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坝米

茅坝米”米粒外形独特,长宽比一般可达到2.7-3.2,又大又长,色泽光亮,晶莹饱满,米饭饭粒油亮粘润,香气浓郁,润滑爽口,嚼劲足,回味香甜悠长,冷饭不回生。

2.1 气候 保护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温暖湿润,冬季干燥寒冷,春秋两季为冬季和夏季交替过渡季节;全年气候温和,空气优良,年平均气温14.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5.1℃,总积温5400℃,≥10℃初日4月10日, 终日11月4日, 持续日数209 d,灌浆期积温1290℃。平均年无霜期288 d,无明显热害和冷冻。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70 mm,夏季最多占41.2%,年均相对湿度83%。年日照时数1163 h,年总辐射量3488 MJ/㎡,其中4~10月日照时数780 h, 占年日照时数的70%。光、热、水起伏同步,峰值基本同期, 能满足水稻各生长发育阶段对光、热、水的要求。水稻灌浆期温度适宜,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干物质积累,促进水稻脂肪等物质合成,独特的山地气候保证了茅坝米的特色品质。 2.2 土壤 保护区域的土层深厚,矿物质成分多,土壤肥沃,黏沙比例适中,水肥气协调,成为适宜水稻生长的潮田泥、紫油泥潴育型水稻土壤。沿河两岸台阶地段上,虽不是冲积土,但由于自然条件好,开发时间早,耕作时间长,土壤的熟化程度高,多为大眼泥、豆面泥、扁油沙、紫油泥和大眼黄泥等,性暖耐寒,耕性和肥力较好,通气、透水、供肥和保肥能力强。土壤中重金属,如砷、铅、铬、镉、汞等有害物质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的平均值分别为6.8、33.8 g/kg、2.1 g/kg、200.8 mg/kg、26.6 mg/kg、115.0 mg/kg、有机质、全氮含量高,速效磷和速效钾中上等水平,土壤肥力足,特殊的山地河谷坝子土壤非常适宜茅坝米的食味和生态品质的形成。 2.3 水文 湄潭县的河流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有干流(乌江)1条,一级支流4条,二级支流9条,三级支流13条,四级支流5条。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湄江河,流域面积243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6.3 m³/s,河长114 km,还有鱼泉河、团林河、芦塘河等30余条流域面积在20 km2以上的河流,河流总长513.3 km,包括溪流在内的河系总长786 km,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28公里。流域面积在20 km2以上的河流有32条,流域面积在100 km2以上的主要河流有8条;年平均径流总量9.658×108 m³,灌溉的河流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满足茅坝米的水分灌溉要求。 2.4 地形地貌 湄潭县地处云贵高原至湖南丘陵的过渡地带,全县平均海拔972.7 m,湄潭地处川黔南北向构造带、北北东向构造带和北东向构造带的交汇地带。境内地质断层交错,折皱细密,构造复杂,地貌多样。按地层岩性分类,岩溶地貌占三分之二。由于长期侵蚀,县内地貌又演化变形为多种微地貌形态,可谓峰丛沟谷交错,坝地丘陵相镶。保护区域地处湄潭县中部,属低山丘陵河谷盆坝地貌。湄江河自北向南经流其间,其中茅坝河段河流比降在3‰左右,两岸地势开阔平坦,河水流速缓慢。

3.1 产地环境 茅坝米产地年积温在5000℃的热量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域,环境符合产地选择应符合NY/T 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的有关规定。远离城镇和公路,生态环境优良,常年空气质量1级。稻田连片集中,林木覆盖率高,生态环境优良,为水稻集约化生产区,土壤无污染史、地势平坦、土质疏松、肥力较高。 茅坝北端的湄江水库,蓄水1.3×107 m³,其干渠流经茅坝、永兴、流河渡一线的东西两侧,且沿湄江河还有电力提灌设施,故水源及灌溉条件好,基本上属于旱涝保收农田。湄江河上游沿河地区尚无工矿企业,河水水质好。由于水源充足,空气湿润,在水稻孕穗、抽穗扬花的7~8月,温高而不燥,光照柔和,有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为茅坝米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气候、土壤、水质等自然环境条件。 3.2 水稻栽培管理 3.2.1 品种选择 茅坝米的优质稻米品种选择是在当地示范成功的优质的地方常规稻品种大粒香作为主栽品种,稻谷质量符合GB/T17891的一、二级优质稻谷标准、优质稻米符合农业部《优质食用稻米》(NY122)一、二级标准。 3.2.2 种子处理 种子晒种1天后,用泥水选择饱满的种子,用1%浓度石灰水浸种消毒,以实现品种最佳的灌浆期确定播期为3月25日~4月5日。 3.2.3 移栽及插秧规格 秧龄30~35 d,叶龄5叶左右,株高15~20 cm。采用宽窄行,株穴距(40 cm+20 cm)×16.5 cm,每亩约1.2万穴,常规稻大粒香品种每穴2~3苗。 3.2.4 大田施肥 应用有机和绿色精确栽培进行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减少化学氮肥。每亩施农家肥牛粪1000~1500 kg或150 kg油枯作底肥,底肥在水田耙平前施入。插秧后5 d追施蘖肥尿素5 kg/亩。7月上旬根据叶色追施尿素2.5 kg/亩和氯化钾 10.0 kg/亩做穗肥,形成大粒。 肥料施用应符合NY/T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的有关规定,禁止施用带污染的有机物和工厂污泥、废渣,禁止施用未经农业部门登记的肥料,禁止施用激素类肥料。 3.2.4 水分管理 插秧后,建立水层3~5cm,浅水护秧返青、促进分蘖;6月下旬进行晒田5~7 d,控蘖促根;水稻生育中期,间歇灌溉;在水稻抽穗扬花,建立水层,提高结实率;灌浆期干湿交替,增加水稻籽粒充实饱满度,提升品质;收割前7~10 d前排水,不宜断水过早。 3.2.5 病虫害绿色防治 以农业、生物、物理防治为主,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严格科学地使用农药,在农药的选用上,使用生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 大田冬炕耕晒,泡田打捞菌核、温汤或杀菌剂浸种消毒、移栽增加行距、浅水层管理及适时晒田、干湿交替,降低氮肥、平衡施肥,消除病稻草及池埂上杂草等农艺措施防止病虫害。 生物防治采用田埂种植灯芯草、芝麻诱集害虫,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释放天地,放养赤眼蜂、稻鸭共生等方式控制病虫害、草害。安装信息素捕虫器、太阳能杀虫灯等物理方式防治害虫。 药剂防治以生物农药为主,采用化学农药时,应符合NY/T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有关规定,准确掌握防治时期,提高药效,降低用药量,保证安全间隔期,确保防治过程可监控,可追溯,确保茅坝米安全品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如下: 水稻病害:分别在发苗高峰期、孕穗期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三环唑、丙环唑防治稻瘟病;发病初期枯草芽孢杆菌、丙环唑防治纹枯病;水稻破口时用丙环唑防治稻曲病。 水稻虫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迁飞到水田的高峰期与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现稻飞虱成虫及时用吡虫啉、阿维菌素药防治;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发现成虫及时使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噻嗪酮等生物农药或低毒农药全田喷雾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 3.2.6 适时收获 9月下旬,黄熟期籽粒颜色变黄,充实饱满坚硬。9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适时收获。 3.2.7 晾晒 采用传统的竹编晒席进行晾晒,提高整精米率,提高弹性。 3.3 茅坝米加工与包装 为了保障茅坝米特有品质,根据精加工米质要求,对原料收购、原料稻谷仓库管理、加工、出库、包装和运输作出规范。 3.3.1 稻谷原料收购 3.3.1.1 地域要求 稻谷原料生产和收购应在茅坝米规定区域范围内,并按照茅坝米水稻栽培生产技术规程所生产的水稻。 3.3.1.2 品种要求 稻谷原料的的品种符合保护地域符合茅坝米栽培技术要求,按各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检验,各品种按种植基地农户组单独收购分类存放。 3.3.1.3 质量要求 稻谷收购应符合GB 1350的要求:水份不超过13.5%,杂质不超过1%。 3.3.2 稻谷原料保管 3.3.2.1 仓库 仓库应通风、透气、防雨、防潮、无污染源。水稻稻谷及时晾晒后,含水量达13~14%时,袋装入仓贮存,仓库内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下,湿度控制为70%。 3.3.2.2 设施 安装挡鼠板,防虫沙窗,库区灭鼠、灭雀、灭虫、防火、防盗、防霉等设备。 3.3.2.3 分类存放 按不同品种、不同等级、不同水份、分类入库保管,防止不同类型、不同种植基地农户组的原粮混杂。 3.3.2.4 稻谷检验与保管 原料稻谷定量包装,码垛整齐,批次清楚,保证先进先出,码垛与地面的距离不小于10 cm,与墙面、顶面之间留有30~50 cm的距离。 原料库设有台帐和出入库、库存记录,定期盘点,保持帐、物、卡一致,发现异常通知质检部门确认、处理。 3.3.3 茅坝米加工 3.3.3.1 加工进料 由质检员对出库原粮的品种、质量、水份、糙米率复检后,填写检验报告单;由保管员进行批量检斤、填写出库报告单,方可进入加工生产车间;原料稻谷出库加工前,仓库和加工车间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理,保持良好卫生环境。 3.3.3.2 精米加工 根据商品米类型制订加工计划和方案,加工工艺流程:原料库→原料初选→ 振动清理→电子流量去石机→磁选器→砻谷机→谷糙分离机→厚度选择机→砂辊米机→铁辊米机→铁辊米机→水磨抛光机→九层回选筛→长度选择机→色选机1→色选机2→电子计量→包装→入库。 加工需达到米粒光滑,完整,无污染,免淘洗,有效保存米中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成份。 3.3.4 茅坝米质量分级 以国家制定的精度标准样品检验进行分级。 3.3.4.1 特等 背沟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净的占85%以上。 3.3.4.2 一等 背沟有皮,粒面留皮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 3.3.5 生产批号 生产批号的编制,内容包括:生产日期、生产班次、质检号、产品品种、数量、等级。批号要求: (1)生产车间要严格按照批次号组织生产。 (2)同品种、不同地块、不同水分的成品不可使用同一批次号。 (3)同品种、同地块、同水分、不同收获时间的不能使用同一批次号。 (4)批次号必须清晰可见,便于追溯。 3.3.6 茅坝米产品包装 确定产品包装材料,包括设计和要求。采用的包装材料必须清洁卫生,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卫生标准要求。包装时使用的工器具必须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产品包装准确,商标、品名、产地、容量、保存期、出厂日期清晰,防止错包。 3.3.7 茅坝米产品储藏及运输 3.3.7.1 储藏 产品仓库专用,仓库必须干净、卫生、通风,严禁与有污染的异味物品共储一室。 3.3.7.2 运输 运输具有防雨淋措施,堆装整齐,注意通风。运输过程中,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车厢干燥,以防发霉。

产品特征:
4.1产品品质特色 4.1.1外在感官 “茅坝米”米粒外形独特,长宽比一般可达到2.7-3.2,又大又长,色泽光亮,晶莹饱满,米饭饭粒油亮粘润,香气浓郁,润滑爽口,嚼劲足,回味香甜悠长,冷饭不回生。 4.1.2内在品质 茅坝米直链淀粉适中,胶稠度好,口感好,胶稠度≥70 mm,垩白度≤5%,直链淀粉(干基)≤22.0%。 4.2质量安全规定 “茅坝米”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 安全品质符合GB1350 稻谷的要求。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NY/T391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NY/T419绿色食品 大米、NY/T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685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NY/T896绿色食品 产品抽样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储藏运输准则、NY/T1055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GB/T17891优质稻谷、GB4401.1 粮食种子、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27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粮食、GB2763粮食中农药最大残留量等标准。

包装规定:
5.1 使用茅坝米产品地理标志的产品必须产自划定区域。 5.2 使用茅坝米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取得登记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5.3 使用茅坝米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5.4 使用茅坝米地理标志的生产经营者必须按照生产经营年度,向遵义市湄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并签订茅坝米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产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证书持有人:
湄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地域保护范围:
地域保护范围为: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永兴镇、天城镇、马山镇、复兴镇四个镇,37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31′21″~107°41′08″,北纬27°45′5″~28°4′11″,东至复兴镇随阳山村,西至永兴镇中华村,南至天城镇皂角村,北至马山镇长安村。生产规模2000公顷,年产量12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