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泥沟胡萝卜

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 “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以举世闻名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命名的工业旅游城市。有 “戈壁钢城”的美称,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有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及祁连积雪等独具特色的西部风光,被誉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就坐落在新城镇,还有国家AAAAA级关城文化旅游景区享誉中外。 嘉峪关市新城镇泥沟村,位于嘉峪关市东北方向,距市中心37公里处,泥沟村水资源丰富,土壤为沙壤耕种草甸土,土壤肥沃,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胡萝卜、玉米、小麦、洋葱等多种大宗作物。因其独特的水土和充足的光热资源,该村所生产的胡萝卜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色泽鲜艳、外表光滑、形状整齐,肉质厚、脆嫩多汁、心柱小,青肩率低,产量高、商品型好等特点而在当地很有名气,就连邻近中沟村、新城村生产的胡萝卜也难以与之媲美。 胡萝卜在嘉峪关市泥沟村种植历史悠久,汉朝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首度出使西域,后逐渐开辟了闻名遐迩的丝绸之路,中原人民和西域的贸易往来日益密切,西域的部分瓜果蔬菜就是在那时传入汉土中原的,除了胡萝卜、胡豆、胡瓜、胡桃、 胡椒、还有葡萄、西瓜、苜蓿等 。匈奴人很早时被含糊地被统称为"胡人"。张骞带回此物后,人们不知其真正的名称,观其形好似我们的萝卜,只是个体小而已,因来自“胡地”,故就定名为“胡萝卜”了。 上世纪泥沟村胡萝卜种植栽培方式主要为露地沙田平作,压沙覆盖。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10月份收获上市。胡萝卜种植品种均为当地农户自留种,如压车轴、五寸参,齐头红等,种植面积小,管理比较粗放,产量低,但无病虫害,脆嫩爽口,特别适合鲜食。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市、镇农技综合服务站的健全,嘉峪关市农技人员把提高胡萝卜品质和产量作为技术指导服务的中心,在借鉴农户传统种植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胡萝卜新品种引进试验,为农户筛选出一批优良胡萝卜杂交新品种,如春红系列、改良特级三红等新品种,在生产中实行杂交种和农户常规种并重的推广应用模式,农户种植胡萝卜的积极性和栽培技术水平也逐步提高,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由六七十年代的500多亩发展到6000亩左右,在贮存方法上,由原来的秋季窖藏改为就地挖沟贮藏,后来创造了“就地覆盖麦草压土”贮藏方法,农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随卖随挖。这样不但大大减轻了农户的劳动强度,而且保持了上市胡萝卜应有产品的品质特性和新鲜度。 嘉峪关泥沟胡萝卜为春播秋收一季生产半年供应,从当年10月份收获一直供应到第二年 3~4月份, 4月份以后市场胡萝卜供应量比较少,而各大农贸市场、超市的胡萝卜价格居高不下,胡萝卜成了名副其实的“富贵菜”。随着市场行情和对外贸易的要求,对胡萝卜内在品质、外观、口感、周年供货等方面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嘉峪关市泥沟胡萝卜产地通过了省农牧厅无公害认定委员会的认定。2008年,嘉峪关市农技人员在借鉴外地胡萝卜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利用钢架大棚保温设施进行早春胡萝卜垄作条播栽培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无公害胡萝卜标准化栽培技术,并取得了成功使胡萝卜品质和产量得到进一步提升。胡萝卜于6-7月份上市,产品上市期间市场价格较高,胡萝卜外观和内在品质俱佳,深受城乡居民青睐,种植经济效益明显,该技术得到了农户的肯定和好评。2009年嘉峪关泥沟胡萝卜产品又通过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这些工作的开展为胡萝卜的大面积发展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该村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形势,从自然资源优势出发,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泥沟村提出了“发展胡萝卜品牌、做大做强泥沟胡萝卜产业”的发展目标。使得胡萝卜推广应用面积猛增到现在的一万多亩。吸引来外地客商前来泥沟村大量收购胡萝卜,50%的产品被销售到四川、新疆、内蒙等地,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国家。目前发展胡萝卜产业已成为该村农户增收的一条致富之路。 近年来,嘉峪关泥沟胡萝卜无论是省农牧厅抽检还是我市自检,合格率均为100%。目前嘉峪关泥沟胡萝卜年种植面积已稳定在一万亩以上,占全村种植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四,年产量达54050吨,产值达到108100万元,现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1) 土壤地貌情况:地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为沙壤草甸土,土壤肥沃,地势平整,质地疏松、土壤透气保水力强。富含钾、磷、镁、钙、锌等多种元素,有机质含量在1.1%以上,PH值为7.5-8.5,土壤中无农药残留和超标的重金属离子,极适宜胡萝卜的生长发育。种植的胡萝卜色正味浓,品质优良,糖分含量高,质细肉密,适口性良好,深受城乡居民的喜爱。 (2) 水文情况:嘉峪关市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气候,自然降水稀少,工业和农业用水主要依靠祁连山冰雪融化形成地面河流和地下水,地表水主要有讨赖河水、双泉水。其中讨赖河水是我市农业主要灌溉用水,平均年径流量为6.58亿立方米。双泉水年溢出量1324.512立方米(5月-9月底)。地下水源地有大草滩、黑山湖、北大河三处,全市地下水储存量为7.318亿立方米/年,补给量1.636亿立方米/年。胡萝卜生产区域内农业生产用水为地下渗出的拱北梁水库,水资源充足,属井水灌溉区,保灌率100%。区域内年降水量平均为85.3毫米,气候干燥,病虫害少,而且胡萝卜种植区域远离工业污染源,产地环境和地域特征得到了有效保护。 (3) 气候情况:嘉峪关全年太阳总辐射量在145.1-145.6千卡/厘米2年,日照总时数2976.6-3053.4小时左右。在胡萝卜生长期(5-9月份),胡萝卜产区平均气温为 14℃,大于10℃的积温在2695.9℃-2956.7℃间,6-8月平均温度在22℃以上。在胡萝卜膨大期,光热资源充足、日照时间长,日较差大(10.2℃-13.9℃)完全可以满足胡萝卜素形成期对温度(20℃-28℃之间)的需要,白天养分积累多,夜晚消耗少,有利于胡萝卜素的形成和积累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民间 “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就是昼夜温差大的真实写照,因此种植的胡萝卜颜色鲜艳、形状整齐、肉厚、质嫩脆爽。

1、露地生产技术要求:产地环境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地块,并符合NY?5010?的要求。 2、栽培季节:春胡萝卜,春末播种,秋季收获。 2.1栽培措施 2.1.1 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适应性广、不抽薹、商品性好的早中熟品种。如黑田五寸参、改良特级三红、长三红等。 2.1.2整地施肥:一般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入经无害化处理的优质农家肥4000kg~5000kg,复合肥10kg。 2.1.3适期播种 2.1.3.1播种时间:根据栽培季节、品种特性、气候条件、产品上市时间等、合理选择适宜播期。春季栽培一般在5月1日-10日播种。 2.1.3.2播种量: 每667平方米用种量0.5-1kg。 播种方法:采用平畦直播方法。将种子均匀撒在地表,上覆2cm厚的细沙,覆沙完毕后,立即浇水。 2.1.3.3播种密度: 每667平方米保苗4.5万株左右。 2.2田间管理 2.2.1间苗、定苗:胡萝卜出苗较慢,出苗后要及早间苗,一般进行2~3次间苗为宜。第一次在幼苗1~2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株距5~6cm;第二次在幼苗4~5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株距10cm。 2.2.2中耕除草:结合间苗进行中耕,一方面除净田间杂草,另一方面疏松土壤,以保持土壤水分和促进幼苗生长。一般进行 2~3次。苗期中耕要浅,以防伤根。 2.2.3适时浇水: 2.2.3.1播种期:播种至出苗应连续浇水2次,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一般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 2.2.3.2幼苗期:胡萝卜根系较浅,胡萝卜需补充水分,但浇水量要小。总之应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为原则。浇水或降雨后注意中耕松土,以利于胡萝卜根系发育和向土壤深层生长。 2.2.3.3叶部生长旺盛期:适当控制水分,进行蹲苗,防止叶部徒长,影响肉质根生长。 2.2.3.4肉质根肥大期:增加浇水次数及浇水量,经常保持土壤湿度70~80%。 2.3合理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定苗后进行,以后隔15~2Od追肥一次,共追3次。每次每667平方米追施氮肥3kg,钾肥2kg,磷肥3kg。 3、 钢架大棚垄作条播栽培技术 3.1栽培季节:一般为3月上、中旬播种,6月中旬开始收获。 3.2种子选择 3.2.1品种:选择抗病、优质丰产、冬性强、抗抽薹、生长期较短在本市销售畅通的圆柱形,如黑田五寸参、春红系列、改良特级三红等品种。 3.2.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应符合国家二级标准要求,即种子纯度≥92%,净度≥85%,发芽率≥80%,水分≤10%。 3.2.3播种量:播种量因种子质量和播种方式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条播用种量为0.8-1公斤/亩。 3.2.4种子处理:胡萝卜采用干籽直播,播前搓去种子上的刺毛,整理干净,稍加晾晒后即可播种。 3.3地块选择: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良好、富含有机质、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地。前茬以西瓜、玉米等作物为佳,三年未种过胡萝卜的地块。 3.4大棚搭建 3.4.1搭建时间: 三月上旬,播种时间三月中旬。东西方向搭建跨度7-8m,高1.8m、长60m的塑料大棚。棚的支撑物以钢管为主,做成拱圆形,间距为3m,两钢管中间加两根竹皮,用8号或10号铁丝作为横筋把钢管和竹皮固定好即可。 3.4.2起垄、作畦:钢架大棚扣好5-7天待土壤解冻后东西方向起垄。水塘30cm,旱塘60cm,垄高15-20cm。 3.4.3播种:3月上旬播种。行距15cm左右,点播深度2cm,播4行。 3.5施肥 3.5.1施肥原则:依据胡萝卜需肥规律、土壤养分状况和肥料效应,确定相应的施肥量和施肥方法。 3.5.2需肥规律:每生产1000公斤胡萝卜,需从土壤中吸收氮(N)4.1-4.5公斤,磷(P2P5)1.7-1.9公斤,钾(氧化钾)10.3-11.4公斤,其吸收比例为2.2:1.6。氮肥需求以前期(播后30-60天)为主,磷、钾肥吸收以播后60-100天较多。但磷肥对胡萝卜早期生长影响较大,而钾肥对胡萝卜肉质根膨大影响较大。 3.5.3施肥方法:重施基肥,适时、适量追肥。基肥: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公斤,硫酸钾20kg耕地时均匀撒施,翻入土壤中。 3.6田间管理 3.6.1温度管理:胡萝卜出苗要求较高的温度,白天保持30℃左右。一般出苗前不通风。苗出80%时,应立即小通风降温,白天保持在20—25℃。露出心叶以后,白天控制在25—28℃。4月下旬至5月初,当最低气温稳定到12℃时,白天揭开棚膜,晚上覆盖以防霜冻与大风,5月中旬撤棚。 3.6.2间苗与中耕、除草 胡萝卜播种量大,间苗要早。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保持株距3厘米。当幼苗5-6片真叶进行定苗,去除过密株、劣株和病株,保持株距12-15厘米,每亩留苗3.5-4万株。结合间、定苗,中耕除草2-3次。 3.6.3浇水:胡萝卜播种后,经10-15天,当幼苗拱土时,开始浇第1水,以后连浇1-2水,保持土壤湿润、松软,促进出苗,保证苗齐、苗全。幼苗期适当浇水,保持地面见湿见干。进入叶片生长盛期,应适当控水蹲苗,防止徒长。进入肉质根肥大茂盛期,应及时浇水,保持畦面湿润,满足水分需求。 3.6.4追肥:定苗后结合浇水进行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每亩随水追施硫铵10公斤,在肉质根膨大期(露肩)追第二肥,追施尿素5公斤,硫酸钾10公斤。 4、病害防治 4.1病虫害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达到生产的胡萝卜安全、优质的目的。 4.2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合理布局,与芹菜等伞形花科作物实行2-3年轮作倒茬;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翻晒垡,减少土传病虫害的发生率;选择通透性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降低虫口基数和病菌数量;合理施肥,提高抗病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防止传染。 4.3.物理防治 在虫害高发季节,采用杀虫灯及粘虫板进行物理诱杀,减少虫口密度。 4.4药剂防治 4.4.1防治对象:黑斑病、黑腐病。 4.4.1.1 黑斑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WP500~600倍液,或50%异菌脲WP1000倍液或50%腐霉利WP1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WP500倍液或64%恶唑·锰锌WP4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4.4.1.2黑腐病:发病初期可用14%松脂酸铜AS6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AS500倍液,或72%农用链霉素SP4000倍液,7天喷一次,连喷2~3次。 5、采收及后续管理 5.1 适时收获;胡萝卜在9月下旬开始陆续进行采收上市。采收过程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5.2 质量及包装、标志标签、贮存,运输严格执行GB18406.1的规定。 5.3禁止使用的农药,严格执行GB/T8321有关规定,不使用下列高毒、高残留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氯乙酸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胡萝卜个体长度在14.6-19.5cm之间,直径在2.8-4.5cm,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85克;外表皮光滑,大小整齐、色泽橙红;口感脆甜、心柱小、果肉厚;产量高、品质优良,商品果多,无药害、碰伤、病虫等缺陷。 2、内在品质指标:新鲜胡萝卜中每公斤含胡萝卜素 3.1mg/100g 、维生素B1含量为19.2ug/100g 、维生素B2含量为91.9ug/100g 、维生素C含量为28.8mg/100g 、钙含量为25.9mg/100g、磷含量为26.2mg/100g、铁磷含量为0.2 mg/100g、水分含量为88.9g/100g ,可溶性固形物为7.2g/100g ,总糖4.06g/100g。 3、安全要求:嘉峪关胡萝卜产品质量达到农业行业标准NY5082-2005《无公害食品胡萝卜》,产地环境按照标准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生产过程和加工控制按照《嘉峪关市无公害食品-胡萝卜生产技术规程DB62/T1397—2006》的规定执行。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高、剧毒农药。

包装规定:
1、分级:产品分级分为一级、二级2个等级。色泽上:要求新鲜、浓重,皮色、肉色、心柱皆为红色或橙红色 (三红)。形状:圆柱形、无歧根、无裂口、无分叉、整齐一致。质地与感官:外表光滑、肉质脆嫩、味甜,无异味、适口性好。心柱小。成熟适度。一级品,要求青肩率为零,二级品青肩率不高于1%,单株青肩不得超过0.2cm。长度:一级品≥16cm;二级品≥12cm。中部直径:一级品≥3.5cm;二级品≥ 2.5cm。单根重量:一级品≥150克;二级品≥120克。生化指标:胡萝卜素含量≥8‰,糖度≥4度。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嘉峪关泥沟胡萝卜标识)。 3、包装:销售的胡萝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包装。应采用防潮包装,包装材料应采用干燥、卫生、无毒、无污染的包装箱、网袋或其他包装物。 4、运输:产品在运输中严禁日晒、雨淋,应防潮,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潮湿物品混装、混运。 5、 贮藏:嘉峪关泥沟村胡萝卜的贮存方式独特。在当年11月份入冬后则采取灌水,压盖麦草和沙土直接在地里贮藏越冬,来年春季根据市场行情现挖现销售,商品性极佳。对于装箱后产品应在阴凉、干燥、通风条件下贮藏,贮藏温度最好控制在15℃以下,并且储藏库内的垛下应有防潮垫,严禁与地面直接接触。不能与易燃、腐蚀、有毒、有害、潮湿物品共同贮藏。

证书持有人:
嘉峪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地域保护范围:
嘉峪关泥沟村胡萝卜种植区域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距嘉峪关市区37公里。东经98°4′~98°36′,北纬39°38′~40°38′,海拔高度1412~1474米,地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自然坡降12.5‰,东临河西重镇酒泉市,南倚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北临金塔县,西接玉门市。泥沟村是新城镇所辖9个行政村之一,胡萝卜虽然在新城镇各村均有种植,但以泥沟村种植为主且品质独特。该村9村民小组,947户、人口4322人,耕地面积16182亩,其中胡萝卜种植面积为10810亩,年产量达54050吨。是远近闻名的“胡萝卜种植村”, 已成为泥沟村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