为螃蟹品质的独特与无为地区优越的地理水文环境密切相关,水域广阔,滩涂广袤,生态环境好,生物多样性等天然优势为生产优质螃蟹提供了必备的自然环境。无为地处北纬30°56′21″——31°30′21″,东经117°28′48″——118°07′25″,季风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 1200毫米,境内地貌总的特征是“山环西北,水聚东南”。大体为平原区和低山丘陵区,县境东部以圩区、洲地、平畈为主为主,占县总面积近65%,水网交错;县境西北地区环山,以低矮丘陵为主,有河流分布,排水较好。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呈酸性和微酸性,提供了河蟹养殖所必备的土质条件。长江滩涂面积广阔,境内河网密布、沟壑成群,淡水养殖和天然优势明显,地理环境优越;在县内的水域中饵料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大部分池塘、河沟以及部分中小型湖泊都属富营养型,据统计,浮游植物中藻类有七个门,三十三个属,约70余种;浮游动物十六属,约65种底栖动物种类有十七余种,为螃蟹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螃蟹生长、繁殖。 无为人对美食品质要求较高,特别是美食颜色、口感以及食品安全,全县螃蟹养殖普遍采用“种草、移螺、优苗、活水、稀放、混养”十二字养殖法和“生态养蟹”、“蟹鳜套养”、“虾蟹混养”等模式,养殖技术、养殖效益、成蟹品质在全国均居前列。 无为螃蟹独特的优异品质与其重视养殖水草密切相关,俗说“蟹大小,看水草”,无为螃蟹在生产过程中着重水草管理,将其贯穿整个养殖周期,确保生产的螃蟹颜色新鲜、口感适宜、质量安全。养殖塘的水草覆盖率通常保持在2/3左右,水草的品种在两种以上且各种类型的水草做到合理的搭配。池塘四周沟内种植伊乐藻,约占整个塘口的20%左右,利用其特性作为过渡性水草。在池塘中间滩涂平台上以种植轮叶藻为主,搭配一些苦草、金鱼藻等,轮叶黑藻的覆盖率约占50%左右,轮叶黑藻具有喜高温、蟹喜食、不易破坏的特点,是河蟹的中后期生长的避暑、栖息、蜕壳和避敌的理想场所,苦草和金鱼藻都是河蟹喜食的品种,覆盖率控制在20-30%。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无为螃蟹的健康发展,出台《无为县“大蟹”工程实施意见》等文件统筹全县螃蟹产业健康发展,实现“规格做大”、“品质做优”、“品牌做响”、“产业做强”的目标,并先后举办两届“无为长江特色水产节”宣传我县水产特色。 正是深厚的人文历史、独特的环境优势以及政府高度重视使无为螃蟹的知名度不断提升,产量不断提高,带动群众致富能力日益显著。

临沂大银鱼
临沂大银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银鱼,又名西施鱼,历来被国人作为养生益寿之佳品。《日用本草》云其“味甘无毒,宽中健胃”;《医林撮要》言其“补肺清金,滋阴而补虚劳”;《随息居饮食谱》称之“养胃阴,和经脉,小者胜”。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属暖温带气候,境内河流纵横,水库、塘坝星罗棋布,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质非常适合大银鱼的产卵、繁殖和生长,临沂大银鱼最早便自然分布于沂河、沭河、祊河等境内主要河流中。临沂大银鱼在长期的人工繁育和自然条件下,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特征,个体大、饱满度高,成体长13~26cm,全体无鳞、无侧线、无色透明,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不用开膛洗理,可以做成多种样式的美味佳肴。

呼伦湖小白鱼
呼伦湖小白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明史》称呼伦湖为“阔滦海子”,从清代开始,本地居民称呼伦湖为“达赉湖”。

呼伦湖白鱼
呼伦湖白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明史》称呼伦湖为“阔滦海子”,从清代开始,本地居民称呼伦湖为“达赉湖”

鄂尔多斯黄河鲶鱼
鄂尔多斯黄河鲶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河鲶鱼虽然丑陋、凶猛,但却以味美、肉多刺少、肉质细嫩而著称,黄河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儿童、老人、产妇、病人的营养滋补佳品,是宴席桌上的上等佳肴,颇受消费者青睐,阴历五月,正值豌豆开花时节,鲶鱼最肥,在我区西部有“五月鲶鱼活人参”之说,多年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黄河鲶还兼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鲶肉有利于、催乳等药用价值,主治水肿、乳汁不足。鲶鱼身上最香美的部分是尾巴。河套人说,“鲶鱼尾巴鲤鱼头,宁舍一头牛,不舍个鲤鱼头。”可见,鲶鱼尾巴和鲤鱼头在人们心中是多么的精贵,特别是每年3—4月间,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域冰雪消融的开河时节,人们把捕到的鱼称为“开河鱼”,那时的黄河鲶更是身份倍增,每公斤鱼价都在200元以上。当地人有吃一条黄河“开河鱼”相当于吃一根活人参;“五月的绵鱼,赛为活人参”的说法。可以延年益寿。

鄂尔多斯黄河鲤鱼
鄂尔多斯黄河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伊克昭盟志记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市之前的称谓)有些零散的渔业捕捞,局限在杭锦旗、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沿黄平原。这些地方靠近河畔的农家有捕食黄河鲤鱼的习惯。“打鱼划划渡口船,海海漫漫达拉滩”,就是对这种捕捞生产的反映。黄河鲤鱼在历史上曾作为贡品上贡朝廷。至今黄河鲤鱼以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闻名全国。常吃鲤鱼对肝、眼、肾、脾等病有一定疗效,还是孕妇的高级保健食品,经济价值很高。自辽代圣宗帝起,直至天祚皇帝,年年千里迢迢,自宫而出,群臣簇拥,嫔妃随行,浩浩荡荡,奔向北方,于黄河岸边安营扎寨,就春寒料峭之风,凿冰取鱼,祭天、祭地、祭祖先,举行“头鱼宴”。“头鱼”,即“开河鱼”,现如今在北方民众无比喜食。

呼伦湖鲤鱼
呼伦湖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明史》称呼伦湖为“阔滦海子”,从清代开始,本地居民称呼伦湖为“达赉湖”。

呼伦湖秀丽白虾
呼伦湖秀丽白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明史》称呼伦湖为“阔滦海子”,从清代开始,本地居民称呼伦湖为“达赉湖”。

北屯白斑狗鱼
北屯白斑狗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屯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市和福海县之间,地处世界著名风景区喀纳斯风景区境内,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国际性河流从北屯穿城而过。北屯境内水草资源十分丰富,总水域面积18.8万亩(均为额河水系),野生鱼类品种众多,其中白斑狗鱼产量最大。白斑狗鱼为亚冷水性、大型凶猛性鱼类,自然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在我国仅产于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在北屯辖区内广泛分布。1959年第十师屯垦北屯,即开始组建渔场,对白斑狗鱼进行捕捞利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为防止野生狗鱼资源枯竭,在取得狗鱼人工繁育鱼种技术成功后,十师开始大规模的繁育狗鱼鱼苗,并采取人工大量投放苗种,天然养殖的方式,直至今日。由于北屯市无重工业污染,养殖区水质清澈洁净并呈弱碱性,水面宽阔,水中饵料各种小杂鱼品种多、储量大,狗鱼完全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因此,生产的狗鱼具有肉质紧致有弹性,肌间刺少,口味爽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可食部分大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全国各地来此旅游的人,只要吃过白斑狗鱼,都要买一些带回去。白斑狗鱼已成为北屯最具招牌、最具影响力的珍贵鱼种。

大化大头鱼
大化大头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化大头鱼为生态养殖产品,16万亩的岩滩水电站库区水面是大化大头鱼的主要生产基地,库区水质清新、水流平缓、浮游生物量足、库湾库汊多等特点为大化大头鱼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大化大头鱼体侧扁稍高,头部肥大,体色偏深、光泽油亮。头皮肥厚,鳃盖膜宽厚,粘膜褶肥硕,嘴宽唇厚,鱼头重量占体重40%以上。鱼头的表皮和咽喉部的肌肉味道特别鲜甜、口感爽滑、无腥味。 1992年,大化大头鱼开始于库区网箱养殖,1997年开始库湾拦网养殖,经历了20多年发展,如今库汊拦网养殖大化大头鱼达128处共4.8万亩,网箱养殖大化大头鱼930亩,年总产量9100吨。大化大头鱼产品以优质水产品品牌的身份畅销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区的主要城市。成为广西优质淡水鱼品牌,生态渔业经济成为大化县域经济的一大亮点。

蓬莱地生子
蓬莱地生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蓬莱地生子”(学名钝吻黄盖鲽)是比目鱼的一种,以蓬莱沿海数量较多,为近海底层鱼类,喜栖息于泥沙质海区。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富含有优质蛋白质,钙、锌和硒等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地生子,可以使皮肤光滑有弹性,皮肤色素斑不明显。登州府志(光绪 十 卷之五 物产)有关于偏口鱼的记载。蓬莱县志和蓬莱县续志(卷之五食货志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记载自古以来蓬莱盛产地生子,鱼属偏口。蓬莱县志(山东省蓬莱市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91年) 概述蓬莱海域盛产比目鱼等。第324页描述,比目鱼是县内渔民春季捕捞最早的鱼类之一,作业区域主要在蓬莱沿海。渔期在2~5月,旺汛在3~4月。渔民以拖网、坛子网捕捞为主。历史上最高年产量是1971年2600吨。1991年年产量为1790吨。第330页描述,80年代,县内开始养殖蓬莱黄盖鲽等海珍品。蓬莱民俗荟萃(下卷 宋耀武主编2010年) 第462页描述,地生子俗称“地生子”是蓬莱沿海一带特有的一种比目鱼,地生子入宴,清蒸、红焖、浇汁、干炸、腌卤皆可。春节前后,天寒地冻,却是“地生子”的捕捞佳期,因之身价倍增。

蓬莱海参
蓬莱海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蓬莱被誉为“中国海参苗种之乡”。蓬莱县志 蓬莱县续志(卷之五食货志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鱼属 海参。蓬莱县志(山东省蓬莱市史志编纂委员会 编 齐鲁书社出版发行1991年) 盛产海参。海参系国内20余种食用海参中的上乘佳品,营养价值极高。第330页,第五节描述,80年代,县内开始养殖蓬莱海参等海珍品。1984年,县海珍品增殖中心首次在近海养殖区投放海参苗种,到1987年共投放海参苗种220万头。增养殖前养殖区内海参年产量0.1吨,增养殖后的1986年、1987年,年产量均为0.25吨。1986年,县海珍品增殖中心进行50亩海参增养殖高产实验,1988年收获,效果颇佳,单位面积存货12.9头/平方米,平均亩产量18.2公斤(干品)。1990年,增养殖达到800亩,少量采捕400公斤(干品)。1991年增养殖达到1000亩。烟台水产志(山东省出版总社烟台分社1989年)第67页描述,海参全市只有刺参一种。除了莱阳县沿海外其余各县(市、区)凡有岩礁、砾石和大叶藻丛生的海域,都有分布,其中以蓬莱沿海最多,据调查,全市海参资源面积约8.8万亩。资源现存量5252吨(鲜品),适宜年采量约1000吨,海参采捕在民国以前,靠人力沤水潜底捞取或在海面游泳用叉枪刺扎。

文登面蛤
文登面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文登面蛤”,学名“四角蛤蜊,地方俗称“白蚬子”、“ 青蛤蜊”、“面蛤”,是文登市传统的滩涂贝类养殖品种,产出的面蛤壳薄、蛤肉丰满鲜嫩,营养全面,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牛黄酸等多种成分,具有极强的抗辐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是消费者健康养生、馈赠亲朋好友的最佳海产品。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濒临黄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滩涂坡缓,有5条河流注入大海,饵料生物丰富,这些场所都是适合面蛤生存繁衍的地方,也是“文登面蛤”自然分布密集区。目前,全市“文登面蛤”自然资源分布面积2万亩,养殖面积10000亩,鲜品年产量100余吨。据相关史志记载,文登市为了科学开发利用“文登面蛤”这一宝贵资源,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通过两年多的海岸带调查工作,基本摸清了文登面蛤的生态习性、分布面积、资源面积、生物学量、资源量等。近几年,文登把开发滩涂养殖作为实施海洋大开发的重点,实施滩贝区域化精养,在资源集中区重点建设了文登面蛤增养殖区。同时,2004年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在文登成立“文登海大贝类研究所”,并作为中国海洋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加强对贝类养殖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开发;2008年成立了威海市滩涂贝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相继成立了滩涂贝类养殖公司、贝类加工厂和滩涂贝类养殖专业合作社,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全面推广“滩涂贝类大面积精养高产技术”,使我市贝类养殖由护养逐步转变为建池精养,“文登面蛤”养殖产业化得到较快发展,成为全省贝类养殖的主要产区之一。

文登布蛤
文登布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文登布蛤”,学名“泥蚶、地方俗称“血蛤”、“瓦垄子蛤”、“布蛤”。在中国属传统的滩涂养殖贝类,具有口味独特、肉嫩味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其血鲜红色,传为滋补佳品,深受民众喜爱,需求量相当大。 文登市位于山东半岛东部,南临黄海,总面积164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5.88公里,沿海有埠口湾、靖海湾、五垒岛湾3处海湾。 浅海、滩涂、港湾水域辽阔,滩涂坡缓,潮流畅通,有5条较大的入海河流,饵料生物丰富,非常适宜潮间带贝类生长。也是文登布蛤自然分布密集区。 “文登布蛤”主要分布在文登市沿海南部海区2-1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水域。目前,全市泥蚶自然资源分布面积3万亩,养殖面积1.2万亩,鲜品年产量150余吨。据山东省志《水产志》、烟台水产志、文登市志等历史记载,在布蛤增养殖技术研究方面,起步很早,取得了丰富的增养殖经验。早在清代,文登市张家埠村沿海渔民就开始采集自然生长的蚶苗进行撒苗护养。1949年11月,烟台水产养殖场在文登张家埠建立了全省第一个滩涂贝类养殖场,开始泥蚶养殖;经过近几年的艰苦探索,泥蚶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得到不断提升与完善,填补了我国泥蚶全人工养殖的空白,解决了北方地区泥蚶养殖“南苗北调”的不利局面,带动了我国北方滩涂养殖泥蚶的浪潮。综合上述多个方面,充分说明“文登布蛤”养殖,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有过“海鲜之王”的辉煌历史。无论在资源量、捕捞量、销售量还是在育苗、养殖、科研及加工工艺方面,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我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主要地位,也为当地经济振兴做出了极大贡献。

东阿黄河鲤鱼
东阿黄河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历史悠久,资源独特。东阿县地处鲁西平原,依泰山,临黄河。战国时期的齐桓公、三国时期的曹植等历史名人都和这里密切相联。鲤,是东阿独特的渔业资源,早在明清时的县志记载“鲤,本境所出,无多”。这就是东阿特产的黄河鲤鱼。2、风俗淳朴,鲤礼相传。东阿有两句老话,“有鸡无鱼,不算宴席”和“有鱼无菜,不算慢待”,这里的鱼,就是东阿盛产的黄河鲤鱼。在当地各种民风民俗的仪式中,黄河鲤鱼都绝对是必不可少的。 3、鲤跳龙门,艾山锁蛟。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自古以来多有著述。《埤雅·释 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很早以前,艾山卡口上方的石门,就是传说中鲤鱼跳龙门的地方。

大家洼鳎米鱼
大家洼鳎米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开发区陆域面积677平方公里,人口15万,是全国最大的生态海洋化工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滨海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莱州湾南畔,地处北温带,由于受海洋的调节,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滨海区属于季风型大陆气候与海洋性气候过度区与同纬度内陆气候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独特的海洋环境条件,与近邻同比升温快,生物生长期略长。近海海水水质、盐度、生物量等相对稳定,近岸海域仅受部分余流的影响,总体海水稳定,水质好。莱州湾近海海况相对平稳。滨海区地处渤海莱州湾南部湾顶,受近岸径流入海冲刷、泥沙沉积,为鳎米鱼等鱼类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余姚甲鱼
余姚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甲鱼在我国历史上渊源流长,考古学家对浙江余姚河母渡出土的鳖甲、鳖头和余姚田螺山出土的烧锅及锅边的鳖甲考古学推算,把我国人类食鳖的历史提前到7000多年前。 甲鱼营养丰富,食之可滋阴益气,补肾固精,增强体质,防病延年。 我市有独特的甲鱼饮食文化和众多以甲鱼为原料的美味食谱。如“红烧冰糖甲鱼”,是正宗宁帮菜馆“状元楼”的看家菜。相传二百多年前的清代,宁波有一家菜馆,开业时此店并不叫状元楼,据说,一日,有两个秀才进京赶考,前来此店饮酒,要吃“独占鳌头”一菜,店家捧出一碗“红烧冰糖元鱼”(即甲鱼),两个秀才吃后,觉得非常满意,然后继续进京赶考,结果一个得中状元,一个考上探花。自此以后,店名遂改为“状元楼”。

金州海蛎子
金州海蛎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州渔业历史悠久,由于金州特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金州海蛎子的烹食方法经历了金州多少代人的承传,烹食方法达三十多种,其中以生、煮、炸、烤吃为多,其鲜美的味道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金州,“炸蛎黄”为宴席名肴。自1982年引进太平洋牡蛎并取代大连湾牡蛎等成为牡蛎主要生产品种之后,“金州海蛎子”也从此声名鹊起,成为“炸蛎黄”的“新主人”。牡蛎素有“海底牛奶”之称,营养丰富,肉鲜味美,蛋白质含量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牛磺酸及钙、磷、铁、锌等多种成份,为此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东瀛则认其为“根之源”。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雅士都与牡蛎结下了不解之缘:意大利的维多利亚皇帝餐餐不离牡蛎;拿破仑一世在征战中喜食牡蛎,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病后每日吃一盘牡蛎以加快康复;宋庆龄也经常食用牡蛎,以保持容颜之美。

旅顺海虾米
旅顺海虾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旅顺海虾米”是旅顺地区极富地方特色的海味品之一,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认知度很高,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是人们餐桌上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在当地和全国市场上享有 “金勾海米”的美称。“旅顺海虾米”加工生产历史悠久,“旅顺海虾米”所用的原料脊尾褐虾、脊尾白虾等小型虾资源十分丰富,由于质量优良鲜度好、数量大,在食用、销售不及的情况下,20世纪初,当地的人们便逐步开展了“旅顺海虾米”的小作坊式加工生产。同时将“旅顺海虾米”推向市场,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旅顺口区志》就有脊尾白虾(干制品为上等海米)的记载。从此“旅顺海虾米”作为加工生产的特色海味品迅速推开。21世纪初,“旅顺海虾米”的生产加工工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开始从传统的原始加工方式向工厂化精深加工工艺转变,从鲜品原料到成品采用全物理加工过程。

普兰店黄蚬
普兰店黄蚬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普兰店黄蚬学名为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俗称黄蚬。普兰店黄蚬在美食历史上可追溯到清代,沿海一些渔民将鲜活的黄蚬掰开,享受肥厚的肉身和鲜美的汁液。现代烹饪中适宜于凉拌,煮,辣炒等多种方法,最绝的吃法是炭火烤。将吐净砂子的黄蚬放于炭火之上,温红的炭火,灿黄的蚬壳,诱人的肉香迷蒙的热气,让人垂涎欲滴,欲罢不能,顷刻当黄蚬被烤熟,就要及时从炭火上小心地取出,用手搛起滚热的蚬肉。普兰店黄蚬最绝的并非是肉,而是体内的汁水,老辈人认为这是食之精液。鲜美的汁液,令人回味无穷,人间的美食,羡煞旁人。清代郭麟曾在《桂枝香?黄蚬》中以“俊味江乡堪数”来称道它的美味。而普兰店人对黄蚬的钟爱只能以“胜却人间无数”,“快乐似神仙”来表达品尝美味那一时刻的心情。如此,举国上下烧烤店都有类似烤制普兰店黄蚬的这道饕餮美味。

海洋岛海参
海洋岛海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早在几百年前,我国人民就把刺参作为一种珍贵的海味,列为“八珍”之一。海洋岛海参,以海参品质优于其它海域最为著名。清末赵学敏编纂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辽东产之海参,体色黑褐,肉嫩多刺,称之辽参或海参,品质极佳,且药性甘温无毒,具有补肾阴,生脉血,治下痢及溃疡等功效,因其药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洋岛海参生长在10~40米的海域,海洋岛海域由于水深,海参生长期均在5~7年以上,并有六排刺海参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海洋岛海参生长周期长,肉厚、刺粗、口感香醇,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参中极品,以作为国宴的“特供品”。中国科学院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廖玉麟研究员编著的棘皮动物门、海参纲,1997年,科学出版社发行的丛书中查到,1932、1950-1956年,张风灜、廖玉麟等研究员在海洋岛采集的海参标本记载。从标本采集的时间记载,已有80余年以上的历史。

小海子草鱼
小海子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疆兵团第三师小海子水库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叶尔羌河下游的冲积平原、距离巴楚县南侧约20公里处的小海子洼地,经叶尔羌河引水蓄库,是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及周边团场主要的水源地。1965年,第三师小海子水库管理处为充分利用当地水土光热资源发展水产养殖,引进了第一批草鱼苗投放水库养殖,之后每年定期补充苗种。因小海子水库水面宽阔、水源充沛、水草繁茂,加之当地日照时间长,气候温暖,沿途为原始胡杨林带,无任何工农业污染,水质清澈洁净并呈弱碱性,库中天然饵料十分丰富,非常适宜水产动物生长。因此,生产的草鱼体型修长、体色金黄,肉质细腻、紧致有弹性,口感鲜香、甘美、无腥味,营养、安全、健康。2002年注册为“昆仑雪”商标。2010年被认证为有机食品,更由于其形美味醇,营养含量高,先后获得中国消费者协会授予的“中国市场放心健康食品”和“中国食品十佳放心品牌”等荣誉,多年来其产品一直畅销新疆各大市场。

宜昌长江肥鱼
宜昌长江肥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昌长江肥鱼学名长吻鮠,俗称长江鮰鱼、江团,与刀鱼、鲥鱼、河豚并称为长江四大名鱼,是典型的长江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长江肥鱼成群结队从长江中下游上溯到宜昌西陵峡口江段时,体内脂肪含量达到最高点——鱼至此则聚,鱼至此则肥,故宜昌人形象称其“肥鱼”,并引以为傲。据文献记载,以宜昌虎牙滩至南津关所产肥鱼为最肥美,历来为当地的文人墨客所赞颂。著名宋代诗人苏轼赋诗赞肥鱼:“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纯鲈”。此鱼在明朝初期就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珍品。有“千里送名鱼,皇家席上珍”之说。

潜江龙虾
潜江龙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潜江龙虾原名克氏螯虾,俗称小龙虾,原产于北美洲,二战期间,小龙虾从日本传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传入潜江。从2000年开始,潜江市成功探索发明“虾稻连作”模式,开展稻田养虾,后又发展为“虾稻共作”模式。小龙虾在潜江得到了人工繁殖,养殖面积和产量快速增加,带动了潜江龙虾餐饮和加工业的大发展,潜江市现有以“潜江油焖大虾”为特色的潜江龙虾餐饮店1000余家,建立了熊口华山园、浩口莱克园、后湖宝龙园三个密集型水产品加工企业群。潜江龙虾产业已形成集科研示范、良种选育、苗种繁殖、健康养殖、加工出口、餐饮服务、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于一体的产业化新格局,潜江龙虾产业综合产值达20亿元。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的美誉。

黄龙鳜鱼
黄龙鳜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张湾区黄龙水库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城区以西,座落在秦巴山麓,堵河之畔、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腹地。汉水流域最大支流--堵河,宛若一条绿色飘带横亘境内,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之一的黄龙滩水库就座落于此。黄龙鳜鱼历史悠久,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留存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精美诗篇。堵河鳜鱼经过库区特定水域自然生长,形成现今的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的黄龙鳜鱼。全镇养殖黄龙鳜鱼的协会1个,养殖大户43家156人,技术服务人员达18人,养殖水域面积500公顷,养殖规模85万尾,产量达22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黄龙鳜鱼因其南水北调水源地特定的水资源和地域环境,加之厚重的人文底蕴,为其本为名贵的鱼类产品加上了市场发展的皇冠,使得黄龙鳜鱼在市场销售之初就显得光芒四射、供不应求。经过多年的细心经营和科学发展,黄龙鳜鱼已形成完整的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链条。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漳河水库草鱼
漳河水库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漳河水库草鱼的养殖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公元168-904年),到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相当的规模,鼎盛时期全区养殖面积达到22万亩,经多年的市场选择,面积最终稳定在15万亩,近几年通过对漳河水库水质的保护,草鱼产业逐渐由过去的高产型向优质型、效益型、无公害型转变。漳河水库草鱼的养殖历史悠久,其优良的水质和生态的养殖模式使其风味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一是“嫩”,漳河水库草鱼以天然饵料为食,其肉质细腻,嫩滑爽口,刺软,肌肉纤维韧性较强,久煮不碎,与人工养殖的草鱼口感明显不同。二是“鲜”,漳河水库草鱼既无水库投肥养殖的异味和湖泊养殖的泥腥味,也无江河捕捞鱼类生活污水的怪味,入口时清甜纯正,久留余香,纯天然风味十足,乃鱼类之珍品。三是“脆”,漳河草鱼肉质紧实爽脆、切片后其肌肉张弛有力且鱼丝不易断,口感爽脆,肉味鲜美独特。

漳河水库翘嘴鲌
漳河水库翘嘴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漳河水库翘嘴鲌的养殖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已形成相当的规模,初期养殖规模在8万亩,经多年的市场选择,已稳定在15万亩,近几年通过对漳河水库水质的保护,翘嘴鲌产业逐渐由过去的高产型向优质型、效益型、无公害型转变。漳河水库翘嘴鲌属于鲤形目,鲤科,鲌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翘嘴鲌。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中曾形容“白鱼如切玉”。漳河水库翘嘴鲌的养殖历史悠久,因其特有的产地生态环境,漳河水库翘嘴鲌独特的口感、鲜嫩的肉质、丰富的营养和开胃、健脾、利水、消水肿的药物作用,治疗消瘦浮肿、产后抽筋。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3.66%,脂肪含量只有5.83%,含有17种常见的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9种及非必需氨基酸8种,含肉率达70.74%,深受消费者喜爱。

老龙湾鳟
老龙湾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老龙湾是山东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旅游区,是山东省“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被誉为“北国江南,鲁中桃源”。老龙湾古称“薰冶湖”,是由地下泉水涌出地表江流而成,因传说湾内有泉眼直通东海并有神龙潜居其中而得名,其有三大特点:“泉多、水清、四季恒温”,有优美的环境和古老的传说。老龙湾具有悠久的历史,有“浮山(海浮山)不墨千秋画,冶水无弦万古琴”的佳句。老龙湾水深盈丈,涌泉多不胜数,主要有薰冶泉、万宝泉、善息泉、八角湾等,此皆源出于山石中。 湾内看去到处泉水喷涌,犹如熠熠生光的串串珍珠出自水底滚浮而上。泉水清澈见底,四季恒温18℃,盛夏酷暑,清凉甘冽;数九隆冬,湾中云雾蒸腾,烟霞缭绕。晨暮,霞光流泻,与水面雾霭交融,极为壮观。《临朐八大景诗》中“冶源烟霭三冬暖”之诗句的意境即出于此。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薰冶水载入《水经注》曰:“薰冶水已成名迹”,“泉侧有一祠,名冶官祠,是古冶官所在地”。 老龙湾内泉计万许,出名的有铸剑池、善息泉、濯马潭、万宝泉等。铸剑池又名薰冶泉,在老龙湾西端,泉水涌流,是主要源泉之一,在《齐乘》中已有记载。因欧冶子用混沌宝斧凿出源泉,便有了“冶源”的地名;因欧冶子在铸剑淬火时一次次使水中冒起热气,此泉便名“薰冶泉”,连老龙湾原名也叫“薰冶湖”。后因当地流传内有泉眼直通东海,神龙三千居其中,便修了龙王庙,始新得名“老龙湾”,随之“铸剑池”、“试剑石”也因欧冶子的铸剑、试剑而得名。 老龙湾独特的地理、水质、气候造就了当地独特、丰富的物产资源。老龙湾泉水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酿造酒类和饮料的优质水源。老龙湾及其下游水域盛产鲤鱼、鲢鱼等四大家鱼和鳟鱼、鲟鱼等冷水鱼类,肉质鲜嫩结实、汤白味甜、清香诱人、无土腥味、营养价值高,是远近闻名的美味,食之令人流连忘返。1999年临朐县虹鳟鱼被命为“老龙湾鳟鱼“(简称老龙湾鳟),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名牌产品。虹鳟鱼原产于北美洲太平洋沿岸,1874年在美国移养驯化成功,1959年从朝鲜移植我国安家落户,是世界上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也是珍贵冷水性鱼类,素有淡水“鱼王”之称,世界上一向将其列为高档商品,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各国推广的优质养殖品种。1959年朝鲜金日成访问我国时,虹鳟鱼作为国礼赠送给周恩来总理而传入我国,虹鳟鱼在我国作为中朝人民友谊的象征被誉为“大使鱼”。全国解放初期,到台湾的蒋介石不习惯吃海水鱼,台湾当局从美国引进虹鳟鱼,派专人进行饲养供蒋介石食用,台湾戏称虹鳟鱼为“总统鱼”。临朐县于1980年引进虹鳟鱼利用老龙湾泉水进行冷流水养殖成功,填补了山东鱼类养殖品种的空白。1983年,引进世界名种--道氏虹鳟鱼,为全国虹鳟鱼场更换了一代新品种。2000年虹鳟养殖面积达到200亩、年产量1200 吨,占全国虹鳟鱼产量的1/3,成为全国最大的虹鳟鱼产地。同时,该地相继引进了西伯利亚鲟、金鳟、哲罗鲑、细鳞鱼、白点鲑等冷水鱼品种,2006年临朐县成为全国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目前冷水鱼养殖面积600亩、产量7569吨。如今老龙湾泉域千亩养殖水面与河流沟渠、阡陌公路、田野村落连缀成碧水绿野的大自然风景长卷,一排排规划整齐、布局科学的工厂化冷流水养殖池塘向人们展示了现代渔业科技的魅力。虹鳟、金鳟、鲟鱼等冷水鱼还成为这里观赏、垂钓、食用的主要品种之一,每年都有众多附近及周边县(市区)的游客到此观鱼、垂钓、品鱼。景区内鲤鱼池、金鳟鱼池、鲟鱼池的“碧水观鱼”成为其独特奇观,当人们向池中撒一把鱼饵,数以千计漫游鱼儿急聚翻跃、争抢鱼食的热闹场面令游客赏心悦目、乐不思归。鳟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温补脾胃、强身健体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成为了群众喜食的鱼类,当地的虹鳟鱼宴远近闻名,一桌丰盛的鱼宴有清蒸金鳟、红烧虹鳟、老龙湾烤鳟、寿司、生煎鱼片、油淋鱼片、煎鱼片、蚝油鱼片、红烧鱼肚、蒜香鱼丁、水浮鱼丸、清炖虹鳟、鱼肉火锅、炒鱼皮、炸鱼皮、凉拌鱼皮、凉拌鱼籽、鱼籽酱、咸鳟鱼干等近二十道菜,令人目不暇接、食欲大开。除供鲜食外,金鳟还被制成鱼干、各种熟制品、鱼油丸等即食和保健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巨淀湖泥鳅
巨淀湖泥鳅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巨淀湖具有悠久历史,据《汉书.武帝》中有记载:“征和四年,三月,上耕于巨淀湖”的记载,后经考察论证,汉武帝当年耕种的地方就是在巨淀湖附近,巨淀湖已因此而远近闻名。巨淀湖水流畅旺,物产丰饶,盛产芦苇、鱼、虾、鸭蛋、蟹等,在过去就有“鱼米之乡”之美称。巨淀湖,它还有一个重要的称谓——红色旅游基地。早在1926年,紧临巨淀湖的牛头镇村就建立了中共党组织。1937年,“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在牛头镇村建立,并举行了著名的“牛头镇起义”,成为寿光市抗日武装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敌人残酷的围剿和扫荡,我军及巨淀湖周边村民利用“迷魂阵”般的巨淀湖茂密的芦苇及复杂地形做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而且,为支援前方战争,当地百姓就捕捉巨淀湖泥鳅,烧制鳅汤支援前线兄弟,党组织又在巨淀湖的芦苇荡中建立了“牛头镇兵工厂”。在革命战争年代,牛头镇村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数英雄儿女为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屹立于巨淀湖畔的抗日武装起义纪念碑、抗日武装起义纪念馆就是为了铭记先辈的不朽功绩。2009年10月,大型抗战电影《血战清水泊》摄制组在巨淀湖摄录该影片主题曲《芦花颂》,摄制组工作人员正是相中了巨淀湖特有的风光和深厚的红色历史。所以又有“南有沙家浜北有巨淀湖”之颂。据《壽光縣志》(民国志)记载:“鰌污渠中有此水涸則入泥故俗名泥鰌”。充分说明在寿光,特别是巨淀湖一带,泥鳅很早就很有名气。据1981年《寿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水产资源》第6页“内陆水域”记载寿光“野生鱼类有鲶、翘咀红鲌、黄颡鱼、乌鳢、餐条、泥鳅等”。据《牛頭鎮村志》记载“本村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原巨淀湖的鱼虾、河蟹闻名遐迩。鱼类资源10多种,主要品种有鲫鱼、鲤鱼、黑鱼、鲶鱼、梭鱼、鲢鱼、草鱼、泥鳅等。”另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本村处于温暖带季风区,属于半湿润地带,动物资源、种类繁多,有哺乳动物(家养和野生)、鸟类、泥鳅、两栖类、昆虫类等。”在康熙年间《壽光縣志》和嘉庆时期《壽光縣志》中均有“丹彌諸河產少而味美若清水泊者則水族之府也”的记载。充分说明了清水泊的水产品味美至极。而清水泊则是巨淀湖的一部分。据《北洋头村志》记载:“清水泊 位于巨淀湖北边,南于巨淀湖相通。南北有古岭(即古代老淄河故道)横亘其中。来水先入巨淀湖,淤尽泥沙后,始入此泊,故名清水泊。”从以上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泥鳅在寿光巨淀湖地区具有广泛的分布,巨淀湖历史上就是泥鳅自然生长繁衍极其重要场所。因为巨淀湖泥鳅鲜美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在当地创造出了花样繁多的烹饪方法,如:砂锅泥鳅、红烧泥鳅、泥鳅钻豆腐、椒盐泥鳅、石锅耙泥鳅、干煸泥鳅、辣炒泥鳅、秋水芙蓉等广为流行的地方美食名吃,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

桑岛刺参
桑岛刺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桑岛位于龙口市徐福镇政府驻地西北约12公里处,四面环海,约有400年历史,据传有名士由云南凤阳来岛避难。桑岛村名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岛中多山桑,故名桑岛;一说因为岛形似桑叶而得名;也有说“桑”字是取自“沧海变桑田”之意等。岛上的居民大多从事海洋捕捞和养殖,桑岛周围10米以下浅水域近22.5平方千米(3.4万亩)。适宜人工养殖的水面和岩礁16.3平方千米(2.4万亩),可养殖扇贝、海参、石花菜、牡蛎等。《龙口市志》1995年10月第一版,在第二编<地理环境>中第六节<岛礁>中描述:桑岛岩礁间盛产海参。在第十编<水产>第四章<养殖>中的第四节<海参增养殖>,对桑岛海区的海参增养殖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烟台海肠
烟台海肠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在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而鲁菜之中闻名遐迩的“韭菜炒海肠”恰恰就起源于芝罘岛,此菜系由岛上渔民的“长久有余财”经历代厨师逐步改进而成,传承至今。远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生活在烟台芝罘岛上的渔民,每逢大年,家家户户都要用韭黄、海肠、猪肉、鲜鱼为主料熬制成一个菜品,取其谐音“长久有余财”(肠、韭、肉、鱼、菜),以寓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后来,此菜传至饭店,因原菜系杂烩之类,将四种原料混为一肴,颇不称美,于是厨师们将其改进,单取韭黄与海肠两种食料,烹炒成为韭黄炒海肠。海肠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产品,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中已有记载。清朝康熙《福山县志卷之五》中将海肠列为“食货”,对其描述较为详细:“海肠,形色似肠,故名。其味可比闽之江瑶柱,独邑之海滨有焉,有之必值冬月夜晴徙,值风狂迷其归穴,随浪漂泊至岸,土人拾之,货于市,非可力致也。”

荣成牡蛎
荣成牡蛎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牡蛎”,学名“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地方俗称“蚝”、“蛎头”、“海蛎子”,其属于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牡蛎科,巨蛎属。荣成牡蛎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碘的含量高于牛奶和鸡蛋,富含肝糖、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多种宝贵物质,因煮汤后状似牛奶,故有“海底牛奶”的美誉。荣成市地处神奇瑰丽的北纬三十七度(被称为黄金纬度),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三面临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东部沿海有大面积的潮间带区域,这些场所都是适合牡蛎生存繁衍的地方,也是荣成牡蛎自然分布密集区。

荣成魁蚶
荣成魁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魁蚶”,学名“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地方俗称“大毛蛤”、“赤贝”、“血贝”,其属于软体动物门, 双壳纲,蚶目, 蚶科。荣成魁蚶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荣成市地处神奇瑰丽的北纬三十七度(被称为黄金纬度),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三面临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东部海域岬角附近有大面积的海底岩礁区,这些场所都是适合魁蚶生存繁衍的地方,也是荣成魁蚶自然分布密集区。“经济价值较高的生物多达50余种。贝类主要有栉孔扇贝、紫贻贝、泥蚶、魁蚶、毛蚶、布氏蚶……”“魁蚶 主要分布于桑沟湾、俚岛湾、爱连湾、荣成湾一带,北部海区和西部海区亦有分布,资源面积7000余亩,存量330.2亩。”P246,“魁蚶耙拖网 该项作业是荣成县水产科学技术研究所1985年秋冬完成荣成近海魁蚶资源试捕调查后迅速推广起来的,已形成稳定的创汇渔业。1986-1990年掀起生产高潮,总产量达到4.56万吨,1989年生产高峰时,产量达到2.18万吨。至1995年总产魁蚶8.17万吨,平均年产8171.5吨。”

宁安虹鳟鱼
宁安虹鳟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959年,朝鲜金日成主席,赠给周恩来总理5万粒虹鳟鱼发眼卵和6000尾虹鳟鱼,责成黑龙江省水产研究所饲养,试验成功,落户于宁安,后经过几任领导的潜心经营,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建成我国最大的虹鳟场——宁安市钻心湖虹鳟鱼养殖场。 二十多年来,随着镜泊湖、火山口地下森林的大力发展,以及人们对游乐休闲的需求增大,人们对镜泊湖鱼,特别是冷水虹鳟鱼十分青睐,供不应求,根据该公司现处地理位置,钻心湖水穿绕翠龙山庄而过,有养殖虹鳟鱼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可称得上是冷水性鳟鱼之国,中国的冷水性鳟鱼养殖已历经4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冷水性鱼类养殖深层次发展,从技术上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从地域上看,黑龙江对冷水性鱼类技术研究不多、起步较晚,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就养殖技术及技术基础研究和生产率等,均远远滞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冷水性鲑科鱼类,彩虹鳟、金鳟、大西洋鲑、银鲑、北极白点鲑等国外引进的名优冷水性鱼类,更是北方高寒地区适宜栖息与养殖繁育的品种。 宁安市钻心湖虹鳟鱼养殖场为了保护和保存我国宝贵的冷水鱼种质资源,扩建虹鳟鱼养殖鱼池的水面,加大养殖业的规模,实施健康养殖,提高我国冷水性经济鱼类的产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推动我国水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街蛏子
长街蛏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海县蛏子的养殖历史悠久,并以长街的下洋涂出产的蛏子最为有名。早在宋嘉定年间(公元1027年前后),宁海学者写《风俗篇》中记载:“近则采螺蚌蛏哈之属,以自赡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宋端平二年(1235年)《宁海县赋》中也有记载,称之为蛏。清光绪《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缢蛏已成为宁海县著名的特色产品和海水养殖的主导品种,为加强品牌建设,县海洋渔业局与长街镇政府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了“长街蛏子节”,长街蛏子多次获各类农博会金奖,2010年更是被评为“浙江省水产品双十大品牌”,2011年5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宁海“中国蛏子之乡”称号。

灵山岛海参
灵山岛海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灵山岛海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胶南市所辖灵山岛周围海域。灵山岛沿海海域物产丰富,素有黄金海岸之称。岛周围水域广阔,无径流注入,几乎不受大陆影响,水质无污染,水文条件相对稳定。种参为自然海区生长的个体。苗种培育至全长1cm以上时,在灵山岛海域进行增殖放流。按规定采用人工采收,所有用具均是清洁、无毒、无污染,避免对底质环境造成破坏,以维护生态稳定。刺参在组成成分上有一定特点,即含胆固醇极低,脂肪含量相对少,是一种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另外刺参粘多糖(HG),具有调节肌体免疫功能、抗炎、降低血黏度、促进造血功能等功能。灵山岛附近海域水质优良,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灵山岛海参个体大,肉质厚,出率高,是青岛十大渔业品牌“青岛海参”的主要产地之一。

巢湖银鱼
巢湖银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巢湖银鱼产于巢湖,体呈圆筒状、无鳞、透明无色、光滑,被誉为"巢湖皇后"。大银鱼体长15~20厘米为面鱼,小银鱼体长4~7厘米,骨软无刺,鲜嫩可口,营养丰富。 民间流传了这么一个关于银鱼传说,从前,水晶宫龙王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银果,女的叫银花。一日,龙王派它俩到人间查看生物生长情况。在人间,它俩看到人们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十分羡慕。以后,它俩的感情日益深厚,于是结为夫妻,过着男耕女织,相敬相爱的自由生活,再也不愿回水晶宫了。后来,龙王知道了,认为银果、银花违犯令条,罪不能容,便派水兵水将,将它俩捉拿回宫问罪,并传旨将银果、银花打出水晶宫,永为全身透明的小鱼。从此,银果,银花只能在浅水处游动。它俩感情深厚,银花在人间有身孕了,肚子日渐大起来,游动也很缓慢。银果随着银花总不远游,并为银花寻找食物。不料这又被龙王知道了,龙王顿时大怒,即刻传旨,不许出生。银果、银花一听,悲痛万分,相互流泪不止。银果说:“这不是让我们断子绝孙吗?”银花接着说:“我们已是夫妻,怎能没有儿女,我决意破肚而死。这样能保全后代繁衍下去。”说罢,银花便游向碎石,破腹产卵而死。银果一见银花死去,它安置好卵子,也很快死去了。但银鱼的生命只有一年。渔民们捕获的银鱼,不论大小,都是当年的鱼。 宋朝司马光《送崔尉尧封之官巢县》“弱岁家淮南,常怀风土美。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灭繁葭苇。银花鲙鱼肥,玉粒炊香黍,居人自丰乐,不与他乡比。况得良吏来,倍复蒙嘉祉。……” 毫无疑问,“银花鲙鱼”即指巢湖银鱼。 巢湖银鱼营养价值相当高,不但人体必需和半必须氨基酸含量较高,而且鲜味氨基酸含量也较高。银鱼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利尿、润肺、止咳等功效,常食有助于补虚利水、滋阴润肺,是体虚水肿、消化不良及小儿疳疾的食疗佳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鱼为整体吞食,其肌肉尤其是银鱼头部富含有单烯和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健脑、抗癌、抗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合增强免疫力等特殊功效。因此,食用银鱼,可以强身健脑,延年益寿,且老少皆宜。

巢湖白虾
巢湖白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巢湖白虾,学名秀丽白虾,也叫白米虾。体长一般3至6厘米,肉白籽黄,甲壳甚薄,微有棕斑。巢湖水域宽阔,饵料丰富,适宜白虾繁殖生长。巢湖白虾全年皆可捕捞。4至9月为传统的捕捞旺季。巢湖虾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白虾加工制成虾米,又称虾仁,淡水产的又叫湖米。以巢湖白虾制成虾米,肉体光泽鲜美,盐质轻,风味独特,具有很高的营养与经济价值。 传说古巢州腥秽不堪,鱼虾水族也遭污染而混浊。天庭玉皇大帝准奏陷巢州,倾天河之水荡涤巢州污泥浊水,沦巢州为巢湖。白虾从中受洗礼,将浑浊形体变得晶莹透明,清新秀美,成为巢湖水族中的佼佼者。我国民间久有“死虾泛红”之说,巢湖白虾却不然,烧熟也不变红,浑身依然白色,素有:“巢湖白虾甲天下”之称。 渔歌入诗,最为常见,咏“虾”为题,极为罕见,然而,巢湖白虾及巢湖渔民捞虾情景,却为诗人所爱,多有赋咏。“港汊支流四处通,烟云入妙画难工。有人小艇收罾立,风卷芦花雪一篷。”(周家颐[义]《巢湖棹歌截句十二首》);“花塘河口是侬家,小小盆儿似缺瓜。喜得湖边风不紧,摸鱼才了又捞虾。”(李恩绶《巢湖打鱼诗》); “东倒西歪屋几村,牛栏土锉杂鸡豚。短垣一带围蔬圃,春韭秋菘绿到门。家家屋上蔓南瓜,扁豆开残篱落花。最爱秋来好风景,半湖斜日看捞虾。”(贾芳《西口即事》) 巢湖虾米的吃法,一般有炒虾仁、烩虾仁或氽汤、做馅等。巢湖虾米经用热水浸泡,烧豆腐、白菜或芹菜,风味独特,皆成佳肴。做卤或熬菜汤,加入一些虾米,滋味尤为鲜美。用巢湖虾米拌凉莱或煨汤,其味更佳,为鲜虾所不及。白米虾还可药用,有脱痘疮、下乳汁、强身补精、解毒之作用。

普兰店蚆蛸
普兰店蚆蛸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蚆蛸又称之为章鱼、八爪鱼。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八腕目,章鱼科章鱼属(Octopoda)。因其头上长有八腕,且腕间有膜相连,长短不一,腕上具有2行无柄的吸盘,吸盘无柄,所以称作“八腕类”。蚆蛸体呈短卵圆形,囊状,无鳍;头与躯体分界不明显,蚆蛸的头胴部约7~9.5厘米,头上有大的复眼及8条可收缩的腕。每条腕均有两排肉质的吸盘,短蛸的腕长约12厘米,长蛸的腕长约48.5厘米,真蛸的腕长约32.5厘米。平时用腕爬行,有时借腕间膜伸缩来游泳,能有力地握持他物,用头下部的漏斗喷水作快速退游。腕的基部与称为裙的蹼状组织相连,其中心部有口。口有一对尖锐的角质腭及锉状的齿舌,用以钻破贝壳,刮食其肉。

金州毛蚶
金州毛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毛蚶的食用、营养和药用价值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元代画家倪云林在《云林堂饮食制度集》里,就有毛蚶食制的记录:“以生蚶劈开,逐四、五枚,旋劈,排碗中,沥浆于水,以极热酒烹下,啖之。不用椒盐等。劈时,先以大布针刺,口易开”。清《医林纂要》:“蚶,补心血,散瘀血,除烦醒酒, 破结消痰”。 毛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较高,有化痰、软坚、散瘀、消积等功效,可治痰积、胃痛、嘈杂、吐酸、癥瘕、瘰疬、牙疳等病症,现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金州毛蚶的现代增养殖及开发可见于《金县志》:“1959年,……,生产鲅鱼、带鱼、毛蚬子等罐头,年产约30吨”。1985年,毛蚶的产量已达到1182.6吨。2007年,金州区政府投入30万元专项资金,对相关育苗企业进行扶持,成功解决困扰渔业生产多年的魁蚶、毛蚶底播增养殖苗种问题。投放毛蚶苗1亿粒,新增毛蚶养殖面积666.7公顷,进一步加大了底播增养殖结构调整力度。

旅顺脉红螺
旅顺脉红螺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旅顺脉红螺生产历史悠久,在当地俗称红里子,是优良的地方海洋贝类特产品种。《奉天通志》记载:“辽海渔业自魏晋时已兴盛。……盖辽海四达,天然海产荟萃之地”。旅顺口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域水质条件,形成旅顺脉红螺特有的优良品质,其壳大而坚硬,壳面偏棕红色,有棕色或紫棕色斑点,壳口大,壳内面橘红色,有光泽,壳高与壳宽之比小。肉质肥嫩味鲜美,口感细腻爽滑,营养价值很高,从而被广大消费者认可和青睐。素有“盘中珍珠”的美称。2005年以来,在海洋牧场的建设中,旅顺开展了旅顺脉红螺底播增值试验和筏式笼养试验,脉红螺幼贝经底播增值1—2年,壳高达7—8厘米,回捕率为30% 。为进一步保持旅顺脉红螺的优良品质特性,扩大品牌效应,富民强区,推进旅顺脉红螺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旅顺口区建立了旅顺脉红螺生产保护区基地4处,保护区面积30万亩,平均年产量4000吨左右,年产值2亿元左右。

全州禾花鱼
全州禾花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全州禾花鱼养殖在汉代就已有记载。相传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桂林府里品尝到鲜美可口的全州禾花鱼,遂一道圣旨命广西每年要把全州禾花鱼贡至清廷。全州禾花鱼因之成为清代贡品,誉满京城。1954年夏季,国家农业部、广西省商业厅及苏联专家专程来全州考察了全州县稻田养殖禾花鱼。《全州民国县志》第七篇经济篇中有禾花鲤鱼为我县特产的文字记载。民国30年,我县就有8439亩稻田养殖禾花鱼,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养殖面积达25万亩之多。当时我县农家普遍放养,全县农村家家熏制禾花腊鱼,用以招待贵宾。“腊鱼好送饭,鼎锅也刮烂”的民谚在我县家喻户晓,老少皆知。清代学者(全州人)蒋奇龄曾以诗咏禾花鱼:田家邀客启荆扉,时有村翁扶醉归。秋入清湘饱盐豉,禾花落尽鲤鱼肥。中央电视-7台致富栏目分别于2006年、2010年两次来全州现场录制全州稻田禾花鱼养殖技术和产品加工技术节目。桂林日报、全州资讯、全州水产畜牧报都加以报道和宣传。

老河口白蛤
老河口白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贝壳略呈三角形,白蛤的贝壳略呈四角形,壳比我的要薄。由于老河口适宜的底质、良好的水质和丰富的饵料资源,这一带的白蛤肉质鲜美,味道独特,被称为“百味之冠”,在当地更流传着一种“吃了白嘎啦肉,百味都失灵”之说。

镜泊湖红尾鱼
镜泊湖红尾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镜泊湖红尾鱼保护范围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境内,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张广才岭与老爷岭之间,黑龙江省宁安市城西南方60公里处,东至宁安市镜泊乡政府,西临火山口地下森林公园,南至宁安吉林公路,北至火山口旅游公路,地理坐标为东经128°45′-129°3′,北纬43°45′-44°3′之间镜泊湖水域内,高程为353.5米以下,水域面积12720公顷。 品质特色"外在感官特征:镜泊湖红尾鱼,一般体长分别为20~45厘米。体长而细、头尖、背部灰褐色或灰绿色,体侧银白,鳞片光泽明亮,尾鳍下叶鲜红色。内在品质与特性:镜泊湖红尾鱼富含蛋白质和十几种维生素。每100克鱼肉蛋白质含量≥19.4克,粗脂肪含量≥1.5克,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5.8%,含≥钙40.2毫克,含磷≥520毫克,含铁≥10.8毫克,含锌≥0.44毫克,含镁≥27.9毫克。" 宁安历史如书,景色如画。境内自然景观与名胜古迹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堪称“塞北一绝”,风景秀丽,气候适宜,是最适合红尾鱼养殖的水域。镜泊湖红尾鱼分布于黑龙江的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就黑龙江省全省而言,总产量并不高;主要产于镜泊湖,每当开江和封江季节,数量相当多,为宁安一种重要经济鱼类。此鱼肉瘦少脂肪,肉质银白细嫩,是您馈赠佳品! 镜泊湖红尾鱼虽不属于冷水性鱼类,但喜欢栖息于水温较低的流水水域,冬季仍活动,继续摄食,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亦食甲壳动物;幼鱼期食浮游动物。镜泊湖红尾鱼性成熟较缓慢,体长26厘米的4龄鱼性腺才成熟。产卵期为6~7月,在大江中产漂浮性卵。平均怀卵量为36000粒,卵粒较大,卵黄直径约为1.25毫米。一般1龄鱼体长约为7.5厘米,2龄鱼为13厘米,3龄鱼为19.5厘米,4龄鱼为26厘米,5龄鱼为31厘米。因镜泊湖水深且水流平稳,适于红尾鱼生长繁殖,镜泊湖红尾鱼的蕴藏量比较丰富,所以红尾鱼产量一直较高,其产量已占镜泊湖总渔获量的50%左右,成为湖区主要经济鱼类。游览镜泊湖一个重要节目是吃一顿鱼宴,镜泊湖中盛产无污染的绿色湖鱼,有鲫鱼、桂鱼、红尾、胖头等70余种,都是鱼味鲜美,肉质细嫩的上等佳肴。镜泊湖的鲜鱼名菜,有酱焖鲫鱼、清蒸桂鱼、干炸红尾、糖醋鲤鱼、清炖胖头等。

五大连池鲫鱼
五大连池鲫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大连池鲫鱼体侧扁而高,体较厚,腹部圆。头短小,吻钝。无须。鳃耙长,鳃丝细长。下咽齿一行,扁片形。鳞片大。侧线微弯。背鳍长,外缘较平直。背鳍、臀鳍第3根硬刺较强,后缘有锯齿。胸鳍末端可达腹鳍起点。尾鳍深叉形。一般体背面灰黑色,腹面银灰色,各鳍条灰白色。鲫鱼肉质软嫩,肉味甜美。

抚远哲罗鱼
抚远哲罗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哲罗鱼是黑龙江、乌苏里江特有冷水鱼种,也是“三花五罗”之一,五罗的头一罗,也叫哲罗鲑。这哲罗是冷水鲑鱼中的大型肉食鱼,世界稀有冷水鱼种之一。黑龙江哲罗可没有新疆的大,大的也就体长一米多,五、六十斤重,长的圆滚滚的。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哲罗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产哲罗鱼2吨左右。哲罗鱼生长迅速,一般个体重3公斤左右,大者可达50公斤以上。性成熟需5龄,体长达40-50厘米。肉味鲜美、细嫩,为富有营养的鱼类,也是高寒地区的特产,在产区内为珍贵的食品。肉质肥而细腻,清香可口。该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大量蛋白和卵磷脂,粗蛋白含量高于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于80%,尤其是DHA和EPA的含量是普通鱼类的数十倍,具有增精髓,补体虚之功效。黑龙江沿江一带渔民有“细鳞、哲罗,七上八下”的谚语,这是指细鳞鱼和哲罗鱼的洄游规律。哲罗、同罗、雅罗、法罗、胡罗被誉为 “五罗”, 为渔民招待上宾之稀有鱼类。 看着可爱,可却是水中霸王,对于小鱼来说,吃你没商量。哲罗和大马哈都是鲑鱼,是亲戚。哲罗在冷水中生长,又以活物为食,因此肉质格外细腻。黑龙江人拿它做馅包饺子,极清鲜。用哲罗做烩鱼片、烧鱼块,汆丸子,也不错。

抚远鳌花鱼
抚远鳌花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鳌花,学名鳜鱼,民间也称桂花鱼,此种鱼虽产量不多,但分布甚广,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各河流、湖泊水域中都有出产,独以松花江出产的鳌花鱼最佳。鳌花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刚从鱼卵中孵出的鱼苗就能以其它的鱼苗为食,成鱼捕食的对象主要是些经济价值不太大的小型鱼类,鳌花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绿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或斑点。它利用身上的花纹为保护色。常常栖息于缓流并有水草丛生的沿岸水域的下层,有时潜伏于泥穴中,窥视摄取食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悄悄游近,瞅准时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行袭击。黑龙江省的鳌花鱼一般长到3年,体长达到25厘米时即性成熟,繁殖期在6月份,产卵期间在稳缓水流中可看到雄鱼追逐着雌鱼。雌鱼将卵产在水中,雄鱼也随着排出精子,精子卵子在水中相遇而受精,当水温在23℃-25℃时,只需50多个小时,小鱼即可破膜而出。一尾雌鱼小的可怀卵6-8万粒,大的可怀卵达20多万粒。清蒸鳌花鱼是黑龙江省传统风味名菜,以鱼肉鲜嫩、汤汁清美而闻名。 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我县已建成4个散养式鱼类养殖基地,主要包括大力加湖、乌龙湖、芦清河、双胜四个养殖基地。鳌花肉洁白、细嫩而鲜美,无小刺富含蛋白质。每k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大于19%,脂肪大于80%,热量78-109千卡,含钙大于120mg,含磷1070-1430mg,含铁0.07-5.6mg,硫胺素0.01毫克,核黄素0.10毫克,尼克酸1.9毫克。对儿童、老人及体弱、脾胃消化功能不佳的人来说,吃鳌花既能补虚,又不必担心消化困难;吃鳌花有“痨虫”的作用,也就是说有利于肺结核病人的康复;鳌花肉的热量不高,而且富含抗氧化成分,对于贪恋美味、想美容又怕肥胖的女士是极佳的选择。鳌花自古就被列为名贵鱼类之一。鳌花学名鳜鱼,是我国特产,与兴凯湖大白鱼、黄河鲤鱼、淞江四鳃鲈鱼一起被誉为全国四大淡水名鱼,但黑龙江鳜鱼因水质清澈甘冽,无污染,且冬季漫长,生长较为缓慢,肉质细白鲜嫩,味美适口,红焖、清炖、煎炸均清香爽口,尤以“松籽鳜鱼”驰誉省内外,与鳊花、鲫花合称为“三花”, 为渔民招待上宾之稀有鱼类。

华容大湖胖头鱼
华容大湖胖头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容县人文极盛,县中地名,一山一水,一地一村,往往有其典故所在。华容民间对于湖的形成有这样一些传说:万庾塌西湖与鲇鱼段塌西原为一湖,相传龙女因得罪玉帝被贬人间来到华容县城之西的曹州府一财主家为奴,受尽苦难。龙王知情后便用水淹财主以报仇遂成此湖。因湖在华容县城之西故名。形成塌西湖后,因为水清柳绿,王母娘娘的小孙女瑶琴等常下凡来此玩耍。她们一天下凡发现此湖被一条鲇鱼精霸占,在湖及其周围为非作歹,瑶琴遂与众仙女打败了鲇鱼精,并砍下了它的长须,扔在今鲇鱼须,挡住了塌西湖水,一干助其作恶的精怪都受到惩处,而鳙鱼精因性情温和,未与鲇鱼精同流合污,瑶琴准其世世代代永驻洞庭,鳙鱼也就长得头大体肥,子孙茂盛。此为传说。

沙洋长湖河蟹
沙洋长湖河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沙洋长湖河蟹的来源无字可考。据当地渔民介绍,沙洋长湖自明朝起就形成了养殖河蟹的传统。河蟹是长湖具有地方特色的淡水鱼,沙洋长湖螃蟹之多却非凭空杜撰。广为流传的民谣“棒打獐子瓢舀鱼,螃蟹爬到被窝里”。 沙洋长湖河蟹体色光亮,呈深青色,外壳无病斑,无伤残,个体饱满,一般达300-400克,蟹足健壮,蟹酥、蟹黄肥厚、肉质细嫩、鲜香浓郁、口感清甜。近年来,沙洋县大力扶持沙洋长湖河蟹产业的发展。县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国家级长湖湿地保护区,对长湖生态资源进行了重点保护;重点扶持了长湖名优养殖场、新农水产专业合作社、鑫顺水产专业合作社等一批水产品加工企业;对沙洋长湖河蟹进行了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在全国建立30多个长湖水产品销售窗口,初步形成了集养殖、捕捞、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几年来,长湖河蟹养殖面积稳定在9000亩以上,产量在1000吨以上,产品外销率达90%以上,每年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因其天然养殖、品质优良、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现在沙洋长湖河蟹的平均价格较5年前上涨50%,外销单价比湖北省平均价格高出10%,还是供不应求,同时还带动了旅游、水产品加工和物流业的发展。

钦州石金钱龟
钦州石金钱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钦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端,背靠十万大山和六万大山,面向南海北部湾,陆域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丘陵多,植被茂盛,又有钦江、大风江、茅岭江、南流江、数条郁江支流纵横交错,以及数百座山塘水库,水域资源丰富。钦州属亚热带的海洋季风气候,温暖雨多、无霜期长,给钦州石金钱龟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衍条件。据钦州地方志记载,钦州自然资源丰富,动物资源中爬行类主要有平胸龟、石龟、乌龟、闭壳龟、鳖、山瑞等。钦州石金钱龟是一种古老凉血的爬行动物,我国人民利用其作为防病治病的药膳食物历史悠久,据《本草纲目》介绍:水龟能“补心、补肾、补血;注阴血不足,去淤血,止血痢;消痈肿、久服益气资智,使人能食。”龟板,《神农本草经》称之为“上品”, 龟板对肿瘤的治疗有很高的价值;龟头可治脑震荡后遗症,头痛、头昏;龟血,《本草纲目》记载可治打扑损伤,龟胆汁据《本草纲目》称:可治痘后目肿,月经不开。龟溺滴耳治聋。今天,建立在现代医学和生物学技术的基础上,石金钱龟除了可清炖作为美味佳肴外,钦州人还将其入药制成“龟苓膏”,与贵重药材泡制而成名贵的石金钱龟药酒。

平南墨底鳖
平南墨底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南墨底鳖的捕捞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平南县鉴》(1940年)载: “水鱼(鳖):主产大同江,每年捕捉时间主要在农历七月十四至八月十五。该江“年产千余斤,占全县产量一半左右”.据官成镇打渔人廖伟财说“七、八十年代每天一人可以捕得几十斤,野生鳖相当多”。 平南墨底鳖的养殖生产始于八十年代后期。刚开始平南县只有平南镇西山村胡传林、罗新村黄文富、西村吴安艺几户从江河选种墨底鳖进行试养,面积也只有一亩几分,通过三年摸索实践人工繁殖出鳖苗100来个,当时由于缺乏经验,鳖蛋的受精率与孵化率低,分别只有60%、20%左右,又经几年努力,从改变鳖的饲料,产蛋环境、人工孵化条件等,到95年鳖蛋受精率及孵化率均在80%以上,已基本掌握了人工繁殖、养殖技术。于是他们三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获得了更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名声大振,在县内带动了一批农户参与墨底鳖的养殖。其中比较典型的养殖户有平南镇廖裕平有养殖面积300平方米,养殖亲鳖达100多只;平南镇林八养殖面积6700平方米,养殖成鳖1万多只;平南县特种水产养殖场刘文标养殖面积6700多平方米,养殖成鳖1.2万只。他们通过养殖墨底鳖均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在开发利用本地优质资源取得一定成效后,县水产畜牧主管部门更加重视墨底鳖养殖并引导农民发展这个特色产业,每年开展养鳖技术培训班,每年办班在20期以上,年参加培训1600人次以上,使养鳖户掌握一套先进适用技术,在挖掘品牌特色、造就优良品质,优质价好等方面做得更好,特别是200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点抓好如下几点工作:一是把良种墨底鳖不断提纯复壮,保证品牌特色。二是不断扩大良种鳖苗生产基地,为全县养鳖业提供足够的优质种苗。三是通过培训养殖户不断提高仿生态、无公害养殖技术,以降低养鳖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如2007年养墨底鳖效益较好的亩年均纯收在6万元以上。四是继续抓典型示范,如原来平南镇罗新村西冲6屯只有黄文富一人养鳖,由于效益好而带动全屯、全村群众进行养鳖,到2007年全屯25户135人,已有23户养鳖82亩,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全屯人均占在养鳖面积405平方米,人均养鳖纯收1.2万元,成为一个富裕文明屯,被自治区水产畜牧局和区妇联定为全区“庭院渔业”6个试点之一。又如平南镇平田村新胜1屯,共有43户,2000年前95%以上的农户靠传统耕田及农闲做建筑来维持生计,1993年只有林达光一人养鳖,到2000年养鳖户才渐渐多起来,至2005年底发展到家家户户都养鳖,养鳖面积达到了83亩,总量30吨,总值450万元,户均产值104651元,户均纯收65116元,人均纯收12173元,全屯建起了漂亮的小楼房,成为平南新农村建设的典范。五是抓好信息沟通及商品流通工作,为养鳖户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为全县养鳖产业发展服务。到2010年底,全县养殖墨底鳖的达到了8500户,面积0.8万亩,养鳖专业村22个,专业大户950户。 从2005年县水产部门牵头成立平南县渔业协会到平南县龟鳖分会,平南墨底鳖养殖就按“协会+会员+基地+服务”的方式运作。到目前为止成立了75个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重点推广无公害仿生态养鳖技术,在市场低潮时候采取降低养殖密度,投喂天然饵料,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年均个体重(每只2公斤以上),使每公斤价格在160元以上,取得较好的养殖效益。 2006年平南县渔业协会申请注册了“龚州”牌鳖商标;同年4月该协会被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授予广西水产畜牧行业重点龙头企业称号;2007年该协会选送的鳖参加市“鳖王”“鳖后”评比获“鳖王”奖;2008年参加“第九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获优秀产品奖;2007年由县水产站编制,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墨底鳖人工养殖技术规范》广西地方标准;2010年由县水产站编制、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墨底鳖苗种》广西地方标准。2011年11月参加全国龟鳖评比大赛获优秀奖。已有7个墨底鳖养殖基地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有3个场获得自治区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一个场已申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已通过自治区的验收。这对做强做大养鳖业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郑州黄河鲤鱼
郑州黄河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还孕育了驰名中外的黄河鲤鱼。黄河鲤鱼以其金鳞赤尾、梭长健硕的优美外形和“甘、鲜、肥、嫩”的独特风味,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鱼”之首。 鲤鱼是淡水鱼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技术最成熟、产量最高的鱼类。北到黑龙江、南至珠江流域都产鲤鱼,为什么唯独黄河鲤鱼最出名?黄河流经的宁夏、内蒙、山西、陕西、河南、山东都出产黄河鲤鱼,哪里产的黄河鲤鱼最正宗、品质最优呢? 《清稗类钞》中“宁夏人食鲤”条目记载:“宁夏之鲤,隆冬渔师凿冰,取以致远。然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非若豫省黄河中所产者,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南中”泛指淮河以南的华中、华南地区,该地区水域面积大,水产品丰富,鲤鱼很多。但是由于水底淤泥厚,鲤鱼有喜欢在泥中寻找食物的习性,故泥腥味重,当地人多不喜食。宁夏处黄河上游,然受气候、水质条件所限,出产的黄河鲤鱼品质并不高,甚至“肉粗味劣,与南中产者无殊”。所以说,并非黄河里的鲤鱼都好,只有河南产的黄河鲤鱼“甘鲜肥嫩,可称珍品也”。 您要问为什么,秘密就在这黄河水中。黄河上下游各段的水质是不同的。黄河流经晋陕黄土高原的过程中,冲刷携带两岸黄土,形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多泥沙河流。黄河自河南孟津以下冲出峡谷进入平原,河床展宽,流速趋缓,河水沉淀掉粗泥沙后,泥沙成分主要为细颗粒物,形成了弱碱性、高钙、界面效应强、自净作用强的特有水质,只有在这一段黄河里生长的黄河鲤鱼才是正宗的。这一段就是郑州段。根据1973-1975年当时的河南省水利局、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组织的黄河鲤鱼调查,河南境内自孟津到范县的河段中,唯一的一处固定产量场位于郑州市巩县(现巩义市)伊洛河入黄河口处。从伊洛河口的七里铺到南河渡、龙尾和黑石关一带,水位较稳定,水深1米左右的浅滩较多,水清透明,流速缓慢,底质为软泥,有大量适于鱼卵附着的眼子菜、莎草、苔草、柳根等,每逢4-5月份的生殖季节,大量的成熟黄河鲤鱼上溯到此处产卵。在巩县河段捕获的鲤鱼成熟个体比例最高(雌占70.7%,雄占93.5%),正说明成熟个体从别处游来产卵。自黄河铁桥至兰考东坝头河段为典型游荡型河道,河道与水流变化不定,只有少数临时产卵场。长垣以下河段,河道较稳定,河床窄,流速快,浅滩少,不易形成产卵场。所以在该河段中捕获的未成熟个体特别多,而成熟个体特别少。伊洛河产卵场孵化出来的鱼苗,顺流而下,到别处觅食长大。2007年国家在黄河郑州段划定了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12年又颁发了黄河鲤鱼地理标志,所以说“正宗黄河鲤鱼出郑州”一点都不为过。 黄河鲤鱼之所以扬名天下,还得益于一道豫菜的推广,这就是豫菜十大名菜之首——糖醋软熘黄河鲤鱼焙面。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宋时曾有“不惜百金持与归”之语,可见其珍。但原料再珍,不得其法,亦非珍品。豫菜的熘,以活汁而闻名。所谓活汁,历来二解,一是熘鱼之汁,需达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称作汁要烘活;二是取方言中和、活之谐音;糖、醋、油三物,甜、咸、酸三味,要在高温下,在搅拌中,充分融合,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见油,不见糖,不见醋,甜中透酸,酸中微咸。此汁使鱼肉肥嫩爽口而不腻。鱼肉食完而汁不尽,再上火回汁,下入精细的焙面,汁热面酥,入口的感觉真是美妙之极。 此菜以黄河鲤鱼1尾(约重750克)做主料,配以葱花、蒜末,调以精盐、白糖、醋、料酒、姜汁,辅以湿淀粉、清汤、白面粉制作而成。将鱼洗净扩一下,两面解成瓦垄形花纹,入六成热油锅炸制并顿火几次,待鱼浸透后,再上火;油温升高后,捞出滗油,再入以各种配料对成汁的锅中,旺火边熘边推,边撩汁在鱼上;待鱼两面吃透味,勾入流水芡,汁收浓时,下入热油,把汁烘活装盘。随菜一起走炸制好的龙须面。成菜色泽柿红透亮,油重而融和,利口而不腻,甜中透酸,酸中微咸,鱼肉鲜嫩。 黄河鲤鱼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特殊地位。首先是其美味征服了中国人的味蕾,因之对鲤鱼推崇备至。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说法,黄河鲤鱼被列为河鲜第一。周宣王征战敌国庆功宴中,特以“烹鳖脍鲤”宴请诸侯。梁代陶宏景称:鲤“为诸鱼之长,为食品上味”。到北魏《洛阳伽蓝记》里,夸“洛鲤伊鲂,贵于牛羊。”?民间向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鲤鱼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美味之外,鲤鱼算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之一了。中国人爱鲤崇鲤的习俗,覆盖了诸多生活领域。鲤鱼象征着勤劳、善良、坚贞、吉祥。赠鲤以示尊敬和祝贺。年年有余(鱼),吉庆有余(鱼)的年画更是久传不衰。《孔子家语·本姓》中写道:“(孔子)至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岁而生伯鱼。鱼之生也,鲁昭公以鲤鱼赐,孔子荣君之贶,故因以名曰鲤,而字伯鱼。”意思是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消息传到鲁昭公那里,鲁昭公很高兴,就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孔子之所以为儿子取名鲤,就因为收到鲤鱼,“嘉以为瑞”,也就是说,讨了个吉利。 自古相传的“二十四孝” 故事中,竟有两则与鲤鱼有关: 一则“卧冰求鲤”。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他幼年时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不慈爱,时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三道四,搬弄是非。他父亲对他也逐渐冷淡。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有一年冬天,天气很冷,冰冻三尺,王祥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鲤鱼。正在他祷告之时,他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正准备跳入河中捉鱼时,忽从冰缝中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王祥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带回家供奉给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二则“涌泉跃鲤”。东汉时,雒县汛乡(今四川德阳孝泉镇)有一个叫姜诗的人,他的母亲喜欢喝江里的水、吃江里的鱼,姜妻庞氏每日便去江边挑水、打柴换江鱼给婆婆吃。谁知后来婆婆听信谗言,硬逼着儿子休了庞氏。那媳妇庞三春虽寄居破庙,仍以柴换鱼托人送与婆婆。其子安安,人虽小却也懂孝道,每日从上学口粮中节省一点粮食给母亲送去。最后,一门三孝,感天动地,后来在他们房舍的旁边忽然喷涌出泉水。泉水的味道就如江水一样,且每日还跃出两条鲤鱼,姜诗夫妇就取来供养母亲。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妇孺皆知。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演变成龙。据《埤雅·释鱼》记载:“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么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团,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不过去的,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这个故事。喻示着人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的一股精神。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后人也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的意外之喜。 在鲤鱼所负载的一系列人类情感中,最浪漫的无疑是古人借它传递自己的爱情。相传古时用绢帛写信而装在鱼腹中传给对方,后来也许是觉得无法保鲜,而改以鲤鱼形状的函套装书信,于是,我们今天有幸可以读到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撼人心魄的绝唱: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明明是一封鲤鱼形状的信笺,却有“呼儿烹鲤鱼”这样细致真切的刻画,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造语实在生动离奇。平平常常的几句诗,因为“鲤鱼”的意象飞动,更增添了一份非同寻常的艺术感染力量。此后,在古典诗词的长河中,鲤鱼真的如鱼得水,始终传递着有情人浪漫的情思。像晏几道“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像宋琬“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只可叹,“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古典情怀,如今怕没什么人在意了。 ?“双鲤鱼”?,也不是真的指两条鲤鱼,而是指用两块板拼起来的一条木刻鲤鱼,中间夹着书信。汉以前,就常用两块鱼形的木板做成古代的信封。这种信封和现在用纸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这种鲤鱼形信封沿袭很久,一直到唐代还有仿制。 郑州市人民政府把黄河鲤鱼作为城市名片,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郑州黄河鲤鱼品牌建设促进现代渔业发展的意见》(郑政文〔2012〕80号),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水产企业做优做强黄河鲤鱼品牌。“黄河谷”、“黄河金”、“孤柏嘴”等黄河鲤鱼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阿五美食、裕丰园等知名餐饮企业也大力推广黄河鲤鱼传统豫菜。其中郑州邦众水产专业合作社采用“古法养鱼”模式培育的黄河鲤鱼值得推荐。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人工养殖鱼类的国家,养鱼的方法完全遵从自然之道,符合鱼的自然习性。通过《陶朱公养鱼经》我们可以了解到,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给鱼营造一

威海蚬蛤
威海蚬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菲律宾蛤仔,威海俗称蚬蛤,又称蚬子蛤。其外在感官特征:壳体呈三角卵圆形,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间有褐色斑点;花纹多样、放射肋细密;壳内面青灰色;成蛤体长一般3-4cm。贝肉饱满,鲜嫩细腻。威海蚬蛤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产量高。根据威海市志、荣成市志、文登市志、烟台水产志、山东省志水产志等记载,威海沿海很早就有蚬蛤分布,且在部分海区中拥有很高的生物量,是滩涂贝类养殖的主要品种。

威海扇贝
威海扇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扇贝因其壳形似扇现时得名,是名贵的海产双壳贝类。它有特别肥大的闭壳肌干制现时成的,故扇贝又称干革命贝。扇贝喜栖浅海水流轻急的清水中,用足丝固定在海底岩礁或沙石上。贝壳轻薄而坚硬,上有若干条放射筋络,呈红、黄、紫、月白等鲜艳色彩,是贝雕工艺品的绝好原料。

陶辛青虾
陶辛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早在北宋时期,陶辛就有增殖、捕虾、吃虾的历史。据可知的历史记载,早在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孙权就从江北招来十万流民在芜湖一带围湖造田。到了北宋末年,尤其是徽宗时,随着外族不断进犯和侵扰,中原百姓被迫纷纷迁移到长江以南的地区谋求生存。后来人口日渐增多,耕地明显不足,围湖造田自然成为解决生计的主要手段。正因为历史的围湖造田,镇内水清物阜,盛产鱼、虾、蟹、鳖等优质水产品。至今陶辛镇一带农民还保留着用“虾缯”捕虾的传统方式,民间也有“无鱼不成席,无虾不成宴”佳话流传。此外,芜湖民间节日“虾子灯”、“马灯”节目中,都带有浓厚的“虾”文化色彩。 “陶辛青虾”人工池塘养殖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九十年代发展大规模养殖,目前增养殖面积达5万亩,产品畅销上海、南京、杭州等大中城市。

石人沟鲤鱼
石人沟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第四纪冰期过后,地球开始变暖,辽阔的平原了常年冰天雪地的困扰,显露出勃勃的生机。嫩江走下高高的兴安岭,从伊勒呼里山出发,穿山地,过丘陵,来到杜尔伯特大草原,到这里一改奔放无羁的性格,被秀丽的草原和好客的人们所感动,千回百转之后才汇入嫩江的大草原上,水草丰美,泡泽连片,这就形成了石人沟,石人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北方少数民族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以渔猎为主要生活方式。元代乌古滴烈部融于蒙古族中,遂为成吉思汗之弟斡赤斤封地。明永乐四年又置温苏温河卫,辖今嫩江东,乌裕尔河南及支流双阳河流域。明洪熙年间,成吉思汗之弟哈布图哈萨尔十四世奎蒙克塔期哈喇部游牧于嫩江流域。爱纳嘎率部游牧于嫩江东岸,乌裕尔河南,以其分牧次序为“四”,自称“杜尔伯特部”。“杜尔伯特”为蒙语即“四”。自称“青石投鱼,以供其餐”的语句。说的就是石人沟一带游牧的蒙古族用石块击鱼,用鞭打鱼的事,可见当时自然鱼类之丰厚。杜尔伯特首届冬季捕鱼节于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石人沟放养场冰面上降重举行。渔民进行祭祀湖神仪式:杀乌猪一口、点燃篝火、设摆香案、敬奉供品、宣读祭文,磕头祭拜。祭祀结束,随着渔把头一声呼喊:“起红网喽”,两趟冰下拉网徐徐拉动,只见各种活鱼带着水气相继涌出冰面,最大的活鱼足有20余斤。随着捕鱼网不断被拉出,数万斤活鱼在冰面上跳跃,场面十分壮观。

五大连池草鱼
五大连池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大连池草鱼体表有光泽,鳞片完整,不易脱落。鳃色鲜红,鳃丝清晰。眼球饱满凸出,角膜透明。肌肉坚实,有弹性 [1] 。

洪门鳙鱼
洪门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水产 产品名称: 洪门鳙鱼 登记证书编号:AGI00784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699号(2011.12.20) 人文历史简介 据《南城县志》记载,洪门鳙鱼养殖始于唐代,据宋代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别集》中记载:“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地主至于夏皆取之出售,以此为利,贩子辏集,多至建昌硝石,次之福建、衢婺……”江州即今九江,九江多数鱼苗经数百里贩运至建昌硝石销售,足见远在宋代养鱼业已相当发达。据传说1632年秋天徐霞客游览硝石醉仙岩时,因受风寒,胃寒体弱,吃了鳙鱼头炖汤后,胃暖精神振,称洪门鳙鱼可谓世上名鱼。如今,洪门鳙鱼已经不只是药用,因它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固始甲鱼
固始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甲鱼,又称中华鳖,是一种卵生爬行动物,水陆两栖生活。甲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的效果。甲鱼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而且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滋补药品。由于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因此,在自然环境中生长的甲鱼也只能在山青水秀没有污染的地区才能见到踪迹。 固始县位于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清洁,温度适中,四季分明,具有甲鱼生长的气候、水质和土壤条件。固始甲鱼大多生长在史河、灌河、泉河流域及沟、塘、堰、库之中。固始甲鱼一般生长5-8年,便达到体色润泽、胶质丰富、油质金黄,口感鲜美,没有腥味,营养高、味色鲜美的标准。 固始县是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传说唐朝时唐肃宗继位,因其信奉佛教,便在全国广建寺庙,并特设81个放生池,因感开漳圣王陈元光祖母魏敬夫人之功劳,在今固始县泉河乡安山修建奶奶庙,设一放生池,于是,闽台及全国各地返祖归宗,都来放生,放生的众多甲鱼顺泉河而下取道史灌河,由三河汇聚直下淮河,也便有了“三河甲鱼一溜水”之俗传。这也是固始甲鱼最早被世人认知的源头。 固始甲鱼体质健壮,行动活泼、敏捷,体色润泽,趾爪尖利,爪子又硬又尖,颜色发黄;裙边厚实有弹性,伸展平直,裙边宽度达到甲鱼自身宽度的三分之一以上;背部主要呈黄褐色与淡绿色,背甲上分布着表皮小突起,没有粗大的疣突;背部腹甲有光泽,摸起来光滑;颈部光滑,基部无疣突;肚皮上有花斑,条纹清楚,颜色发暗;油脂发黄,感觉富胶质,黏性很好。据测定:固始甲鱼每百克含有蛋白质20克,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1.6克及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谷氨酸20多种,鳖甲中含有20多种矿物质,其中具有重要生理机能的硒、锌、铁等微量元素含量丰富,此外甲鱼肉中还富有动物胶、角蛋白、碘等微量活性营养成分。我国自周代起甲鱼就被推崇为上乘食疗滋养佳品。据《本草纲目》记载:“鳖可补痨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唐·孟诜:妇人病下五色、羸瘦,宜常食之。《随患居饮食谱》:鳖甘平,滋肝肾之阴,清虚劳之热,宜蒸煮食之。现代人逐渐追求优质化生活和健康消费理念,甲鱼也不断受到市场青睐。 固始县是河南第一水产大县,现有水域面积24万亩,近年,县委县政府立足固始资源优势,把固始甲鱼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树立原生态自然养殖的理念,加大保护力度,加快产业开发。全县目前以固始银河生态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固始甲鱼产业不断壮大。注册了“泉河皇宴”等甲鱼商标,2010年,被评为“中华名鳖”,2012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201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镇”,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胜芳蟹
胜芳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胜芳蟹是中华绒螯蟹的一种,它因出产地域而得名,以“金瓜玉脐”闻名于世,历史上与阳澄湖大闸蟹、大泽花津蟹齐名。胜芳蟹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部附步足5对,左右对称,身躯扁平宽阔、成圆方型。成蟹背壳墨绿色,腹面奶白色。胜芳蟹背腹部由胸、腹两块硬甲包裹,背甲中央隆起,表面起伏不平,形成6个与内脏相对应的区域:即胃区、心区、左右肝区和左右鳃区等,额及肝区凹降。胃区前面有3对疣状突起,呈品字形排列。背甲上有6条突起为脊,其前缘有4个U形恶齿,左右前侧缘各有4个棘齿。头胸甲前端折于头胸部之下,前端两侧眼眶中生有1对具柄的复眼,复眼内侧有2对触角。胸部有3对辅助口器的颚足。头胸甲腹面中央有一凹陷的腹甲沟,两侧由对称的7节胸板组成,前3节愈合,雌性生殖孔开在胸板第5节,雄性开在第7节。胜芳蟹的腹部已特变成扁平状,共有7节组成,折贴于头胸部之下,雄性呈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呈半圆形,俗称“团脐”;幼蟹阶段的脐呈三角形雌雄不易辨认。腹部四周密生绒毛,其内侧着生腹肢,雌雄各异:雌蟹腹肢4对,位于第2-5腹节上,呈双肢型,内肢刚毛细长,供黏附卵粒用;雄蟹腹肢2对,单肢形,已演变成交接器,着生在第1-2腹节上。5对步足中,第1对称螯足,掌节密生绒毛,雄性较雌性强大,为取食和防御的工具;后4对步足用于步行,其前后缘都长有刚毛,助于游泳。胜芳蟹背壳墨绿色,腹面奶白色,金瓜玉脐。清蒸后肉质细嫩,清香味甜。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13-14%,脂肪8.9%,维生素A389(μg/100g)。蛋白质含量江苏河蟹和胜芳蟹均为13%;每百克脂肪含量江苏河蟹10.6克,胜芳蟹7.32克;Va含量(μg/100g)江苏河蟹97,胜芳蟹544,其他成分大致一致。

寿光缢蛏
寿光缢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寿光市滩涂地势低洼平缓,滩阔水浅,为泥沙质地,水质肥沃,浮游动植物种类多且密度大,非常适宜缢蛏的生长,当年投苗,当年就可达到商品规格。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抢抓这一资源、区位、自然优势,大力引导渔民进行缢蛏养殖。同时,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转变渔业生产方式,大力推广缢蛏生态养殖、健康养殖技术。目前,寿光缢蛏已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发展养殖面积16万亩,实现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寿光文蛤
寿光文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寿光文蛤以其花纹清晰、绚丽、肉色白玉、肉质肥满细腻,富有弹性、口感清脆、口感清脆、汤汁浓郁、海鲜味浓郁别致、壳厚保水性强、耐存活等诸多优点,历来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寿光文蛤 山东 寿光市海惠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 寿光市营里镇北部沿海地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0′00″~119°04′00″,北纬37°16′00″~37°18′00″。

荣成鲍鱼
荣成鲍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鲍鱼是生长在我国黄渤海的皱纹盘鲍。古时候称“鳆鱼”,那时候的“鲍鱼”是泛指干鱼和咸鱼。到清代以后就不再使用“鳆鱼”这个词,改称“鲍鱼”。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三面临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沿海有十多个海湾,海岬处岩石裸露,形成众多的岩礁海滩;海湾内风浪较小,藻类丰富,这样的环境既适合鲍鱼的栖息,还有丰富的海藻饵料。这是鲍鱼在这里成为自然资源的环境条件。鲍鱼是名贵的海洋珍品和中药材,其肉质细嫩,鲜而不腻,营养丰富,清而味浓,烧菜、调汤,做法各异,妙味无穷。除此之外,鲍鱼的肉中含有鲍灵素I和鲍灵素Ⅱ,有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的作用。鲍壳是著名的中药材“石决明”,荣成人俗称“千里光”,有养眼明目、清热平肝、滋阴潜阳、解热止渴之保健功效;在临床实践中主治肝热上逆、通淋不止、头晕目眩、骨蒸劳热、青肓内障、高血压、眼底出血、手足麻木、痉挛抽搐及消除炎症等顽疾杂症。荣成市志(齐鲁书社出版,1999年11月):P151,“经济价值较高的生物多达50余种,贝类主要有栉孔扇贝…鲍鱼、褶牡蛎等近30种。”P256,“鲍鱼养殖始于70年代。1973-1976年县水产局先后两次从青岛、长岛海区运回两批自然皱纹盘鲍,在鸡鸣岛、龙须岛、俚岛后疃、瓦屋石、兔子腚、苏山岛一带海区进行小规模底播试养......”P259,“1995年,全市拥有25处工厂化养鲍场7.5万平方米水面,存养量1.6亿头......”烟台水产志(山东省出版总社烟台分社1989年10月):P62,“皱纹盘鲍 又名鲍鱼,3龄性成熟,壳长8~9厘米的5龄鲍为适宜采捕规格,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在芝罘区的地溜星和荣成县的俚岛湾也有分布。”P193,“荣成县养殖场由长岛移植鲍鱼370斤(约6400个),投放鹁鸽岛、人石(三岛)、露岛等地作移植试验。”山东省志水产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P145,“1959-1960年,烟台海水养殖场两次从长岛引进种鲍117.5公斤,分别投放在烟台山下和担子岛周围海区,使其自然繁殖生长。此时,荣成也进行过鲍引种增殖试验。其后中断十多年。1973-1974年,烟台地区水产研究所进行的皱纹盘鲍育苗试验成功,1978年以后,烟台、荣成、乳山、威海、牟平等地均进行了鲍引种增殖试验。”荣成市在鲍鱼增养殖技术研究方面,起步很早,取得丰富的增养殖经验。荣成县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58年1972年在沿海进行鲍鱼增殖, 1970年在浅海生物调查时,在烟墩角村前海滩找到一个壳长近7厘米的鲍鱼壳,在俚岛湾找到一个壳长6厘米的活鲍鱼及一个壳长6厘米的鲍鱼壳。1987年,南倭岛村近海采捕到的鲍鱼大的体重500克左右,壳长12~14厘米。这是增殖鲍鱼及资源保护的效果。

白云湖甲鱼
白云湖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云湖北临小清河,东濒绣江河,西入历城区,是一个泊沼连接,水陆相间,沟渠如网的天然湖泊。追溯其历史,白云湖最早叫“刘郎中陂”,形成于汉代,迄今已有二千多年,据清道光十三年《章丘县志》载:“公元前206年到公元420年,济水淤废,河床淤垫高,南岸东南成为沼泽。960年(宋建隆元年),五丈河弃土两分,自成堤岸,纳巴漏河,平陵城之水聚而成湖。”明朝“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生在其著名的《浚渠私说》一文中也对白云湖作了细致的考证和生动描述:“章城西北,有湖一区,名曰白云湖。东接盲河诸山七十二峪,西灌鹅女沟七十二渠。溪谷缕注,众水潴而为湖,白云英英出其中,湖因以名。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明朝 “嘉靖八才子”之一的李开先、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延安知府牛天宿均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鱼台甲鱼
鱼台甲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代康熙版《鱼台县志》记载:“水族—鱼:鱼名颇多,不能悉载。鳖、虾、蟹、蚌、螺”。春秋时代鲁隐公观鱼台就坐落在张黄镇武台村,观鱼台遗址犹在;清朝康熙、乾隆下江南时,曾在南阳古镇歇息,品尝鱼台甲鱼并钦定为御用贡品,至今古镇还留有康熙御宴房、皇帝下榻处等古迹。

鱼台龙虾
鱼台龙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鱼台县开始人工养殖龙虾,迄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现有鱼台县渔业协会会员单位玉龙、金龙两处合作社于2009年获得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鱼台龙虾2008年荣获济宁市渔业十大品牌,为鱼台经济作出较大贡献。

抚远鲟鱼
抚远鲟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抚远县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是祖国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与俄罗斯远东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一江之隔,是发展名特优鱼的理想场所,是著名的“活化石”鲟鳇鱼的主产地,被国家授予“抚远中国鲟鳇鱼之乡”的称号。 鲟鱼、鳇鱼素有水中活化石之称。放养鲟鱼、鳇鱼的大力加湖位于黑龙江支流上,水域面积3万亩,平均水深4米。主要由鸭绿河、浓江河等河水汇流而成。湖区水生动植物十分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优良场所。水产养殖基地是抚远县水产局筹集资金360万元建立的。已建成1200平方米鱼苗孵化大棚一个,网箱养殖区5个。网箱区放养3龄6公斤鲟鳇鱼2万尾,2龄鱼苗20万尾,一龄0.2公斤鲟鳇鱼苗15万尾,并向湖区投放鲟鳇鱼鱼苗11万尾,名特优鱼苗3万尾,目前生长情况良好。年可育成15公分鲟鳇鱼种30万尾,30公分鲟鳇杂交鱼苗20万尾。年可产出商品鱼20多万尾。预计5年后可实现年产值2亿元。抚远发展名特优鱼养殖不仅能富裕一方百姓也促进了本地特色产业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不仅是中俄界河,更是我国北方自然渔业的重要水域。这里特产的鳇鱼、鲟鱼等珍贵鱼类作为白垩纪时期保存下来的古生物群之一,曾与恐龙在地球上共同生活过,其原始古朴的外形1亿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具有珍贵的科研价值。 佳木斯市为了保护丰富的渔业资源,使特有的鲟鳇鱼等资源得到开发、利用和有效的保护,近年来在抚远县相继投资建设成全国最大的鲟鳇鱼种鱼繁育养殖基地,全面实施人工繁育技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每年都实施大规模的人工放流,放流鱼苗在100万尾以上。并在大力加湖试验成功网箱繁殖和养殖鲟鳇鱼,使珍稀的鲟鳇鱼既得到了合理保护,又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这里孵化的鲟鳇鱼鱼卵已经远销北京、广东、福建、湖北、江苏等省市。抚远县成为中国鲟鳇鱼之乡,也是世界著名的“中国鲟鳇鱼之乡”。 其中具有经济意义和现实捕捞价值的仅为黑龙江的施氏鲟和达氏鳇。施氏鲟和鳇同为黑龙江水域的名贵经济鱼类。鳇鱼肉味鲜美,全身是宝。鲟卵和鳇卵都用以制作鱼子酱,营养丰富,价格昂贵,被国际上称为“黑色软黄金”。 鲟鳇鱼,是黑龙江的名产,体重可达几百斤至上千斤,有淡水鱼王的美称。过去是向皇帝敬献的贡品。此鱼肉鲜味美,骨脆而香,全身几乎没有废料,胃、唇、骨、鳔、籽都是烹制名菜的上等原料。

抚远鲤鱼
抚远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 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鱼类资源丰富,包括21科72属105种鱼类,其中经济鱼类59种。抚远县包括海青乡、抓吉镇、通江乡、抚远镇等4个乡镇直辖水面26753公顷,是鲤鱼的重要孵化生长场所,年鲤鱼产量10吨左右。生长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鲤鱼,微量元素尤其是钙和磷含量高,每千克含钙大于160mg,含磷大于1500mg,含镁大于260mg, 含铁大于0.07mg,含锌大于5mg,粗蛋白含量大于18%,粗脂肪小于5%,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大于70%,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抚远鲤鱼被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有限公司和抚远县国营鱼场申报为无公害水产品标志。县志也有记载。

抚远鳇鱼
抚远鳇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中国鲟鳇鱼之乡——抚远县,地处黑、乌两江交汇处,渔业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鲟鳇鱼的主产区。抚远当地民谣:“季春风和,龙江百网喜捞黑金子;仲秋日丽,乌苏千帆乐采红珍珠”。鳇鱼学名为达氏鳇,被誉为“水中活化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科研价值极高。其鱼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黑金子”—-鳇鱼子酱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 抚远县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始建于1998年,先后被列为省科委黑龙江农业重大科研课题、黑龙江省农业开发多种经营项目基地。几年来,在国家、省、市的有关部门扶持下,建成全国最大的人工繁育养殖基地,现有繁殖车间1200平方米,养殖车间1200平方米,亲鱼养殖车间800平方米,相关设备配套齐全,抚远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扩建总面积2000平方米的鲟鳇鱼繁育养殖基地工程,新购进一台最先进的水净化设备,并对原有厂房、设备和基础设施进行了维修改造。 2002年,抚远县在名优特苗种低温早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鲟鳇鱼可实现四季繁殖。鲟鳇鱼的二次繁育,使抚远形成年人工孵化鱼苗5000万尾,产值4000万元的规模,年创利润达500万元,鲟鳇鱼卵、鱼苗已远销到北京、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全国80%的鲟鳇鱼受精卵和幼鱼产自抚远。2003年,在山东省青岛市,抚远县水产专家在黄海中放养鲟鱼苗获得成功,让淡水鱼在海水中“过水增值”,这在全国还是首例。日前,国家农业部在抚远建立全国最大的东北特种鱼原种基地。 几年来,抚远县向黑乌两江放流鲟鳇鱼苗45万尾,使珍贵的渔业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渔业经济“以养为主、捕养结合”,走渔品精深加工之路。正阳水产联营公司等渔产品加工企业,把名优特鱼加工成带有附加值的产品,实现从原料到精品销售的跨越,相继研制开发出“-牌”鲟鳇、大马哈、白鲑鱼子酱小包装,系列产品鲟鳇鱼肉、鱼松、鱼筋等高附加值产品,在省市科技产品展示会上屡屡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全县个体渔品加工厂迅速发展到7家,渔产品遍及全国各地。

抚远大马哈鱼
抚远大马哈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抚远县被命名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中国黑龙江省抚远市的黑龙江畔盛产大马哈鱼,是“大马哈鱼之乡”。中文学名“大马哈”鱼,来自于黑龙江省的赫哲语的音译。 抚远地区渔业生产发展由来已久。据考古发掘证明,远在唐代以前,抚远地区就有渔业生产,其开创者当为乌苏里江流域的赫1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先世。时至今日,依托自然环境与资源的优势,渔业仍是抚远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因鱼而生,因渔而兴,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的抚远县有鱼类21科105种,是我国东北特种鱼种类最全、产量最多的地区,也是全国大马哈鱼主产区,这里被命名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抚远县境内有黑龙江、乌苏里江两大水系,共计268公里,特别是我县境内拥有大量湖泡,无任何污染。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生态环境良好。目前,我县已建成4个散养式鱼类养殖基地,主要包括大力加湖、乌龙湖、芦清河、双胜四个养殖基地。大马哈鱼不仅是黑龙江省的大型珍贵特产鱼类,也是我国淡水名贵鱼类之一。其肉质细腻,呈红色,味鲜美,脂肪含量极为丰富,营养价值相当高。含蛋白质为14.9-23.3%,脂肪为8.7-17.8%,水分为61.4%,每kg含有13840卡热量,含钙大于50毫克,含磷大于1500毫克,铁大于0.07毫克。此外,还含有糖类和多种维生素。其卵晶莹透亮,粒粒如珍珠,富含磷酸盐、钙质及维生素A、D,被公认为宴席珍膳。将其盐渍成“大马哈鱼籽”,便是闻名于国际市场的“红鱼籽”,极受欧美各国大众的欢迎。近年来,在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建立了保护鱼类资源的大型繁育基地年放流大马哈鱼100万尾,对鱼类资源的保护起了重要作用,现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马哈鱼繁育基地,抚远县以被国家命名为大马哈鱼之乡。 大马哈鱼是我国珍贵鱼类之一。鲑科,其鱼肉色粉红,细嫩味美,是高蛋白、低脂肪。相传唐王东征时来到黑龙江边,正逢白露时节,被敌人围困,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正当唐王一筹莫展之时,一大臣奏道:“何不奏请玉皇大帝,向东海龙王借鱼救饥?”玉帝便令东海龙王派一条黑龙带领鲑鱼前来镇守这条江,人马得到鱼吃,力量倍增,大获全胜。马原来是不吃鱼的,自此马便开始吃鱼了,但也只是吃鲑鱼。所以便把鲑鱼叫作“大马鱼”。许多年后,又是白露时节,有一个叫什尔大如的部落首领所率人马被敌人追到乌苏里江边,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粮草又断,十分危机,此时一谋士便向什尔大如献策言道:“何不仿照唐王东征时向东海龙王借鱼以解燃眉?”黑龙闻知,复率鲑鱼来到乌苏里江边,什尔大如得救,便率部在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定居下来,这些人的后代,便是今天的赫哲人,所以每到白露前后,便有大批的鲑鱼来到黑乌两江。赫哲人称“大马鱼”为“达乌依玛哈”,后经演变,就把鲑鱼叫做“大马哈鱼”。县志都有所记载。

庄河牡蛎
庄河牡蛎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庄河牡蛎历史悠久,有县志文字记载就以“蛎子”闻名。民间有“冬至到清明,蛎肉肥晶晶”的俗谚。《本草纲目》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洁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在诸多的海洋珍品中,许多人唯独钟情于牡蛎。西方称其为“神赐魔食”,日本人则认其为“根之源”。半个多世纪以来,牡蛎一直是庄河地区盛产的海产品之一。由于庄河特有的自然环境,使这里物产丰饶,庄河牡蛎的烹食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烹食方法达三十余种,其中以生、煮吃为多,其鲜美的味道家喻户晓,深受消费者喜爱,也受到国外消费市场的青睐。庄河牡蛎产业已成为庄河特色产业的品牌,荣获辽宁“特产之乡”称号。

旅顺赤贝
旅顺赤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旅顺赤贝增养殖历史悠久,是优良的地方贝类海鲜特产品种。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域水质环境条件下,经过增养殖管理,形成旅顺赤贝特有的优良品种,贝壳大,坚厚、壳面白色,棕色绒毛状壳皮,肉质红嫩,出肉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国内外很多消费者认可和青眯。旅顺赤贝的食用方法经历了多少辈人的传承,以其鲜美的味道享誉国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在当地有“生吃赤贝”的习俗。1983年,根据国家农业部下达的科研课题,开展赤贝人工育苗与增养殖技术研究和试验。1986年赤贝人工育苗与增殖技术研究和试验均通过鉴定,平均每立方米水体育出赤贝幼贝200-300万枚,成活率为10%,其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利用浮筏进行中间育成和筏式笼养试验并获得成功,在此基础上开展推广底播增养殖。

旅顺鲍鱼
旅顺鲍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旅顺鲍鱼,学名“皱纹盘鲍”,俗称鲍鱼、四孔鲍、紫鲍、将军帽,古称鳆,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原始腹足目、鲍科。旅顺鲍鱼是我国分布8种鲍鱼中个体最大、品质最好、价值最高、自然产量最大的主要经济种类。旅顺鲍鱼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前即有鲍鱼交易。清朝时期宫廷中有所谓全鲍宴,在满汉全席中旅顺鲍鱼占有重要位置。旅顺鲍鱼是国宴的必备佳肴,身价最高,品质最好,含有丰富的球蛋白,中医认为是一种补而不燥的海产品,多吃无妨,吃后没有牙痛、流鼻血等副作用。旅顺鲍鱼即可生食又可熟吃,烧炒汆均可,尤以食原壳鲍鱼为最佳。旅顺鲍鱼以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先进的生产技术,优质的产品,广阔的市场,已成为当今水产业的重要产品,发展前景无限。

日照西施舌
日照西施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958年12月下旬,日照县委接到山东省委的通知,中央决定1959年元旦期间在北京召开全国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请组织代表参加,并提名全国劳动模范柴立清参加。柴立清(1915— 1969),日照市岚山区官草汪人,中共党员,是当地的捕鱼能手。柴立清接到去北京开会的消息,得知可能有机会见毛主席,心情别提有多高兴。第二天一大早,就跑到村办公室,向驻村的工作组长马振升(当时的县水产局长)说了自己的想法:“这次去北京开会,我要代表咱日照人民,向毛主席献礼,就带咱日照特产——西施舌。临行前,柴立清让县委秘书在箱子上写上了“献给毛主席的西施舌”,落款是“山东省日照县人民”。毛主席收到山东省日照送来的西施舌,吃完之后,感到味道鲜美,无与伦比,就派秘书到山东省代表团找日照的代表,代表主席道谢:谢谢日照代表,谢谢日照人民!日照的特产西施舌献给了毛主席,了却了柴立清同志和日照人民的心愿,“日照西施舌”由此而闻名。

日照大竹蛏
日照大竹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日照大竹蛏(Solen grandis Dunker)是日照海产珍品之一,是一种个体大、出肉率高、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的海产贝类,属于海珍品中的名优特新品种。日照市沿海是大竹蛏集中栖息场所,是我市重要的地方渔业资源品种之一。日照市沿海出产的大竹蛏因壳薄、味美、肉嫩、营养价值丰富成为竹蛏中的极品,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日照沿海有句话:“蛏子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蛏子的美味可想而知。1985年,胡耀邦同志视察日照港的时候,对日照大竹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韩国人经常成群来到日照近岸海域裸潜采捕当地大竹蛏和石花菜,因此,日照大竹蛏在韩国享有较高的声誉。

扎龙鲫鱼
扎龙鲫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扎龙是中国著名的珍贵水禽自然保护区,位于齐齐哈尔市区东南三十公里处,地处我国东北松嫩平原外围的栎林草原地区。1976年由省林业厅开始筹建,1979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黑龙江省扎龙自然保护区并成立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987年4月国务院批准扎龙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中国加入《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扎龙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总面积二十一万公顷。区内地势低洼,河流漫溢,苇草叢生,湖泡星罗棋布,是适于水禽鸟类栖息繁衍的天然乐园。1983年8月邓小平亲自来扎龙自然保护区视察,国际友人也曾多次参观扎龙自然保护区。

东港大黄蚬
东港大黄蚬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港大黄蚬是我国仅存的优质中国蛤蜊物种,集中生活在鸭绿江口渔场。鸭绿江口渔场海域所独有的海洋水文、海水化学、海洋生物等海况条件和独特的海域环境,造就了东港大黄蚬特有的品质特色。东港大黄蚬体型肥大,体态圆满呈较圆的三角形,浅水区体色黄褐色,深水区呈黑褐色,壳表平滑,具生长纹,越近腹缘越明显,前后缘亦明显,后缘长于前缘。壳顶为紫色,突出背缘,偏向前缘。东港大黄蚬内在品质为壳薄肉厚,肉质细嫩、肉体肥大、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口味极佳。东港大黄蚬的营养成分每百克含蛋白质11.47克、 钙344毫克、铁249毫克、磷41毫克、硒0.52毫克、核黄素0.08毫克。

东港杂色蛤
东港杂色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港杂色蛤是一种海产小型双壳贝类,壳坚厚、卵圆形、极膨胀、壳高、壳长比例不一,小目面宽,呈椭圆形或略成梭形,韧带长且极突出,贝壳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东港杂色蛤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组成及配比合理; 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较高,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还有多种维生素和药用成分。含钙、镁、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东港杂色蛤每百克含蛋白质8.37克、 钙324毫克、铁75.9毫克、磷70毫克、硒0.63毫克、核黄素0.12毫克。东港杂色蛤在东港是当地渔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东港市自2003年开始连续几年都举办了“东港市旅游节”,推介和品尝东港杂色蛤是展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东港的优势在沿海,沿海的特点有海鲜,海鲜的佳品是东港杂色蛤。东港杂色蛤是东港市的一个传统水产养殖品种,倍受人们的高度关注,最早的《东沟县志》(东港市的原名)、《东港年鉴》都有关于东港杂色蛤的记载和描述。原东沟县水产局《东沟县水产系统统计资料》中,自1953年开始,就把东港杂色蛤作为主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加以记载。近年来,随着东港杂色蛤出口数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升,东港杂色蛤被商检部门确定为国家级原产地名特优产品,并公布在《中国质检网》上。

东港梭子蟹
东港梭子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港梭子蟹外观,体型硕大,体态丰满,体纹明显,色泽鲜艳,无黑斑,脐上部无胃印。活力,螯足与躯体连接紧密,不松驰下垂。鳃丝,鳃丝清晰,白色或微褐色,无异物。组织,体形肥满,腹部紧贴中央沟,手指压腹部有坚实感,肉质紧密有弹性,不易剥离,蟹黄凝固不流动。气味,具鲜活蟹固有鲜、腥气味,无异味。东港梭子蟹内在质量要求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口味最佳,可食部分占52%。东港梭子蟹的营养成分每100g中,含天门冬氨酸(ASP)956mg、苏氨酸(THR)433mg、丝氨酸(SER)479、谷氨酸(GLU)1435 mg、甘氨酸(GLY)652 mg、丙氨酸(ALA)570 mg、胱氨酸(CYS)53 mg、缬氨酸(VAL)474 mg、蛋氨酸(MET)183 mg、异亮氨酸(ILE)366 mg、亮氨酸(LEU)685 mg、酪氨酸(TYR)360 mg、苯丙氨酸(PHE)463mg、赖氨酸(LYS)575 mg、氨(NH3)140 mg、组氨酸(HIS)182 mg、精氨酸(ARG)773 mg、脯氨酸(PRO)586 mg、钙1.03 mg、镁825 mg、锌32.9 mg、二十碳五烯酸(EPA)(占总脂肪中)13.70%、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占总脂肪中)14.12%、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中)338.0%、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中)29.09%。东港梭子蟹蟹肉色泽洁白,肉多,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尤其是螯足之肉,呈丝状而带甜味,蟹黄(性腺)色艳味香,食之别有风味,因而久负盛名,自古就被视为海鲜佳品。清代李渔就有“蟹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贵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赞誉。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奉和汴州令狐相公二十二韵》中写道“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成”,将海蟹螯足与熊掌相提并论。 东港梭子蟹自古以来,就受到了当地人们的高度关注,最早的《东沟县志》(东港市的原名)、《东港年鉴》就有关于东港梭子蟹的记载和描述。原东沟县水产局《东沟县水产系统统计资料》中,自1953年开始,就把东港梭子蟹作为主要的水产捕捞品种加以记载。

羊口咸蟹子
羊口咸蟹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羊口咸蟹子原料为优质三疣梭子蟹,经过特殊的腌制加工后成为咸而不咸,风味独特的美食。三疣梭子蟹头胸甲呈梭形,稍隆起。表面有3个显著的疣状隆起,1个在胃区,2个在心区。其体型似椭圆,两端尖尖如织布梭,故有三疣梭子蟹之名。两前侧缘各具9个锯齿,第9锯齿特别长大,向左右伸延。额缘具4枚小齿。额部两侧有1对能转动的带柄复眼。有胸足5对。螫足发达,长节呈棱柱形,内缘具钝齿。第4对步足指节扁平宽薄如桨,适于游泳。腹部扁平(俗称蟹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雌蟹呈圆形。雄蟹背面茶绿色,雌蟹紫色,腹面均为灰白色。三疣梭子蟹的体色随周围环境而变异。生活于砂底的个体,头胸甲呈浅灰绿色,前鳃区具一圆形白斑,螯足大部分为紫红色带白色斑点,一部分或整个腹面为白色,前3对步足长节和腕节也呈白色,掌部为蓝白色,软毛棕色,指节紫蓝色或紫红色,第4对步足为绿色带白斑点,指端紫蓝色。生活在海草间的个体体色较深。为杂食性,鱼、虾、贝、藻均食,甚至也食同类,喜食动物尸体。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羊口咸蟹子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

寿光蚂蚬
寿光蚂蚬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外在感官特征:寿光蚂蚬,其贝壳呈三角卵圆形,具有前倾的壳顶,壳顶至贝壳前端的距离约等于贝壳全长的1/3。小月面椭圆形或略呈梭形,盾面梭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端边缘略呈截形。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带褐色斑点。壳面除了同心生长轮外,还有细密的放射肋。水管基部愈合,入水管口喙触手不分叉。前闭壳肌痕半圆形,后闭壳肌痕近卵形。放射肋与生长线交错形成布纹状。

寿光毛蚶
寿光毛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典型的气候条件:寿光地处中纬度带,北濒渤海莱州湾,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受暖冷气流的交替影响,形成了“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爽凉有旱,冬季干冷少雪”的气候特点。历年平均降水量591.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286.7毫米,最小年降水量299.5毫米。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761.7小时,日照率为49%,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12.6℃,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季风的双重影响,气温变化较剧烈,年温差29.8℃,四季分明,干湿度非常明显。 2、独特的底质条件:该海区地势低平,坡降较缓,坡度为2.0×104,属粉砂淤泥型海岸,平均水深较小,由于北临黄河,从而形成了由细粉砂和极细粉砂组成的冲积海底,又在小清河水道与莱州湾潮流交叉影响下形成了潮流沙脊,再在潮流的作用下形成了上层以分选的软泥为主,下层以流沙为主的沉积型海底,故而形成了上软下硬的特殊底质条件,这种底质由于是由微沙粒构成的软泥,所以又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特别适合毛蚶对底质条件的要求,为毛蚶的栖息繁衍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 3、独特的水质条件:该海区有弥河、丹河、旺河、织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附近还有黄河、潍河、白浪河等入海,因为有多条河流入海,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盐和有机物,水质肥沃,为浮游生物的繁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饵料生物种类繁多,而且以毛蚶喜食的圆筛藻、舟形藻居多,数量较其它海区丰富。据《羊口镇志》第69页记载:“羊角沟一带海面,PH值7.2-8.3,盐度18.28-30.33‰,溶解氧4.67-10.81毫克/升,浮游植物193万个/平方米,浮游动物9.9万个/平方米,浅海渔业资源丰富,鱼虾蟹贝种类繁多”。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从而造就了这一带渔业资源的多样性,特别是诞生了以虑食性为主的“寿光毛蚶”这一优良的地方品种,成为我市乃至我省的重要经济贝类,与缢蛏、牡蛎和菲律宾蛤仔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

红星水库鲢鱼
红星水库鲢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红星水库库容区366公顷,水库蓄水量平均达到2750立方米。1153年胸怀“万里车书一混同”雄心壮志的海陵王-完颜亮,将都城迁至燕京即今天的北京,所以说先有了阿城,才有北京作为历代都城的开始,自古以来这里的人民就以打猎捕鱼为生,在当地老百姓流传着棒打狍子瓢舀鱼这样一句顺口溜。红星水库位于冒溪河中游,一九五八年全国各地兴修水利,当时阿城县决定修建红星水库,由水利部门设计,于 1975年10月竣工。水库的建成使下游万亩良田不仅免受了洪水威胁,而且保证了灌溉,阿城人多年来靠饮用水库的水生活。水库位于阿城东部,是目前哈尔滨周边最近的山水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浓厚、生态保护完好的大型旅游度假风景区。库内水资源储量极为丰富,库区水的来源基本为天然降雨自然形成的径流入库,无任何污染,优质的水体环境非常适合鲢鱼品质的形成。红星水库鲢鱼一直以来供不应求,成为哈尔滨市阿城区标志性特色美食产品。

淇河鲫鱼
淇河鲫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淇水滺滺,桧楫松舟。清澈的淇河之水孕育了一种珍奇的鲫鱼品种—淇河鲫鱼。淇河鲫鱼俗称“双背鲫”,隶属鲤科,鲫属,是豫北淇河中栖息生长的一种雌核发育的天然三倍鲫鱼,是一个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和优良发育经济性状的鲫鱼地方亚种,也是我省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鱼类物种资源。淇河鲫鱼的历史文献记载频多,早在我国的诗歌总集《诗径》(毛诗)中就有“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的诗句,在古诗中也有“以其食鱼、唯淇之鲫”的评语。明代嘉靖二十四年纂修的《淇县志》水产鳞族中专有淇鲫的记载。据河南省汤阴县志一卷(1938)记载:“淇鲫产于西北乡许家沟、大赉店一带之淇河中,体皆双脊,形扁园,其肉嫩肥美,片片呈蒜瓣状,汤暖尤其啜于于冬日,昔日在封建时代常专差向皇帝贡献,为三大贡品之一,颇受嘉许,时称可与黄河鲤鱼并列,故名声大噪。驰誉南北”。在“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1960P11”描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在河南从事发掘,在玻璃阁区战国时代墓104、105、118、130、138和139号中找出鼎、鬲器里面有鱼骨其中可以辨认的有鲫、鳊、鲤三种,而尤以鲫为普通,辉县位于卫河上游,淇水在其北面以产鲫鱼著名”。“淇水秋静若淑女,河涛夏腾似青龙。鲫戏碧莲不思海,鱼跃金身朝歌东。”讲述的就是东海小龙女被云梦山美景吸引,愿常伴淇河,化身为淇河鲫鱼,这个美丽传说在淇河两岸广泛流传。古诗《纣窝滩声》中的“不向平原卜寝陵,急滩深处缔佳城”的诗句,使人们不禁产生疑问:历史上无数帝君,都选择在平原、高丘地带建造陵墓,为何独有殷纣王于淇水深处建陵墓呢?传说殷纣王“肉山酒海,独钟淇鲫”,贪恋淇河鲫鱼的鲜美之味,深信淇河鲫鱼就是小龙女的化身,常食之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命臣子用重金在朝歌渔坡大动土木,修建“殷鱼池”,把淇河鲫鱼从淇河中捕来暂养,供他和妲己观赏和食用。商朝破败后,纣王之子武庚遵从其父遗愿,把他和妲己葬于淇河,让他们和淇河鲫鱼长久相伴,从而留下了“不向平原卜寝陵,急滩深处缔佳城”的奇传。

五大连池鲢鱼
五大连池鲢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大连池火山有六十多万年前的早期火山,三十多万今年前后的中期火山,还有(1719---1721)年间喷发的仅有二百九十多年的近期火山。五大连池湖泊是我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湖泊水源主要来源于地下冷矿泉,水质优良,含有多种矿物质,所生产的水产品被消费者誉为矿泉产品。五大连池风景区日和渔业有限公司自2002年开发至今,渔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养殖品种达十余种,养殖产量达800吨。五大连池生长的鱼类是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中生长,使鱼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以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口感极佳,而且具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随着五大连池矿泉产品的开发,渔业被列为矿泉产品开发的重点,产品注册为‘矿泉’品牌商标。五大连池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乌德林的神山圣水是人类繁衍的风水宝地,是北方几个少数名族原始部落的发祥地。鄂伦春生活在山上,鄂温克在山腰,达斡尔和满族在湖畔河套。从东胡人到肃慎人,从商代演义文学到道教、佛教的世代相传,‘北海眼’是一个共同的信息符号。陆地北海的‘大海眼’绵延百里奔腾咆哮养育万物生灵,无数‘小海眼’日夜翻花为人民造福治病救命。人们对古湖恐惧中带着敬仰。后来尽管大海眼被新期火山填塞,但五个小湖和星罗棋布的池、泡、泉、溪无数的小海眼药泉仍在喷涌,人类对他的崇敬之情有增无减。古往今来,每年北海眼“桃花水”刚落,人们来赶着逛庙会,端午时节来此欢度药神日、圣水节,每当这时,山上古刹鸣钟、山下集市繁闹、牛马车、鹿拉勒勒车熙熙攘攘,烧香拜佛喝水洗泉的、赶集换山货的、采药卖药看蹦子戏听书的、算命的、贩卖牛羊马匹的、赛马比箭摔跤的应有尽有,不论是蒙古包、马架子、撮罗子还是拉哈辫的泥房子,不论是萨满治病还是“敖包祭”、“药泉祭”、“圣水祭”,不论驻守的是官兵还是运货的驼队,不论云游僧道还是四海百姓,北海眼“药泉”就是繁华和神圣的象征。是世世代代北方各族人民心中的海市蜃楼,人们可以不认识官府衙门,但都知道药泉在北海眼,在乌德林,在“乌云和尔东吉”。

兴凯湖大白鱼
兴凯湖大白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密山市,以境内蜂蜜山得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密山市是北大荒的发源地,文化底蕴厚,6000多年前,满族祖先肃慎人在兴凯湖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明。 大兴凯湖由650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造成地壳陷落而形成。小兴凯湖在大湖20万年以后变迁过程中湖水退缩形成。兴凯湖原为我国内湖,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定后,变成了中俄界湖。史书记载,兴凯湖在唐代称为湄沱湖,以盛产“湄沱之鲫”驰誉。又因湖形如“月琴”,故辽金代有“北琴海”之称,清代改为兴凯湖。又称兴开湖,是当地赫哲语肯卡的偕音,意为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兴凯”是满语,“兴凯”的意思为“水耗子”,说明当时兴凯湖中水鼠很多。兴凯湖北面有小兴凯湖,又名达巴库湖,满语意为“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兴凯湖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清初曾被“禁封”200多年。清末解禁后,陆续有垦荒者来到这里。兴凯湖水域辽阔,湿地广袤,是三江平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保存最为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是东北亚最大的鸟类迁徙通道和停歇繁殖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1986年,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兴凯湖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 在许多鱼类志中均有兴凯大白鱼这一品种的记载。兴凯大白鱼生活在兴凯湖独特的水域环境中,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种群,兴凯湖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使得所产大白鱼体色银白、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兴凯大白鱼历来是皇室贡品,也是酒宴上一道佳肴、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贵重礼品,被誉为我国北方四大淡水名鱼之首,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名贵绿色经济鱼类。

兴国红鲤
兴国红鲤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水产 产品名称:兴国红鲤 登记证书编号:AGI00427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509号(2010.12.15) 人文历史简介 兴国红鲤鱼具有“个体长大、背宽内厚;体色全红、色彩艳丽;肉质鲜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品味独特”的特有品质。据县志记载,唐高宗咸亨至永淳年间,兴国县就有红鲤鱼的记载,至今已有1300余年的饲养历史。兴国红鲤定名前曾被称为“铜环鲤”、“金狮鲤” 及“兴国的红鲤鱼”,直到1975年才正式定名为“兴国红鲤”。它能与多种鲤鲫鱼杂交获得优势显著的杂交后代,在鱼类远缘杂交、杂交优势多代利用等方面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实破性效应,在诱变育种、调优结构、细胞移植、基因工程等领域均是理想的试验材料。目前,兴国红鲤已经成为兴国县渔业生产的重要支柱,而且兴国红鲤鱼已被全国各地广泛引调移养,推广应用。

大连紫海胆
大连紫海胆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连紫海胆资源分布海域自然生长有丰富的海带、裙带菜等海藻类,可为海胆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海水温度和盐度适宜,保证了海胆的品质。海域水深和底质适宜、海水透明度高,为海胆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优越的环境条件不仅促成了大连紫海胆的独特品质,也促进了大连紫海胆增养殖产业的大发展。大连紫海胆是一种具有很高食用和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为上等的海鲜美味,可以生食,也可以加工成冰鲜海胆、酒精海胆和海胆酱等;而且还是名贵的营养滋补品和中药材。我国很早就有有关海胆药用价值的记载,《本草原始》记载海胆有“治心痛”的功效,近代中医药学认为:海胆性味咸平,有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的功用。海胆的外壳药材名“海胆”,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中耳炎等。此外海胆壳还可制成工艺品。大连沿海目前是国内大连紫海胆的最主要产区,产量可占至全国同类产品的90%以上。

达里湖华子鱼
达里湖华子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达里湖华子鱼生产季节主要是在每年的冬季,自建场以来延续古老的冰下行大网的捕捞方式进行捕捞,2011年8月达里湖冬捕习俗已经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化厅批准为“达里湖冬捕习俗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涵岛屿水平铺,绝妙禽鱼飞跃图,自古英雄勤远略,至今留得大儿湖”清*王枢 描写达里湖的绝句。“达里诺尔”古时候称其为“鱼儿泺”,又称“答儿海子”,达里诺尔汉译为“像大海一样的湖”。这里还是草原古代文化集中地,砧子山岩画、鲁王城遗址、金界壕边堡等历史遗迹给这里留下了浑厚的历史气息。

达里湖鲫鱼
达里湖鲫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达里湖鲫鱼生产季节主要是在每年的冬季,自建场以来延续古老的冰下行大网的捕捞方式进行捕捞,2011年8月达里湖冬捕习俗已经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文化厅批准为“达里湖冬捕习俗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达里诺尔”古时候称其为“鱼儿泺”,又称“答儿海子”,达里诺尔汉译为“像大海一样的湖”。这里还是草原古代文化集中地,砧子山岩画、鲁王城遗址、金界壕边堡等历史遗迹给这里留下了浑厚的历史气息。

产芝水库大银鱼
产芝水库大银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芝水库大银鱼获得“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荣誉称号,这是继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之后,大银鱼获得的又一奖牌。大银鱼是产芝水库优质淡水鱼之一,属我国名贵水产品,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既是上等的滋养补品,又是一种天然的“长寿食品”,被誉为“水中人参” 。

产芝水库鳙鱼
产芝水库鳙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自莱西市产芝水库, 又名花鲢、胖头鱼, 是莱西市产芝水库特产之一,属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鱼类,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无土腥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索PP等。2009年产芝水库鳙鱼获得有机产品认证,2010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泊里西施舌
泊里西施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泊里西施舌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胶南市黄家塘湾、龙湾、灵山湾。滩阔而坡缓,面积大,向海中自然延伸1000米左右,水深6—8米,地质为细砂或沙泥,水质清新无污染,地处北纬36℃附近,全年平均气温12℃,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自古以来就是西施舌的自然栖息地。苗种全部来自本保护区自然野生优质种苗,标准为规格整齐,壳长0.5-2cm,无破损、健壮、活力强。整个海域规划分片,以护养为主,与科研院所合作,从自然海区采捕大规格优质亲本,进行人工育苗。“西施舌”肉体丰满,肉质脆嫩,味道清淡别致,极其鲜美,并含有多种氨基酸,营养甚为丰富,有润肺、益精补阴之功效,具有抗动脉硬化、降低血脂、改善心律失常、脑功能的作用,为其它贝类所不及。

大连红鳍东方鲀
大连红鳍东方鲀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方鲀属鱼类俗称河豚鱼,是鲀形目中种类最多、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大类,在我国沿海分布约有18种,红鳍东方鲀就是其中最为名贵、毒性最小的一种。自古以来中华美食家对河豚鱼的评价远远胜过燕窝、鱼翅、鲍鱼等“海八珍”。河豚鱼肌肉洁白如霜,滑腻似脂,滋味腴美,香鲜畅神,营养丰富。中医药学还认为,其味甘,性温,有毒,入足厥阴经,“主补虚,去湿气,理脚腰,去痔疾,杀虫”,可以消肿、去疳、降血压,恢复体力,对于麻风、癌瘤、心血管疾病亦有显效。大连民间素有喜食河豚的风俗,河豚鱼在大连地区可谓家喻户晓,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艇巴肘”。河豚的味道鲜美,无与伦比,有着“百鱼之王”之称。

大连虾夷扇贝
大连虾夷扇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连市从日本引进虾夷扇贝养殖已经近30年的历史。目前已经成为大连市海水养殖的支柱和优势产品。虾夷扇贝营养丰富,是贝类水产品的重要品种,其闭壳肌蛋白质构成特殊,据分析每百克含有63.7克蛋白质、3克脂肪、醣类15克、钙47毫克、磷886毫克、铁2.9毫克。虾夷扇贝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EPA能够大大减少血栓的形成和血管硬化的现象。DHA不仅可以促进智力开发和提高智商,并且可以降低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病率。从扇贝闭壳肌中提取的一种糖蛋白具有破坏癌细胞的功效。另外,扇贝还具有滋阴、补肾等作用,对身体虚弱、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等病有很好的疗效。

桂平黄沙鳖
桂平黄沙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浔州府志》记载, 桂平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动物资源中爬行类主要有:龟、鳖、蛤蚧(大壁虎) 、壁虎、斑蜥等。桂平市金田镇农户自1992年开始收集当地野生的黄沙鳖进行人工养殖和繁殖,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黄沙鳖养殖在全市发展迅速,至2015年全市黄沙鳖养殖面积9915亩,产量8015吨,产值9.2亿元, 黄沙鳖养殖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为了确保黄沙鳖产品质量,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和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3年和2004年先后组织制定订和发布了《黄沙鳖》(DB45/T109-2003)、《黄沙鳖人工繁殖技术规范》(DB45/T175-2004)和《黄沙鳖养殖技术规范》(DB45/T169-2004)三个广西地方标准。2006年开始桂平黄沙鳖取得了农业部颁发的黄沙鳖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

沙湖大鱼头
沙湖大鱼头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得极妙:鳙鱼,状似鲢而色黑,其头最大,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 或以鲢、鳙为一物,误矣。首之大小,色之黑白,不大相伴。《食物本草》:鳙鱼,暖胃,益人。《本草求原》:鳙鱼,暖胃,去头眩,益脑髓,老人痰喘宜之。《随息居饮食谱》:鳙鱼甘温,其头最美,以大而色较白者良。《山海经》云,羞鱼似鲤大首,食之已疣是也。 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姜春云、李岚清、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到宁夏沙湖视察,江泽民同志还亲笔题写了“沙湖”二字,给予宁夏沙湖极高的评价,并且品尝了沙湖大鱼头,连连称赞。

官垌草鱼
官垌草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官垌镇历史上属广西博白县管辖,古称石梯山,清咸丰年间又称内安定堡,1953年8月才改属浦北县至今,是浦北小窝流水养鱼的主要起源地。早在清代,官垌当地居民就已开始在溪边挖窝筑塘,放养草鱼苗,素以“小窝养大鱼”著称。官垌草鱼就是因主产于官垌镇特定的流水养鱼而得名。 建国后,官垌草鱼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官垌草鱼养殖一度成为广西淡水养殖的先进典型。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的《中国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史》,把浦北县列入广西12个流水养鱼县之一。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浦北县进一步加大对官垌草鱼的养殖开发力度,不仅将官垌草鱼作为浦北县农业特色产业之一,而且对其发展做了长期规划。

桐江鲈鱼
桐江鲈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鼎桐江鲈鱼,体型修长而侧扁,背部隆起,是中西餐常用鱼之一。营养价值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具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之效,对肝肾不足的人有很好的补益作用。据《本草纲目》记载:“鲈鱼性甘温,有益筋骨、健肠胃、加快愈合伤口之功能。鳃性甘平,有止咳化痰之功效。”。鲈鱼味甘、性平,入肝、脾、肾三经。具有加快愈合伤口、健脾、补气、益肾、安胎之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特别适合贫血头晕,妇女妊娠水肿,胎动不安之人食用。 桐江鲈鱼历史悠久,在明代时期与黄河鲤鱼、长江鲥鱼、太湖银鱼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鱼”。《福鼎县志》载:鲈鱼是福鼎主要鱼类品种,也是特色水产品之一。《福鼎风物志》载:据说福鼎能够立县,与这鲈鱼还有着莫大的关系。相传乾隆二年(1737年)三月乾隆皇帝下江南,偶遇鲈鱼羹后赞不绝口,并下令要年年进贡。福鼎坊间流传,正是因为乾隆皇帝对桐江溪鲈鱼的极力赞赏,回朝后特下赦令,乾隆四年(1739年)福鼎由霞浦县划出,始置福鼎县。桐江鲈鱼作为产自福鼎人民亲切地称为“母亲河”——桐江的名贵水产,在福鼎悠久的文化历史中,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鱼类资源,而是作为一种物质文化,伴随着桐江溪静静流淌,在福鼎的发展史上留下不可或缺的一笔。

胶州湾蛤蜊
胶州湾蛤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胶州湾蛤蜊历来是人们喜爱的海产品。当地渔民回忆,胶州湾内很早就有蛤蜊,但早些年少,面积和产量是通过自然繁殖,逐年多起来的。据《崂山县志》记载,自1964年开始,崂山县红岛公社封滩养殖蛤蜊2000余亩,当年起即向国家交售,其中部分供外贸单位出口。因此真正规模外销始于解放后六十年代。如今,城阳区胶州湾蛤蜊生产海域达3300多公顷,一年的产量可达十几万吨,当地加工蛤蜊的厂家有50家左右。2004年至今,每年“五一”前后举办的红岛蛤蜊节,走出了一条“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加快经济发展”之路。据青岛城阳区节庆网刊载,仅2004年至2010年七年的红岛蛤蜊节,参加人数达到115.7万人,收入达到1.4838亿元。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如今,“胶州湾蛤蜊”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特色海鲜品,连续多年被评为人们喜爱的海产品。

方正银鲫
方正银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方正银鲫原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因其生长快速、抗病力强、适口性好等特点,方正银鲫已成为最受养殖单位和人民群众喜爱的水产品之一,方正银鲫深受全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养殖单位的欢迎,方正县拥有全国唯一的一家国家级银鲫原种场,从1975年开始,现已推广至全国20多个省市,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方正县委、县政府把方正银鲫养殖生产做为发展方正经济的重要产业,力争建设成为方正银鲫养殖基地。方正银鲫基地的建设拉动方正的相关产业,推动方正银鲫养殖业特别是我县及周边地区以方正银鲫为主的水产养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的地拉动我县水产业的发展,为我县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做出极大的贡献。

五大连池鲤鱼
五大连池鲤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大连池火山有六十多万年前的早期火山,三十多万今年前后的中期火山,还有(1719---1721)年间喷发的仅有二百九十多年的近期火山。五大连池湖泊是我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湖泊水源主要来源于地下冷矿泉,水质优良,含有多种矿物质,所生产的水产品被消费者誉为矿泉产品。五大连池风景区日和渔业有限公司自2002年开发至今,渔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养殖品种达十余种,养殖产量达800吨。五大连池生长的鱼类是在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中生长,使鱼类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以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口感极佳,而且具有保健功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随着五大连池矿泉产品的开发,渔业被列为矿泉产品开发的重点,产品注册为‘矿泉’品牌商标。五大连池的人类文明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乌德林的神山圣水是人类繁衍的风水宝地,是北方几个少数名族原始部落的发祥地。鄂伦春生活在山上,鄂温克在山腰,达斡尔和满族在湖畔河套。从东胡人到肃慎人,从商代演义文学到道教、佛教的世代相传,‘北海眼’是一个共同的信息符号。陆地北海的‘大海眼’绵延百里奔腾咆哮养育万物生灵,无数‘小海眼’日夜翻花为人民造福治病救命。人们对古湖恐惧中带着敬仰。后来尽管大海眼被新期火山填塞,但五个小湖和星罗棋布的池、泡、泉、溪无数的小海眼药泉仍在喷涌,人类对他的崇敬之情有增无减。古往今来,每年北海眼“桃花水”刚落,人们来赶着逛庙会,端午时节来此欢度药神日、圣水节,每当这时,山上古刹鸣钟、山下集市繁闹、牛马车、鹿拉勒勒车熙熙攘攘,烧香拜佛喝水洗泉的、赶集换山货的、采药卖药看蹦子戏听书的、算命的、贩卖牛羊马匹的、赛马比箭摔跤的应有尽有,不论是蒙古包、马架子、撮罗子还是拉哈辫的泥房子,不论是萨满治病还是“敖包祭”、“药泉祭”、“圣水祭”,不论驻守的是官兵还是运货的驼队,不论云游僧道还是四海百姓,北海眼“药泉”就是繁华和神圣的象征。是世世代代北方各族人民心中的海市蜃楼,人们可以不认识官府衙门,但都知道药泉在北海眼,在乌德林,在“乌云和尔东吉”。

兴化大青虾
兴化大青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化青虾个体大,品质纯正,体色为青蓝色并伴有棕绿色斑纹,体表光洁半透明,身体分20节。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灰分、钙、铁、维生素、硫胺素、桔黄素、尼克酸、细胞色素C和肌酸酐等。兴化青虾保持了野生青虾的优良性状,除鲜活供应食用外,还可加工成冻青虾、剪须虾、冻虾仁、虾籽、虾籽酱等名牌加工产品。

黄河口大闸蟹
黄河口大闸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河口大闸蟹是黄河水系特有的名贵水产品种,学名中华绒螯蟹,是我国著名的淡水蟹。背甲淡青或褐黄色,腹部呈白色,基本无水锈斑,成蟹螯足具有浓密的棕褐色绒毛,步足刚毛金黄色。在海河交汇的独特环境下,使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膏满黄肥,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成蟹可食部分比重大,蟹肌肉、肝脏及性腺3大可食部分占到体重的36.72%,蛋白质、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酪氨酸和微量元素铁的含量高。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铁13毫克,维生素高达5960国际单位,核黄素0.71毫克,热量139千卡,为一般水产品之冠。东营市养殖大闸蟹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一是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大闸蟹栖息、生长和繁殖。黄河三角洲为全国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环境无污染,土地资源丰富,水草丰茂,为大闸蟹的栖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场所;黄河三角洲属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常年平均温度12—14℃,无霜期200—220天,全年光照时数2600多小时,气候温和,适宜大闸蟹生长发育。同时,濒临渤海,为大闸蟹的入海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二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黄河贯穿全市,淡水充沛,营养盐丰富,适宜大闸蟹生长发育。三是亲蟹资源丰富,品质纯正。黄河两岸、大型水库均有大闸蟹自然分布,数量庞大,资源丰富,同时,大闸蟹苗种只向外省调出,从来不从省外水系引种,使黄河口大闸蟹保持了品种纯正。东营市自1993年进行黄河口大闸蟹育苗和养殖试验获得成功,之后开展大面积推广,开创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闸蟹养殖的先河。黄河口大闸蟹现已成为东营市水产养殖业的主导品种,蟹苗由野生原种蟹人工繁育,养殖用水以黄河水为主,饲料以黄河水繁育的野生杂鱼为主。得益于黄河三角洲地区丰富的饵料资源和特殊的生态环境,黄河口大闸蟹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成活率高,天然无污染等特点。东营黄河口大闸蟹的繁育养殖实现了由“大养蟹”向“养大蟹”的转变。养殖区实施标准化生产,加强对大闸蟹苗种种质检测,使用优质的大闸蟹苗,按照无公害水产品操作规程生产,形成了从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到产品包装销售等一整套完整的标准体系,实现了大规模生态养殖,产品达到绿色无公害。通过连续多年的宣传推介活动,黄河口大闸蟹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已成为全市富民兴渔的支柱产业和提升东营城市形象的知名产品,形成了“南有阳澄湖、北有黄河口”的市场消费格局。黄河口大闸蟹先后荣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跻身“山东省十大渔业品牌”行列,蝉联“中国十大名蟹”荣誉称号,品牌价值达到16.3亿元,销售市场也从山东拓展到浙江、江苏、贵州、河北、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多个省市。目前,东营市已发展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全市黄河口大闸蟹生态增养殖面积已达100万亩,实现产值17亿元。黄河口大闸蟹养殖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威海野生刺参
威海野生刺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末姚可成汇集的《食物本草》,有对海参的详细描述。书中说道:“海参,坐东南海中,其形如虫,色黑,身多傀儡。一种长五六寸者,功擅补益。肴品中之最珍贵者也。味甘咸平,无毒,主补元气。滋益五脏六腑,去三焦火热。”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也有较详细的记载。并称海参的药用价值敌人参,故名海参。我国很早就开始食用海参,三国时期,吴国莹的《临海水异物志》记载:“土肉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有三十足,炙食”。其中“土肉”就是指海参。明朝万历年间谢肇制著的《五杂俎》中就有关于海参的记载:海参在辽东海滨有之,其性温补,故曰海参。到了清代,海参已作为名门贵族高级宴席的美味佳肴了。古往今来,许多医学专著中对海参的医疗功效都有专门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