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丝绸

澜和丝绸臻爱真丝枕巾100桑蚕丝的 单人保湿美容护肤南充丝绸特产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南充丝绸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的丝绸文化赋予了南充丝绸优良的品质。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丝色一致,密度均匀,织纹清晰,柔软华丽。纺类织物手感细爽;绉类织物极富弹性;轻薄织物宛如蝉翼,轻盈飘逸;重磅织物毛型感强,挺扩丰满。

  产品特征

  南充丝绸是汉族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因产于四川省南充市得名。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栽桑养蚕,具有3000多年的蚕桑历史,素有“巴蜀人文胜地,秦汉丝锦名邦”美称,2005年4月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绸都”称号。2012年3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南充丝绸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感官特色

  1、色绸:颣节少、光泽一致性好;织物表面光洁、散射少、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
 

  2、纺类:平纹组织、经纬无捻或弱捻,采用的诗生丝或半色织工艺,织纹缜密、绸面平挺、光泽均匀、手感滑润。
 

  3、绸类: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经纬织点紧密、绸面平滑、色泽匀称。
 

  4、缎类:缎纹组织、纹路清晰、色光柔和、平滑光亮。

 

  5、绉类: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经、纬分别或同时加强捻,极富弹性,绸面呈现明显稳定的绉效应。

 

  产地优势

  南充位于四川盆地东北,嘉陵江中游。古为蚕丛之地,周属巴国,秦属巴郡,唐置果州、蓬州、阆州,宋置顺庆府、保宁府,民国时期设行政督察区。地形以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土壤自然肥力较好,具有发展蚕丝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古以来具有蚕丝原料资源、加工能力、技术力量、名特产品四大传统优势,是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产品荣誉


  南充是全国四大蚕桑生产基地和十五大丝绸生产、出口基地之一,是四川最大的丝绸工业中心,丝绸工业在南充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西汉时期,南充蚕丝就成为贡品,缫丝织绸遍布城乡。唐宋时,丝织品饮誉京城,畅销丝绸之路 。果州之绫东渡扶桑,被日本天皇珍藏为国宝。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南充丝绸获金奖。40年代世界最大的缫丝厂、当代中国西南最大的织绸厂均产生于南充。南充还是国内蚕桑基地县最多的地区。
 

  发展历史


  南充丝绸起源于远古。我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晋,常璩著)记载了南充丝绸最早的历史。
 

  《华阳国志》卷一《巴志》有这样的记载:“禹会诸侯于会稽,执玉帛者万国,巴、蜀往焉。”帛:绸子;巴:巴国。意思是:大禹在会稽召集各方诸侯,包括巴国和蜀国在内的不少诸侯带去了玉石和丝绸。据《辞源》:“巴者,古国名,位于今重庆市及四川省东部一带地方”。现在的南充就属于当时的巴国,南充辖区内的阆中市就是曾经的巴国国都。
 

  《南充市志》、《南充蚕丝志》对南充丝绸的发展做了更为详尽的叙述。周初,南充、西充、南部、阆中等地,桑、蚕、麻、纻已成为献周王朝的贡品。

 

  南充丝绸文化源远流长,享誉中外。唐宋时期,南充丝绸东渡扶桑,被日本皇室视为珍品收藏。有果州红绫现藏于日本正仓院。1915年,南充丝绸远渡重洋,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膺头奖。丝绸是南充的魂,丝绸文化是南充文化的根,南充因丝绸而响亮,因丝绸而声名远播。
 

  南充丝绸文化


  近年来,南充大力促进丝绸文化、丝绸旅游、丝绸经济的互渗互融,积极规划建设了“一路”(绸都大道)、“一园”(丝绸文化公园)、“一坊”(千年绸都第一坊)、“一中心”(茧丝绸交易中心)、“一馆”(丝绸企业精品展销馆)等丝绸文化设施,还精心创作排演了以丝绸为主题的大型歌舞剧《嘉水绸韵》,不仅彰显了南充市悠久的丝绸文化,丰富了“中国绸都”的内涵,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南充丝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南充丝绸质量技术要求

 

(一)桑叶生产。

1. 桑树品种:嘉陵20号、塔桑、湘7920。

2. 桑园立地条件:土壤为红棕紫色、暗紫色壤土,pH值6.5至8,有机质含量≥1.5%。

3. 育苗:采用无性繁殖。

4. 桑树栽植:每公顷栽植≤15000株。

5. 施肥:每年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0000kg。

6.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二)家蚕养殖。

1. 品种:871×872、菁松×皓月、洞庭×碧波。

2. 养殖时间:一年养殖三季4批。春季蚕在5月初至6月上旬,夏季蚕在6月上中旬至7月上中旬,秋季蚕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晚秋蚕在9月中旬至10中旬。

(三)缫丝。

1. 缫制生丝工艺流程为:混茧→剥茧→选茧→蒸化预渗透→煮茧→缫丝→复摇→初检→编绞→打包→配色→检验成件。

2. 生丝纤度den为:13/15(14.43/16.65)、20/22(22.20/24.42)、28/30(31.08/33.30)、40/44(44.40/48.84) 。

3. 生丝茧粒数配比:13/15den 6至7粒,20/22den 8至9粒,28/30den 10至12粒,40/44den 17至19粒。

4. 生丝纤度偏差、均匀度变化、清洁与洁净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抱合指标达到优良以上。

(四)织造。

严禁使用含有禁用物质的化工助剂浸渍,浸渍后的生丝适度脱水烘干,其回潮率控制在: 弱捻9%至11%,强捻11.5%至13%;在产品加工过程中,环境气温要保持在22℃至32℃,相对湿度65%至80%。

真丝白坯织物的生丝含量≥90%,生丝全部采用本地所产13den至44den原料。

(五)精炼。

1. 精练过程使用软水。

2. 工艺流程为:确定浴比→坯绸预处理(pH值10.8至11.2、温度45℃至60℃)→初练(pH值9.5至10)→复练(pH值9.5至10)→水洗(75℃至85℃)→水洗(60℃至70℃)→水洗(40℃至50℃)→弱酸处理→轧水→整理(成匹或卷筒)→练白绸。

(六)色绸(染色绸和印花绸)。

1. 染色:工艺流程为:色卡打样→坯绸前处理→遴选配置染料→确定工艺参数→染色→水洗→固色→水洗→轧水→烘干。

2. 印花:工艺流程为:花色设计→黑白稿→感光制版→配色→调制印花色浆→印花→后整理。

(七)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色绸:颣节少、光泽一致性好;织物表面光洁、散射少、色泽均匀、手感柔软、弹性好,平纹织物不易起皱。

①纺类:平纹组织、经纬无捻或弱捻,采用生丝或半色织工艺,织纹缜密、绸面平挺、光泽均匀、手感滑润;

②绸类: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经纬织点紧密、绸面平滑、色泽匀称。

③缎类:缎纹组织、纹路清晰、色光柔和、平滑光亮;

④绉类:平纹或平纹变化组织,经、纬分别或同时加强捻,极富弹性,绸面呈现明显稳定的绉效应。

2. 理化指标:

项目

等级

优等品

一等品

幅宽偏差

±1%

±1.5%

密度偏差

±2.5%

±3.5%

质量偏差

±2.5%

±3.5%

水洗尺寸变化率

纺、绸类织物

练白

经向

2.0%~-3.0%

2.0%~-5.0%

纬向

2.0%~-1.0%

2.0%~-1.5%

印染

经向

1.5%~-2.5%

2.0%~-3.5%

纬向

1.0%~-1.0%

1.0%~-1.0%

绉类织物

练白

经向

2.0%~-5.0%

2.0%~-8.0%

纬向

1.5%~-3.0%

1.5%~-4.5%

印染

经向

2.0%~-3.0%

2.0%~-4.0%

纬向

2.0%~-2.5%

2.0%~-4.0%

缎类织物

练白

经向

1.5%~-3.0%

2.0%~-4.5%

纬向

2.0%~-2.0%

2.0%~-2.0%

印染

经向

2.0%~-3.0%

2.0%~-4.0%

纬向

1.0%~-1.0%

1.0%~-1.5%

染色牢度级  

耐洗

耐水

耐汗渍

变色

≥4

≥3

沾色

≥3

≥3

耐干摩擦

≥4

≥4

耐湿摩擦

≥3

≥3

耐光

浅色3/深色4

3

外观疵点,分

幅宽160cm及以下

≤0.5 m

≤0.8 m

幅宽160cm以上

≤0.6 m

≤0.9 m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南充丝绸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南充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南充丝绸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