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黄芩

黄芩是山西省野生中药材中历史上产量最大的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前主要靠野生资源供应市场,由于过度采挖,资源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野生黄芩资源面临枯竭。绛县黄芩种植历史记录为1977年面积为3亩。20世纪80年代末本省开始野生变家种技术研究,从2000年开始在绛县黄芩的种植才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绛县黄芩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之首。

(1)地形地貌:绛县东南高俊,西北平缓,境内海拔在550—750 m之间,最高海拔2047m(么里镇垣址坪村),最低481m(南樊镇尧都村),山区面积占67.5%,丘陵、台塬占18%,平川面积占14.5%,素有“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2)气候条件:绛县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高温,日照充足;秋季凉爽,雨量充沛;冬季寒冷,雨量稀小。年平均气温11.4℃,最冷一月,均温-4℃;最热七月,均温25℃,年均降雨量630mm。霜冻期十月至次年三月,无霜期190天,完全符合优质黄芩的独特生长气候条件。 (3)土壤状况:境内土壤以褐土为主,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细而均一,颜色为浅黄色到暗黄色,疏松多孔,通透性较好,多属中性微碱性土壤,pH值在8~8.5之间,同时境内还有28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全县范围内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适耕性强,特殊的土壤构造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 (4)生态环境:绛县国土面积149万亩,耕地面积45万亩,森林面积10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绛县的生态环境也为黄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黄芩按药用作物分类属根类作物,喜温凉、半湿润、半干旱环境,耐寒、耐旱。 (1)地膜覆盖:膜覆盖技术和冬播春盖播种新方法的应用,解决了旱地种植黄芩出苗难、苗不全的难题。覆盖的当年鲜黄芩产量平均为424kg/亩,不覆盖的当年鲜黄芩产量平均为316kg/亩,每亩平均增产108kg,平均增产幅度达34%。 (2)复播、套播和轮作:通过实施麦茬复播、玉米套播的黄芩轮作新方法,解决了黄芩重茬病害多、产量低的问题。冬小麦-黄芩(秸秆覆盖)-春玉米(秸秆还田)-黄芩;冬小麦-复播玉米(套种黄芩)。 (3)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在种植过程中通过实施宽幅播种,播幅有原来的3~4cm,扩大到6~10cm;合理密植,株距由原来的3~4cm,调整为1~2cm,密度增加1倍,密植后的黄芩分叉少,品质好;科学施肥,要求第一年基肥每亩施农家肥3000kg,三元复合肥(N:P:K=1:1:1.5)50kg;第二年早春追施三元复合肥(N:P:K=1:1:1.5)50kg;使二年黄芩鲜根产量由原来的600kg/亩,提高到1000kg/亩以上。 (4)产品收获后产后处理:黄芩生长2~3年便可采挖,秋季地上部分枯萎之后,选择晴朗天气用拖拉机携带深耕梨把根耕出,人工拾取。然后,除去病、烂根和残茎。将挖出的鲜黄芩根除去杂质及残茎,去净泥土,在自然阳光下晾晒,晒至半干,撞去老皮,使根呈棕黄色,然后,晒至全干。在晾晒过程中,避免暴晒过度,使根条发红,又要防止被雨淋、露打或水泡,使根条变绿发黑。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绛县黄芩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气微,味苦。无粗皮、杂质、虫蛀和霉变。 (2)内在品质指标 绛县黄芩按干燥品计算,含水分≤11.0%,含黄芩苷(C21H18O11)≥11.2%。 (3)安全要求 “绛县黄芩”的生产基地及产品需限定在文件划定的地标地域保护范围内生产,严格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中二级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等规定,实施黄芩原料生产、贮存及炮制加工过程的科学管理。

包装规定:
地域范围内的绛县黄芩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绛县黄芩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规定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绛县黄芩”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结合标注形式。

证书持有人:
绛县果业发展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绛县黄芩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西省绛县境内古绛镇、横水镇、冷口乡、郝庄乡、陈村镇、卫庄镇、么里镇、安峪镇、大交镇、南樊镇10个乡镇189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4′~110°48′,北纬35°20′~35°38′,黄芩种植面积30000亩,年产量9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