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药材类】名单大全

代县黄芪
代县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代县黄芪条长顺直,分枝少,上端较粗,表面有不整齐的纵皱纹,老根中心呈枯朽状,黑褐色。质柔韧、绵性大、粉性足、味甘。

沁源绵黄芪
沁源绵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沁源绵黄芪根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且中心偶呈枯朽状或黑褐色,长50~90 cm,直径1~3.5 cm,表面淡棕黄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具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有放射状纹理及裂隙,气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以条长、质柔、粉性足、豆腥味浓为主要特征。

鸡西蒲公英
鸡西蒲公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鸡西蒲公英品质根粗壮,长度可达25-30厘米;叶片多而肥厚,叶色翠绿,叶长圆状倒披针形,叶长可达35-40厘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鸡西刺五加
鸡西刺五加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鸡西刺五加茎杆粗0.7-3厘米,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韧皮部较厚,气微,味微辛。根和根茎圆柱形,条粗。直径0.5-1.5厘米,质硬,断面黄白色,清香味浓郁。

林口黄芪
林口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林口黄芪根部表皮淡棕黄色,粗大通直,形似鞭杆,长50cm以上,直径1-1.5cm,质硬而韧,木部呈鲜黄色,断面纤维性强,并显粉性,豆香浓郁,味甘。

江山黄精
江山黄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山黄精(产地初加工产品)根茎肥厚,具圆盘状茎痕,表面粗糙,深黄色至棕褐色,质地硬而韧;断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微透明,气清香、味甘微甜,嚼之有黏性、无渣。

李兴桔梗
李兴桔梗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李兴桔梗肉质根,圆柱形,条干直,分叉少;表面光滑,黄白色;横截面呈白色,色泽鲜亮;气味浓郁,无渣爽口,脆而无丝,微苦。

蕲艾
蕲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暂缺

澧县石菖蒲
澧县石菖蒲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澧县石菖蒲呈扁圆柱形,多弯曲,节粗,有分枝,长5~20 cm,直径0.4~0.9cm。表面灰棕色,粗糙,有较多疏密不匀的环节,节稠密,节间长0.2~0.8 cm,具有一寸九节的特征,具细纵纹,其上有毛鳞状的叶基残余。质硬、坚实,断面纤维性、类白色或微红色,内皮层环明显,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细胞明显。香气浓郁,无须根。

卓尼当归
卓尼当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卓尼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圆柱状,长13-30厘米。主根发达,头基部有明显横向纵纹;侧根5-15条,表面呈黄棕色至棕褐色,质地柔韧,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根韧皮部厚,具裂隙,有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质部色淡;形成层环黄棕色。味甘辛、微苦,具有浓郁香气。

临潭大黄
临潭大黄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临潭大黄为蓼科大黄属植物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的干燥根和根茎。圆柱形,长3-17厘米,直径3-10厘米,去外皮后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可见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质地坚实,断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呈颗粒性;根茎髓部宽,星点环列或散生;根木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气味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临潭当归
临潭当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临潭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 (Oliv.) Diels)的干燥根。圆柱状,长15-25厘米;当归头基部有明显横向纵纹;侧根5-15条;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质地柔韧,断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韧皮部厚,具裂隙,有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质部色淡;形成层环黄棕色;味甘、辛、微苦,香气浓郁。

黄南秦艽
黄南秦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南秦艽呈类圆柱形,上粗下细,扭曲不直,长10~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有纵向或扭曲的纵皱纹,顶端有残存茎基及纤维状叶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略显油性,气味苦涩。

黄南黄芪
黄南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芪药材以“根条粗长、甜味足、品质优”著称

建德吴茱萸
建德吴茱萸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建德吴茱萸干品呈扁球形,直径2~3.6毫米,裂瓣不明显,多闭口,饱满;表面暗绿色至褐色;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东阳元胡
东阳元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阳元胡呈不规则扁球形,粒大,直径0.6厘米以上,表面黄褐色,具不规则网状皱纹,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凸起。质硬而脆、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样光泽。气微,味苦。

福鼎黄栀子
福鼎黄栀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鼎黄栀子鲜果黄色或黄红色、色泽鲜亮,卵圆形。

确山夏枯草
确山夏枯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确山夏枯草茎直立;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花序棒状偏棕红色,截面近圆形,体轻;汤棕红色、气微、味淡,回味稍甘。

夏邑何首乌
夏邑何首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夏邑何首乌呈纺锤形兼有鸟兽状,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纵沟多而深。密度大,质坚实。

洛阳丹参
洛阳丹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洛阳丹参表面外皮红棕色,具纵皱纹,外皮紧贴不易脱落。内黄白色,质坚实,断面较平整,略呈角质样。木质部灰黄色或黄棕色,导管束黄白色,呈放射状排列。气微芳香,味甜微苦

英山苍术
英山苍术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英山苍术为菊科植物,属茅苍术(南苍术),呈不规则连球状或结节状圆柱形,略弯曲,偶有分枝,长3~l0cm,直径1~2cm。表面灰褐色,有皱纹或横曲纹,上侧有茎痕或残留茎基,两侧下侧残留根须,质坚硬,断面黄白色,可见橙黄色或棕红色油点和白色结晶,有浓郁特异香气,味微甜而苦辛。

神农架天麻
神农架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神农架天麻外形扁缩而稍弯曲,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基端有肚脐形凹痕,一般长6—12厘米,宽3—6厘米,厚0.8—2.0厘米,重35—85克,表面灰棕色,半透明,有不明显的点状突起形成的环纹,质地坚硬,不易折断。

黔阳黄精
黔阳黄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黔阳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表面黄白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 cm。香气微,嚼之有黏性、味甜。

平江白术
平江白术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江白术长5~15㎝,直径2.5~8㎝,淡棕色,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比其他产区白术更加突出,顶端芦头坚硬、木质,极品呈葫芦状。烘干后质地坚硬、身干、个重、无空心;断面不平坦、角质样、黄白色、朱砂点明显;挥发油含量高、显油性,香气浓郁,味甜者为佳。平江白术香味更浓、比重更大。

芷江白蜡
芷江白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芷江白蜡呈块状,白色或类白色,表面平滑,或稍有皱纹,有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搓捻则粉碎,断面致密;有独特的天然蜡香,味淡。

山阳天麻
山阳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阳天麻 鲜麻棒槌形或椭圆形,肉质肥厚;顶端有红棕色芽苞,习称"鹦哥嘴"或带有茎基习称"红小辨"。底部有肚脐眼形疤痕。外表可见毛须痕迹,多轮点环节,习称"芝麻点"。干制后质坚硬,半透明,断面角质状。

西和半夏
西和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和半夏株高15-30cm,叶片卵状心形或柳叶形,3叶,茎叶绿色。西和半夏块茎圆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cm,有须根,鲜茎色泽为深褐色,脱皮后色泽洁白,干制后形状规整,下端钝圆,斑点少,质坚实,断面白,粉性足。

明安黄芪
明安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安黄芪茎直立,多分枝,高30cm左右,外皮土黄色,断面韧皮部白玉色,木质部淡黄色,肉质紧致。

林口白鲜皮
林口白鲜皮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林口白鲜皮外表面呈灰黄色,内表面类白色,呈卷筒状,长15-20cm,厚0.3-0.5cm,质脆,羊膻气浓,味微苦。

宁乡栀子
宁乡栀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乡栀子果实棱状饱满、皮薄、表面红黄色或棕红色、具6条翅状纵棱,棱间常有1条明显的纵脉纹,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气微,味微酸而苦。

同仁蕨麻
同仁蕨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同仁蕨麻(蕨麻委陵菜 PotentillaanserinaL)圆球形、纺锤形、大小不一;表面棕褐色,有纵皱纹;质坚硬而脆,断面平坦;类白色,韧皮部狭窄,细胞多角形,排列紧密;韧皮射线明显,形成层成环。

济源冬凌草
济源冬凌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济源冬凌草株高适宜。茎四棱形,表面红褐色,断面淡绿色或黄白色。叶对生、皱缩、卵圆形,叶上表面绿棕色,下表面绿色、有白色绒毛,叶脉细小。叶片干制后泡水颜色透亮,气微香,口感微苦,柔和清爽。

耀州黄芩
耀州黄芩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耀州,为药王孙思邈故里。耀州黄芩, 唐宋时期起即久负盛名。相传,唐贞观年间,长孙皇后怀孕十月多不能分娩,卧床不起。御医无计可施,大臣推荐孙思邈诊病,孙思邈让长孙皇后将一块良药含在嘴里,对准穴位猛扎了一针,皇后顺利产下婴儿。唐太宗问及神药,孙思邈说是耀州黄芩,唐太宗随即令耀州大量种植黄芩,为御用贡品,并赐予耀州黄芩“药王千金黄芩”的称号。

垫江丹皮
垫江丹皮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垫江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垫江牡丹源于天然,藏于深山,自古就是种植和出口丹皮的基地,素有“丹皮之乡”的美誉,垫江丹皮,在重庆直辖前称之为“川丹皮”,与著名的安徽“凤丹”齐名,是牡丹的干燥根皮,垫江丹皮质量上乘,是优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抗炎、抗肿瘤、降血糖等功效和作用。1962年,原国家商业部召集专家对全国各地所产丹皮进行质量鉴定评比,垫江丹皮以高含量、高品质的牡丹酚获得质量最佳称号,并确定以垫江为全国粉丹良种基地。垫江县编著的《华夏牡丹花海》载:重庆垫江太平的牡丹花是明月山区的野生植物,有两千多年药用种植历史,从西汉元帝年间开始,垫江就有了种植牡丹的历史,迄今已3000余年,早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牡丹种植。因此,垫江牡丹又被誉为华夏牡丹之源。垫江牡丹属于山水牡丹,产区与山水石树岚的天然有机结合,集特殊的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体,被誉为“华夏一绝”、“国色天香”、“华中之王”的美誉。

萝北五味子
萝北五味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萝北县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称。境内没有环境污染。气候温暖,昼夜温差大,热量充足,雨量充沛,土质肥沃,为五味子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发育环境,形成了萝北五味子自己独特的品质.萝北五味子鲜果近球形,艳红至暗红色,光亮有油性,粒大肉厚汁稠。干果不规则扁球形,直径5-8mm,紫红色,皱缩油润;果肉柔软,味酸;含种子1-2粒,肾形,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滨海白何首乌
滨海白何首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滨海白首乌,当地俗称何首乌、白何首乌,简称首乌,原植物为萝摩科鹅绒藤属耳叶牛皮消,是中国传统的食、药、美容兼用植物。全国白首乌耳叶牛皮消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当地农民种植白首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著名的首乌之乡。

汤阴北艾
汤阴北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汤阴北艾蘖多茎细,侧枝多壮,株形美观,叶厚纸质,被毛厚密,绒线细长,香气悠长,商品性好。

杜尔伯特小蒿子防风
杜尔伯特小蒿子防风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防风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草部上品。李时珍释名曰:“防者,御也。其攻疗风最要,故名。” 历代本草对防风产地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主要包括陕西、黑龙江、山东、河南、江苏、浙江及湖北北部,但根据调查,现今防风产地主要是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其中黑龙江产量最大,一般也认为质量最佳;其中黑龙江省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中心的西部草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防风产区,中药界认为其防风品质优良,特称“小蒿子防风”,在产量和质量方面均居于全国首位。

互助黄芪
互助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互助黄芪药材以“根条粗长、甜味足、品质优”著称。

互助当归
互助当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互助当归药用价值 其性味甘、辛、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破瘀生新等功效。主治贫血、月经不调、闭经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痛,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素有“十方九归”和“妇科圣药”之说。

互助大黄
互助大黄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互助大黄具有保肝、泻下、利胆、抗菌、止血、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以及收敛止泻、健胃、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利尿等作用。

铜鼓黄精
铜鼓黄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18年12月18日,“中国黄精之乡”授牌仪式在铜鼓县举行。黄精属百合科,药食同源,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之功效,是江西道地、特色森林药材品种。铜鼓县现有黄精种植面积3.9万亩,规划面积4万亩,均居全省第一、国内前列。全县有黄精合作社25家、企业8家、员工达2500人,帮助850户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黄精因味甘性平的特点,作为优质杂粮已开发出黄精果脯、黄精茶、黄精酒、九蒸黄精等10多个种类的初加工产品,受到市场欢迎。

镇巴大黄
镇巴大黄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镇巴大黄根茎粗壮,干品坚实,形成层环理明显,气微香,味微涩而苦,药效成分含量高;

镇巴天麻
镇巴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镇巴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具备生产优质道地药材的条件;镇巴天麻块茎肥厚,干品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角质,气微,味甘,天麻素含量非常高;两药材的地方特色较为浓厚。

宁陕天麻
宁陕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陕种植天麻历史悠久,主栽品种为红杆天麻,在全县11个镇68个行政村均有分布,尤以城关、梅子、金川、江口、新场、广货街等中高山镇村居多,呈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上端带有枯干的杆茎,下端呈凹陷圆盘圈状根痕,带数枚膜质鞘;外表呈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常有浅色片状的外皮残留,多纵皱,可见数行不明显的须根痕组成横向环纹;气味为土腥味加马尿味;口感淡甜,涩辣味。

宁陕猪苓
宁陕猪苓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誉名秦岭猪苓,别名野猪苓、猪屎苓。宁陕猪苓个体肥大,色泽乌亮无夹砂。菌核呈条形、类圆形或扁块状,部分有分枝,表面皱缩或有瘤状突起。体轻,质硬,断面白色或浅黄色、浅黄褐色。无臭,味甘淡。

栾川山茱萸
栾川山茱萸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栾川山茱萸鲜果果实椭圆形,表面光滑,色泽鲜红,晶莹剔透,状如玛瑙;干品肉厚、色紫红、油润,品之微酸微甜微涩。

临朐丹参
临朐丹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临朐丹参外观鲜红,根粗长,须根少,深受国内外用户欢迎。2009年11月,经山东省潍坊市药品检验所检验,丹参酮ⅡA含量0.49%,是国家标准0.2%的2.5倍,丹酚酸B含量10.9%,是国家标准3%的3.6倍,两项主要药用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产区。

汝阳甪里艾
汝阳甪里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汉初年,商山四皓之一的甪里先生周术隐居汝阳,采商山、大虎岭一带的艾草为百姓疗疾治病。汉惠帝刘盈感念甪里先生之德,奉此艾草为“甪里艾”,并在当地建“商山庙”、“商山寺”以志纪念。

汝阳杜仲
汝阳杜仲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汝阳杜仲野生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汝阳地处丘陵地区,气候、土壤等条件十分适宜杜仲的生长。汝阳杜仲主要分布在南部山区,种植面积25万亩左右,被誉为“中原杜仲第1县”。主要产品有杜仲叶、杜仲籽、杜仲皮,产量3万吨左右,加工产品主要有杜仲叶茶、雄花茶等,今年来陆续开发有杜仲羊、杜仲鸡蛋等相关衍生产品。汝阳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孕育了杜仲这古老树种。汝阳杜康、杜仲、杜鹃并称为“汝阳三杜”。

嵩县皂角刺
嵩县皂角刺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皂角刺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穿透肿毒、破坚消积、消肿排脓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乳腺癌、前列腺炎、心脑血管病等中成药之中,用量不断增加。另外,皂角刺还治疗癃闭、外用治疗疥癣麻风等。

嵩县银杏
嵩县银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嵩县银杏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的特产,同时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据中国特产协会了解,嵩县银杏种核充实,两侧具有明显棱;种壳洁净光亮;种壳汉白玉色,具光泽,贮后略泛黄;种仁采后黄中泛绿,呈翡翠色,贮后渐成乳黄色。厚度0.30毫米-0.50毫米。

郧西杜仲
郧西杜仲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郧西县位于长江中游汉江北岸,秦岭南麓,属于杜仲自然分布区,辽阔的山场,适宜的气候,使杜仲基地建设发展迅速,资源丰富。郧西县杜仲基地跻身中国“四大杜仲基地”之列

哈达铺当归
哈达铺当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哈达铺当归种植区域主要位于宕昌县北部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交错边缘地带。区域内有哈达铺镇等十三个(镇),种植面积9.2亩,产量达2.3万吨。 哈达铺当归的栽培史堪称源远流长。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公元505年)北魏封宕昌王世子梁弥博为宕昌王,是年,梁弥博向南梁贡献甘草、当归。这是哈达铺当归见于史籍的最早准确年代。我国现存的最早“本草”《神农本草经》《汉代医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史书都有记载宕昌当归的文字,唐代苏敬编著《新修本草》云:“当归今出当州,宕州最良,多肉少枝气香。” 哈达铺当归其生产历史悠久,产量可观,质优品高,现已深受国内外商人的厚爱。宕昌作为当归的主产区,全县31个乡(镇)均有种植,哈达铺、理川最具岷归的生产条件,是生长的良好地区。 我县把推进中药材标准化生产作为提升中药材质量效益的重要举措来抓,按照建设“绿色、道地”药源基地的要求,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制药企业的合作,采取“政府抓规划指导、公司(院校)合作建基地、技术人员跟踪服务、乡村两级狠抓落实、县上适当落实补助”的方式,通过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严格按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加大关键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快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有效提升了全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2014年全县中药材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当归7.2万亩,当归产业已成为宕昌最具特色,最有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发展前景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宕昌党参
宕昌党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宕昌党参品质优良,驰名中外,销售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l874年)外销300余担,民国32年(公元1943年)总销售量l8万斤。区域内历代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特别是党参自1965逐渐变家种以来,当地群众一直把党参作为主要经济作物。80年代开始在产区大量种植,年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年产50万公斤。同时销量大增,一度远销东南亚。1984年获外经部《出口商品荣誉证书》,年出口20—30万斤,创外汇30万美元。随着产销量增大,种植技术及种植模式也得到了很大发展,1991年,在好梯农民土专家彭吴善创试下,党参剪茎促根技术从此诞生,在专业技术人员和药农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了剪茎促根栽培技术要点,并规范了该项技术(党参剪茎技术)。从整地、密植、田间管理、初加工及控制污染等各个环节都做到科学管理,由于措施得当,使党参生产的综合水平不断提高,控制了病虫害的发生,保障了药材质量和产量。1992年在好梯一带较大种植规模逐渐形成,种植面积达到3.1万亩,总产量0.93万吨,年产值2790万元。随着规模扩大,产量进一步提高,加上当时市场因素影响,党参价格逐步提升,生产迎来大发展,l997年产区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1.6万吨,产值9600万元。这一时期党参专业市场在民间已经形成,宕昌党参开始品牌化发展,外地客商不再转场,直接到产地收购。 经过多年发展,种植技术和规模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多项发展中药材的政策措施,提出了“南果蔬、北药牧”的经济发展方向。产区乡党委政府把党参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进行科学规划、大力宣传、周密部署。宕昌县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作了大量细致的技术指导,通过办示范点、选育引进新品种、普及党参剪茎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改进种植技术、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配方施肥,从种植材料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严密把关,确保药材产量和质量,使中药材种植得到空前发展。现在宕昌25个乡镇有21乡镇种植党参,种植面积达5.5万亩,年产量4万吨,产值达1.6亿元,占产区农民经济收入的61%。 在市场引导、政府鼓励和技术保证下,党参生产表现出群众积极性高、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种植科学化、标准化等特点,产品体长均匀、皮薄、有柔韧性,气味芳香、嚼之无渣、味甘甜,药用成分含量高,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铜梁枳壳
铜梁枳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又名川枳壳、江枳壳,是重庆地区的道地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铜梁枳壳气清香,汁胞味苦而后酸,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药用价值高。

镇坪黄连
镇坪黄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镇坪黄连,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江西、四川、湖北大批药商纷纷来这里办会馆、建基地、发展贸易,形成了“无地不药、无农不药、无商不药”的局面。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镇坪生产黄连200余担。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指示,以集体办药场的组织形式,在海拔1400米以上林区种植黄连。公社、大队办起药场99个,是解放后大面积栽植黄连的第一步。1984年,镇坪县黄连研究所成立,承担全县黄连基地建设,为镇坪黄连发展提供了坚实地技术保障。

宕昌大黄
宕昌大黄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宕昌历史悠久,早在公元307年,就有宕昌国,羌族人长期经营养殖业种植业。在这悠久的历史当中,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尤其是大黄的生产发展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宕昌县竹院一带大黄种植始于东汉时期,公元753年,宕州(今宕昌)大黄被鉴真和尚东渡日本时捎去,与日本大黄杂交,育成日本纹州大黄。《唐本草》“大黄,幽,并以北渐细,气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凉州、西羌、蜀地皆佳,陶称不及陇西,误矣”。清光绪年间,随着人们对宕昌大黄的优良品质有了较高的认识,宕昌大黄销量大增,涌现出许多本地和外地商人,进行收购、加工,出现了“协同源”、“照兴茂”、“义和昌”等有名商号。改革开放后,大黄被列为甘肃四大药材之一,1984年,经经贸部批准,宕昌大黄以“双鹿牌”商标远销东南亚各国,年出口20—30万公斤,创外汇38万美元。1992年国家工商总局审批注册商标为《哈达铺》牌大黄。2007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2012年,宕昌大黄获第十九届杨凌农高会“后稷奖”。

彭州川芎
彭州川芎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彭州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彭州川芎品质上乘,具有根茎大、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以“菊花心”而闻名。川芎是彭州市的传统地道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在明代就有种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其品质与彭州的土壤、气候、水文特色息息相关,并且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彭州浓郁的人文特色。彭州川芎常年种植面积6万亩,总产量1.5万吨,产值3亿元,无论种植面积还是总产量均占全国地道中药材川芎产量的8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川芎种植基地和集散地,代表着中国川芎的规模与品质,川芎主产镇敖平镇被誉为“中国川芎产业第一镇”。彭州川芎远销海内外,每年走向国内外市场的川芎达6000吨,占国内外销量的80%,其中销往韩国的就有600吨至800吨,同时销往台湾、东南亚及世界各地。

靖州茯苓
靖州茯苓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茯苓是一种食药两用的大型真菌,茯苓性平,味甘,渗湿利水,清火,安神,人们常吃茯苓可改善睡眠,又能抗肿瘤。湖南靖州在明朝早期古人就发现了茯苓,但说得很神奇,都称它茯苓为茯神、小神仙,人们要想得到他,必须先把善事做好,否则就算得了它也要跑掉。靖州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就有人进行人工栽培松茯苓,现已持续发展50多年,开始找小茯苓做种(当时叫嫁接栽培法),从70年代中期到今研发选育了纯菌丝种栽培,2013年又将菌种搭载神舟十号卫星进了太空旅变育种试验成功。靖州茯苓产业能持续发展50多年,从小到大,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茯苓菌种选育、繁殖中心”、“中国太空茯苓诱变育种、栽培试验基地”、“中国茯苓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中心”、“中国茯苓初级产品及精深产品研发、加工、出口基地”、“全国干、鲜茯苓集散中心”。

宕昌黄芪
宕昌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宕昌县位于甘肃南部,陇南市西北部白龙江中游,岷江之滨,它东与礼县接壤,西与甘南州之舟曲、迭部相邻,南与武都毗邻,北与定西岷县相连,是产特有的黄芪之乡。 宕昌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观奇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们在岷江两岸繁衍,生息于此,早在商、西周时,宕昌为羌人居地(公元前11世纪)属陇西郡,后在东汉时期、光武帝初年羌道属武都郡,在晋怀帝永嘉元年(公元307年),羌人始建宕昌国,为最早的行政建置,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以其他为宕州,设宕州总管府,隋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宕州为宕昌郡,遂有“宕昌”之名延称于今,1954年6月,经政务院批准将西固县治迁至宕昌,11月13日,西固县更名为宕昌县。 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哈达铺,并作出了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加油站”。2005年被国家列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重点建设“红色旅游”景区之一;哈达铺长征纪念馆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宕昌境内地形特殊,表现各异,既具有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特别是国家AAAA级森林公园官鹅沟,景点繁多,风光奇特,被称为“小九寨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古老的宕昌国遗址、险峻的三国古栈道、闻名全国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风景如画的官鹅沟自然风光,加上独特的民俗风情、多彩的民间艺术,使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 宕昌地处青藏高原边缘的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交错地带,境内山高坡陡、地形复杂、属亚热带、温带、寒带三种气候过渡地带。由于境内地理位置特殊,气候差异大,光照充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层次分明的气候特征,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为发展中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宕昌县中药材资源丰富,自古就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全县境内有中药材资源690多种,野生400多种,其中有收购量的就有142种,常年家种、面积比较大的药材有当归、大黄、党参、红芪、黄芪等10余种。可以说宕昌的确是天然中药材的宝库。在这天然宝库中有许多优质中药材其种群和性状当地特有,宕昌黄芪就在于其中之一。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时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南宋药物学家【弘景曰】:“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洮阳指岷州,宕昌大部分地方过去属岷州管辖。宕昌境内各个山上都产黄芪,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因此有时也叫宕芪。《神农草木经》列为上品。 由于宕昌的气候阴凉湿润,光照充足,境内山高坡陡,地貌复杂,植被多样化且繁茂,除岷江流域的河谷地带以外全县其他地方均能种植黄芪。宕昌黄芪和宕昌红芪一样享誉中外,主要取决于质量特色,而质量的特色又取决于宕昌独特的地域环境。该环境下的自然气候,土壤和独特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宕昌黄芪质量特色存在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在民国时期,就已成为外销的商品药材之一。从1978年开始,由野药变为家种。全县年均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产量达1.8万吨。 宕昌县历届县委、政府领导都尤为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得到了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2年宕昌中药材种植得到国家医药总公司帮扶,农业部药材司为此派梁金龙同志到宕昌挂职副县长,主抓宕昌优特品种中药材的种植和加工销售。并在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各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中药材种植的一系列经验,进一步扩大了优势品牌,推动了中药材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健全了服务体系。县上有专职负责中药材产业开发的规划指导、技术培训、信息交流、沟通协调的中药材开发服务中心。通过办示范点、选育引进新品种、进一步改进种植技术,推动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配方施肥,从种植材料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严密把关,确保药材产量和质量,使黄芪种植得到了空前发展。 总之,宕昌黄芪从民国时,已列为外销的商品药材之一,1978年家种以来,已大量推广、发展并以享誉中外。在市场引导、政府鼓励和技术保证下,黄芪生产表现出群众积极性高、面积大、产量高,种植科学化、标准化等特点,产品品质好,药用成分含量高,初步呈现出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态势,黄芪产业已成为宕昌最有特色、最具有潜力的重点支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都峤山铁皮石斛
都峤山铁皮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铁皮石斛因其神奇独特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效,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对其推崇备至,历代诸多具有影响的医学专著和典籍均将其收入其中,奉其为“药中之上品”。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铁皮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弱,强阴,久服厚肠胃”。意思是铁皮石斛味甘甜,性平和,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去湿除痹,降气,能够消除风、寒、湿邪等侵袭造成的多种虚弱症状。补益五脏,强健形体,滋阴。长期服用可增强脾胃功能,从而使人身体灵活,免疫力增强,延年益寿。 五代十国时期《日华子本草》:“治虚损劳弱,壮筋骨,暖水脏,益智,平胃气,逐虚邪”。意思是说铁皮石斛能够治疗虚损和劳累所致的身体虚弱,健壮筋骨,温养肾脏,提高智力,并使虚弱的胃肠功能正常,达到补虚损的目的。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名医别录》:“益精,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气,脚膝疼、软弱,健阳,补肾积精”。意思是铁皮石斛有益于人体的血液、津液、体液等的积累,补养内脏衰弱和不足,增强人的消化功能,可使人长肌肉而健壮起来,并能够消除皮肤因热邪所致的各种不良症状,去除脚膝的冷痛和酸软症状,同时补充肾阳,使整个肾脏系统得以补养,使气血、精神等充足。 ?隋末唐初甄权《药性论》:“益气除热,主治男子腰脚软弱,健阳,补肾积精”。意思是补益精气而消除烦热,主治男子的腰脚酸软,补充肾阳,使整个肾脏系统得以补养,使气血、精神等充足。 唐代开元年间道家经典《道藏》:“铁皮石斛、天山雪莲、千年人参、百二十年首乌、花甲之茯苓、苁蓉、深山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九大仙草”意思是铁皮石斛、天山(新疆天山上所产的)雪莲、生长时间达到一千年的人参、生长时间长达一百二十年的何首乌、生长时间达到六十年的茯苓、沙漠里所产的肉苁蓉、深山里的灵芝、海底珍珠、冬虫夏草为“九大仙草”。 明代名医贾所学《药品化义》补载:“治肺气多虚,咳嗽不止”意思是铁皮石斛能够治疗肺部严重虚弱导致的咳嗽不止。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石斛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补内绝不足,平胃气,长肌肉,逐皮肤邪热痱气,脚膝疼冷痹弱,定志除惊,轻身延年,益气除热,治男子腰膝软弱,健阳,逐皮肤风痹,骨中久冷,补肾益力,壮筋骨,暖水休,益智清气,治发热自汗,痈疽排脓内塞。”意思是铁皮石斛去湿除痹,降气,补五脏虚弱,强健形体,滋阴。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长期服用能够使消化系统的肠胃功能得到增强;补养内脏衰弱和功能上的不足。并能够消除皮肤因热邪所致的各种不良反应,去除脚膝的冷痛和酸软症状;消除惊悸,延缓衰老,使人体态轻盈。补益正气、卫气而消除烦热;治疗男子的腰膝软弱,健壮阳气;祛除皮肤因风寒、风热、风湿等带来的多种症状,补益肾脏系统而使精力增强,强健筋骨;温补肾脏,增强人的智力清醒头脑;治疗(因阴虚)导致的虚热出汗状况,以及体内运转不畅所致的疮疡痈疽等。 明代名医缪希雍《本草经疏》——“主伤中,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补内绝不足,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意思是铁皮石斛中焦脾胃受损,降气,补五脏虚弱和血、精、津等的不足,主治脾胃受损或功能虚弱,长期服用可增强脾胃功能,从而使人身体灵活,免疫力增强,延年益寿。 明代医学家李中梓《本草通玄》——“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意思是“甘甜的药性有益于脾胃功能的增强,咸的味道能够补益肾脏系统,因此最大的功效在于补益肾脏和脾胃系统。” 明代医学家倪朱谟《本草汇言》——“培养五脏阴份不足之药”意思是铁皮石斛是培养心、肝、脾、肺、肾五脏阴虚的药物。清代名医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胃除虚热,生津、巳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称其为滋阴补益珍品”。意思是铁皮石斛能清除胃部阴虚燥热的状况,促进体内水液的产生;对于五脏虚损和劳累所致的虚弱,用它来代替茶饮用,可打开胃口,增强消化功能,消除惊悸;治疗风寒、风热、风湿等引发的症状,能通过正气的增强来保持神智的正常,解暑,气味芳香,使人感到舒适,因此把它称为滋阴补益的珍品”。 清代医学家周岩《本草思辨录》:“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 意思是说铁皮石斛是肾脏、肺脏和肠胃方面的药物”。 清代赵学敏《本草再新》:“理胃气,清胃火。除心中烦渴,疗经肾虚热,安神定惊,解盗汗,能散暑”。 意思是铁皮石斛可以调理脾胃,清除胃火,增强肠胃功能。祛除心中烦渴,治疗经络和肾脏系统由阴虚造成的虚热,使神智安宁,并解除盗汗症状,解暑散热。 近代著名本草学家谢宗万赞铁皮石斛“脂膏丰富,滋阴之力最大”。意思说铁皮石斛的滋阴效果是最大、最显著的。

白石山铁皮石斛
白石山铁皮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石山铁皮石斛发展历史悠久,野生资源丰富,历史文献多有记载。清朝光绪年间成书的《浔州府志》卷七物产药之属就有记载:“石斛”一名金钗俗曰黄草浔州多有之以产桂平白石山为良。史料中提到的“金钗石斛”经多方考证实为现今所称的“铁皮石斛”。白石山铁皮石斛近代贸易十分繁荣,原产地还存有经营该道地药材的“兰桂庄”原址。白石山铁皮石斛不仅应用历史悠久,也富有传说色彩。政协桂平市委员会编印的《六十年沧桑话桂平》一书中登载的《道教胜地白石山》一文,就记载了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葛洪在白石山一带种植石斛,并用以救人的传说。

牛家营子桔梗
牛家营子桔梗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至此,农户家家种药,延续至今,地产桔梗质量属全国一流,除药用外,年产鲜桔梗15000吨以上,全部销往韩国、日本。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桔梗之乡”。

牛家营子北沙参
牛家营子北沙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牛家营子镇中药材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清朝康熙年间此地就建有“药王庙”,供奉药王孙思邈。公元1784年,乾隆皇帝狩猎至此,闻药香醉人,赏药花悦目,遂赐名“药王村”。从此名扬各州郡,家家种药,户户得益,历久不衰,延续至今。地产北沙参产量占全国80%,并以色白、条长、味纯正誉满全国,远销香港、东南亚。1999年牛家营子中药材基地被科技部列为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开发专项研究基地之一,拟命名为“中国北方绿色中药材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沙参之乡”。

秀山金银花
秀山金银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被列为重庆市东南生态保护区。秀山金银花的种植历史悠久,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忍冬,一名鸳鸯藤,一名老翁头,俗谓之金银花。”秀山早在咸丰年间就有金银花记载。据《秀山县志》记载,清朝末期至民国中年,县内经营药材收购的经营铺发展到35家。秀山金银花干制品颜色组成为金(黄色)五(成),银(白色)三(成),花针状花蕾、绿色清香,花针长2-4厘米,花蕾不开放。干样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5.5%,安全水分范围为≤13%。秀山金银花中优良品种“灰毡毛忍冬”,首次列入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目前,秀山自治县已成为武陵山区最大和全国具有明显影响力的金银花基地县。

崇州郁金
崇州郁金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崇州市种植郁金历史悠久,唐宋时期已盛产。崇州郁金始载于《药物论》、《唐本草》“郁金生蜀地及西域。”宋代《本草图》称:“郁金今广南、江西州郡亦有之,然不及蜀中为佳。”文中“蜀”即崇州市。清光绪三年编撰的《增修崇庆州志》记载:郁金子,即姜黄根所结子,姜黄用以染色,根插土七八寸,掘出可以入药,可以和羮,州东三十里三江场一带种植者最多。 与境外郁金相比,崇州郁金具有胆小、肉厚、质硬,切片后胆肉不分、不散,成品晶片状。特别是黄丝郁金,其胆成“鸡蛋黄”,胆汁呈鸡肉色(暗棕色),为崇州郁金所独有,为中国郁金出口的主要产区。崇州郁金具有和血散瘀、凉血散寒、抗炎抗凝、降血脂的功能,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病、抗肿瘤、抗氮化、保肝等功效,对抗艾滋病、癌症和减肥有较高的疗效。

华亭大黄
华亭大黄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亭市大黄种植植历史悠久,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产自秦岭山脉关山东麓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高寒阴湿山地,海拔1600~2200米,药用部位为干燥根及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呈黄棕色至红棕色。横断面为棕黄色或棕褐色,显颗粒性,纵断面牛肉茬明显。质地坚实,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沙粒感,是加工中药饮片及制剂的优质原料。

华亭独活
华亭独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华亭独活为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 Maxim.f.biserrata Shan et Yuan)的干燥根,根略呈圆柱形,多分枝,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根条粗壮,肉质肥厚,无柴质;断面散在油室多,呈浅黄色,气味芳香浓郁,味苦辛微麻舌。

宜君党参
宜君党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君党参表面灰黄色至棕黄色,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平坦呈菊花状;形状呈长圆锥或长圆柱形,长10~45 cm,直径0.5~2 cm,根头部有5~15个疣状突起的茎痕,根头上端有横纹(或无),下端有致密的纵皱纹,质较柔软带韧性;有特殊香气,味微甜。

黄平白及
黄平白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平白及三年生鲜品呈掌状,多有3个分枝,根茎肥厚,色白,有数圈同心环节和棕色点状须根痕,上面有突起的茎痕,下面有连接另块茎的痕迹;干品呈不规则扁圆形,长1.5-5cm,厚0.5-1.5cm,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断面呈白色角质状,质坚硬,不易折断。黄平白及气微,味苦,嚼之有黏性,其粉末呈淡黄白色。

巫溪独活
巫溪独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巫溪独活的人工种植始于道光年间,最早记录在《大宁县志》中。 巫溪县内种植的独活俗称肉独活,是目前国内品质最好的独活品种。独活喜冷凉、阴湿,适宜土质须疏松、肥沃。

融水灵芝
融水灵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融水灵芝菌盖木栓质,质地较硬,半圆形或近圆形,菌盖表面紫黑褐色有光泽,有同心环沟和纵棱纹;菌盖边缘稍薄,向下微卷;菌盖背面棕褐色;菌柄侧生或边生,不规则扁形或圆柱形,紫黑色,质地硬;菌盖纵切面淡褐色,皮壳与子实体有明显的分界线;菌柄横切面淡褐色,中心部位棉絮状;子实体有菌香气,味甘。

新宁博落回
新宁博落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博落回本地名号桐杆,属多年生草本药材品种,野生资源丰富,遍及全县各地,1986年,湖南省中药材资源普查工作中,将“新宁博落回”登记在册,从此开始人工种植,到目前为止全县博落回种植面积达10000亩,年产果荚1500吨。新宁博落回因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其优良品质,有效成分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别隐品碱和原阿片碱总生物碱含量高,其提取物是首个用于饲用抗生素替代品(博落回散)的原料。经过20多年的种植实践,目前新宁博落回种植技术成熟,初加工技术先进,应用效果突出,其提取物产品销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慈利杜仲
慈利杜仲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我国的武陵山脉一带成为野生杜仲的幸存地,而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边缘的慈利县则成为中国最大的野生杜仲林基地,早在1996年便拥有了“神秘的北纬30°,中国杜仲之乡”的美誉。其中,处于慈利县江垭镇的国营林场是杜仲主要产地,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外表皮薄,内皮厚≥3.5毫米,内表面暗紫色,光滑;质脆,易折断,断面胶丝细密、银白色、富弹性;气微,味稍苦。

安化黄精
安化黄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安化黄精根状茎肥厚,通常分枝2个以上,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折断面颗粒状、淡黄色,气微,味甜,带黏性。

英山茯苓
英山茯苓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茯苓,俗称云苓、松苓、茯灵。英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属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气候区,雨量充沛,适宜于茯苓等各类中药材生长。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因为它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

资丘独活
资丘独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资丘独活,又名恩施独活、巴东独活。功能主治:1,祛风止痛: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伏风头痛,缠绵不愈。2,解表祛湿:适用于风寒外感,兼湿邪较盛者,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舌苔白厚等。

渑池柴胡
渑池柴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渑池柴胡根茎短粗,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茎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黑褐色或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部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亳天花粉
亳天花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亳花粉,是《中国药典》中以“亳”字命名的中药材之一,又名天花粉,亳州地产药材。是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根。亳花粉个肥大、白色、粉足、筋脉少,质地上乘。花粉秋季采挖,去泥去皮晾干即可。味甘,微苦,性凉,有生津止渴、降火润燥、排脓消肿等功效。

淳安白花前胡
淳安白花前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处浙江千岛湖区的淳安县紧邻宁国产区,前胡种植发展主要集中在临岐镇周边一带,年产量在150-200吨,浙江前胡也是目前市场上主要流通的前胡之一。

弶港甜叶菊
弶港甜叶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台弶港镇甜叶菊种植面积4.1万亩,年输出甜叶菊种苗10亿株、辐射面积占全国33%,规模效益全国领先,是全国主要甜叶菊优质种苗供应基地,故名“弶港甜叶菊”。弶港甜叶菊叶片厚实深绿,冲泡后淡绿清香,入口甘甜,是高甜度、低热能的健康糖源。自主培育的“江甜1号”填补了世界甜叶菊种植的空白,是继蔗糖、甜菜糖之后的“第三代健康糖源”,东台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东方糖都”。

大兴瓜蒌
大兴瓜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兴瓜蒌具有蒌籽粒大、肉质肥厚、壳薄易嗑的特点,清乾隆年间因当地人以瓜蒌皮酿酒而被乾隆盛赞,启发群众广泛种植。大兴瓜蒌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叶子心脏形,花白色,雌雄异株,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收获时为深绿色,晾干后皮为黄色,果实直径120mm~150mm,果皮金黄色,棱沟10条~14条。每果籽粒230粒~300粒,千粒重约300g。籽粒卵圆形,长约18mm,宽约10mm,籽粒饱满,种皮薄,深褐色,易剥离。种仁淡绿色,肉质厚,质脆爽,味清香。

天问山黄精
天问山黄精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问山黄精地域范围位于哈尔滨市区东南,属半山区,为张广才岭与松花江平原交汇地带,世界上仅存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森林与林间山泉交汇区域,林地与山间湿地交汇冲积形成的缓坡的地方。由于黄精喜阴凉湿润潮湿环境,所以保护范围内沟谷溪边缓坡林缘地是黄精生长的绝佳地理环境。天问山黄精外观呈结节状弯柱形,直径0.7~1.8cm,表面黄色或黄褐色,半透明状,有纵皱纹。质地硬韧,微柔软。断面淡黄色;气微、味甜香浓郁。

克旗黄芪
克旗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克旗黄芪呈圆柱形的单条,切去芦头,顶端间有空心。表面淡棕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有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味甘,嚼之有豆腥味。长120厘米以上,上中部直径3厘米以上,末端直径不小于0.5厘米,无根须、老皮、虫蛀和霉变。

绛县柴胡
绛县柴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绛县柴胡呈圆柱形或长圆锥形。长6~15cm。直径0.3~0.8cm。根头膨大,顶端残留3~15个整基或短纤维状叶基,下部分枝。表面浅棕色,具纵皱纹、支根痕及皮孔。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显纤维性,皮都浅棕色。木部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

赤城赤芍
赤城赤芍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赤芍是我国较为出名的中药材,用途广泛,市场需要较为广泛。赤芍是赤城的道地中药材,为毛茛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根类药材,采挖后除去茎叶、须根,晾晒时洗净泥土,晒干后切片入药。赤城县地处冀北燕山山区,赤芍资源丰富、品种优良,是赤芍的道地产区。赤城县通过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并推广赤芍人工种植,面积达到500亩,发展目标为建设万亩赤芍种植基地,打造赤芍特色产区。

卢氏连翘
卢氏连翘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卢氏县作为全省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海拔最高的深山区县,目前已成为全国连翘人工种植第一大县。卢氏连翘具有色正、瓣大、壳厚、有效成分多、药用价值高等特点,已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卢氏连翘早在1893年的光绪癸巳年,已载入《卢氏县志》;据相关部门检测,卢氏连翘所含的连翘苷、连翘酯苷A的含量远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标准。

郓半夏
郓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半夏作为郓城传统道地药材之一,种植历史悠久。半夏是菏泽郓城传统地道药材之一。以资源丰富,色白、质实、个大而闻名,历史悠久。明朝弘治年间,户部尚书佀钟(郓城人),曾将郓城产半夏带进宫廷,受到赏识,自那时起,郓城产半夏名闻全国,号称“郓半夏”。

遂昌三叶青
遂昌三叶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遂昌三叶青”当地称之金线吊葫芦,据1987年《遂昌县中药资源普查名录》记载,遂昌全县都有三叶青分布,以琴淤乡、左肩村资源较丰富。当地有悠久的民间用药历史,小孩发热、腮腺炎、扁桃体炎等,家长就会去山崖边挖三叶青磨成糊给孩子吃,无毒副作用,效果明显。“遂昌三叶青”其块根含有丰富的黄酮、多糖、多酚等,是滋补佳品,遂昌老百姓桌上有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美味佳肴—三叶青炖猪蹄,作为药膳得到游客的青睐。此外,“遂昌三叶青”具有活血散结、消炎止痛、祛风化痰等功效。

新绛远志
新绛远志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远志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中旱生植物,喜凉爽忌高温,耐干旱怕水涝。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1578年)讲:“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山西新绛为远志传统、道地产区,当地农民多为传统、习惯性种植。

玉门枸杞
玉门枸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玉门地处在枸杞种植黄金带上。因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小,使枸杞生长周期长,营养成分多,保证了枸杞正常采摘和晾晒,减少了树体及鲜果的病虫害,造就了色泽鲜红,口味甘甜、粒大皮薄、肉厚汁多的优良品质。

龙山黄柏
龙山黄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山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治疮的功效,是复方黄柏液、黄柏胶囊的主要原料。

龙山厚朴
龙山厚朴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山厚朴既能温燥寒湿,又能行气宽中,为消胀除满之药,同时又可用于痰湿内蕴,胸闷喘咳,是“藿香正气水”的主要一味原料。

天门半夏
天门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因独特的地理和气候因子,天门地域内野生半夏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天门半夏外观呈紫红色,粒大饱满,抗性强,产量高,是甘肃购种的首选目标。在江汉平原及全国,天门半夏药用价值也极高,经研究发现,天门半夏中5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优异,其中生物碱≥0.038%、鸟嘌呤核苷≥0.02%,天门半夏因其良好的药用品质,在国内市场有很高的知名度。

宣城铁皮石斛
宣城铁皮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宣城铁皮石斛鲜品:茎丛生,圆柱形,茎高≤40厘米,茎粗3毫米~8毫米,茎杆青绿色;叶片正面为深绿色,背面为淡绿色;花淡黄色,总状花序,3朵~5朵。茎鲜食味甘,无苦味,多黏汁,少残渣。 宣城铁皮石斛干品:卷曲状或条状,无根头,无叶鞘,表面暗黄绿色或金黄绿色,有细纵皱纹,节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气微,味淡,嚼之有浓厚黏稠感,少渣。

慈溪麦冬
慈溪麦冬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慈溪麦冬是全国公认的麦冬类“道地药材”,是著名的“浙八味”之一。慈溪麦冬含有较高含量的麦冬总皂苷,并独有麦冬龙脑苷和龙脑次苷。与其他地区生产的麦冬相比,慈溪麦冬需种植3至4年,加工需要经过“三闷三晒”。而产区土壤属钙质潮土类淡涂泥土,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加工工艺造就了慈溪产麦冬的高品质。崇寿作为慈溪产麦冬的主要产地,麦冬种植历史久远。

绛县黄芩
绛县黄芩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芩是山西省野生中药材中历史上产量最大的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靠野生资源供应市场,由于过度采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野生黄芩资源面临枯竭。绛县黄芩种植历史记录为1977年面积为3亩。20世纪80年代末本省开始野生变家种技术研究,从2000年开始在绛县黄芩的种植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绛县黄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

绛县连翘
绛县连翘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每年阳春三月,位于山西省绛县南樊镇沸泉村连翘坡上的千亩梯田连翘迎春盛开,连翘花次第绽放,一时间,花开遍野,如火如荼。 盛开的连翘花金灿灿、黄澄澄,远望金光闪耀,随山势起伏无边无际;近看黄花满枝、密密匝匝,芳香沁人心脾,村庄、麦田、杏花镶嵌其中,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田园水墨画。

同心银柴胡
同心银柴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同心银柴胡干品呈类圆柱形,细长偶有分枝,长20~45cm,直径0.5~1.5cm。表面呈棕褐色或浅棕黄色,有扭曲的纵皱纹,且细腻明显,几无“砂眼”,根头部略膨大。

英山天麻
英山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英山天麻主要产地在大别山主峰天堂寨,海拔最高点1729米,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温润季风性气候。全县年均降水量达到1403毫米,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60天,是武汉周边地区唯一没有霾的地方,良好的气候条件为英山天麻的生长提供了天然保障。英山县种植天麻历史悠久,目前全县天麻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年产量1.2万吨,有14500户农户参与种植。

介休绵芪
介休绵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绵黄芪,药食同源,是补气良药,具有排毒生肌的效果,素有“十药八芪”之称。自古以来,绵黄芪在介休就有种植,是介休的道地药材,品质堪称上佳,且《本草别说》有记载,“黄芪,本出绵上为良,故名绵黄芪,简称绵芪,今《图经》所绘宪水者,即绵上地相邻尔。”

澄迈山柚油
澄迈山柚油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柚油,又名山茶油,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海南当地称它为“山柚”,和常见的茶油没什么区别,因为营养价值非常高,古时被视为山珍贡品,民间誉为“宝油”,现代称之为“液体黄金”与“东方橄榄油”。

江门牛大力
江门牛大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门牛大力”生长于深山幽谷之中,气味甘香,性温和,具有壮阳,养肾补虚,强筋活络,平肝、润肺之功效。适合:肾虚,血气不旺,风湿骨痛,经常咳嗽患有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吸烟和吸入厨房油烟人士。

禹州半夏
禹州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一阴生,天地间不再是纯阳之气,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自古以来,许多禹州人以种植、采收中药材为主,代代相传。“春采茵陈夏采蒿,知母黄芩全年刨;九月上山采菊花,十月坡岭摘连翘。”此首脍炙人口的民谚,至今仍在广泛流传。常年的实践积累,禹州药农不仅善于种植管理,而且精通产地加工,以增加药物固有疗效。 目前,在种植方面,按照基地化、生态化、规范化要求,已发展连片种植基地200多个、省级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4个,重点发展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丹参、禹半夏、禹金银花、地黄7个草藤本道地药材品种和迷迭香、连翘、杜仲、银杏等木藤本药材品种。

禹州丹参
禹州丹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禹州产丹参,又叫豫西丹参,特点是根大、长圆柱形、色红、表面有浅槽,功能主治:活血祛瘀、凉血消肿、养血安神,这几年销量逐年增加,深受亳州、安国等地药商的青睐。

明光甜叶菊
明光甜叶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光甜叶菊是明光市的特产。并且我市是全国最优质的甜叶菊主产区,全国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基地之一。甜叶菊,是一种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叶片中含有菊糖苷,其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是一种极好的天然甜味剂。经现代科学证明,甜叶菊对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喝甜菊茶,能帮助解除精神疲劳,促进新陈代谢,有益于人体健康,是现代安全保健糖料。

淳安覆盆子
淳安覆盆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覆盆子,早在《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从2000年前的汉代延习应用至今,是兼备鲜美口味与保健功效的第三代新兴水果的代表。临岐镇是“浙江省覆盆子之乡”,去年全镇覆盆子种植面积2.2万亩,约占淳安县的75%。青果干货产量660余吨,占全国产量的将近一半。目前注册了“淳覆盆子”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淳安覆盆子”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

建德西红花
建德西红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藏红花的学名叫西红花,原产地在伊朗、希腊、西班牙等中东及欧洲地区,由西藏传入我国内陆地区,虽然称作“藏红花”,但西藏寒冷的气候条件并不适合藏红花的生长,其中的“藏”字指的是由西藏传入中国而非产于西藏的意思。中国最大的西红花种植基地就在浙江省建德市。

祁山药
祁山药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祁山药,又名淮山药、麻山药,为“本经”上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根茎。本经原名薯蓣,因唐代宗名豫,避讳改为薯药,后又因宋英宗名曙而改为山药。山药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河南省怀庆府一带所产量大质优,故有“淮山药”之称。因为山药为药食两用品种,扩种面积很大,河北安国一带产量很大,其产品以安国集散地为集散地,所以称“祁山药”。

祁菊花
祁菊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祁菊花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份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气味甘甜清香,具疏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等症。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安国盛产祁菊花,《中药志》记载:产于河北安国者,称为“祁菊”,其质轻浮于水,叠瓣不粘连,味甘气清香,花冠似玉盘。菊花挥发油和菊花油环酮等有效成分明显高于普通菊花,绿原酸含量高达0.5%,大大高于《药典》要求的0.2%。受到海内外中药企业的青睐和重视。

清水半夏
清水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近年来,清水县主打无公害半夏品牌,主推小拱棚作务技术,确保了半夏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等适宜条件,大幅度提高了半夏产量。以半夏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已成为清水县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之一。近年来全县在川塬区大面积种植半夏,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亩均纯收入达万元以上。

德庆巴戟
德庆巴戟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巴戟,属茜草科藤蔓植物,俗称鸡肠风,学名巴乾天,是一种中药,也是四大南药之一,具有壮血气、强筋骨、法风湿、滋补肾阳的奇效。德庆,就是它的原产地,种植巴戟有着悠久历史。德庆是全国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单产最高、品质最好的巴戟生产基地。

德庆何首乌
德庆何首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何首乌,原名首乌,土名夜交藤 产于岭南各地,但以德庆县出产的质量最佳。相传,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德庆州府(今德庆县城)一监狱里,一个姓何的犯人在狱中偷吃野生首乌后,其头发由白变黑,何首乌一名由此而来。

天水连翘
天水连翘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连翘,又称黄花杆,是一种常见中药材。连翘属落叶灌木,枝干丛生,小枝黄色,拱形下垂,中空。叶对生,单叶或三小叶,卵状椭圆形,缘具齿。早春先叶开花,花冠黄色,一至三朵一丛,香气淡雅。果实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表面生皮孔,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每年四月的秦岭,绿如海,花如潮,连翘黄花怒放,为秦岭大地披上了“黄金甲”。

禹州金银花
禹州金银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禹州金银花花蕾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绿白色或黄白色,花冠厚稍硬;气味清香,沸水冲泡后,汤色澄清、淡黄绿色、鲜亮、气味清香,微苦。

遂昌菊米
遂昌菊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遂昌菊米是具有悠久历史,据《增广本草纲目》记载:“处州山中出一野菊,如半粒绿豆大,甚香而轻圆云:清火、明目为第一,产遂昌石练山”。它原是零星分布的野生甘菊之蕊,产量有限具有润肺败毒、清火明目、平肝降压、益阴滋肾、降低血脂等作用,尤其是对视力衰退及高血压患者具有极佳的抗病保健功效。遂昌石练出产的为最佳。遂昌县由此被命名为“中国菊米之乡”。

平顺连翘
平顺连翘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顺连翘”产于素有“中药材王国”之称的平顺县。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海拔落差大,小气候多样,造成日温差大、雨热同步的特点,使得当地生产的连翘产品中的 “连翘苷”和“连翘酯苷A”含量高、单产高、规模大,给连翘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马厂当归
马厂当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厂当归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马厂当归的地理标志保护区域范围为鹤庆县所辖草海镇、松桂镇、金墩乡共3个乡镇。经过100多年的种植发展,现以个大、肉肥和挥发油含量高而居全国当归之首。 马厂当归味甘微辛、气味芳香、性温,具有补血、活血、润燥滑肠、破淤生新、调经止痛和治疗血虚头疼等功效。

兴义黄草坝石斛
兴义黄草坝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义原名“黄草坝”,历史上因盛产黄草而得名。黄草又名石斛,明清以来,万峰林一带就是这一地道中药材的原产地和主产地。

大邑黄连
大邑黄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邑黄连”主产出于大邑出江、斜源等地,因其气候湿润,土壤厚、肥力强,非常适合黄连生长。同时,大邑也是成都中药材生产基地。

亳丹皮
亳丹皮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亳州是药用牡丹的主产区,亳丹皮即药用牡丹根的皮,秋春季采挖3—5年的牡丹,除去根的表皮和皮肉木质,晾干即可。亳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的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及排毒养颜有良好调节作用。

固阳黄芪
固阳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固阳县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大青山西段,固阳黄芪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热怕涝,忌强光,这样的气候十分适宜黄芪生长,固阳黄芪呈圆柱形,质坚而绵,外观黄褐色,韧皮部黄白色,有放射状的裂隙;木质部淡黄色似菊花心,味微甜,嚼之有豆腥气。

景泰枸杞
景泰枸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甘肃省景泰县,位于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2100米,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间2651小时,全年日照率62%,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独特的盐碱地质,造就了景泰枸杞非凡的品质。景泰枸杞具有色艳、粒大、肉厚、质柔润、籽少、含糖量高等特点,备受省内外客商青睐。

中宁枸杞
中宁枸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千百年来,事实证明宁夏中宁有枸杞生长独特的风土条件,是任何地方无法复制的,素有“中宁枸杞甲天下“的美誉。中宁枸杞果实肉厚、味甘、质柔,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全国其他的产区。其中,人体所需的18种氨基酸含量第一,铁、锌、锂、硒、锗五种抗衰老的微量元素含量第一,枸杞多糖含量第一。因营养价值最高,保健效果最好,国家医药管理局将宁夏定为全国唯一的药用枸杞产地,是唯一被载入新中国药典的枸杞品种。 1995年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

伏龙山七叶一枝花
伏龙山七叶一枝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七叶一枝花,各地方叫法不同,所以有许多 名字,最常听的称呼有蚤休、蚩休,草河车,重台草,重台 根、整休,白甘遂,金线重楼,枝花头,螺丝七、海螺 七,虫蒌,九道箍、鸳鸯虫,螺陀三七等七叶一枝花具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晾肝定惊之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蛇虫咬伤,疔疮肿痛,跌扑伤痛,惊风抽搐等

渑池丹参
渑池丹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渑池县地处豫西丘陵浅山区,是中药材生长的优质产区,素有“半个药柜”之称。渑池丹参品质极佳,丹参酮含量在0.46%~1.23%之间,远远超过国家的0.2%标准,“渑池丹参”于2016年12月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渑池县目前丹参种植面积约6万亩,政府希望尽快实现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带动豫西丹参优质产区共同发展。

鄂伦春北五味子
鄂伦春北五味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鄂伦春北五味子”为木兰科落叶木质藤本,高达8m—15m之间,根系发达,花单性,多为雌雄同株,成熟果实小,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圆形,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柔润,果肉柔软,果肉味酸。果中有种子1—2粒,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陇西黄芪
陇西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芪是甘肃陇西县著名特产之一,其生长气候高寒阴湿,土地肥沃疏松,具有黄芪生长独特优越的地理条件。黄芪由陇西栽培的历史悠久,独享其名。其性微温,味甘,属无污染产品,馈赠亲朋之珍品。陇西盛产100多种中药材,素有“千年药乡”之称,所产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等药材质优量大,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享有“西北药都”、“中国黄芪之乡”等盛誉,已成为西北地产中药材生产、销售、种苗繁育和信息服务中心。

陇西白条党参
陇西白条党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陇西白条党参产区主要为黄土丘陵地,坡度10—25度,既可完全吸收适量降雨,同时又保证了夏季暴雨和秋季持续降雨时的排水;干旱的气候有效抑制了地上茎的生长和花的分化形成,根吸水吸肥刺激向下垂直生长,形成独苗独条,条直,少分枝,同时,可大幅度减轻根腐病、锈病和白粉病的发生和流行。

岷县当归
岷县当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岷县当归,甘肃省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岷县当归长10—20厘米,头质坚硬,主根粗,外皮黄棕色或黄褐色,全体有纵纹,归头直径1.5—4厘米,下部生有3—5条或更多的支根,归尾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小疙瘩状的须根痕迹,质多柔软、坚韧,断面黄白色,具有放射状纹理,习称“菊花心”。有隙裂,中层有浅棕色环纹,并有多数棕色油点,气清香、浓厚。

罗田天麻
罗田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田天麻为兰科寄生草本植物,整个植株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地上花茎和地下块茎。罗田天麻干燥块茎外呈椭圆形长条,微扁,皱缩而稍弯曲,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而成的横环纹多轮,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顶端有红棕色至深棕色樱嘴状的芽或残留茎基;另端有圆脐形疤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整,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气微,味甜。

玉龙滇重楼
玉龙滇重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滇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茎入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中药材重楼的基源植物之一,也是云南省道地中药材。重楼具有一定的功效,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同时具有止血、免疫调节、抗肿瘤、细胞毒、抗炎、心血管、抗菌抑菌、镇静镇痛等作用。像国内目前以重楼为主要原料的产品就有很多,如云南白药系列、宫血宁、热毒清、抗病毒颗粒、季德胜蛇药片、重楼解毒酊等。其中滇重楼的药用价值最佳,在世界24种重楼中,以滇重楼质量最好。通过测定,“玉龙滇重楼”皂苷含量平均达1.0%以上,是目前国内较好的滇重楼品种。

巴彦淖尔河套肉苁蓉
巴彦淖尔河套肉苁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巴彦淖尔河套肉苁蓉是我市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又称地精。是当前世界上频临灭绝的物种,药用价值极高,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色氨酸、总黄等珍稀营养滋补成份,也是历来补药类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的补益药物之一。它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巴彦淖尔河套枸杞
巴彦淖尔河套枸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河套平原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自流灌溉区,自古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美誉。这里地势平坦,沃野千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被誉为“塞外粮川”。河套平原盛产的优质枸杞, 粒大、皮薄、籽少而坚实饱满,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含量高且质量好,是性平味甘、益精、明目、养肝、滋肾、润肺的原料中药材,经专家鉴定,品味居全国之首。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可以出口的优质枸杞,因此“巴彦淖尔河套枸杞”在同类产品中有一定优势,目前,巴彦淖尔市拥有中国枸杞行业唯一的一处枸杞出口基地。

怀玉山三叶青
怀玉山三叶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品介绍: 怀玉山三叶青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学名三叶崖爬藤,别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本草纲目》称“三叶崖爬藤,性凉、味微甘、辛,清热解毒、活血祛风”。全草均可入药,是我国独有的、极其稀少而珍贵的、具有神奇药效而难得的中草药,素有“植物抗生素”、“药王”等美誉。怀玉山三叶青具有活血祛风、抗炎、镇痛、抗病毒、抗肿瘤等功效,用于治疗不明原因的高热,对各种炎性水肿、肺炎、肝炎、肾炎、癌症有奇效。 2018年3月,怀玉山三叶青被江西省森林药材与食品研究所推荐为“适宜林下套种栽培的中药材品种”。

德兴铁皮石斛
德兴铁皮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铁皮石斛茎直立,圆柱形,长9-35厘米,粗2-4毫米,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花期3-6月。于海拔达1600米的山地半阴湿的岩石上。其茎入药,属补益药中的补阴药。

莒县丹参
莒县丹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莒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无任何环境污染,适宜的气候土壤条件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构成了中药材的最佳适生区。库山乡现已成为国家级中药材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目前种植规模已达三十万多亩。莒县产丹参数量多、质量好,2001年经国家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莒县库山丹参含胴IIA量高达0.42%(国标为0.2%),该乡丹参产量占全国市场的20%。以丹参为主的莒县库山优质中药材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乡现已成为国家级中药材生产基地,山东省最大的优质中药材集散地。

莒县黄芩
莒县黄芩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莒县库山乡位于莒北山区,辖43个自然村,3.1万口人,对空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该乡地处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壤多为沙壤土和棕壤土,属中性土壤,适宜于中药材生长。库山乡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经过近三十年的培育发展,黄芩植面积现已达到1万多亩,年总产值达5000多万元,据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测定,库山黄芩含苷量高达16.3%(国标为9%)。不断加强中药材生产规范管理,注重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进一步规范、建立起了从种子采集到收获全过程的文字记录,构建起了系统的中药材GSP和GAP认证的基本框架,为开展科研工作、积累实验数据提供了切实保障。库山黄芩以规模大、药用成分含量高而畅销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目前鲁东南最大的中药材黄芩、丹参集散地。在此基础上,该乡先后在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以库山为核心的“莒县黄芩”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农业部登记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库山地产黄芩先后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双认证”。2014年,库山乡(丹参黄芩)被山东省农业厅评为山东省一村一品示范乡镇。今年该乡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巩留天山伊贝
巩留天山伊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巩留县莫乎尔乡特殊的逆温带气候、优质黑钙土、丰富的地热资源十分适合贝母的生长,莫乎尔乡天山伊贝贝母人工种植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多年的种植栽培中摸索积累丰富的经验,在选种、栽培、选地整地、田间管理、采挖等技术上形成了一套成熟适用的栽培技术,再加上套种的玉米、油葵、大豆等农作物亩均收益十分可观,亩收入达万元,农牧民伊贝种植积极性高涨,全乡有70%的农牧民从事贝母种植业。尤其近十多年发展较快,近年来,由于乡党委、政府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又加之贝母价格的上涨调动了全乡广大农牧民种植贝母的积极性,贝母种植规模快速扩大,全乡贝母种植由原来的小庭院、小面积种植走向了大面积、大规模种植。目前,全乡已建立了贝母种植基地,贝母种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全乡贝母种植总面积已超过万亩达到11000亩,成为全疆名副其实的贝母种植第一大乡。 巩留天山伊贝在当地被誉为是“金豆豆”,销售全国各地及出口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近年来,通过贝母节和外宣等方式使 “巩留天山伊贝”在市场的知名度越来越高,由于贝母价格的上涨,使全乡广大农牧民群众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贝母种植业已成为全乡的特色支柱产业。

武都红芪
武都红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红芪在中药应用史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远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红芪。据《本草纲目》记载,“黄芪出黑水宕昌者,色白,新者亦甘而温补”。《阶州志》云:“白龙江,自阶州以下谓之黑水”,可见武都是甘肃省红芪最早的产地。《甘肃省志》记载,“武都红芪家种始于1956年,面积达3万亩以上。 根据记载,800年前,红芪就畅销全国各地,每年晋商聚集在文县碧口,收购从武都骡马运来的红芪,再从水路销往全国各地。同时,山西晋商从我区引种种植,因产地环境因素,所产的红芪质量性状发生了部分变异,药用效果和有效成分不及我区生长的,为了区分,称山西引种种植的红芪为“晋芪”。八十年代初,武都红芪达到了高峰时期。 1985年,武都红芪在上海农产品展销会上荣获国家外贸部颁发的《出口商品荣誉证书》;2007年,“亮陞”牌红芪在第十届杨凌农高会上荣获“后稷奖”。2010年,武都红芪通过了省农牧厅无公害认证。

房县虎杖
房县虎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虎杖根状茎木质,黄褐色,节明显。茎直立,圆柱形,丛生,无毛,中空。房县虎杖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定痛、通便解毒、止咳化痰的作用。虎杖含有一种重要的物质——白藜芦醇。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可降低血液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凝结和血管舒张,保持血液畅通。

新宾辽细辛
新宾辽细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宾辽细辛为马兜玲科细辛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根细味辛而得名,为辽宁省的特产药材,故又称辽细辛。因为它根形似人参,花形象烟袋锅,又有“烟袋锅花”的别名。新宾辽细辛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状,节明显;下生多数细长黄白色根,具有特异辛香。叶长柄生于基部,叶片呈全缘心形,先端钝尖或急尖,基部两侧圆耳状,叶表面、叶背面和叶柄无毛。花单生于叶腋,为紫红色;花被裂片三裂,广椭圆形,由基部向外反折(卷),贴靠于花被管上。果实为假浆果,成熟时不开裂,腐坏后不规则破裂;种子椭圆状船形(卵状圆锥形),硬壳质,褐灰色,背面凸,腹面的边缘常向内卷呈槽状,具黑色肉质假种皮。

潜半夏
潜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潜江市是潜半夏道地产区,地处北纬30°附近,气候温润,汉水与长江冲积形成的泥沙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湿润肥沃、透气性好,为潜半夏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潜半夏属单子叶植物纲,天南星科,折睥生有毒草本,地下有小块茎。掌状复叶具三小叶,叶柄基部有上瘤状突起,即珠芽。初夏开花,肉穗序外有黄绿色佛焰苞。生于野外树下或旱地里,适应性强。

郧阳天麻
郧阳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郧阳天麻为兰科寄生草本植物。 整个植株无根、无绿色叶片,只有地上花茎和地下块茎。郧阳天麻干燥块茎外形扁缩而稍弯曲,顶端有红棕色干枯芽苞,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肚脐形痕,俗称“凹肚脐”,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略透明,有点状突起形成的横环纹及纵皱纹,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角质样,有尿骚气,味略苦。

武都纹党参
武都纹党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都纹党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素花党参。根呈圆锥形,无分枝,头粗尾细,根长10—20厘米,表面淡黄色,表皮环状横纹及少数支根痕。搓条后质地柔软致密而韧,不易折断。横切面皮部白色,髓部淡黄色,形成层呈淡黄色环,有细致的放射状纹理,俗称菊花心。

桦南紫苏
桦南紫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桦南紫苏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紫苏有特殊芳香味,株高60~150厘米,茎呈四棱形、直立、紫色或绿色;叶片呈宽卵形或圆卵形、单叶对生,先端突尖或渐尖,边缘有粗圆锯齿;紫苏籽细小、为咖啡色、千粒重1.8~1.9克,籽可榨油。

平乐慈姑
平乐慈姑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乐慈姑球茎扁圆形,有2道环节,皮米白色、肉白色,顶芽粗壮,向一侧弯曲;质地细、松、粉,略带甜味,有栗香味,风味独特。

双城菇娘
双城菇娘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双城市有满族、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等15个少数民族,其中以满族人口最多。双城自开垦以来,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有托云布、丰绅将军为清朝主要将领。科举时代有进士、举人共29人,秀才191人。人文景观有承旭门、魁星楼、观音寺、双城堡火车站、承旭公园、希望广场、民俗文化步行街。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线指挥部设在双城,“四野”的将领们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新开岭、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嘉庆士九年(1814年)清廷谕准富俊将军“预筹试垦,莫若先期屯田”的奏章。选定南北长70里,东西宽130里之沃野,建城设治。因有金代达禾、布达二古城(俗称双城子)遂定名双城堡菇娘原产地东北,我市五十年代初开始种植,经过六十多年的栽培,全市面积已发展到15000亩,年产量15000吨。菇娘现已成为双城乃至黑龙江省果蔬生产的代表品种。

永吉柞蚕蛹虫草
永吉柞蚕蛹虫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野生蛹虫草(北冬虫夏草)是全吉林省一级重点保护植物。县志记载永吉县从1826年(清道光六年)开始放养柞蚕,在近200年的历史长河中,沉淀蚕农多少代人的养蚕文化。 吉林省蚕业科学研究院,是我国人工培育蛹虫草最早发明单位, 1986年向国家申报了发明专利,并且带动永吉县境内的民营企业和个人的柞蚕蛹虫草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规模。 蛹虫草所含蛋白与人体的蛋白结构和数量比较接近,容易吸收,免疫球蛋白和丰富的赖氨酸具有抗疲劳和增强人体免疫力作用。 目前,虫草酒、虫草茶、虫草米、虫草玉米面粉等蛹虫草深加工产品也相续走上市场。

新疆兵团三十一团罗布麻
新疆兵团三十一团罗布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三十一团地处华夏第一大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境内,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夏季酷热、多风,绝对最高气温42℃;降水稀少,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2889.600小时。严酷的环境条件,使得塔里木盆地的野生植被十分稀少、珍贵,而野生罗布麻就是一种十分罕见的药食兼用品种。在三十一团境内,罗布麻是当地最繁茂的野生植物,植株高大,茎高达 1.5~2?m,最高可达4m以上,其生命力极其顽强,耐旱、耐碱、耐寒的特性,完全适应当地沙漠化、盐碱化的恶劣自然条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使得三十一团罗布麻叶中所含的金丝桃苷、槲皮素、芸香甙等药用有效成分远远高于其它产区,并且富含氨基酸及钾、钙、镁等微量元素。因此,塔里木垦区所生产的罗布麻是罗布麻家族中的“麻中极品”。

瓜州锁阳
瓜州锁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瓜州历史悠远。唐朝初年,唐代名将薛仁贵率军西征,“兵困锁阳城”的历史故事充分证明了瓜州县自古以来便有着丰富的野生锁阳资源。 1、“薛仁贵兵困锁阳城”的历史故事 唐朝初年,唐代名将薛仁贵率领大军西征,在瓜州常乐城中了埋伏,被哈密国元帅苏宝同围困在城中,大唐的军队多次突围都被敌军挡回,未能成功。大唐军士只能在城中苦守,阻击、防止敌人破城。但是,城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出路又被堵死,无法送出被围困的消息,援兵也就不可能到来,在这种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老将程咬金临危自请军令,乘着天黑,敌人防备比较松懈之时,奋力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包围圈到长安请救兵。程咬金走后,薛仁贵命令三军将士节衣缩食,即便这样,城中的粮草很快就被吃光了。城中尸体遍地,士兵一天只能吃到一个窝头,好多士兵为了家里的小孩和老人能够活命,就连一个窝头都省下来留给他们,结果好多士兵饿的走路都扶着墙壁。 尽管如此,但城中军民仍任同仇敌忾。当走上城墙和敌人交战时,依然一个个精神抖擞,毫无惧色。可薛仁贵明白,人的生命是有极限的,照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即使援兵来了,士兵们早就饿死了,常乐城也必破无疑。 一日,每天坚持巡城的薛仁贵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在城中放养的战马尽管由于缺粮少草,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喂养它们,但依然一个个精神抖擞,丝毫没有疲倦困乏之色,每天早晨都迎着朝阳奔跑,并且不时欢快的长嘶几声。薛仁贵就跟踪战马,发现战马每日清晨都在野外啃食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形状如同硕大的胡萝卜,他仔细观察吃食了这种植物的战马,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就自己挖掘了一棵小心品尝,咀嚼咽下去之后,感觉味道甜丝丝的,稍微带点涩,随着咀嚼满嘴生津,一股精气似乎贯通了全身,他连续咀嚼了几根,顿觉不但没有饥饿感,而且神清气爽,精神百倍。薛仁贵大喜,一打听,原来这种植物叫锁阳,可以食用,于是,传令三军将士挖食锁阳,食用了锁阳的大唐军队一个个回复了精气神,他们坚守城池,静待援兵,当程咬金搬来的救兵赶到时,锁阳城内的唐军一个个如同猛虎一般冲出城池,和援兵一起前后夹击敌军,腹背受敌的敌军看到被围困数月的唐军一个个精神抖擞,以为他们有得神助,惊慌失措,落荒而逃,锁阳城之围遂解。从此后,这座城池就被改名为锁阳城,锁阳美誉便一代一代相传下来。 2、“瓜州锁阳”有传奇的“沙漠人参”之称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西征,路过瓜州,停兵休整,病倒了。经过很多日医治,病情不见好转,他全身乏困,四肢无力,整夜失眠。眼见西征大事受阻,三军上下焦虑不安。后来,有人进献一样物品,说是瓜州的特产,叫锁阳,是提神补气的良方。成吉思汗连忙派人熬制服下,一日连服数次,当晚觉得体内热气腾腾,香睡一夜之后,第二日顿觉的盛情气爽,精神抖擞。成吉思汗大喜,极力赞誉此物品质非凡,是罕见的“沙漠人参”,从此,瓜州锁阳更加声明遐迩。 3、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锁阳大补阴气,益精血,利大便,润燥养筋,治痿弱”。经检测,瓜州锁阳含有18种氨基酸和17种生理活性成分,富含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具有抗病毒、延缓衰老和提高人体免疫力作用。

绥宁绞股蓝
绥宁绞股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1985年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在我县发现大片被誉为南方人参的名贵药材——绞股蓝,1987年7月25日,经省科委组织鉴定,我县绞股蓝总皂甙质量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项目的先进水平。1988年10月,绞股蓝茶和总皂甙分获中国优质保健产品评选会银鹤杯奖和新星杯奖。绥宁绞股蓝是从当地野生资源中选育的七叶品种,采集当年新叶经加工而成的产品,条索卷曲、紧细匀称、色泽青绿;冲泡后汤色明亮金黄,清香爽口,味甘回甜,叶底青绿,齿脉清晰,品质优良。内在品质指标:①理化指标:总皂苷(以人参皂苷Rr计,%)含量达到4.5%,以上,总黄酮(以芦丁计,g/kg)含量≥3.4%,粗多糖(g/kg)含量≥6g/kg。

长泰砂仁
长泰砂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长泰砂仁系姜科植物豆蔻属阳春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的果实。长泰县为国家级生态县,是福建省砂仁传统产区。主产区海拔200-600m,属南亚热带气候,生长小气候气温23-27℃之间;森林覆盖率高,阴湿多雾,土壤疏松肥沃,非常适宜阳春砂仁开花授粉及生长,属中国阳春砂仁生长北缘区域。长泰砂仁素有“名贵南药”美称,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公元1687年刊行的《长泰县志土产药属》、清康熙、乾隆的《长泰县志》均有长泰砂仁的记载。另外,据科研部门测定,长泰砂仁果实含油量3.2%,与著名的阳春砂仁相当,药效与阳春砂仁相似。长泰砂仁还具有果实大、品质好、自然传粉率高,适应性广等特点。长泰砂仁蒴果椭圆形,长1.5-2.0cm,宽1.2-2.0cm,成熟时呈紫红色,干果呈褐色,表面被柔刺,种子为多角形,香气浓郁,味苦辛。在砂仁栽培方面,县农业局组织科研攻关,采用调控荫蔽度、施肥培土、人工授粉等新技术,有效提高了砂仁产量和效益,促进了长泰县砂仁产业的发展。 至2014年末,长泰砂仁生产面积达300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鲜果可达2250-3000公斤(最高达4500公斤以上),产值每公顷达数万元。如今,长泰砂仁已成为地方名产,备受我国南方地区及东南亚国家消费者青睐。

荣成西洋参
荣成西洋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西洋参2015年2月10日登记为农业部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面积600公顷,登记产量1100吨。荣成西洋参主要有效成分总皂甙含量≥6克/100克,蛋白质含量≥10克/100克,氨基酸总量≥7克/100克,粗纤维≥3克/100克,钙≥100毫克/100克,锌≥1.5毫克/100克,铁≥6毫克/100克。

高唐栝蒌
高唐栝蒌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高唐栝蒌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茎上有卷须,叶子心脏形,花白色,雌雄异株,果实卵圆形或近圆形,收获时为深绿色,晾干后皮为黄色,鲜果重300—400克,少数500克左右;晾干后果重150克左右,种子长圆形,瓤棕黄色,干果味甘,稍苦、涩 。

东乡白花蛇舌草
东乡白花蛇舌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药材 产品名称:东乡白花蛇舌草 登记证书编号:AGI01524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2179号(2014.11.18) 人文历史简介:白花蛇舌草天然生长于我国南方地区,在《西中药志》、《广西中药志》、《闽南民间草药》、《泉州本草》中均有记载。 江西省东乡县,白花蛇舌草更是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其由来也由着相应的传说。 东乡白花蛇舌草本是野生于东乡县内的水田、山坡、路边、溪畔草丛中,类同野草,无人看管却长势旺盛,其生长速度及植株高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域的白花蛇舌草,单株高度可达60公分。在近几十年,白花蛇舌草配方用量逐年增多,极高的提升了东乡县人民种植白花蛇舌草的积极性。在多年人工种植基础上,东乡县涌现出了一大批白花蛇舌草种植能手,白花蛇舌草的品质也在逐年提升,最终形成了东乡白花蛇舌草的特有高品质。

金华佛手
金华佛手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华种植佛手历史悠久已近千年。好山好水孕仙果,在浙江省金华市这片古老美丽的土地上,是道家文化的栖息地和传播地,是相传金华乃黄大仙成仙得道的之地,变孕育出佛手这种神奇的植物,佛手果实似花非花,似果非果,有的似观音玉手,有的仿佛力士的拳头,也有两者兼之,奇妙无比,人们誉它为“果中仙品,世间奇卉,药中王”。 《重修浙江通志稿》特产之部记载:“抗战前,金华佛手八万只,畅销于沪、苏。” 新中国建立后,1955年金华佛手有14470株,国家收购6.25吨。改革开发以来,金华佛手迅速发展,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推动下,佛手种植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继金华火腿之后又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产品,金华佛手连续十年获浙江省优质农产品金奖,并先后在华东农交会、中国花卉博览会(山东展区)、浙江省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金华山”商标获得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亳菊
亳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亳菊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朵大、色白,主产安徽省亳州市。亳菊是《中国药典》冠以“亳”字的道地药材,与 滁菊、贡菊、杭菊一道并称四大药用菊花。 亳菊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能。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人们常用此做药枕,亦健身避秽。 《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产安徽亳州,称亳菊,品质最佳”。《中药志》、《中华本草》称亳菊花在药菊中品质最佳。 亳菊栽培历史悠久,淮河以北的药用菊花均与亳菊有亲缘关系。1760年《百草镜》有“亳州产有白色菊花”的记载;山东的济菊,是在清朝时引自亳州;据1936年赵橘黄先生所著的《祁州药志》介绍,祁菊移自亳菊的产地。 历代文人皆有赞亳州诗句,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戏书示黎教授】“古郡谁云亳陋邦,我来仍值岁丰穰。乌衔枣实园林熟,蜂采桧花村落香…若无颖水肥鱼蟹,终老仙乡作醉乡”;宋·梅尧臣【送李密学赴亳州】“倦输关内粟,随请颍州府。治绩最可称,士民将以苏。谯郡君命重,苦县祖风殊…”。“仙乡”、“谯郡”、“苦县”即指亳州。多年来,亳州因药材而闻名,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

石河子肉苁蓉
石河子肉苁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石河子市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管辖的18个农牧团场,有11个团位于沙漠边缘,其中一三六团、一四九团和一五〇团处于沙漠腹地,团场四周被连绵起伏的沙丘所包围,是野生肉苁蓉(荒漠肉苁蓉)的原始栖息地。长久以来,肉苁蓉商品来源于野生资源,为防止过度采挖所造成的野生资源匮乏,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在沙漠上人工种植肉苁蓉,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由于这里气候干旱少雨,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冬夏温差很大,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能够满足肉苁蓉生长的下限温度和积温,沙丘多为半固定复合沙垅和金子塔沙巨链沙丘,盐碱化程度适宜,为肉苁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利于肉苁蓉养分的积累。因此,所产肉苁蓉质柔、筋少、质量上乘,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钙和铁、锰、锌、钾等微量元素。沙漠肉苁蓉的开发,不仅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时兼具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环保效应。既能防风固沙,增加地表植被,又能在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下,绿化沙漠,改善生态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真可谓“沙漠产业”,一举多赢,真正实现荒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的目标。

六盘山黄芪
六盘山黄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芪原名黄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宋《图经本草》载:“今出原州(宁夏固原)及华原(陕西耀县)者也佳。”隆德县是“原州黄芪”主产区,当地人民有长期人工驯化种植野生黄芪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隆德县委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列为三大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黄芪是隆德县道地中药材,为药食两用,具有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之功效,能加强心脏功能,保护心肌,降低血压;具有延长细胞寿命,推迟细胞老化的作用;隆德县黄芪主要产品为黄芪饮片及黄芪保健品等。

盐池甘草
盐池甘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盐池县志》记载,甘草是盐池“三宝”之一,是“西正甘草”的主产地。据考证,盐池甘草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盐池甘草抗旱、耐热、耐寒、耐碱,生长快,价值高。甘草为多年生草本、豆科植物,是一方的名产,中药界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被称为“国老”,其入药的历史,史载至今已有4000多年了。《本草图经》载:“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山头鹿》中,这样赞甘草“泉甘草茂上林中,使我母子常相保”。黄庭坚等多名诗人对甘草大加赞颂,并赋有《再和元礼春怀十首》等脍炙人口的诗词。并有《滩羊和甘草的故乡》等民歌代代相传下来。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盐池独特的多边文化,既有秦汉时期的长城墩堠,又有近代革命的历史遗迹,既有中原的农耕文化,又有塞外的游牧文化,既有陕北的信天游,又有西北的“花儿”,还有内蒙的草原文化,是“中国甘草之乡”。盐池甘草多次在全国政协网、商务部网、《宁夏日报》、《吴忠日报》等媒体被宣传报道

果洛大黄
果洛大黄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植物王国"之美称。果洛历史悠久,果洛藏语意为“反败为胜的头人”。远在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棉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累,换取生活来源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大黄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大黄流行占卜,在玛多莫格德哇遗址中发现一些石头排成圆圈,在石圆圈附近,出土了一些类似大黄残留物,显然在这儿曾进行过一些丧礼或或有关宗教仪式。根据以上推断,果洛先民通过宗教活动已初步掌握了用大黄进行医治或食用的方法,几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由于少数头人牲畜不断增加,从而也增加了牲畜因疾病而死亡,为了减少牲畜的死亡率,大黄成了医治牛羊的良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消食,当地牧民将大黄切成片,作为大黄茶进行饮用,至今,在以肉食为主的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任然喝用大黄制成的茶来降脂。在果洛民间对大黄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大兴地精的各路神仙,地藏仙与地仙女,请引领我歌辞我福。此地乃是玛域福泽地,是将向往四溢的宝地,我是岭国智慧的受护神。此歌是岭国情器赞,在此要叙述草药。夏盛奇药大黄的由来,在森尖珠母诞生的格莫。曾长出过一只大黄,从此每逢盛夏,大黄之宝满山野,形如鹿角叶茂盛”。传说:很久以前,一商队从赤岭(今湟源一带)来到果洛达日地区,商队首领是个果洛通,旁晚在帐篷住宿,见有少女鞭打一老者,商人上前责问:“你何故这般打骂老人”?那女子道:“我责罚自己的儿子,与你何干”?闻者皆大吃一惊,原来此女子竟年近八十,老汉也已是花甲之年,他受责打是因为不遵守族规服用草药,弄得未老先衰,商人吃惊又好奇,鞠躬请教:“敢问女士,不知服的是何种灵丹妙药”?女子只是说:“这是一味藏药,是寺院“热宝且”(译—活佛),哪里得来的,它不是草,像鹿角,在我们草原上到处都有”,商人见女子不肯透露细节,忙跪拜道:“在下是赤岭(今青海湟源地区)郎中,家中老父年迈,命我带商队来贵地换一些养颜,便秘,积食的藏药,真是保佑今日遇见您,我愿将全部货物换你的草药”。女子见来着诚心一片,便以实情相告:“这草药名叫“军木扎”(译音)坚实,又称“将军”,四季可服用”。食用后使女人与花相配,男儿与许仙相容。后来,果洛生产的大黄名声越来越大,深受牧民的喜爱。果洛州班玛县著名藏医丘智合先生在他的藏医专著中专门叙述了大黄的药用及食用的的方法。果洛大黄除具有泻火解毒、活血消瘀等传统功效外,还具有突出的抗菌、抗病毒、抗衰老、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特别适用是糖尿病患者和保护肾脏的作用。使其从单一药用植物资源的局限中摆脱出来,得以向特色食品、饮料、保健品等产业领域扩展,资源实际需要量日趋增加,而人工栽培大黄用工少,投入小,收益大,无需精细管理。林缘山脚、闲置荒地、房前屋后、圈窝子旁都可种植,种植大黄即可改善退化草地,保护生态环境,也可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农牧民收入。果洛地广人稀,日照强烈,气候特别适宜栽培大黄,潜力极大。果洛野生大黄面积400多万亩,人工种植20多万亩,年产量达120万吨,年产值达1.8亿元以上,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六盘山秦艽
六盘山秦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秦艽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曰:“秦艽生飞鸟山谷。”陶弘景曰:“今出甘松、龙洞、蚕陵,以根作罗纹相交长大黄白者为佳。”秦艽为多年生草本,产业宁夏六盘山、贺兰山等县,生于山区草地、路边坡地、灌木丛及沟谷,资源丰富,产量较大,除供区内外药用,还销往其他省区。近年来,因过量采挖使资源受到一定程序的破坏,产量已显著下降,目前,宁夏隆德县进行的人工种植秦艽已基本成功,因此宁夏将逐渐有人工种植的药材提供药用;秦艽有降压、减慢心率、抗炎及镇痛等作用。

果洛蕨麻
果洛蕨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神奇、美丽、富饶的果洛藏族自治州,风光幽美奇异,有插入云天的陡峭雪山,有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有蜿蜒流淌的源头溪流,有宛如明镜的海子湖泊,有广袤千里的金色草原。素有“ 植物王国”之美称。果洛历史悠久,远在黄河源头的河谷地区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古为西羌牧地,南北朝时,为党项牧地中心地带。唐、宋时期,属吐蕃。元属“吐蕃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节制。明属“朵甘思行都指挥使司”管辖,明末清初果洛黄河以北牧地被青海蒙古和硕特部所居,果洛隶青海办事大臣。公元1721年后,当今的班玛、久治、达日隶属于四川成棉龙茂道松潘漳腊营。由于果洛地处偏远,环境闭塞,历代封建王朝没有 在这里真正建立过政权,实行直接统治,长期游离在各大政治集团之外,大小部落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形态,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直到1952年解放前夕,这里仍处在封建部落割据状态。人们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是游牧、狩猎、和采集业,生产方式原始落后,人民生活极其贫穷,在长期的狩猎和采集过程中将部分野生药用植物进行积存,换取一些基本的生活材料或简单的医用。据史书记载,在草原宗教生活中采集蕨麻不但作为医用,而且用蕨麻食用,千百年来,果洛草原头人之间为了扩充草地资源相互残杀,牧民生活极其贫困,贫困的牧民将采集蕨麻作为日常食品或换取少量的布匹,茶叶、糌粑等日用品。至今,在果洛地区部分牧民仍然食用蕨麻或用蕨麻招待客人的习惯。在民间关于对蕨麻的传说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今日祈求你们扶持我的歌,此处是旺钦念域界,此歌为蕨麻由来歌。曾在觉如诞生岭国时,弓霸冉杂等鬼怪起邪念,仙子觉如力征各方妖魔。掘藏玛域蕨麻宝。阳山盛产白色蕨麻,阴山生长红色蕨麻,大蕨麻有马头一般大小,小蕨麻也有羊头大小。觉如向珠姆进蕨麻餐,珠姆不慎用刀把蕨麻吃,觉如以歌耻笑珠姆,珠姆听歌后羞愧难忍,觉如的歌儿征服了珠姆的傲慢,结下终生的良缘。植物蕨麻色泽艳丽,口感甘甜营养丰富,养颜美容延缓衰老,清目润肺有利百病。有了蕨麻这般美食,何必还把荤食向往,请不要践踏矿产与植物,生态平衡是法则,这是战神威马的语言,格萨尔大王的嘱咐,领会其意意深刻……。可见蕨麻在牧民生活中的地位。果洛玛沁拉加寺大藏经对果洛蕨麻有明确的记载:蕨麻(藏语称:卓老沙曾)经由当地牧商运入赤岭—丹格尔地区(今青海省湟源地区)换取茶叶、布匹、食盐和青稞等生活用品。到了清朝中期,蕨麻的需求量进一步旺盛,蕨麻成了当时贵官达人、寺院和高僧相互馈赠的礼品。至今,果洛地区的部分寺院在举行重大佛事活动时仍用蕨麻做成的八宝粥(藏语称:折色)来招待贵宾。如今,牧家、商店以及婚宴上都能品尝到各式各样、精美的蕨麻保健食品。果洛蕨麻主要生长于草甸、山坡、湿润草地、河漫滩、水沟边、牧道边、田埂、圈窝旁,分布面积广、个休大、品质好、形态多样,蕨麻产量高,体圆肉肥,颗粒饱满。面积约3000万亩,蕴藏量约20万吨,年采集量约1000吨,市场交易量约300吨,年销售收入约8000万元,市场发展前景可观。果洛人民采食蕨麻历史悠久,因其甘甜鲜美的食用价值和保健价值,普遍受到高原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人参果”、“延寿果”,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性甘、温,经常大量食用,不上火,具有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收效止血、止咳、利痰、益气补血的作用,其嫩叶还可作为饲料和春季蔬菜。既可作为食品充饥美食,也可作为药物用来治病强身,可用于食品的药品的开发;应适应性广,对于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可用于退化草地植被的恢复。

瓜州枸杞
瓜州枸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枸杞自古就被誉为生命之树,伴随着华夏文明从4000多年前的殷商文化走来,自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枸杞子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方面,是十全十美的极品、神品。它源远流长的历史、扑朔迷离的传奇、神奇功效的药理、养生保健的饮食、红红火火的吉祥、特殊的地域环境、益寿养颜的健康果酒、西方的“超级水果”。枸杞子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枸杞的传奇文化是神化了的文化,可见枸杞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枸杞的传奇文化。古人认为常食枸杞可以“留住青春美色”、“与天地齐寿”,因此,枸杞花被称为“长生花”,枝条被称为“仙人杖”“西王母杖”。当时,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费尽心机寻求长生之药,宫中被视为三大处方秘药返老还童丸、七宝美髯丹、延龄固本丸中,都有枸杞的成分。宋徽宗时,顺州筑城,民工们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献入宫中,这就是传说中的千岁枸杞。又传唐代润州有个开元寺,寺里有一口井,突然从此井口冒出两缕青烟,继而又从井中出来两条巨龙,在井的上空昂首摆尾,翻滚了一阵子后,回头向井内吐两颗红色耀眼的龙珠,然后便腾云驾雾摇头摆尾直奔东海而去。龙珠在井中变成了两棵大枸杞树,树根扎在井壁的砖缝里。此树长了多少年谁也说不清,只是它粗壮的茎干和灰白色的枝条沿井壁下垂,长达两米余,枝繁叶茂,好像两条意欲向上腾飞的巨龙,故乡民称枸杞为龙树。居住此的居民世世代代饮用此水,人们大都长寿。久而久之,乡民们给该村起了一个吉祥的名字叫长寿村。

城口太白贝母
城口太白贝母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城口太白贝母产地属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十分典型。产地水系均满足Ⅱ类以上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全年都是优良天气,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同时土壤中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城口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始终保持城口太白贝母品质优良、药用药用功效好的特性。城口太白贝母呈扁球形或短柱形,直径≤2.5cm,表面稍粗糙,白色或浅棕黄色,颜色均匀,外层鳞叶2瓣,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底部较平,味微苦。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城口太白贝母有显著的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痰不利作用。

单县罗汉参
单县罗汉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汉参是我国稀有作物,至今已有几百年的种植历史,早在1628年《农政全书》中就有记载,具有清热解毒、理气散结、散积补脾、养人肠胃、治感冒、咳嗽、百日咳、咽喉肿痛、痈肿、疝气、瘰疬、痛经等功能。单县罗汉参产品品质独特,果实直径2cm~5cm,外表土黄色,有环状轮纹,肉质洁白细腻,熟食清香甘美。罗汉参含16种矿物质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等40种营养物质;其中含抗性淀粉77.3%,具有降血糖、降血压、防止骨质疏松抗衰老,增加脂质排泄自然减肥,促进有益菌生长润肠通便,排毒抗癌等六大保健功能。

冠豸山铁皮石斛
冠豸山铁皮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建连城冠豸山位于北纬25度,它特有的丹霞地貌结构,及地理环境特别适合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因此铁皮石斛原生态种群分布广泛。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是多糖型药用、食用、观赏兼具的珍稀草本植物,其茎秆粗壮,茎皮薄,叶片厚,粘汁多,脆而易折断,口感香甜细腻,有清热解毒、化瘀止血、提神解困、消除疲劳、清咽护嗓、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氧化、防癌、改善糖尿病症状、缓解风湿类风湿等功效。经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物研究所权威检测,冠豸山野生铁皮石斛的液相图谱与野生铁皮石斛图谱高度吻合,富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其中植物多糖含量达54.3%,远超国家标准(国标为25%),品质十分优异。2013年11月,连城冠豸山铁皮石斛荣获国家农业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称号。连城人开发利用石斛已有200多年历史,清嘉庆、道光年间,连城民间已利用野生鲜石斛作凉茶退低烧、治喉痛、胃痛、止血排毒等。清朝末年,揭乐乡吕屋村的谢志濂到广西百色开药店行医,他精于用针灸和铁皮石斛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更因为医德高尚,艺术高明,被誉为神医。其时,百色地区是全国石斛集散地,市场行情极好。其弟谢静江在他店里帮忙打理业务,他们看到铁皮石斛药用价值高,销路好,想起家乡冠豸山的悬崖峭壁上“吊兰”比比皆是,经过商量,谢志濂留守店中,谢静江与侄儿谢地生回连城雇请当地善于攀爬的药农上山采铁皮石斛,建起了连城首家家族式加工枫斗的作坊。产品除了运往广西百色,还销往杭州、上海、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冠豸山铁皮石斛的生产发展以福建省连城冠江铁皮石斛有限公司、福建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福建连天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冠豸山铁皮石斛种源为冠豸山的野生石斛种源,是第一代原种经过组培与驯化后,进行种植,让铁皮石斛种苗回归到大自然继续生长,保证药材的道地性,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铁皮石斛成品药村的品质,堪与纯天然野生石斛相媲美。如今,冠豸山铁皮石斛产品除了有传统的枫斗、石斛花、石斛粉还研创了铁皮石斛叶茶、茎节茶、铁皮石斛香酥条及铁皮石斛全枝干品饮料。特别是冠豸山铁皮石斛茎节茶采用福建九益堂药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创的加工技术、保证了铁皮石斛的营养成分的同时,可使石斛中的内溶物可迅速溶于水,相比传统的石斛枫斗具明显优势。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一款可直接冲泡便可饮用的石斛产品,深受消费者喜欢。 目前,冠豸山铁皮石斛产业迅速发展,加盟户6000多户,年产值5亿多元。

武平仙草
武平仙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平仙草为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高可达100厘米。茎初披疏柔毛和细刚毛,稍老脱净;叶对生,阔卵形至狭卵形,叶柄长2~15毫米;总状花序长2~8厘米,顶生。仙草干品为棕黑色、叶片多、未开花、草香味浓。武平仙草胶质和可溶性物质含量高,草味清香,制得饮料清香爽口,味浓;是生产清凉茶、仙草蜜、烧仙草、黑凉粉的优质原料。仙草在武平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客家人自古就有食用仙草冻(当地人称“仙水冻”)的习惯。武平是客家之乡,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喜欢用仙草为原料制作“仙水冻”,当作防暑降温的佳品。民间自古田间地头就有种植仙草的习惯,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1986年中山乡人民政府(现武平县中山镇)就把仙草作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20多年前,在中山乡和下坝乡部分农民进行人工规模种植仙草,且多数产品销往广东梅州地区,部分县内销售用于制作仙水冻。目前武平已成为全国产量最高、品质最优、面积最大的仙草种植基地。主栽品种“闽选仙草1号”,亩产400~800公斤;并于2010年3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认定。武平仙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后,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据统计种植仙草每亩平均纯收入1000元以上,与传统水稻相比增加40%以上。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实现资源优势转化、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

于田红柳大芸
于田红柳大芸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于田红柳大芸作为中草药使用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西汉时期,我国最古老的草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经将其列为“上品”。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于田红柳大芸,味甘,微温。主治五劳七伤,补中。除茎中寒热痛,养五脏,强阴,益精气,多子,妇人症瘕。此后历代本草都对于田红柳大芸作了记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评价于田红柳大芸是“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燥、滑而不泄,故有苁蓉之号”。 于田的特产红柳大芸,被称为沙漠中的"人参"。于田县被命名为中国“大芸之乡”。 和田维吾尔医生也将于田红柳大芸列为滋补药。于田红柳大芸,"乃平补之剂,温而不热,补而不峻,暖而不泄,故有从容之名"。又因肉质肥厚,所以叫于田红柳大芸。它还有金笋、地精等高贵的别名。因为它是野兔最爱吃的食物,所以和田维吾尔族农民称之为"吐什干斋代克"(意为兔子吃的黄罗卜)。 近几年来,于田红柳大芸的收购量逐年增多,由于市场的需求,在利益的驱使下,导致了人们对野生于田红柳大芸的过度采挖,造成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野生于田红柳大芸处于濒危状态,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建始厚朴
建始厚朴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建始厚朴分布于建始县境内的茅田乡、龙坪乡、高坪镇、花坪镇、官店镇等10个乡镇,是我县地道药材之一,区域面积26.6572万公顷。建始厚朴产量高,树皮较其它品种厚2-3mm,最厚可达7mm,质坚硬,易折断,断面玻璃状,含纤维少。气芬香,味辛辣,树龄25年以上的树皮达5-7mm,筒围在18-25cm。外表面深褐色,粗糙,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紫红色小亮星,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刮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皮为棕褐色或棕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建始厚朴树皮、花、叶皆可入药,相对川厚朴和紫油厚朴药用更广,并主要用于保健及医药领域。建始厚朴树皮厚,油性含量高,酚类含量大。相对川厚朴和紫油厚朴纤维含量少,强度弱,酚含量更高,为著名中药,有化湿导滞、化食消痰、驱风镇痛之效。厚朴叶大荫浓,味芬香,长可达25-30cm,宽可达10-15cm,可作为传统食品包装用,包装食品不粘连,并有防腐、保健的作用。现被当地经营大户通过初级加工后出口到韩国、日本,作环保食品包装原料。建始厚朴属于地道中药材,且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明正德七年(1512)《夔州府志》建始卷已有记载,并于2011年成功注册“建始厚朴”商标。近十年来建始县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在建始县营造了5万亩建始厚朴基地。已经形成了与安徽的亳州药市、河北的安国药市、广西的玉林药市、广州的清平药市等销售网络,年销售建始厚朴1000吨,产值1600万元,出口创汇320万元。

渭源白条党参
渭源白条党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党参是桔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Nannf的根,是潞党参种群在我县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中形成的独特产品—渭源白条党参,故为渭源特产。渭源白条党参根呈长园柱形,根长分枝少。顶端常有一膨大的根头(俗称狮子盘头),具多瘤状茎痕,外皮色泽黄褐色或乳白色,上部有细密横纹,下部干燥后有纵纹。鲜根断裂处有白色胶状物溢出,干燥后是黑色。横切面是微黄色菊花心,肉厚,体质坚实,气味特殊,嚼后干甜无渣。渭源白条党参质量领各路党参之冠,可与人参媲美。 渭源白条党参的药用价值:渭源白条党参以根入药,具有补气养血、和脾胃、生津清肺、延年益寿功能,并具有防癌治癌的神奇功效。主治气短无力、津伤口渴、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清稀、肺虚咳喘等各种气虚之症。 渭源白条党参的其他用途:渭源白条党参不但可以药用,还可以煲汤、食用,还能开发出党参醋、党参酒、党参膏及其他保健用品。 渭源白条党参的原药及加工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大中药材市场,部分出口东南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受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据《渭源县志》记载:我县从1963年开始就大面积栽植,种植面积逐年增加,1965年播种面积为3000多亩,1970年播种面积10000亩,1976年迅速发展到15000亩,1985年种植20000多亩,2000年以后面积已增加到8万亩左右,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产值1.8亿元,成为渭源县的四大优势产业之一。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产量达到2万多吨。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机构专家组产品品质鉴评报告(GSDB2010(09)) 品质鉴评意见为:渭源白条党参外在感官特征与申报材料描述相符,主要表现在:根条长(根长20-30cm),体胖,呈长圆柱形,分枝少或无,须根少,顶端有一膨大的根头(俗称狮子盘头),具多瘤状茎痕,鲜参外皮色泽呈乳白色,上部有细密横纹,干燥后条体纵纹明显。鲜根断裂处有白色胶状物溢出,干燥后呈褐色。横切面外白内黄呈菊花心,肉厚,质地坚实。气味微香、味甜,嚼后甘甜无渣,口感好。产量高(亩产200-300kg)。品质优,药用价值高。 多年来,来渭源考察中药材产业包括渭源白条党参产业的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源源不断。 国务院温家宝总理来定西视察时就看过展厅中布置的渭源白条党参;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考察时来定西市参观陇西会展中心渭源县中药材展厅;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蒋树声来渭源调研中药材产业; 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考察过渭源白条党参产业; 国扶办王国良副主任也考察过渭源白条党参产业;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栗震亚、省人大科教文卫主任也调研过渭源中药材产业; 原市委书记石晶、市委书记杨子兴、市长许尔锋、政协主席牛新民都来渭源调研过中药材产业。 台湾中医药大学李应东教授带领研究生来渭源实地考察白条党参。国内著名制药企业也常来考察渭源白条党参基地。 近年来,省市县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省上出台了《甘肃省加快发展中药材产业扶持办法》,把我县作为渭源白条党参重点县来支持发展;市上提出了打造定西为“中国药都”的宏伟构想,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意见》优惠政策;县上提出了建设“全国有名的中药材基地”得奋斗目标,并制定发展规划,出台优惠政策,多措并举,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包括渭源白条党参产业。 我县一直十分注重打造渭源白条党参品牌优势。2000年9月我县被中国农学会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党参之乡”;2003年渭源白条党参及其制品经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原产地标记产品;2004年渭源县新寨镇被省农牧厅认定为无公害中药材(党参)产地,并经过了复查换证;2005年渭源县被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区。完成了“条宝”牌党参、“得林”、“颜裕”及“晓梅”牌系列中药材产品的商标注册及“渭源白条党参”证明性商标注册。制定完成了“渭源白条党参饮片加工质量地方标准”和“渭源白条党参生产质量安全地方标准”,正在与质监局衔接评审和颁布实施。

仪陇半夏
仪陇半夏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仪陇半夏俗称“麻芋子”,系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以块茎入药,一直是仪陇地区的重要药材之一。 仪陇是半夏的道地产区和历史产区。据《南充县志》记载:“清嘉庆25年(1820年)前,南充盛产的63种药材中,以半夏、僵蚕等有名气”。早在明末清初,仪陇县城就已形成了半夏交易市场。仪陇半夏主要以“保宁半夏曲”而闻名,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浙江绍兴商人缪复泰在保宁(今南充阆中所在地)创办“保宁半夏曲”手工作坊,其产品畅销华北、上海、武汉、长沙、新疆、内蒙、浙江及港澳、南洋一带。由此可知,早在100多年前,南充地区即盛产半夏。 据《四川中药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版)记载:“半夏我省各地均有分布,主产于遂宁、南充市仪陇县、蓬溪等地”。中国药材公司编著的《中国常用中药材》(科学出版社 1995年版)记载:“四川的广安、仪陇等地为半夏的主要分布地”。《四川道地药材志》(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2005年版)记载:“半夏四川产量较大,仪陇为半夏的最佳适宜区,所产半夏质量较优,并以其色白、质坚、粉性足,颗粒饱满、大小均匀、无泡壳,圆球形等显著特点而享誉国内外”。 仪陇半夏产业近代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建国初期,半夏曲由缪氏制作,国家订货。随后,缪氏后裔缪惠生献出秘方,半夏曲由阆中县制药厂生产。1952年至1985年,仪陇累计收购半夏59.6万公斤,平均每年收购1.7万公斤,远销香港、澳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随着人工栽培技术的发展,各地开始进行人工种植,为了区别不同产地的半夏,外地客商特称仪陇地区所产半夏为“仪陇半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形成了“仪陇半夏”这一自然品牌。 上世纪60年代前,仪陇半夏主要以野生为主,70年代起农民逐渐开始人工种植。改革开放以前,仪陇半夏一直延续传统的农家种植方式,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加工技术,生产出的半夏品质不高,价格偏底,导致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发展缓慢。进入90年代,随着国家中医药现代化的提出,仪陇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川半夏生产基地,仪陇县将半夏作为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进行推广。1999年9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办公室选送南充仪陇半夏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全国优质中药材展销,受到中外客商好评。1999年12月在南充举办的“优质农产品博览会”上,仪陇半夏被评为“优质产品”。2001年仪陇县被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定为半夏药材种植科技示范区。 仪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仪陇半夏的发展,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优惠政策,在基地建设、技术推广、科研开发等方面投入300余万元,大力抓好仪陇半夏基地建设及销售拓展等相关工作。目前,仪陇半夏标准化、无公害种植新技术已在县内9个乡镇推广,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带动农民增收。仪陇半夏可种植面积约30000亩,总产量约12000余吨,总产值可达21600万元。2011年种植面积2000余亩,总产量400余吨,按照2010年平均价格140元/公斤计算,总产值5000余万元,平均亩收入在20000元以上,为规模开发仪陇半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祈紫菀
祈紫菀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安国古称祁州。安国药业源于北宋,素有“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之称。据明末《祁州志》记载安国当时种植的药材已有28种,药市规模达到全国之最。全国各地药商千里迢迢来到祁州,采购祁紫菀为首的“八大祁药”。 祁紫菀是安国的地道品种,以根入药,其色似珊瑚,丝如秀发(又称小辫),质柔似棉,气香味甜。《中药志》载称:紫菀主产于河北安国,质佳。《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祁紫苑须长,条粗色红,被评为全国同类之冠。经检测含紫菀酮0.32%,超过药典规定一倍以上。1958年后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贺龙、罗荣桓等同志也相继来安国视察。祁紫菀等品种逐渐成为安国当家品种,被冠以“祁”字并载入药典,1999年被河北省命名为“名优产品”,总产量占河北省药材总产量的70%以上。

精河枸杞
精河枸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新疆精河县是我国枸杞的起源地之一,在国内枸杞资源中排在前列,有丰富的枸杞种质资源。精河县还分布有大量野生枸杞资源,精河县是黑果枸杞、宁夏枸杞、新疆枸杞等起源地,有着50年的栽培历史,成为我国枸杞主要集中产区之一。 精河枸杞是新疆红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精河县独具特色的优势支柱产业,枸杞面积及产量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重要地位。1988年精河枸杞总产量第一次赶上宁夏,到2010年精河栽植面积已达10.73万亩,年产量13000吨,单产178公斤,总产值4159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5%,枸杞产业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例达到16%。 精河县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出产的枸杞品质优良、闻名遐迩,出产的枸杞以色泽鲜红、果粒大、肉丰厚、富营养、味甘美,果实内含物饱满没有空隙,是理想的药食兼用营养保健珍品。每到收获季节,国内外客商云集精河,购销两旺,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享誉国内外市场,赢得了“精河枸杞甲天下”的美誉。

尖山金银花
尖山金银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很久以前,在今河南省巩县、密县、登封三县交界的五指岭山腰里,住着一个姓金的采药老汉。他和山下一位姓任的老中医合伙,在山下开了一家中药铺。 金老汉老伴早已去世,跟前只剩一个女儿,叫银花,生得聪明秀丽,从小就跟着爹爹上山采药,再由她每天把采到的中草药送到山下的药铺里去卖。任老医生也是个淳厚善良之人,又有一手高明的医术。他一面操持药铺,一面给人看病,还经常兔费又舍药地给村里穷苦人看病,故深受大伙儿的尊敬。 任老医生跟前也只有一个儿子,因是冬天生的,故名叫任冬。小伙子勤劳勇敢又纯朴聪明,从小跟着父亲学了医术,15岁时又去登封少林寺习过武。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后生。由于两家交往密切,任冬和银花从小就非常要好,长大后由两小无猜变成了一对恋人。两家的老人也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事,就给他们订了终身。从此两家关系更密切了。 却说,在他们居住的这个五指岭上,有一种叫金藤花的名贵草药,能解邪热、除瘟病。一天,金老汉和女儿银花正在山上采药,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吹得五指岭上飞沙走石,叫人睁不开眼睛。接着,黑云中出现一个怪物,伸出魔爪将银花一把抢走,一时间就不知去向了。 原来,这是一个名叫瘟神的妖怪,它本是北海边的黑熊精所变。这瘟神不知从哪儿听到,说是从五指岭上的一百株金藤花上采摘一百斤花苞,用一百斤天河水,煎熬一百个日夜,就可以熬成膏丹,服了这些膏丹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这瘟神就跑到五指岭来,想采花制药。这天,瘟神听小喽罗禀报说山下有两个人来采摘金藤花,瘟神便发怒了,他想占山为王,不许任何人来采摘金藤花。可等他出洞来到山上一察看,却看见一个老汉带着一位美丽的姑娘。瘟神顿起歹意,便祭起狂风,喷出黑雾,掀起飞沙走石,乘金老汉和银花不备,一下将银花抢走。 金老汉忽然不见了女儿,只看见一股妖风盘旋而去,心里猜想女儿定是被妖风卷走,就拼了老命地在妖风后面追赶。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一条黑黝黝的深谷,也没找到女儿,却只见一阵瘴气迎面扑来,老汉顿觉头晕目眩,胸闷想吐,不觉昏倒在地。待他醒来,已是薄暮时分。金老汉见深谷之中根本没有女儿踪影,只好摸索着回家,并寄希望于女儿也许没事早已回家等他去了。 瘟神把银花抢到洞中,就威逼她成亲,但银花宁死不从。后来,瘟神用尽了各种手段,见实在无法制服银花,就令小喽罗给银花戴上铁锁链,囚进一个石牢里。 这瘟神还有个恶习,就是每日里吞云吐雾,散放瘴气,传播瘟疫。自打它来到五指岭后,五指岭一带的老百姓染上疫病的便越来越多。 再说在山下开药铺兼治病的任老医生,发现近来病人陡然增多,并且害的都是很厉害的瘟疫,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加上一连好几天不见金家父女下山来送药,不知是怎么回事,实在放心不下,就嘱咐儿子说:“冬儿,咱们这儿患瘟疫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要给乡亲们治好瘟疫,必得用金藤花。你即刻上山去找你金大伯和银花妹妹,一是看看他们父女可好,我怪不放心的;二是帮着多采些金藤花回来。” 任冬听了此活,马上挎上朴刀直奔五指岭来。任冬来到金大伯家,只见那匹白玉飞龙马拴在后院里吃草,却不见银花和金大伯。原来,这几天金老汉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来赶上五指岭去寻找女儿。任冬猜想父女俩一定上山去了,便也马上进山寻找。可奇怪的是,在平日父女俩常去采药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金家父女。任冬不死心,他翻过一架又一架的山梁,螳过一条又一条的溪流,穿过一条又一条的深谷,终于找到了金大伯,不过,金大伯这时正躺在草地上,人已昏迷不醒。任冬急忙上前呼唤,过了好一会,金老汉才睁开眼睛,清醒过来了。他见是任冬找来了,忙拉着他的手急切他说:“冬儿,五指岭来了个瘟神,抢走了你的银花妹妹,你一定要设法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啊。” 任冬急忙把金大伯背回家中,请父亲照看,自己马上返身回到五指岭。他心中发誓一定要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妹妹。 任冬来到黑黝黝的深谷,只见路越走越陡,山谷越来越深。突然,他看见峭壁上出现一个黑雾笼罩的洞口,里面隐隐约约传来女子的哭声。仔细一听,正是银花的声音。任冬抓住崖壁上的藤条,攀上了洞口,到洞里找到了被囚禁的银花。他砸开石牢门,只见银花妹妹满脸泪痕,面容憔猝地躺在潮湿肮脏的石板上,便立即跑过去,抱住银花说:“银花妹妹,我救你来了。”同时,他为银花砸开锁链,抹去泪痕,并还要说什么。银花急忙摆手不让他多说,拉上任冬就赶忙往洞外跑。两人出了洞口,顺着青藤溜下谷底,涉过山涧,爬过了座座山梁,终于回到了银花家。 这时,银花才喘了口气,急忙对任冬说:“冬哥,我爹呢?”任冬告诉他金大伯已在他家治病,银花放了心。银花又着急地说:“冬哥,我在洞中听瘟神说,他要散布瘟疫,让千家万户都染上瘟病,这样他就可以长期霸占一方,胡作非为了。”任冬点点头说:“我爹正为此事犯愁呢。可又没法子治他。”银花说:“任冬哥,我曾听见洞中的小喽罗说,他们的大王本领大,瘟病一般人治不了。要治瘟病除非金藤花。要想拿住他们大王,除了药王谁也没办法呢。”任冬想到金大伯和银花被瘟神欺侮,更想到那些被瘟疫缠身的乡亲们,他发誓要除掉瘟神,解救他们。想到这儿,他便问银花可知道药王住在哪里,银花说,听老辈人说药王住在蓬莱仙岛的灵芝洞里。 任冬说一声,“咱们这就去找药王”,便立刻去后院牵出那匹白玉飞龙马。他们两人刚刚骑上,那马就一声嘶鸣,直奔蓬莱仙岛而去。任冬和银花刚要走近蓬莱岛,突然间只见黑云翻滚,狂风大作。银花一看这情形跟上次一样,心里明白这是瘟神追来了,急忙对任冬说:“任冬哥,瘟神追来了,怎么办?”任冬果断地说:“银花,我留下挡住他,你一个人去请药王。快去!”说完就跳下马背。银花怎么放心得下,也勒住马要留下。任冬说:“银花,瘟神马上就到了,再说咱俩骑一匹马也跑不快。如果我不留下来抵挡瘟神,只怕咱俩都走不脱。请不来药王,怎么降服瘟神,拯救乡亲们呢?!”任冬说罢,就朝马屁股上猛抽了一鞭,只见那马带着银花闪电一般地飞驰而去。 银花刚走,瘟神就驾着黑云赶来了。瘟神对着任冬冷笑:“哈哈,你这小子狗胆包天,想让药王来治我,今日落在我手中,看你还往哪儿跑!”说着从黑云中伸出魔爪,要抓任冬。任冬一见仇人怒从心头起,举起随身带的朴刀就向瘟神砍去。瘟神想不到任冬竟敢与他对战,也就降下云头,急忙招架。二人恶战一场。瘟神善弄魔法,个头又黑又大,任冬虽然会些武艺,但也难敌妖法,奋战了十几个回合,终是被瘟神拿住了。瘟神逼问银花下落,任冬当然是至死不说。瘟神无奈,只好暂且把任冬押回五指岭的石洞中。 再说银花骑着白玉飞龙马,日夜兼程,翻过了九十九座山,涉过了九十九道川,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蓬莱仙岛的灵芝洞前。见了药王,银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讲了一遍,最后请求药王去制服瘟神,为五指岭的百姓除害。药王见银花年纪这么小,却如此勇敢,且有爱民之心,就满口答应了银花的请求,同时从他身边挂的葫芦里倒出两粒仙丹,说:“银花姑娘,你辛苦了,先吃了这个解解乏吧。”银花服了仙丹,顿觉饥饿疲劳全部消失,精神立时焕发起来。接着,药王牵出梅花鹿,带着沉香龙头拐杖、药葫芦和白玉杯,然后让银花骑上白玉飞龙马,用那根龙头拐杖在马肚子下面画了个“八卦”,接着往马背上猛击一掌,只见一道金光一闪,那白玉飞龙马立刻腾空而起,驾上一朵祥云,紧跟着药王骑的梅花鹿,一起向五指岭奔去。 药王和银花一到五指岭,瘟神知道大事不好。它先把受尽折磨、宁死不屈的任冬推下背影潭里,然后张开血盆大口,要把五指岭上所有的金藤花都吞进肚子里去。正在这时,药王和银花赶到。只见药王手起杖落,打得瘟神连声惨叫,急忙驾起一团黑云,往西南方向逃去。药王急忙追上,瘟神被打得连连求饶,却又一边继续往西南逃跑。据说,乘药王一个疏忽,还是让瘟神逃走了,以致于在一段时期仍继续危害西南山区的人们。 再说任冬被瘟神推进背影潭淹死了,但他的尸体就是不往下沉,总是直立在水中,乡亲们发现之后,便把他的尸体打捞上岸,葬在燕儿坡前。 银花回到家中,父亲已经死去,任老医生也因思儿心切去世了。后来,她又听说连最后一个亲人任冬哥也已被瘟神害死,不禁悲愤交加,痛不欲生。她来到父亲和任老伯坟前祭拜,之后,又来到燕儿坡任冬的坟前。她一见任冬哥的坟墓,想到不久前两人分手时的情景,忍不住痛哭起来。哭哇、哭哇,止不住的泪水如同串串珍珠滴洒在任冬的坟冢上,意想不到的是坟上顿时长出了一丛丛茂密的金藤花蔓。可是银花一点也没觉察到。她太悲痛了,只是痛哭不已,眼泪哭干了,哭出了滴滴鲜血。殷红的鲜血洒在金藤花蔓上,藤蔓上就开出了金灿灿的花朵。到后来,银花实在太悲痛了,便一头碰死在任冬坟前的岩石上。 乡亲们听到银花惨死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大家把她和任冬合葬在一起。合葬刚刚完毕,一个奇迹突然出现了。乡亲们看见整个五指岭漫山遍野都开满了金藤花。花儿金灿灿、银闪闪、一簇簇、一丛丛,光彩夺目,如云似霞。接着,当地凡是患了瘟疫的病人,喝了金藤花茶,立刻都痊愈了。 等到药王从追赶瘟神的千里之外返回五指岭,听到了银花已经死去的消息,非常惋借地来到五指岭上,看到满山盛开的金藤花,对乡亲们说:“这些花是任冬和银花的化身哪!”说着,他拿出白王杯,倒上一杯水,把两朵金藤花放进杯内。只见那两朵花在水中游戈不定。药王把杯子端到乡亲们面前说:“看,两朵花儿在抖动,是因为两个年轻人还放心不下啊。”说完就对着玉杯念了几句,告知说五指岭的乡亲们病都治好了。杯中的花朵立刻安定地直立于杯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银花和任冬这两个为人民献身的年轻人,就把金藤花叫做“金银花”和“任冬花”,又叫做“忍冬”。为祝愿银花和任冬永远成双成对,也有人把这种花叫做“鸳鸯藤”、“二花”或“双花”。

明溪金线莲
明溪金线莲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明溪金线莲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 鲜品叶面墨绿色中有金黄脉网,叶背淡紫红色,卵圆形叶,第三片叶1.5~2.4cm×1.5~2.4 cm,平均单株重1.3~1.6g,折干率≥7%。烘干品平均叶宽1.5~1.8 cm,叶长1.5~2.2 cm,平均单株重0.10~0.16g,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甘醇香气。明溪金线莲干品粗多糖、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达81.12mg/g和5.09mg/g以上,具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之功效。 从古至今的明溪人十分看重金线莲独有药用、保健功能,将其冠以“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千百年来是民间首选常用草药之一,居民们争相储藏;明溪原有“路隘林深苔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金线莲生长,金线莲布及境内各大大小小的山涧、连绵起伏的深山老林中,资源尤为丰富。《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11月)卷三十一第五章第一节“中草药资源”(第881—882页)“三、全草类(106种)”。其中就有金线莲的记载。 明溪金线莲在自然界的蕴藏量很稀少,1990年被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突破“明溪金线莲”从野生--组培--田间仿生规模化种植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明溪地道金线莲珍稀药用植物的组培种苗,并进行仿生规模化种植试验,掌握了在现有气候条件下不同季节的仿生栽培技术。明溪县建立了集金线莲组培、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年可种植明溪金线莲200000万株,年生产量200吨。

本溪辽五味
本溪辽五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本溪辽五味,产地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治自县。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本溪县小市镇、碱厂镇、南甸镇、田师付镇、东营坊乡、连山关镇、草河掌镇、草河口镇、草河城镇、清河城镇、高官镇、观音阁街道办事处共11个乡镇、1个农牧场、1个街道办事处,9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4′53″-124°45′42″,北纬40°48′50″-- 41°33′50″。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本溪满族治自县林业产业发展局。 本溪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76.8%,雨量充沛,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自然地貌"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由于本溪特定的地理条件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辽药”的主产区,明清时期就有人采中药材出售外埠,上世纪50年代已有移植中药材生产,80年代中期中药材生产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北五味子是地道的辽宁乡土药材,素有“辽五味”之称,本溪辽五味鲜果大而饱满,植株结果率高,果串上果粒结合紧密呈穗状,单果直径一般在7—11mm,肉厚,颜色为鲜红色,干品呈紫红色或暗紫红色,有油性及光泽,双种核比例高,占到80%左右。2006年以来,本溪辽五味彰显出的经济效益已被各级政府所认可,其经济份额在中药材GDP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大,已成为林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县辽五味生产面积已达到3万亩,年产量8700吨,年产值3000万元,其中东营坊乡被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特产“五味子之乡”,本溪“辽五味”对外影响力逐年增大。

本溪林下参
本溪林下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本溪林下参产地位于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本溪县)境内。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小市镇、碱厂镇、南甸镇、田师付镇、东营坊乡、草河掌镇、农牧场,共计7个乡镇、场,5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23°55′43″—124°45′24″,北纬40°55′40″—41°24′19″,总面积19.629万公顷。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产业发展局。 本溪林下参外形具有自然之美,表皮颜色为黄白色,浆气足,有光泽,外皮紧实,芦碗排列紧密,芦脖细长,多有艼1-2条,主根多为短横体,体长2-5cm,环纹细而深,须根清疏不乱细而长,质柔坚而不脆,珍珠疙瘩较多。 本溪县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森林覆盖率达76.8%,雨量充沛, 年降水量为800-1000毫米,特定的地理条件及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成为“辽药”的主产区。本溪县是长白山脉山参的主要产地之一,采挖历史已有几百年。据《清史稿》载,明万历七年(1579年),本溪地区已有人进山采药挖参,并进行土法加工。早在上世纪60年代,本溪县便是全国闻名的“药材生产基地县”和“辽宁省药材生产示范县”。本溪县也是最早实行山参人工栽培的县区。 林下参产业的经济效益已被各级政府和参农所认可,在全县中草药生产面积中,林下参有30多万亩,年产量1100多公斤,年产值3亿元以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林下参所产生的经济份额在中药材总量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本溪县林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宽甸石柱人参
宽甸石柱人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宽甸石柱人参,亦称柱参,为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宽甸县)振江镇石柱子村为核心的周边特定区域所独产,地理坐标为东经125°21′-125°28′,北纬40°43′-40°50′,海拔350-810米。石柱子村东临鸭绿江,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2012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为宽甸满族自治县柱参协会。宽甸县地处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为76.7%,湿度较大,年降水量为1100mm。宽甸石柱人参,栽培历史久远,据《宽甸县地方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1610年前后),石柱子村还是个山高林密、荒芜人烟的地方,山东有七翁结伴到辽东鸭绿江畔的深山老林里采参,在石柱子村一带发现了许多人参,他们把长成的人参带走,小参与参籽则埋在林下栽培,为了今后能找到这个地方,就在现石柱子村上屯街西的三岔路口,竖起2米多高的一根石柱,又在石柱旁栽了一株榆树,石柱人参由此得名。柱参源于野山参,经几百年的人工栽培、驯化而成。主要品种有圆膀圆芦、竹节芦、草芦、线芦。其特点是体短、须长、芦细、纹深。经化验比对,同龄石柱参和野山参的有效成分—人参皂甙含量极为接近,在野山参资源频临枯竭的今天,完全可以成为野山参的替代品,是当之无愧的“人参之王”。石柱人参一直是人参市场中的宠儿,被誉为“辽宁一绝、国之瑰宝”,特别在韩国,石柱人参备受青睐。 “十一五”以来,宽甸县委、县政府充分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坚持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建设石柱人参科技示范基地,大力发展加工流通业,不断开拓石柱人参市场,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现已初步形成具有山区特色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框架。2013年“辽宁宽甸柱参传统栽培体系”已被农业部列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目录,宽甸县被中国中药材协会授予“全国石柱人参第一县”称号,振江镇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柱参产业“一村一品”示范镇称号,宽甸县被省政府列为以石柱参为主的中药材“一县一业”产业示范县。

阿拉善肉苁蓉
阿拉善肉苁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阿善肉苁蓉是生长在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腹地区的一种非常奇特的珍稀野生草本植物,野生肉苁蓉多年生长在零下20至零上50度素有“死亡之海”干旱少雨的沙漠腹地,且数十年不出地面能够存活。拥有“超旱生植物”之王的美称。

文登西洋参
文登西洋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位于山东半岛东部沿海的威海文登市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洋参种植的三大主产区之一,早在1964年即开展了西洋参的引种,种植。现常年种植面积3000公顷,年出圃量6000吨。文登西洋参色泽油光,皮纹细腻,质地饱满而结实。具有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保护心血管系统,提高免疫力,促进血液活力,补肺降火、养胃生津的保健作用。

永定巴戟天
永定巴戟天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永定巴戟天保护范围是东径116°25′-117°5′和北纬24°23′-25°5′之间,保护地域是湖山乡、下洋镇、岐岭乡、陈东乡、湖坑镇、大溪乡、古竹乡、高头乡、虎岗乡、堂堡乡、合溪乡共11个乡镇,辖123个村。总保护面积为10.29万公顷,现有生产面积100公顷,年产量120吨。永定巴戟天保护范围为巴戟天分布最北沿,区域内植被保护完好,土壤顔色较深,涵蓄水分能力大,小气候条件较好,为永定巴戟天的生长提供了独特条件。 永定巴戟天富含蒽醌,总蒽醌含量在90mg/100g左右。永定巴戟天与其他地方生产巴戟天对比有效成分耐斯糖含量较高,在6g/100g左右,有的耐斯糖含量可高达6.6g/100g,为巴戟天的上品。根据福建省样品检验所2010-2011年内部研究资料表明(详见表1、表2),永定巴戟天耐斯糖含量6.6%,为国家药典规定巴戟天耐斯糖含量2%的3.3倍。根据《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第11卷第2期《产地对巴戟天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成果,不同产地5年生巴戟天多糖含量均在4%以内。耐斯糖作为巴戟天所含多糖的一种成分,永定巴戟天耐斯糖含量就远高于其他产地巴戟天多糖含量。因此,永定巴戟天生长于永定独特的地理环境,具有独特的品质,为巴戟天中的上品。

广昌泽泻
广昌泽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广昌泽泻,个大、质坚、粉足,有“大天鹅蛋”之美名。自清道光年间开始种植,已有200多年历史。泽泻具有利尿渗湿、消食化积、可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抗脂肪肝,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症等功效,可加工成泽泻口服液。如今广昌县是全国最大的泽泻生产基地,全县泽泻种植面积近1万亩,总产量达千吨以上。

武义铁皮石斛
武义铁皮石斛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义县种植铁皮石斛历史悠久,相传唐朝年间,曾为唐高宗、武则天等五代皇帝做过御医的养生大师叶法善晚年隐居于武义西南山区(原宣平县)一带,为后人留下许多御用秘方,而武义铁皮石斛正是这些组方、遗方中的精华所在。明朝崇祯丙子年修订的《宣平县志》(1958年原宣平县撤销建制并入武义县)记载,“石斛,俗名吊兰……以沙石栽之或以物盛挂檐下,经年不死,俗名为千年润。”明确了武义铁皮石斛人工栽培已有370多年历史。 近年来,武义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迅速,先后获得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金奖、金华市优质农产品金奖等奖项;同时被评为浙江名牌产品、金华名牌产品、浙江名牌产品、金华市知名商品称号等荣誉称号。

芭蕉木瓜
芭蕉木瓜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仪陇县芭蕉乡种植木瓜历史悠久,所产木瓜属蔷薇科植物皱皮木瓜的干燥成熟果实,果实长椭圆形,黄绿色或黄色,有浓郁的芳香气味,具有平肝和胃、生津止渴、活血通经的功效,是传统名贵中药材。解放前,仪陇县芭蕉乡庆祝村的地主庄园中已种植大量木瓜,用于富贵人家治病之用。据《仪陇县志》载:六、七十年代县境内木瓜种植规模扩大,常年调出木瓜供给各地中药材所需。 芭蕉木瓜主要在夏、秋两季果实绿黄色时采摘,宋代时已经有蒸制、酒浸焙干,明代有酒洗、炒,清代有酒炒、姜汁炒等制作方法。目前主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置沸水中烫至外皮灰白色,对半剖后干燥,或者蒸透后趁热切薄片干燥,成品表面棕红色,有皱纹,周边红色或棕红色,气香,味酸。《诗经》中的名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齐民要术》记载“木瓜以苦酒豉汁,密度之,可案酒食,密封藏百日,乃食之甚益人”,《王祯农书》、《中药大辞典》、《食疗本草》、《名医术》、《千金方》等大量文献资料都记载木瓜的有益功效。 近年来,仪陇县斯康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与科伦药业、蜀中制药等大型药品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以“公司+协会+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在芭蕉乡35个村建立了芭蕉木瓜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制作中药材木瓜饮片的基础上,已开发经营木瓜果脯、罐头、浓缩木瓜汁、木瓜酒、果酱以及木瓜护肤品(香皂、洗面奶、沐浴露)等化妆洗浴用品。2006年3月公司通过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年加工木瓜5500吨,产品销往成都、广东、广西、河北、安徽等大中型专业药材市场,成为仪陇县重要的支柱产业。

阳城山茱萸
阳城山茱萸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西蟒河为国家级山茱萸生产基地之一,因栽培山茱萸的历史悠久,具有生产山茱萸的最适宜条件和种植山茱萸的丰富经验。山西阳城,太行深处,有千年古树,人称“山茱萸王”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虽历千年之变,犹见无限生机。山西省阳城县为国家级山茱萸生产基地之一,因栽培山茱萸的历史悠久,荣获“中国绿色生态山茱萸示范县”的美誉,尤其是国家自然保护区——蟒河地区,为阳城山茱萸的发源地,具有生产山茱萸的最适宜条件和种植山茱萸的丰富经验。据史料记载,汉代以前该地区就有山茱萸野生资源,现在仍有许多明代所植山茱萸树,其中蟒河村内的“山茱萸王”经专家鉴定已有400多年的树龄,为明代所栽,目前仍郁郁葱葱,果实累累,年平均挂果150——200公斤。阳城山茱萸荣获中华人名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荣成海参
荣成海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市志(齐鲁书社出版,1999年11月):P3,“荣成渔业生产历史悠久。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编修的县志中,对沿海渔业捕捞有如下记载:“海族,荣最称盛,虽老渔莫能尽识。……其色黑,而身多软刺者,曰参,食品最重”。P151,“经济价值较高的生物多达50余种。……棘皮类主要有刺参、光棘球海胆……。烟台水产志(山东省出版总社烟台分社1989年10月):P3,“是年(1911年),通风式重装潜水装置(俗称潜水器)由日本传入威海卫,并逐渐在烟台、荣成、长岛等地沿海的海参捕捞业中被采用”。P67,“海参,全市只有刺参一种。除莱阳县沿海外,其余各县(市、区)凡有岩礁、砾石和大叶藻丛生的海域,都有分布。其中以长岛、蓬莱、芝罘、荣成、威海沿海最多。”山东省志水产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P57,“山东省所产刺参,是海参中的上品。其体近圆柱形,两端钝圆,腹面平坦,背面有四至六纵行肉疣,多为灰黑色或黄褐色,成参体长一般20-40厘米。刺参在渤海中部和黄海北部沿岸3-15米岩礁或沙石地质浅海均有分布,尤以长岛、荣成、威海、牟平、芝罘等地较多。”这说明荣成沿海很早就有海参分布,在引进潜水器之前就有捕参及加工干海参活动。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端,三面临海,海流畅通,水体交换量大,受风浪冲击大的海滩,岩石裸露,形成众多的岩礁海滩;受风浪冲击较小的海滩,大部分有大叶藻生长。这些场所都是适合海参生存繁衍的地方。大叶藻丛里又是底栖硅藻及小型动物生长的地方,为海参提供丰富的食物。荣成市沿海大叶藻的丰富程度只要看沿海的海草房就可以知道,民房的屋顶是用风浪冲击到海边的大叶藻制作的。2007年6月9日,建设部授予荣成市楮岛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海草房进行保护。海草房的历史见证大叶藻的历史,也见证了荣成海参的品质!

宝应慈姑
宝应慈姑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慈菇,又称剪刀草、燕尾草、蔬卵,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连城已有百余年种植史,县志中有莽菇,即慈菇也,味甘而带苦和慈菇,俗称蔬卵。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

裕民无刺红花
裕民无刺红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裕民县(原名察汗托海,蒙语白杨树多之意)地处祖国西北部,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缘,根据新疆塔城地区农作物品种志记载,裕民无刺红花系裕民县农家品种,七十年代从裕民县红花中经单株系统选择后繁殖推广,属油花兼用型。红花是一种比较耐旱的经济作物,我区目前种植面积近40万亩,产量占全国的80%。近年来,红花作为我区特色种植产业不断崛起,农民种植红花的热情很高,红花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可达到2000元以上,红花产业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新疆裕民县无刺红花因其抗旱能力强、油脂营养丰富、富含亚油酸、不含介酸、药用价值高等特点,被誉为新疆的“西红花”,可与著名的藏红花媲美。

荥经天麻
荥经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麻有去风定惊、平肝息风、调节大脑神经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古方中有以天麻为主,配合多种药物为丸治癫痫病的记载。 荥经县盛产天麻,是四川省天麻生产基地县之一,其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境内四面群山环抱,竹类、桦木、栎树等树种资源丰富,气候凉爽,雨量充沛,有适宜天麻的最佳生态环境,为天麻生长最适宜区。 荥经天麻肥大坚实,顶端有红粽色或红色芽苞,底端有圆脐形的疤痕,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呈半透明,细皮嫩肉,质坚硬,断面细密,角质状,被形象的描述为“鹦哥嘴,红挞帽,荷苞形,玉带缠腰,细皮嫩肉半透明”。安徽名老中医孙乐知曾著文称:“四川荥经所产天麻,体实泽亮,呈半透明,品质尤佳,为道地药材,故临床医方常用明天麻一名”。 荥经天麻有红杆、水红杆、乌杆、青杆、白杆、黑杆等六个品种,品质以乌杆尤佳,其中乌杆和水红杆占全县产量的95%以上。解放前,荥经天麻都为野生,上市量不多;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怀下,荥经天麻人工栽培取得成功,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荥经县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天麻种植技术,种出的天麻毫不逊于本地野生天麻。 1979年国家下达荥经天麻出口任务25市担(1250公斤),同年又由供销社直接提供外贸出口荥经天麻1000公斤,以之优惠购回进口日野牌载重汽车3辆、丰田牌汽车一辆、钢材20吨;1980年继续提供外贸出口5市担,并连续两年获得四川省医药公司系统经营管理一等奖;1981年成都中药材站在著名旅游区都江堰开设旅游商店选用荥经天麻;广东省新会县药材公司为供应远洋客轮以及上海市药材公司等均曾派专人不辞万里来荥经县要求调供荥经天麻,以应外宾需要;2002年,荥经天麻获“中国西部博览会名优农产品奖”。 目前,荥经县不断加强天麻科技攻关,大力实施天麻有性繁殖及仿野生规范化种植等技术,在保持荥经天麻原有品质的前提下,亩产突破1000公斤,并建立了菌种场、麻种场,成立了荥经天麻专业合作社,逐步走出一条计划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种植生态化,用种良种化的发展的路子,荥经天麻正在成为荥经县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的主导产业,正在向亿元产业迈进。

莱芜白花丹参
莱芜白花丹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莱芜白花丹参”为山东特产、莱芜道地药材,属丹参族中一极品,形态类同传统丹参,但花为白色。白花丹参为稀有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含量是紫花丹参的2-3倍,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等功效,是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妇女经血不调的理想药物,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独特疗效。为保护利用稀有资源,拉长产业链,现已研发出白花丹参茶、白花丹参饮片、白花丹参酒等系列保健产品。

漳浦穿心莲
漳浦穿心莲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漳浦县是福建省穿心莲主产区,属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自然生态独特,主要利用边角地、闲散地种植以及果园间套种,全县最高年份种植面积2.0万亩,因近年来价格较低,效益较差,面积逐年减少至200公顷~400 公顷,生产干品300~400t[一般全园种植亩产干品250~400kg(鲜枝叶晒干率40%左右),管理较好的丰产园,亩产干品可达600-700kg],年产值300万元左右(4.0元/公斤)。 漳浦县穿心莲主要分布于沿海乡镇场,尤其是深土镇,地处漳浦东部沿海,产区以滨海盐土为主,土壤富含氯离子,适宜穿心莲生长,利于穿心莲内酯合成。当地农民种植一见喜中药材已有30多年历史,拥有了3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经营部,常年经营,是厦门中药厂有限公司生产“清热穿心莲片”的主要原料基地(年需要量达200多吨,)。当地生产的一见喜由于独特自然条件和土壤条件,内含穿心莲内脂含量在华南地区含量最高(穿心莲内酯含量达12%以上),漳浦县穿心莲也是广东各中药厂家的主要原料之一。 漳浦穿心莲经多年提纯复壮自选留种,品种优良,株高50-70厘米,叶茎比例达40-50%,分蘖性强,分蘖指数18-25,鲜草叶片肥厚,抗病性强。此外,不同省份检测机构多批次检测,表明漳浦穿心莲所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总量较高。 2011年9月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和溪巴戟天
和溪巴戟天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和溪巴戟天栽种历史悠久,在20世纪60年代,由野生转人工栽培获得成功,经过和溪人民长期的摸索和各方专家的精心培育,目前培育出了巴戟天优良品种“和溪1号”、“和溪2号”、“南科号”,并掌握了五年一生产周期的一套育苗、种植管理经验,之后和溪镇迅速掀起种植热潮。和溪巴戟天成品呈扁圆柱形,条粗0.8-1.5cm,皮色黄,肉质呈紫白色,味甘甜,其突出特点是质软、肉厚、心细等独特的外观特征,为巴戟天中上品。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等功效,对治疗阳痿,少腹冷痛,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腰膝酸痛等均有一定效果。 被誉为巴戟天之乡的和溪镇,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所产的巴戟天品种优良,质量上乘,素有盛誉。1992年经中国药科大学天然药物化学教研室和生物教研室论证,和溪生产的巴戟天与各地对比含有效成分最高。2011年,“和溪巴戟天”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目前,和溪镇许多群众在从事巴戟天的栽培、加工、销售等一系列工作,全镇巴戟天种植面积达到1500亩,产量450吨,种植户500多户,年创产值1000万元以上,有漳州巴戟天酒业有限公司、漳州聚善堂中药材基地等多家巴戟天加工企业和栽培基地,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已形成产业规模。全镇拥有一支100多人巴戟天外销队伍。和溪巴戟天畅销省内外,销售范围遍布全国各大城市。

阿拉善锁阳
阿拉善锁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阿拉善锁阳是一种寄生植物,寄生于白刺的根部。白刺生于西部戈壁和沙漠。锁阳的繁衍过程不同于一般植物,与人和动物极为相似。每年五、六月份,锁阳开始露出地面,至七、八月份开始成熟。同株的雄性和雌性部分相互授粉、结籽。锁阳籽极小,显微镜下观察其形状似人体受精卵,千粒重仅为2克左右。

莫力达瓦苏子
莫力达瓦苏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莫力达瓦苏子”产于莫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栽植苏子有着悠久的历史,17世纪以前就开始种植,区域生产面积近0.50万亩,产量达300吨”。

平顺潞党参
平顺潞党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一、平顺潞党参通过国家农业部“中国原产地地理标志认证”,为“中国地标保护农产品”,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3′00″~113°41′00″,北纬35°57′00″~36°8′00″,海拔400-1800米,平均最低气温为1月份,气温在-10.0℃以下,最高气温在7月份,为20.0℃-22.0℃,平均无霜期181天,主要生长包括在虹梯关乡、东寺头乡、杏城镇、龙溪镇、西沟乡5个乡镇62个行政村,生产面积2000公顷,年产量6000吨。此地生长的党参名叫潞党参,全国潞党参当属此地最正宗,全国独一。 二、“潞党参是党参之王”,品相最地道的党参品种。长治古称上党,又名潞安府郡,党参的名字也是由当地区域名字演化而来,古称“上党人参”,《本草从新》、《植物名实图考》、《本草纲目》 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显庆四年编著的《新修本草》(唐本草)、《潞安府志》等重要书籍均记载党参出于上党,是重要的药食同补的材料,具有浓厚的人文历史文化根源,也是长治市地标农产品。 三、党参“补气兼养血,温补不易上火”,增强免疫力、扩张血管、降压、改善微循环、增强造血功能等作用。此外对化疗放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提升作用。(以下可供编辑参考)同比人参重补气、易上火,西洋参补气养阴、易寒,具有很安全的日常食用价值和功能。日常用于煲汤、熬粥、泡酒、泡水,营养学表明:每人每天食用9克,大人小孩都可食用,具有很好的调节身体作用。

天全川牛膝
天全川牛膝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全牛膝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活血、破血行瘀、补肝补肾、强筋健骨、缓解疼痛等功效。经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天全牛膝还有利胆、降脂、抗癌等独特作用,在国内及东南亚各国享有盛誉。

莱阳莱胡参
莱阳莱胡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莱阳莱胡参,又称北沙参。主要种植在莱阳市五龙河、清水河及其支流两侧的沐浴店、高格庄、团旺、穴坊等6个镇处,总面积350公顷。莱阳莱胡参呈细长圆柱形,表面淡黄白色,略粗糙,质脆、有粉性、易折断,性微寒、味甘、微苦。喜温暖湿润,抗寒,耐干旱,适宜在沙土和沙质土壤中生长。富含蛋白质、皂苷和钙、锌、铁等矿物质元素。因胡城村出产参条洁白、挺直、光滑,固有“莱胡参”之称。入药养阴清肺、养胃生津、除虚热、止咳祛痰。

靖宇平贝母
靖宇平贝母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1946年2月为纪念在此殉国的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易名靖宇县。全县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203个自然屯,总人口14.4万人,有满、朝、蒙、回、锡伯、白、水、苗、藏、侗等10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北药基地、长白山道地中药材主产地之一,并有多年的中药材种植历史,靖宇县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造就丰富的自然资源,素有“立体资源宝库”之称,被列为吉林省中药材可持续发展基地。全县森林覆盖率为84%,林下伴生着大量的珍贵经济动植物。其中经济价值最高的是药用植物有几百种,如平贝母、林下参、刺五加、灵芝、天麻、北五味子、穿龙骨、细辛等。

靖宇西洋参
靖宇西洋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1946年2月为纪念在此殉国的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易名靖宇县。全县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203个自然屯,总人口14.4万人 。属于“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森林覆盖率达76%,特产产业占靖宇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靖宇县生态资源良好,环境系统完整,可恢复性强,是全省生态建设中等示范城市。1986年从加拿大引进西洋参种子进行栽培。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中国特产报社授予吉林省靖宇县为中国西洋参之乡、中国西洋参种源基地。有亚州最大的西洋参场和世界上先进的加工设备。2004年获得绿色食品证书、靖宇西洋参通过全国首批GAP认证。

卫辉卫红花
卫辉卫红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红花(拉丁学名:Carthamus tinctorius L.),又名红蓝花、草红花、刺红花,为菊科红花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唐朝李中诗云:“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染出轻罗莫相贵,古人崇俭诫奢华。”形象地概况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色彩与广泛用途。古代流行利用红花的红花素浸入淀粉中,做成胭脂供贵妇人享用。据《本草纲目》记载:“按伏侯中华古今注云:燕脂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作之”。红色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古人采用“杀花法”提取红花色素将织物染成“真红”色,此染色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古人为了红花染色的长效性,制成“红花饼”保存,在宋元时期之后得到了普及推广。红花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鲜艳的染色原料,尤为宝贵的是它的药用价值。红花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药材之一,入药主要是其干燥花,形态上以花片长、色鲜红、质柔软者为佳,药性味辛、微苦,性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红花花中含有丰富的红花黄素、红花苷、红花素、红花醌苷及新红花苷等黄酮类、木脂素类、多炔类等化学成分;红花籽含油量35-47%,其中含有亚油酸、油酸、棕榈酸、肉豆蔻酸、月桂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磷脂、维生素、甾醇、蛋白质等成分,红花籽油具有降低胆固醇、稳定血压、增进体质、促进微循环等作用,是比大豆油、棕榈油品质还高的食用油。199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把红花籽作为一种药、油两用作物列入《生产年鉴》的统计项目之内。红花原产西亚和地中海沿岸,西汉时由张骞引种到我国,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卫辉市红花栽培历史悠久。卫辉市是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西汉高祖二年始设置汲县,三国时期属魏地(公元220-265年),明代改汲郡为卫辉府,清代沿续为卫辉府。历史上卫辉府的红花、怀庆府的菊花、彰德府的棉花被称为“豫北三花”,而卫辉府的红花被誉为“卫红花”。西晋张华所著《博物志》对卫辉卫红花的种植记载:“张骞得种于西域,今魏地亦种之”。据清康熙36年(公元1697年)《汲县志》和乾隆20年(公元1755年)《汲县志》记载,从明洪武年间至清乾隆年间红花种植甚多。据《河南通志》记载,在1915年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出的河南特产中药材50余种,其中就包括卫红花。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上,卫红花作为河南优质药材参展,受到了各国药商的好评。

安顺山药
安顺山药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山药在西秀区种植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据咸丰元年再版撰写的《安顺府志》已将山药作为安顺物产记入府志“安顺有黑白二种—(卷之十七·物产二)”;据1983年整理后的《续修安顺府志·安顺志》238页记载“薯蓣,俗名山药,药用称淮山,长者至尺余,有黑、白二种,白者居多。富营养,宜熟食,生则麻口”;据《安顺府志》第二卷之六疆里十六、十七记载,刘官屯老邦寨已属安顺府辖制区域。 安顺山药的由来,300多年前刘官一带的屯堡人都有逢年过节上山挖山药来炸吃的习惯,野山药很受当地人的喜爱,有人把多挖的野山药拿到集市上出售。但野山药根茎小,且数量少,过年赶集时供不应求,这时住在刘官境内老邦寨的黄茂贤就把挖来的野山药试种在自家的地里,第二年挖出来果然比野生山药大,就这样年复一年的驯化、提纯扶壮,形成了当地的地方品种,后继在老邦寨扩大种植面积,驯化后的山药产品销售在当时的安顺州(今旧州镇)、大水桥(今大西桥镇)、平坝县等地,深受人们的喜欢。其薯块呈圆柱形,其地下块茎可长达100cm左右,山药皮薄,外表淡褐色,密生细须,根皮黄白色,肉白色,有粘液,削皮后肉质白色,且久置不会变黄,久煮不散,肉质松软细腻,味稍甜,容易做成山药泥、山药粉等。安顺山药一般每公顷产量在27-33吨,刘官白山药已成了安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

郑城金银花
郑城金银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邑县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协会申请认证了“郑城镇金银花”地理标志。郑城镇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主产区,为“郑城镇金银花”的主产区,该镇种植面积11万亩,年产干花600万公斤,有“中国金银花第一镇”称号。近几年始终把金银花产业作为全镇核心支柱产业来抓,坚持“团结、奉献、求实、创新,做大金银花产业,打造特色强镇”为目标。金银花素有中药里的青霉素之称,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现代中药方剂中很多配方中使用金银花,目前金银花价格的细微变动都将影响到整个金银花行情。该镇实行引导,协会带动,行业自律等有效举措,提供高品质金银花。

波密天麻
波密天麻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波密,古称博窝,藏文意为祖先,位于西藏东南部。波密县风景秀丽,素有“小瑞士”、“绿海明珠”之称。由于波密县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造就了波密县林下资源生物的多元性和优异性,波密天麻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波密天麻”属于天麻中的乌天麻,具有成品率高、折干率高、天麻素含量高的特点,其外部特征为清晰的环纹、鹦鹉嘴、脐眼明显、质坚、体实、无空心、特异气味浓,个大、肥厚、椭圆、略扁、表面黄白至深棕色。具有性微寒、味甘,有熄风镇痉作用。能够医治头痛、头昏、眼花、风寒湿痹、小儿惊风等症状。在国内外业界已具有一定知名度,市场供不应求。

宁前胡
宁前胡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前胡为伞形科植物白花前胡的干燥根。冬季至次春茎叶枯萎或未抽花茎时采挖,除去须根,洗净,晒干或低温干燥。 自明朝以来,宁国县所产前胡均作为贡品上奉朝廷,清嘉庆《宁国府志》食货志记载,“土贡,宁国县,原编户部甲乙二库,本色前胡五斤二两”。因此,在全国范围内,宁前胡一枝独秀,颇负盛名。 据《宁国县志》记载,宁国市所产前胡以具有“个大、皮黑、条长、内黄、香味浓”等优点而著称,因产于安徽省宁国市的前胡质量上乘,清代就享有“宁前胡”之称。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宁国生产的前胡就外贸出口港台,历来受国内外客商青睐和欢迎。

安阳栝楼
安阳栝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栝楼,又名瓜蒌、果赢、野葫芦,属葫芦科多年生草本攀岩植物,安阳人俗称“德楼 ”、“德楼冠”、“克痨冠”,“冠”有第一的意思。栝楼形状如圆球,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样描述的“青时如瓜,黄时如熟柿,山村小儿亦食之。”栝楼的根叫天花粉,形状各异,2010年4月2日安阳挖出了形状像鳄鱼的栝楼根,重达150多斤。栝楼和根均是大宗中药材,它们的名字来历也很有趣。相传古时候,江南有座高山,山上有许多山洞,洞被密林遮掩,云雾缭绕,传说有神仙居住。当地有个樵夫,家境贫寒,以砍柴为生。一天中午,他进山砍完柴,又累又渴,便循着泉水的淙淙声走到一个山洞口,喝足了水,躺在树荫下的一块石板上歇息。迷迷糊糊中,他听到有人说话,一睁眼,竟然看见长着黑白胡子的两个老者在谈论。黑胡子老者说:“今年咱的洞里结了好大一对金瓜。”白胡子摆摆手:“嘘,小声点,那边躺着个砍柴的,当心把咱的宝贝金瓜偷走。”黑胡子不以为然:“怕什么,他进不了洞。只有七月初七午时,口念‘天门开、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才行。”白胡子生气了:“别说了,咱们下棋。”听到这里,樵夫滚下了石板,蓦然醒了,原来是个梦,哪有什么老者?他沮丧地挑起柴担回家。后来,他越想越觉神奇:“我莫非遇到了神仙,那山洞真藏着宝贝?”他决定试试。七月初七这天,他来到山洞中,口念“天门开、地门开,摘金瓜的主人要进来”,果然嘎的一声,洞里一扇石门打开了。樵夫走进去,只见里面长着一架碧绿的青藤,其上果然结有一对金瓜。他高兴地爬上去,摘下瓜,一口气跑回了家。到家一看,他楞了,这哪是金瓜呀,分明是两个普通的小圆瓜。他失望地把瓜扔到了一边。过了些时日,樵夫又上山砍柴,不由自主地他又来到那个山洞外,躺在石板上歇息。刚闭上眼,就又听见了谈话声,还是那两个老者。白胡子埋怨:“都怪你多嘴,咱的金瓜被偷走了。”黑胡子说:“怕什么,又不是金子。”白胡子说:“可那是名贵药材呀,比金子还贵重。”“那非得心地善良的人才会用,要把瓜的皮色晒红才会有润肺清热的作用哩。”樵夫醒来,边想边回家,这莫非是神仙托梦,要我种药材给人治病?到家后,他找到了已经烂了的那两个瓜。取出瓜籽,来年开春种在了院子里。到秋天,果然结了很多的瓜。他摘下晒红,叫咳嗽痰喘的病人吃,一个个都见效。之后,他每年栽种,送给病家,且分文不取。人们尊敬他,让他给这瓜取个名字,他想,瓜结在高处的藤架上,需登爬摘取,就叫“瓜蒌”吧。后来,又渐渐被写成了“栝楼”。 栝楼在《本草纲目》中也称果赢。《诗经》讲:“果赢之实,亦施于字。栝楼既果赢二字的音转化而来的”。栝楼根叫天花粉,有的说是天庭之花之义,而明代陈嘉谟认为“栝楼根名天花粉,内有花纹天然而成,故名之”;李时珍认为“其根作粉,洁白如雪,故谓之天花粉”。栝楼在我国作为中药材的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秦、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采用天花粉入药的记载,称它味苦寒,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

靖宇林下参
靖宇林下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靖宇县原名蒙江县,1946年2月为纪念在此殉国的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易名靖宇县。全县幅员面积3094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111个行政村、203个自然屯,总人口14.4万人,有满、朝、蒙、回、锡伯、白、水、苗、藏、侗等10个少数民族。 靖宇林下参种植历史已有400多年,与园参几乎同时产生,大面积播种始于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据《仁宗实录》载:清朝顺治年间(公元16世纪中叶),设吉林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事人参等土特产品的事宜。“参禁”政策放开后,由于大肆采挖,资源破坏,山参日少,为应付皇室的需求,而移栽山参幼苗,待长成后冒险解京。于是,山林中除有野山参外,又出现了林下参。 2008年靖宇林下参系列产品通过有机食品认证。

阆中川明参
阆中川明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阆中川明参,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市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由于其独特的土壤、水质、气候等特点孕育了这一古之贡品。该产品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于2009年7月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于2012年5月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主要成分:香豆素类、生物碱、多糖、黄酮、甾(zai)体、三萜(tie)化合物等。 主要功能:滋阴润肺、镇咳、健脾。用于肺阴虚症、肺燥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弱等。特别适用于吸入灰尘较多、烟民、冬咳哮喘等人群。

马山栝楼
马山栝楼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栝楼是山东著名的道地中药材。胡世林主编的《中国道地药材》载:“用果者山东长清为道地之一”。据长清旧县志记载,早在清代以前,马山庄科、焦庄一带就开始种植栝楼,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马山栝楼质量优良,以其个大、皮厚柔韧、皱缩有筋、色橙红、糖性足、焦糖气浓而享誉国内外。马山栝楼产量大,据记载,山东栝楼最高年产量80万公斤,长清产量46万公斤,而马山的产量占长清区总产量的2/3以上。2009年马山栝楼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

集安边条参
集安边条参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集安边条参产地位于集安市新开河流域台上镇、花甸镇、财源镇、清河镇、头道镇的宜参地,海拔高度400~700米。集安是我国人参主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特别是别具特色的“边条参”,形质兼优,驰名中外。据县志记载早在17世纪60年代(1662年)康熙元年之前就已问世。从清康熙元年(1662年)前后始有栽培,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集安边条参在生产过程中,须经两次移栽,即“两倒制”,是集安利用特定品种,在特定的土壤、气候条件下采取的独特栽培技术。集安边条参具有芦长、体长、皮老、纹深、形美、枝头大等明显特点。根据历年来人参市场价格高比较,集安边条参根据人参品质分级一般高于国内其他产地的5~30元/公斤。

集安五味子
集安五味子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集安五味子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吉林省集安市鸭绿江沿岸青石镇、太王镇、麻线乡、榆林镇。五味子作为名贵常用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它对人体多方面的有益作用,其利用范围愈来愈广,现已突破原来的药用范畴。由于供需矛盾,人为掠夺式的采摘,过度的森林砍伐,野生五味子资源日趋减少。为此,我市建设优质五味子基地3000亩,年产量1000吨。集安五味子具有粒大、果实肉厚、有油性、光泽好、无杂色高等明显特点,与同类产品相比,富含挥发油、脂肪、柠檬酸、抗坏血酸和苹果酸,并含有维生素B1、B2、pp、C及胡罗卜素、果糖、蛋白质、17种氨基酸、微量元素钙、磷、铁等对人体有益成分,为五味子中的上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