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都杨梅

深红种杨梅:果实圆球形,果型中等,果面鲜红,肉柱先端圆钝,汁多味鲜,甜酸适口。 水晶种杨梅。果实圆球形,果型中等,果面白色或淡黄色,略带红晕,有光泽,肉柱圆钝,果肉柔软细腻,汁多味甜带酸,有特殊清香。

  《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二都杨梅,果大、核小、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清代时作过慈禧的贡品。建国后,省农业厅将上虞二都杨梅的水晶、深红、淡红3种杨梅,送至中央领导品尝,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誉。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又一次赞许二都杨梅。1986年,上虞区委、区府决定,利用二都杨梅这个传统名果的商品优势,在横塘乡原有基础上建立万亩杨梅商品生产基地。

  二都杨梅主要有水晶杨梅和深红种杨梅两个优良品种。水晶杨梅又名白沙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半圆形,叶为倒披针形或倒长卵形,先端圆钝,间或渐尖,边缘间或有锯齿,质薄,淡绿色。果实大,果面呈白玉色,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17.6克,可食率95.4%,可溶性固形物13.4%。果肉柔软,多汁、味甜而稍带酸,品质好。在历次杨梅评比中夺魁。1932年,在全省杨梅评比中获第一名。1983年由孙玄蔚教授主编的《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一书中,二都水晶杨梅被列为中国杨梅9个地方良种之一。深红种树势强健,树枝圆头形,叫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或近于圆形,果实大,果面鲜红色,平均单果重14.7克,可食率95.0%,可溶性固形物12.9%。肉质细而柔软,汁多,味甜而微酸,品质较好。在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对浙东杨梅所作的一次调查中,深红种产量居全省第三位,品质居全省第二位。
  杨梅富含人体所需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在医学上有止咳生津,助消化、益肾利尿的作用,对心胃气痛和霍乱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产区群众还有利用烧酒浸渍后食用的习惯,说有祛暑解闷之作用。杨梅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酒及蜜饯等。核仁含油量高达40%,可供炒食或榨油用,叶可提炼香精,树皮和根皮富含单宁,可熬制鱼网涂料或其他涂料。


(一)地形地貌:绍兴市上虞区地处浙江省东北部,曹娥江下游,宁绍平原中部,长江三角洲繁华的沪杭甬经济带,东临余姚市,南接嵊州市,西连绍兴市柯桥区,北濒钱塘江与嘉兴市海宁市、海盐县隔江相望。全区山地面积5.3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1.08%。地形狭长,地貌呈丘陵、水网平原、滨海滩涂三个不同类型。境内地形背山面海,地势自南向北倾斜,南部低山丘陵和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各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 ,东面是四明山余脉。 (二)气候特点:上虞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4℃,年平均降水量1438.4mm,无霜期251天,日平均气温10℃以上持续时间240天,有效积温5247℃,相对湿度78%,总体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多雨。 (三)土壤特点:土壤以红壤、黄壤、岩性土类等为主,pH值5~6,有机质含量≥1.5%,通透性好,土层深厚肥沃,活土层大多在60cm以上。 (四)水文特点:区内河流纵横交错,总体属钱塘江水系,水流经曹娥江注入钱塘江。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区,杭甬运河横穿东西,是区内两条主要的河流。区内有大Ⅱ型水库1座(汤浦水库,库容2.35亿¬m3¬),小I型水库7座;有小越湖、皂李湖、白马湖、西溪湖等主要湖泊。

(一)园地选择:选择海拔低于700m、坡度25°以下、土壤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pH值4.5~7.0、生态环境良好、富含石砾的沙质红壤或黄壤的丘陵山地建园。 (二)品种范围:水晶种杨梅、深红种杨梅。 (三)生产控制:按照特定的生产和技术要求,必须对苗木质量、栽培技术、采收分级等环节进行全程控制。 1、苗木质量 一般采用1年生嫁接苗,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苗木质量要求 级 别 苗 粗 cm 苗 高 cm 综合控制性指标 一级 ≥0.6 ≥35 根系发达、嫁接口充分愈合、无检疫性病虫害 二级 ≥0.5 ≥25 根系较发达、嫁接口愈合良好、无检疫性病虫害 2、栽培技术 (1)定植 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萌芽前,选无风阴天栽植为宜。 栽植密度375~450株/公顷。 (2)整形修剪 采用自然开心圆头形,主干高30cm~40cm,配置方位角120°的主枝3个,主枝间距20cm~30cm,分枝基角45°~50°,各主枝上不同方位配置副主枝2个~3个,主枝和副主枝上视空间情况适当配置侧枝。 修剪时间分生长期修剪和休眠期修剪。生长期修剪在6月~9月,除挂果期外都可进行,休眠期修剪在10月至翌年3月中旬。运用抹芽控梢、摘心、拉枝、短截、回缩、疏枝等修剪方法,使树冠枝梢稀密适度、分布有序,形成丰产稳产的良好树冠结构。 (3)花果管理 采用促花、疏花疏果等技术措施提高果品质量。人工疏果2~3次,分别在盛花后20天和谢花后30~35天时进行,疏去密生果、劣果和小果,6月上旬果实迅速膨大前再疏果定位。每果枝留1个~4个,平均2个。 (4)肥水管理 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性质和植株营养特征平衡施肥,保证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提倡套种绿肥,改善土壤环境。合理控制、减少化肥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化肥应与有机肥、生物肥配合施用。农家肥应经无害化处理后施用。 秋冬施基肥用腐熟栏肥、堆肥或饼肥。幼龄树多施氮肥,初果树施栏肥、焦泥灰;成年结果树施栏肥、堆肥或饼肥。 (5)病虫害防控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能力。加强栽培区的病虫害预测预报,定点定期观察病虫情消长情况,实施有效的病虫害监控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动植物检疫制度。 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结果,适时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实施翻土、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危害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实施冬季清园。 物理防治:利用昆虫趋性进行诱杀。对果蝇、尺蠖、蓑蛾类采用人工诱杀、捕杀。 生物防治:选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蚜虫等。 化学防治:严格按照浙江省杨梅“一品一策”使用农药防治。 3、采收分级 采收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至7月上旬,按成熟先后分期分批采收,以清晨或傍晚采摘为宜。科学包装,冷链储运。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1)深红种杨梅:果实圆球形,果型中等,果面鲜红,肉柱先端圆钝,汁多味鲜,甜酸适口。 (2)水晶种杨梅。果实圆球形,果型中等,果面白色或淡黄色,略带红晕,有光泽,肉柱圆钝,果肉柔软细腻,汁多味甜带酸,有特殊清香。 2、理化品质指标:可溶性固形物≥10.5%,可食率≥93%,总酸(以柠檬酸计)≤ 1.5%。 3、质量安全规定:产品质量按照《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标准执行。

包装规定: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二都杨梅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范围内生产经营的二都杨梅,并按照二都杨梅生产控制技术规范种植的基地(户),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已获得的二都杨梅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二都杨梅地理标志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定期对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使用本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违法本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规定处罚。

证书持有人:
绍兴市上虞区二都杨梅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二都杨梅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6′23″~121°06′09″、北纬29°43′38″~30°16′17″。具体包括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街道、小越街道、梁湖街道、崧厦镇、章镇镇、丰惠镇、上浦镇、汤浦镇、永和镇、驿亭镇、谢塘镇、盖北镇、长塘镇、下管镇、岭南乡、陈溪乡、丁宅乡等20个乡镇(街道)312个行政村。现有生产规模1651公顷,年产量11670吨,保护区面积14.03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