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魔芋

湖南怀化会同特产魔芋魔芋丝雪魔芋魔芋块魔芋粉条250g装2包包邮 【在售价】17.98 元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魔芋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十大保健食品之一。会同是全国闻名的“广木之乡”“南竹之乡”,这里适宜魔芋生长,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魔芋适生区。来会同做客,魔芋豆腐是你必吃的一道佳肴。将采挖的魔芋清洗干净,用稻草烧成的灰溶于水过滤,再用粗糙石头、青砖或竹篾把魔芋磨成浆,等浆液自然凝固后加水用大火烧煮4小时,便制成魔芋豆腐。或清炒、或红烧、或放入火锅烹煮,爽滑Q弹的口感回旋在唇齿之间,满满的青春能量。

会同栽培魔芋历史悠久。据古籍《本草图经》(1020年-1101年编撰)记载,湖南西部等地就有魔芋生长。清《乾隆会同县志》卷一舆地表物产中载为“芋”。而会同人爱吃魔芋豆腐,相传是炎帝和夫人麻婆娘娘的功劳。

古传,炎帝和麻婆娘娘繁衍生息在会同,遍寻能让人吃的各种食物。一天,夫妻俩乘着白鹤来到连山的老虎垭,发现老、弱、病、妇、幼倒在地上,口吐白沫,浑身抽搐。麻婆娘娘叫来土地询问,才知百姓因食用黑果中毒所致。这黑果是恶魔所撒,叫“鬼芋”,必须加一种药煮熟煮透才能吃,但药方在恶魔手中。麻婆娘娘赶往西天大战恶魔,抓住并焚烧,终于拿到药方。于是麻婆娘娘找来稻草扎成恶魔的样子烧成灰,泡成碱水,制作成魔芋豆腐。百姓食用后,不再发涩麻口,且味美无比。后来,麻婆娘娘便把制作魔芋豆腐时加草木灰的秘方无私传给世人。

从此,为纪念炎帝和麻婆娘娘,会同人每年在农闲时节制作魔芋豆腐食用,并祭祀炎帝夫妇。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食物日益丰富,魔芋豆腐逐渐被其他食物从祭品中替换,但会同魔芋豆腐始终是会同人一道美味菜肴并流传至今。

生态、技术 缺一不可

在会同海拔200-1000米的山地上,茂密的林木之下就是漫山遍野的魔芋。挖开厚厚的泥土,颜色光鲜、叶柄脱落处光滑、球茎呈椭圆或圆球状的会同魔芋看起来并不特别。

“我们的魔芋成熟早,出苗和收获比其他地区要早一个月,球茎膨大率高,它所含的葡甘聚糖比其他产地的要高,富含钾、磷、硼等元素,制成魔芋干也极少流失,比较耐储存。”会同县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道惠告诉我们。

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种植技术是其制胜的法宝。

东枕雪峰山脉,南倚云贵高原的会同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温差大,有利于块茎糖分和可溶性物质积累。境内质地肥沃的黑沙土、黄泥土深厚,林下落叶堆积,便于块茎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钾、磷、硼等微量元素。会同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沟渠100余条,水质中富含钙、锌、钾等元素,呈树枝状分布,为魔芋块茎膨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会同境内森林资源丰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一块“神奇的绿洲”,素有“广木之乡”、“南竹之乡”、“木本油料之乡”的美称,是忌晒喜阴的会同魔芋荫蔽的最佳场所。

在选好的地块平整和追施基肥后,亩用生石灰50~100公斤进行消毒,再将提前晾晒、消菌的种子在地温回升到15℃时下种,通过合理密植、科学间套以及日常管理后再进行适时采收。种植农户们积累了大量生产经验,也形成了《会同魔芋栽培技术规范》。针对会同魔芋块茎膨大系数高、成熟早和喜阴的生物特性,在种植技术上,会同芋农还探索出了杉木林套种、油茶林套种、农作物套种和大田种植等不同情境下的种植技术。

一方水土,一套技术,造就了会同魔芋的独一无二。

产业助力 “聚宝”脱贫

“小魔芋,大魔力!”2017年11月22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在会同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对该县培育发展魔芋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取得的成效给予充分肯定。近四年来,会同县通过魔芋产业已带动贫困户2519户8570人脱贫。

“土疙瘩”是怎么成为“聚宝盆”的?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向沿海发达地区,会同外出务工者把魔芋豆腐当作必不可少的家常菜随身带出,并深受都市人和其他地区务工者喜爱,进而促进了魔芋的大规模种植。到20世纪末,会同县魔芋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亩。为解决优质魔芋种芋供应,扩大规模生产,会同县开始优化魔芋品种,经多次选育改良,成功选育出了适合规模种植品种——会同魔芋。

由于会同魔芋产量高、所含营养元素丰富、经济价值高、成为农民致富脱贫的重要经济来源。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会同县把魔芋种植、加工作为经济增长、脱贫攻坚的特色支柱产业来抓,将魔芋产业纳入“十三五”规划,在征地建设、技术培训、信息化平台建设、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支持,并分别按每亩1500元、800元的标准,对发展魔芋种植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进行奖补。

同时,还出台了《湖南省会同县魔芋产业发展规划(2014-2018)》,对会同魔芋的发展主体、服务体系、产业扶持政策、考核奖励办法等进行总体规划和具体明确。按照“公司+合作社(扶贫村)+扶贫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全面推行标准化种植,形成了健全的种芋供应、生产开发、产业服务和流通服务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全县18个乡镇种植魔芋达3.5万余亩,带动周边市县种植达5万亩,年产会同魔芋原料6万吨。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和绿盈、群益等魔芋专业合作社纷纷崛起,先后开发出“雪魔芋”“魔芋粉”“魔芋面”等特色会同魔芋产品,年产值达2亿元,产品远销河南、山东、四川、湖北、浙江、上海、广东和深圳等地,出口到柬埔寨、日本、韩国等国家,会同魔芋米、魔芋固体饮料、魔芋膳食代餐粉等新产品正在研发中。


会同魔芋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花魔芋 

二、立地条件 

海拔200m至800m,土壤为黑沙土、黄泥土、红黄土和石渣土类型。耕层厚度≥20cm,有机质含量≥1.8%,pH值5.5至7.0。 

三、栽培管理 

1. 种芋选用:种芋重量≥5g。 

    2. 种植要求: 

   (1)科学选地:魔芋种植地宜选择海拔800米以下,背风半阴半阳,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无积水的砂壤土或小黄土,坡度在30°以内的缓坡地,pH值要求在5.5至7.0。不宜连种,尽量不用种过马铃薯、红薯、油菜、蔬菜的地块,可与小麦、玉米、黄豆等轮作。 

   (2)整地施肥:土地在冬耕前,要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或有机堆肥为主,根据地块肥力可施饼肥(含磷钾的复混肥)。重量在150克以下的种芋每667㎡(亩)施底肥2000至2500公斤,重量在150克以上种芋每667㎡(亩)施底肥3500至4500公斤,做到种芋和肥料隔离。禁施用鸡粪、碳铵。 

(3)土壤消毒:结合冬、春季整地进行。一般每667㎡(亩)用生石灰50至100公斤均匀撒施,施用一周后再进行播种。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50至300克,拌细土30公斤,均匀撒施,也可沟施或窝施。地下害虫严重的地块可用地中宝、辛硫磷颗粒剂等药剂撒施灭虫。 

(4)种芋选择:种芋消毒处理,应选个体较小、芽体完整粗壮、芽尖呈粉红色、有光泽,并略高出凹窝边缘或与边平的块茎作种芋。种芋呈椭圆形,横径大于纵径,上端大于下端,上端凹陷,口平。表皮光滑,无皱裂、疤痕、伤烂和霉变现象。种芋以重10至350克为宜,繁殖种芋时大小均可。种芋选好后,应晒种2至3天。对挖伤或霉烂的种芋,应切去伤部或腐烂部分,伤口用干草木灰涂抹,然后晒种3至4天,促进伤口愈合。种芋宜自繁自种或就近购买,不宜从外地大量引种。 

种芋消毒:为减少种芋带菌,可将选好晒好的种芋在1%的硫酸铜溶液中浸泡5分钟,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浸种2至6小时,晒干后播种。但要注意:有伤处理过的种芋和春季已萌动的种芋绝不能进行浸泡消毒。也可在种芋晒种后,用72%农用链霉素1000倍液或53.8%可杀得800倍液均匀喷雾种芋2次,晒干备种。 

(5)适期播种:会同魔芋的生长起始温度为12℃,一般在3月中下旬,注意春播不可过早,禁止秋冬播种,以防止低温烂种。但在种芋萌动前要播种完。 

(6)合理密植、科学间套:因种芋大小差异较大,种植密度差异也较大。我县采取杉木林套种、油茶林套种、板栗和核桃等经济林木套种和大田套种模式。 

播种前应将种芋按个体大小分级,然后确定密度,一般行距为种芋直径的6倍左右,株距则为种芋直径的4—5倍为宜。 

杉木林、油茶林、板栗和核桃等经济林木套种采用150厘米带型,2行木林间套2至3行魔芋的模式。对150克以上的种芋,会同魔芋与木林播种行数比为3:1,2行会同魔芋行距25厘米,株距26至40厘米,播种密度2200至3300株/667㎡(亩);对于150克以下的较小种芋,会同魔芋与杉木林播种行数比为4:1,行距15厘米,种3行,株距26至40厘米,播种密度3300至5000株/667㎡(亩) 

大田套种时采用200厘米带型,3至4行魔芋间套1行经济作物的模式。对于150克以上较大的种芋,会同魔芋与经济作物播种行数比为3:1,3行魔芋行距60厘米,预留80厘米播1行经济作物,株距26至40厘米,会同魔芋每667㎡(亩)播种2480至3850株;对150克以下较小的种芋,会同魔芋与经济作物播种行数比为4:1,行距45厘米,预留65厘米播1行经济作物,株距25至35厘米,会同魔芋每667㎡(亩)播种4200至6000株 

经济作物应选择抗倒伏性强、叶子平展、春播生育期在120天以内的早熟品种,经济作物应种植在空带的中间,最好采用育苗移栽,并且给经济作物施足肥料。 

(7)规范种植,合理覆盖:土层疏松、坡地较窄的林下地采用开沟布厢方式栽培;缓坡地、平地则采用深沟高畦垄式栽培,一般垄沟深度20厘米左右。播种时覆土深度一般为5厘米以上,种芋与肥料相互隔离,将球茎稍侧倾斜放置,且顶部一般应向一个方向,平地向南方,坡地则向坡顶方向倾斜,球茎与地面倾斜角为45°左右。在播种后,应及时在垄上盖农作物秸秆(稻、麦草、玉米秆等)或山林中的枯枝落叶5至10厘米厚,可起到防草荒、防病、保温保湿、防高温、防止土壤板结的作用。 

(8)加强日常管理:魔芋出苗后,雨季要注意清沟排水。当田间杂草长出而魔芋、经济作物未出苗时,可人工拔除,不能用锄头除草,免伤魔芋而感病。 

在收获套种的经济作物时,应割掉作物秸秆或将作物秸秆中下部叶片清除,让魔芋充分接受阳光,利于球茎膨大,同时也减少荫蔽,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9)适时采收:会同魔芋自然倒苗后一周即可采收,一般是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挖收。但采收的最迟时期应是平均气温不低5℃以前,应选择晴天采挖。 

商品芋存放时严禁抛丢和倾倒,严禁运输中过度振动和挤压,严禁挖伤、病霉变。禁止混装、混放。严禁种芋和商品芋混装。 

3.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四、魔芋干制品加工 

1. 工艺流程:鲜魔芋→凹坑清理→清洗→切片 (厚度5至10mm)→干燥(或研磨)→包装。 

2. 工艺要求 

    烘干温度:温度60℃至80℃,时间为3h至8h。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魔芋:球茎呈扁圆球状,外表光亮,叶柄脱落处光滑。  

(2)魔芋干制品:色白、表皮手感细腻、质地致密。 

2. 理化指标: 

(1)鲜魔芋:水份≤90.0%,葡甘聚糖(以湿基计)≥5.5%。 

(2)魔芋干制品:水份≤12.0%,葡甘聚糖(以干基计)≥40%。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产品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会同魔芋块茎扁球形,顶部中央下凹,皮褐色,肉质乳白;颈部周围着生数量不等肉质根及纤维状须根。熟制品脆滑有弹性,韧性好。 4.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膳食纤维≥6.4g/100g・FW,总膳食纤维≥14g/100g・FW,淀粉≥4.5g/100g・FW。 4.3安全要求:参照GB2762和GB2763规定执行。

包装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会同魔芋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会同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会同魔芋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会同县经济作物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