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茭白

磐安茭白茭体梭形美观,表皮洁白光亮,茭肉细嫩微甜。

2.1 地形地貌 磐安县受天台山、会稽山以及括苍山、仙霞岭余脉影响,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山峦重叠;中南部较高,境内的青梅尖、大盘山、高二山海拔均在1220米以上,最高峰为南部青梅尖,海拔1314米;西部地势较低,最低处是东北部夹溪谷地,海拔150米。山脉以海拔1245米的大盘山主峰和海拔1314米的清明尖为主轴,向东北和西南延伸,分脉扇形展布。是典型的山区县,具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以丘陵山区为主。茭白位于镜内东北部低山台地区,包括尖山、玉山、尚湖等乡镇。其特点是:海拔较高,而台地内切割较弱,起伏和缓;地表呈浅丘状,谷底开阔,而台地外围切割强烈,边缘山峰在700~800米之间,水田500~600米。 2.2 生态 磐安县森林植被类型在分区上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一九九二年植物资源普查,有3个门、3个纲和2个亚纲,187科,788属,1546种,其中木本575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榧树、长叶榧树、榉树等17种。 2.3 气候 本区域气候的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资源。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冬季严寒少雨雪,全年平均气温为14℃左右,年积温4500℃,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2.0℃,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8.8℃,昼夜温差大,大气常年保持国家一级和I类标准,县内平均气温比周边县市低2-3度,被誉为“浙中大盆景、天然氧吧城”。雨量较多,多年平均降水量1409.8~1527.8毫米,6月份(最多)平均为208.3~246.5毫米,7-9月气候热,11月份(最少)平均为34.8~52.7毫米,降雨期与茭白生长需水期基本同步。 2.4 土壤 在地形、气候、母质、生物和人为作用等成土因素综合作用下,磐安土壤既有呈垂直地带分布土壤,地域性土壤,又有腐殖层深厚的沙壤土和黄壤,一般深厚均匀,适宜茭白种植。 2.5 水文 该区域河流均为山区性溪流,密度较大,呈辐射状分布,源短流急,河床比降大,水量充沛。茭白产区是钱塘江、曹娥江等水系的主要发源地,由上百个大小山泉的泉水汇集而成的水源,无污染源,水质清洌、水味甘甜,水流常年不断,可满足茭白生产用水的需求。

3.1 产地选择 磐安茭白种植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无污染源,有机质含量2%以上,周围植被保护较好,水利条件较好的水田,应符合NY5020的要求。 3.2 品种 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地方传统茭白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为“金茭1号”。种苗要求在茭白采收期间9~10月选种,选择结茭部位低,孕茭一致,茭形整齐、表皮光亮,茭肉洁白、肥嫩的植株作为种株。 主要利用茭白采收后种株的薹管作为种苗。 3.3 栽培管理 3.3.1 育苗 秋季割取薹管进行平铺育苗后分苗移植。 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的水田作为育苗田。茭白采收后9~10月上旬割取薹管(育苗田要在割取薹管当天或提前1天翻耕作畦,土成糊状),剥去薹管苗上的茭白叶,有利于腋芽萌发,按垂直于畦的方向水平排放于畦面,间距约5厘米,薹管2/3压入泥浆中,沟中放水到畦面,碰到茎的底部。5~7天可见到腋芽出土,每根薹管苗4~6节,25天后可剪节移植。 3.3.2 定植 在9~11月或来年春季3月中旬~4月上旬大田定植,采用宽窄行方式种植,宽行90厘米~100厘米、窄行50厘米~60厘米,株距35厘米~40厘米,密度为2200墩~2500墩/亩。 3.3.3 施肥 基肥:施用商品有机肥1000 公斤/亩。 追肥:分为提苗肥、分蘖肥、孕茭肥三次,亩用量分别为尿素7.5公斤、三元复合肥40公斤、三元复合肥40公斤。 3.3.4 田间水位管理 定植后先深水活苗,后浅水促进分蘖,适时搁田,高温及孕茭期适当加深水位。 3.3.5 除草、耘田、剥老叶 进入分蘖后期,结合耘田,用时清除下部的枯黄叶、病叶和虫卵叶,同时进行疏苗,将密集、细小的分蘖除去,每墩保留壮苗7株左右。搁田后、孕茭前再进行一次剥老叶,并将剥下老叶踩入土中,做到剥叶不伤苗。 3.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锈病、胡麻叶斑病,虫害有大螟、二化螟、长绿飞虱等。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诱控、生物防治等措施。 3.4.1 农业防治 选择无病虫株做种苗。生长期间及时清除枯叶、病叶和老叶。冬季清除茭白残株和杂草,并灌1 次深水灭虫(蛹),进行水旱轮作。 3.4.2 物理诱控 利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为主的害虫,每15~20亩范围内设置1 台。利用二化螟性诱剂诱杀二化螟,每亩设置2 个,放置高度距茭白植株上方10厘米~20 厘米,每30 天更换1次诱芯。 3.4.3 生物防治 选用生物农药(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矿物源农药)。 3.4.4 化学防治 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对症用药,遵守安全间隔期。 3.5 采收与包装 肉茭显著膨大,茭壳一侧露白0.5厘米以内采收,每1 天~2 天采收1 次。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清洁卫生、无毒、无污染,适宜搬运、运输。外包装可采用纸箱,质量应符合GB/T6543要求,无虫蛀、腐烂、受潮等现象;内包装应采用茭白专用保鲜袋,以0.03mm的聚乙烯包装袋为宜,同时符合GB4806.7的要求。包装可根据运输距离、储存时间和客户需要采用。 3.6冷藏保鲜 库房温度应预先降至-1℃~0℃,使库体充分蓄冷。茭白采收后应尽快入库预冷、贮藏。宜在采收后3小时内运送到预冷库进行预冷,使茭白中心温度接近贮藏温度,预冷温度为0℃±1℃,预冷时间为24小时~36小时。贮藏温度宜为0℃±1℃,空气相对湿度宜为85%~95%。 3.7 运输 运输宜采用冷藏车、保温车或附带保温箱的运输设备,车辆运输前应进行清洁,车内温度宜为0℃~5℃,装车时,包装与包装之间要摆实、绑紧,层间宜加上减震材料,轻装、轻卸,防止因震动或挤压引起的机械损伤,运输时间在48h内为宜。

产品特征:
4.1 感官品质特征 茭体梭形美观,表皮洁白光亮,茭肉细嫩微甜。 4.2 内在品质指标 品质指标要求:蛋白质≥1.1%,粗纤维≤1.5%,总糖≥2%。 4.3 质量安全指标 符合国家相关农产品标准规定要求。

包装规定:
按照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有关规定,对磐安茭白地理标志的使用做如下规定:凡在标志范围内生产经营的磐安茭白,并按照磐安茭白生产控制技术规范种植的基地,在产品和包装上使用磐安茭白地理标志,需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磐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申请,并签订相关合同。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标志使用人应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品质和信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伪造、冒用磐安茭白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对磐安茭白地理标志负有监督管理职能,定期对登记的地理标志农产的地域范围、标志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鼓励单位和个人对磐安茭白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证书持有人:
磐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磐安茭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尚湖镇、玉山镇、尖山镇等3个乡镇行政区域共70个行政村(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2′~120°47′之间,北纬29°32′~29°49′之间。产地区域面积284.82平方公里,生产规模1400公顷,年壳茭产量3.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