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柿子

九寨沟是全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三顶桂冠的圣地。又因其独有的原始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被誉为“人间仙境”。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盛产落叶水果,目前境内约有13.2万余株柿子树。 九寨沟原名南坪(隶属松番县),1998年为提升南坪县知名度,更名为九寨沟县。境内柿子种植历史悠久,据《松番县志》记载,南坪地区盛产柿子:“生食甘滑冷利,去皮乾之則名柿餅,甘寒而濇”。《南坪县志》中记载:“柿树是南坪重要的经济树种之一,约在明末清初开始引种。”经专家鉴定,九寨沟境内现存少量树龄150年以上的老柿子树,每年仍结果颇多,当地已将其列为名木古树进行保护。 九寨沟柿子经不断培育、发展,现已成片规划在九环沿线,形成标准化示范基地3400亩。每年秋季,柿果鲜丽悦目,像美丽少女的红脸蛋簇拥着九寨沟的色莫仙女,柿叶转红可与枫叶比美,为九寨旅游业增添了一道瑰丽的风景线。 九寨沟柿子果实硕大,品质极佳,营养成分丰富。近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农产品博览会,深受好评,获“名优农产品”称号。目前,九寨沟县有柿子加工企业3家,其生产的柿饼、柿子酒、柿子糖深受广大消费者和旅游者的喜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九寨沟柿子产区位于九寨沟县东南部,是世界上罕有的净地、圣地。产区海拔1160m-1938m,土壤主要为山地褐色土,pH值7.0-7.8,有机质含量高,质地疏松、深厚、通透性好。产区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冬季长、夏季短,因东南面有龙门山阻挡,北面有秦岭屏护,从而形成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春秋温凉、降水适中、冷凉干燥、旱雨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产区年平均气温12.6℃,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636.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28.0mm,年均相对湿度为64%。产区自然环境条件非常有利于柿子生长,且产出的柿子品质优良。

(1)产地要求 选择背风向阳,坡度15°以下,土质疏松、肥沃、深厚、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气性良好的地块建园,果园周围环境满足:DB51/T 336-2009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GB/T 18407.2-2001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2)生产过程管理 九寨沟柿子品种为磨盘柿。砧木采用君迁子,接穗选用树体健壮、生长充实无病虫害的发育枝或结果枝。在砧木萌芽时进行枝接,盛花期及新梢停长后进行芽接。嫁接成活后,及时抹除砧芽。待新梢生长10~15cm时,松解绑缚物。春季土壤解冻至柿树发芽前栽植,栽植密度:a、平地,株行距5×6米;b、山地,株行距4×5米。修剪上,要本着“骨架相对稳定,适当降低树高,疏截内膛大枝,解决内膛光照,促进枝条粗壮;培养结果母枝,促使萌发新枝,扩大结果部位,充分利用徒长枝”的原则进行,树形最好采用开心形。施肥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的要求,病虫害防治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 (3)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 采收时间为9月上旬至10月中下旬,采摘以不折断2-3年枝为原则,采摘时不带露水及雨水,采摘柿果远销时,均需剪去果柄,摘除萼片。充分成熟后的柿果,经过去皮、生霜后就成为柿饼。 (4)生产记录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病虫的发生和防治情况、采收日期等,生产记录保存三年。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九寨沟柿子果实大,扁圆形,橙红色。果顶平圆,有放射状短纵沟,果肩平。果蒂较小,蒂洼浅,萼片直角反卷。果肉深橙红色、细腻,纤维长、较少,味甜。种子小、少。 (2)内在品质指标:九寨沟柿子营养成分丰富,总糖≥10%,维生素C≥15mg/100g,钙≥58mg/100g。 (3)安全要求:符合《无公害食品 柿子》NY5241-2004。

包装规定:
地域范围内的九寨沟柿子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九寨沟柿子农产品地理标志的,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九寨沟县经济作物管理站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九寨沟柿子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证书持有人:
九寨沟县经济作物管理站

地域保护范围:
九寨沟柿子产区位于四川省九寨沟县境内,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九寨沟县陵江乡、白河乡、永乐镇、安乐乡、永丰乡、保华乡、双河乡、郭元乡、永和乡、罗依乡、勿角乡、马家乡等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4°02′-104°26′,北纬32°86′-33°48′。九寨沟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高原北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文县、舟曲、迭部三县连界,南部和西部同四川省平武、松潘、若尔盖三县接壤。保护面积1800公顷,年产量40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