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竹笋

会同竹笋呈宝塔形,笋体肥壮,中间有节,笋肉色白厚实,烹食脆嫩鲜香、质地细腻、无涩味。

会同竹笋产区东枕雪峰山脉,西倚云贵高原,以中低山、丘陵为主,海拔200~800米,森林覆盖率72.86%,为全国著名的“广木之乡”,也是湖南省毛竹中心分布区之一;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多雾,年均相对湿度82%,年均气温16.9℃,全年无霜期300天左右,年均日照1630小时,年均降水量为1282.4毫米,3-4月雨量充沛,利于竹笋生长;土壤以板页岩发育而成的红、黄壤为主,土层深厚疏松,土质肥沃;以巫水、渠水为主的众多河溪和山泉分布全境,灌溉便利。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会同竹笋独特的品质。

3.1品种选择 毛竹。 3.2产地选择 选择无污染、土层深厚、通透性好的缓坡地。 3.3生产管理 3.3.1林地清理 将病竹、劣质竹(包括胸径小于5厘米的弱竹)以及风倒、雪压竹全部砍除并尽量整理成带或清理出林。 3.3.2 劈山除杂 竹林杂灌茂盛时(7~8月)劈山一次,砍除杂草灌木,拦成水平带或埋于土中作肥料。 3.3.3 竹林垦复 7~9月垦复,深度20~30厘米,尽量避免损伤幼、壮竹鞭,同时清除林内树桩、老竹蔸、石块等杂物。 3.3.4 肥水管理 采用穴施或桩施有机肥或者毛竹专用肥3~4次,其中5~6月施行鞭肥,9月施孕笋肥。积水的竹林及时开沟排水。有条件的竹林,可进行3~4次灌溉。 3.3.5留笋养竹 留养粗大健壮、分布均匀的春笋培养新竹。竹林立竹度控制在160~200株/亩。 3.3.6 营造混交林 保留竹林中部分乔木或在林中空地补植乔木树种形成混交林,树木数量控制在5~15株/亩。 3.3.7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竹蝗、竹象、竹螟、竹蚜、竹煤病、枯梢病等。 加强生产管理,提高抗病虫能力;加强监测,及时组织开展应急防控。 3.4 采收及处理 3.4.1采收 科学采挖冬笋和春笋,其中冬笋以点挖为主,严格保护用以培育新竹的竹笋。 3.4.2采后处理 鲜笋经简单清理后直接销售或进库保存。加工笋在采挖后24小时内及时剥壳、高温杀青、清水冷却,用于制作保鲜笋。 3.4包装、贮藏、运输 产品包装符合NY/T 658的规定,贮藏运输应符合NY/T 1056要求,贮藏仓库要具备防鼠、防虫、防蝇、防尘、防潮功能。建立出入库管理制度,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定期消毒。运输的车辆应清洁、干净。 3.5档案记录 做好种植地点、土壤耕作、生产投入品、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全程记录,并保存3年以上。

产品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会同竹笋呈宝塔形,笋体肥壮,中间有节,笋肉色白厚实,烹食脆嫩鲜香、质地细腻、无涩味。 4.2内在品质指标:可溶性糖≥2.0%,蛋白质≥2.2%,干物质≥7.8%。 4.3安全要求:参照GB2762和GB2763规定执行。

包装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会同竹笋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会同县经济作物工作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会同竹笋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会同县经济作物工作站

地域保护范围:
会同竹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会同县境内林城镇、坪村镇、堡子镇、马鞍镇、广坪镇、若水镇、团河镇、金竹镇、地灵乡、连山乡、高椅乡、沙溪乡、宝田侗族苗族乡、漠滨侗族苗族乡、蒲稳侗族苗族乡、青朗侗族苗族乡、炮团侗族苗族乡、金子岩乡,共18个乡镇230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6′35"~110°07′25" ;北纬26°39′34″~ 27°09′43";总保护种植面积40000公顷,现年总产量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