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麻鸭

开江县倾力打造“中国麻鸭之乡”一是着力抓好产业规划。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饲养、模式化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百、千、万”水禽工程。到2016年,培育年出栏麻鸭5000只以上的大户100户、年出栏1000只以上的大户2000户、年出栏5万只的养殖小区10个,建成麻鸭标准化养殖小区93个、基地乡镇10个,出栏麻鸭2000万只,麻鸭收入占农民牧业收入31.2%以上。二是着力抓好品种选育。对开江产区的四川麻鸭进行选优去劣、提纯复壮,育成经国家育种委员会认可的开江麻鸭品种,优质品种在县域内覆盖率100%。三是着力抓好科技推广。加强对开江麻鸭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畜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行动,县畜禽品种改良站对麻鸭产业发展实行定点帮扶、跟踪服务,麻鸭产业龙头企业落实“五包”责任制。四是着力抓好品牌创建。扶持企业申报有机、绿色、无公害畜产品和地理标识,加大对开江麻鸭的宣传和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产业美誉度,力争到2016年成功建成“中国开江麻鸭之乡”。

1、土壤地貌情况:开江县地处川东平行岭谷褶皱区,属大巴山向南延伸的丘陵体系,由三背斜低山夹两向斜丘陵组成。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形成了我县多样类型、多层结构的褶皱剥蚀——侵蚀低山丘陵岭谷地貌。按其成因、地表形态、切割深度、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划分为平坝、台地、低丘、高丘、低山、低中山、山原等7种类型。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平均海拔600米,属浅丘平坝地区,素有“巴山平原”之美誉。开江县土壤类型丰富多样,有冲积土、紫色土、黄壤土和水稻土等四个土壤类型,其中冲积 土面积0.42万亩,由紫色冲积母质形成,分布浅丘与宽谷地区的溪河两岸,是粮油高产区之一;紫色土面积4.4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67.6%,分布于部分丘陵、低山,是旱粮中高产区及经济作物主产区。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0.58~2.3%,全氮0.05~0.16%,全磷0.04~0.15%,全钾1.8~26%,碱解氮32~122ppm,速效钾28~110ppm,PH值5.6~7.8。岭谷地貌夹平坝河谷的地理条件为开江麻鸭的饲养提供了广阔的饲养空间,孕育了开江产区麻鸭的独特性能。 2、水文情况:开江县境内有溪河105条,呈树枝状分布,溪河共有105条,总长360公里,主要河流4条即新宁河、白岩河、任市河和拔妙河,属长江主要支流渠江流域片区。县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253.40毫米,径流系数0.51,平均降水总量约12.94亿立方米,县域内大中型水库共3个。水资源总量为7.60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为1274立方米,亩均约1692立方米。产区水源非常丰富,为开江麻鸭的饲养提供了有利的水源条件。丰富的水源条件造就了性能独特的开江麻鸭。 3、气候情况:开江县属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气候总特点是:年内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季少霜雪,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季雨量充沛,秋季降温较慢。年平均降水量为1253.4mm,最多年为1607.9 mm,最少年为935.8mm,其中70%集中在5-9月;降雨在地区分布上是东北向西南递减,即东北雨量较多,平均为1300mm左右;中部次之,平均为1250mm左右;西南地区雨量较少,平均为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1386.6小时,占可照时数的31%,无霜期282.6天。年总辐射量91.71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相对温度82%。良好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开江麻鸭适养时间长,形成了与其它产区不同的优良性能。

1、养殖场地的选择和环境要求 养殖场应建在地势平坦干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场地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应选择交通方便、远离村庄、交通干线(或居民区)的地方。符合饲养场及养殖小区有关防疫合格条件的规定。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含量NY/T388的规定。规模麻鸭场配套化粪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对粪、尿、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还田。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鸭舍内不能饲养其它动物。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2.1、总体体型外观 开江麻鸭在开江饲养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为开江麻鸭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开江麻鸭体格较小,体质坚实紧凑,羽毛紧密,颈长头秀,喙呈橙黄色,喙豆多为黑色;胸部突出,胫蹼桔红色。母鸭羽毛较杂,以麻褐色居多,麻褐色母鸭的体躯,臀部的羽毛均以浅褐色为底,上具黑色点斑,黑色点斑由头向体躯后部逐渐增大,颜色加深。在颈部下2/3处多有白色项圈;腹部和胸部绒羽为白色。公鸭体狭长,公鸭毛色可分为“青头”和“沙头”,前者头和颈上1/3或1/2羽毛为翠绿色,腹部为白羽,前胸红棕色;后者头和颈上1/3或1/2的羽毛为黑白相间的青色,不带翠绿光泽。两者的肩、背为浅灰色洗芦花斑纹,前胸为红棕色、腹部绒羽白色,性指羽为灰色。选择开江地区生产的麻鸭为父母本,进行纯繁饲养。 2.2、体长、体重 开江麻鸭蛋肉兼用型,体型稍小,成年公鸭体重1.6公斤,母鸭1.7-1.8公斤。 开江麻鸭早期生长快相对生长的最高点出现在10-20日龄左右,80-90日龄相对增长率急剧下降,100日龄以后则在1%以下。 2.3、开江麻鸭种麻鸭繁殖性能 开江麻鸭在放牧条件下,年产蛋量在120枚-150枚左右,高产鸭在200枚以上,受精率在90%以上。开江麻鸭无就巢性,传统采用桶孵法进行繁殖,每年自3月开始孵化到8月底结束,孵化率在85%以上。公母比例为1:10,公鸭利用年限为1年,母鸭为2-3年。 3、生产过程管理 3.1、种麻鸭的选种和麻鸭群的结构 种鸭选择品种特征突出,繁殖性能优良种鸭。开江麻鸭纯繁户进行种鸭的饲养、商品雏鸭的孵化,不得在外地引种。在县内引种的,不从疫区引进种鸭,引进时按有关规定办理引种审批手续,并经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鉴定。引种按照GB16567进行检疫,隔离观察15-30天,确定无疫病后方可混群饲养或配种。选种:选留公母鸭,符合本品种特征、身体健壮、母鸭产蛋数多的。鸭群结构:公母比例为1:10。 3.2、种鸭的繁殖 母鸭在230日龄开始产蛋,公鸭在120日龄可进行交配,在150日龄时按公母比例1:10进行混群饲养。选种采取群体继代选育法。种鸭每年淘汰率为50%。 3.3、饮水 保证供给充足的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确保饮水器不漏水。饮水器要每天清洗、消毒。消毒剂应选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规定的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药物。 3.4、饲养方式 圈养和放牧结合。农村散户饲养主要以利用农田休种期或沟渠等水域放牧为主;规模商品鸭规模养殖场采取圈养为主,并按照圈舍面积1:1的比例修建水上运动场。 3.5、补饲 传统放牧方式,成鸭一般在稻田、沟渠、水塘等水草丰茂的地方进行放牧,在育肥阶段适当添加玉米等精料,种鸭适当补充蛋白饲料和矿物质。 3.6、饲料、兽药 采取圈养方式,以成品配合饲料饲养。放牧饲养方式,放牧后根据日龄、季节用自配精料或进行补饲。饲料符合无公害肉禽养殖用饲料安全要求(DB51/T563—2006),饲料中不得添加违禁药物。在鸭发病时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并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 3.7、分群管理 根据出雏时的强弱大小进行分群饲养,3周龄后可以并群饲养;饲养中要根据鸭只的生长发育和大小、强弱不断整理鸭群,使每群鸭大小、强弱尽量一致,以便饲养管理。 3.8、阶段饲养管理 商品鸭饲养管理:坚持“全进全出”原则,出栏时间必须在60天以上。每一栋鸭舍饲养同批同日龄的麻鸭并同时出场。鸭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要求进行免疫接种,对禽流感等进行强制性免疫并建立免疫档案,选择适宜的疫苗、免疫程序和免疫方法。除此之外,养殖人员在养殖过程中对每群鸭都应有相关的资料记录,其内容包括:肉麻鸭品种及来源、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用药及免疫接种情况、日常消毒措施、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及结果、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等。所有记录应有相关人员签字并妥善保存2年以上。麻鸭饲养场应谢绝参观,从事饲养管理的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并定期进行体检。 雏鸭的饲养管理:雏鸭出壳后先饮水后诱食,挑选出壳早,发育良好,活泼健壮的雏鸭进行网上育雏。活泼健壮的雏鸭进行网上育雏,0-3日龄30-32℃,以后逐渐降温到14日龄,温度保持在18-25℃,2日龄后转入成鸭舍在自然温度下饲养,以后根据鸭只的生长发育和大小、强弱整理鸭群,使每群鸭大小、强弱尽量一致,以便饲养管理。雏鸭开食2-3天后,每天5-6次,3-4周龄后进行放牧和补饲直至成鸭。 种鸭的饲养管理:种鸭在扩繁场进行选择。种鸭场建设按照与圈舍面积1:2比例建设陆地运动场,1:1比例建设水上运动场。在开产前要进行品种选择,淘汰品种特征较差的种鸭,并按照公母比例进行分群。从种鸭产蛋前光照13小时逐渐延长到16小时。喂食次数:1月龄内应吃多少给多少,随时给饲料,或每天从喂12次逐渐减少到3-4次。产蛋鸭每天定时喂3次,晚上10点钟最好再少喂点饲料,开产前两周按母鸭数8-10只设一产蛋箱或根据母鸭群数量统一设一个产蛋棚。各阶段鸭只均应保证经常有足够的清洁饮水。种鸭应每天上午9:00左右、下午4:00左右各下水洗浴配种1次约半个小时。每天清晨及时拣蛋。严禁打鸭和快速轰赶。另外要注意各龄鸭群体大小,尤其1-10日龄阶段,群体越小越好,每群30-50只为宜,而且要随时驱赶,防止集堆压死。夏天注意防暑,冬季注意防寒。 4、运输 商品鸭运输前,应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所根据GB16549规定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运输工具在运输前和卸载后必须进行消毒,并出具动物及其产品消毒证明。运输途中,不能在疫区、城镇、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不得乱抛、乱弃病、死鸭只。 5、病死鸭处理 对病情较轻、可以治疗的鸭应隔离饲养进行治疗,所用药物应符合NY5035 的要求。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理的病死禽的尸体按GB16548的要求进行无 害化处理。 6、废弃物处理 鸭场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资源化处理。粪便、污水、鸭舍污染物应按照GB18596规定排放。 7、养殖档案记录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及农业部《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建立养殖档案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及肉质特征:开江麻鸭产蛋性能好、屠宰率高。开江麻鸭500日龄平均产蛋130.9枚。6月龄公鸭全净膛屠宰率70.56%,胸腿肌重291.7±3.18克,占胴体重的31.8%;母鸭全净膛屠宰率为70.6%,胸腿肌重288.4±3.14克,占胴体重的29.1%。宰杀后,肌肉丰满紧密、有坚实感、光泽润滑,用手触摸湿润不粘手、肌纤维韧性强、弹性好。因鸭肉的脂肪含量少、氨基酸种类多,营养丰富,咀嚼道鲜美。肉汤清淡,风味独特、鲜美无比、营养丰富、可口怡人。 2、开江麻鸭肉品质理化指标:开江麻鸭粗脂肪含量控制指标为1.5%≤, 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1%;开江麻鸭胆固醇(mg/100g)控制指标为65mg≤,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60.3mg;开江麻鸭粗蛋白含量控制指标为≥20%,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21.6%;开江麻鸭氨基酸控制指标为≥16%,送检样品检测结果为19.34%。 3、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3、NY5028-2001和GB18596要求;种鸭场建设符合种畜禽场建设布局规范DB51/T652—2007种鸭场养殖档案符合NY10-1985规定;饲养管理符合肉用家禽饲养HACCP管理技术规范NY/T1337-2007、无公害食品鸭饲养管理技术规范NY/T5038-2006管理规定;饲养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23、NY5030;防疫符合NY5263要求。鸭肉符合NY5034-2005、GB16869-2005规定;鸭蛋符合NY5039-2005G规定;板鸭符合NY5356-2007规定;鸭绒符合GB/T17685-2003规定。

包装规定:
在开江县境内生产经营开江麻鸭的个体和企业,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开江麻鸭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开江县畜禽改良站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使用开江麻鸭农产品地理标识(开江麻鸭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证书持有人:
开江县畜禽改良站

地域保护范围:
开江麻鸭主要产于四川省开江县,产区位于东经107°42'06''—108°05'07'',北纬30°47'40''一31°15'28''之间,分布于开江县的新宁镇、普安镇、永兴镇、新太乡、灵岩乡、回龙镇、天师镇、骑龙乡、长田乡、沙坝场乡、梅家乡、讲治镇、宝石乡、甘棠镇、靖安乡、任市镇、新街乡、广福镇、长岭镇、拔妙乡等20个乡镇,产区面积1033.8平方公里,年出栏麻鸭1350.26万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