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黄大茶

雨前特级霍山黄芽新茶高山云雾茶叶黄大茶莫干黄茶500g包邮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霍山黄大茶,属黄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自明朝便已有记载。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具有抗辐射,提神清心,消暑等功效。其成品主要经过炒茶、初烘、堆积、烘焙等工序,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

      霍山黄大茶,属黄茶,亦称为皖西黄大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产于安徽霍山、金寨、大安、岳西等地,以霍山县大化坪、上土市镇、漫水河,金寨县燕子河一带所产的为佳。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又具有浓裂的老火香(俗称锅耙香)。这种黄茶以大枝大叶的外形为特点,因大枝大叶的茶比较罕见,通常作为判断该茶真伪的一个特征。

 

       霍山黄大茶和霍山黄芽同根同脉,主产历史悠久,明代许次纾《茶疏》记述:天下名山,必产灵草。大江以北,霍山县茶生最多,名品也振于南(方);山陕人皆用之。南方谓其能消垢腻,去积滞,亦甚宝爱。

 

        霍山黄芽,又称“芽茶”,为中国名茶之一,属黄茶。唐朝李肇《国史补》把黄芽列为14品目贡品名茶之一。霍山黄芽在唐朝即负盛名,明代被列为贡品,清朝更定为内用。《史记》称:“寿春之山有黄芽焉,可煮而饮,久服得仙。六霍旧寿春故也。 一曰仙芽,又称寿州霍山黄芽。六安州小岘春,皆茶之极品。”

 

         黄大茶创制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叶大、梗长、黄色黄汤香高耐泡,饮之有消垢腻、去积滞之作用。又具有浓裂的老火香(俗称锅耙香)。著名的品种有安徽的霍山黄大茶、广东的大叶青等。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金黄显褐,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醇和,具有高嫩的焦香,黄大茶产品按品质优次分3级6等。黄大茶大枝大叶的外形在中国诸多茶类中少见,已成为消费者判定黄大茶品质好坏的标准。

 


霍山黄大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

二、 立地条件

海拔≥400m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棕壤,pH值5.0至6.5,有效土层厚≥70㎝以上,有机质含量≥2%。

三、 栽培管理

1.苗木繁殖: 采用无性繁殖育苗。

2.定植:定植密度45000株/公顷。

3.肥水管理: 每年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5吨。

4.环境、安全要求: 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5.采摘时间:每年4月中下旬至6月初。

6. 采摘标准:采摘一芽三叶至一芽四叶的嫩梢。

四、 加工工艺及操作规范

1.工艺流程

杀青一揉捻一初烘--闷黄--足烘。

2. 技术要点

杀青  分生锅、二青锅、熟锅三个阶段。鲜叶失重率保持在10%~15%。

初烘  温度在110~130℃左右,烘到七八成干,有刺手感觉,折之梗皮连即可。

闷黄  初烘叶趁热装入茶篓或圈席内闷黄,待叶色变黄,香气透露即可。

足烘  分拉小火和拉老火两个阶段。烘至茶叶含水量小于6.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梗粗叶肥,大枝大杆,叶片成条,枝叶相连形似钓鱼钩,梗叶古铜色,内质汤色深黄,叶底黄色,味浓厚耐泡,具有高浓清爽的焦糖香味。

2.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叶片成条,梗叶相连似钓鱼钩,色泽油润,汤色深黄显褐,叶底黄中显褐,滋味浓厚甜润,香气焦香浓郁,俗称“古铜色,高火香,叶大能包盐,梗长能撑船。”

包装规定:
(1)包装:包装材料使用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符合卫生标准,无毒、无异味、无污染,包装后应达到防潮密封的要求。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霍山黄大茶”名称和公共标识组合标注方式。 (3)运输:运输工具要求洁净、干燥、有防雨设备,严禁与有异味的商品混装、混运。 (4)贮藏:贮存仓库要干燥、清洁、卫生、通风、避光。不得与其它物品混放,仓库周围无异味。

证书持有人:
霍山县茶叶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