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黑驴

“平川黑驴”生长于温性荒漠草原,以及苜蓿、燕麦、茴香、沙棘、驴驴蒿等优质牧草造就了其独特的肉品。

       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从汉代“丝绸之路”开拓以后,平川境内就有了养驴业的历史记载。平川区属于中国黄土高原和腾格里沙漠的温性荒漠草原地带、海拔高(最高海拔2858米、最低海拔1347米)、光照充足(2691小时/年)、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温度为8.2℃)、降雨量稀少(平均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为1700毫米)、沙土层质地疏松保墒、富含硒、钾、钙、镁、锌等微量元素,是全国黑毛驴产区中唯一符合、最适宜7项气象指标的最佳优生区,也是世界上公认的最适宜黑毛驴繁育的优质产区之一。因此,这得天独厚的7项气象指标,造就了平川黑驴的“7种极致特质”,再加上生长于白银市平川区境内的苜蓿、燕麦、茴香、沙棘、驴驴蒿等一系列优质牧草,更加成就了平川黑驴独特、优良、绿色、无污染的品质,因此,“平川黑驴一身宝”,可谓货真价实,名副其实。


    平川黑驴的养殖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自汉代“丝绸之路”开拓以后,白银市平川区境内就有养驴业。 


      6千年前人们对野驴的长期驯化产生了家驴,家驴的最古老遺骸来自6至5千年前的埃及。


       野驴分为亚洲野驴和非洲野驴,家驴由非洲野驴进化而来,圣经、古兰经和犹太法典都提到了驴。


       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养驴历史,是世界主要产驴国之一。


      驴是经丝绸之路从中亚引入的,张骞凿通西域时把驴带进了中原地区。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记载:“贏(骡) 驴骆驼,衔尾入塞”,以至《史记匈奴传》称驴为“奇畜”。最开始驴多集中在关中地区,以后逐渐向北、向东扩散。渭河流域、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关中驴、东阿黑毛驴,华北、西北、陕北、陇东的佳米驴、庆阳驴,都是名驴。


      我国是养驴大国,驴存栏量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驴存栏量的10%左右。近30年来,随着役用地位的降低,驴存栏量大幅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驴产业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其功能与作用也逐步转变,由役用依次向肉用、药用、乳用、保健及生物制品开发等多用途的“活体经济”的转变,并成为现代驴产业发展的新特色。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驴产业发展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畜牧业协会、国家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国家胶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在分析国内驴产业资源分布和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对产业未来分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为国家和地方驴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来自“平川黑驴专家组”的意见一致认为:“平川黑驴”生长于温性荒漠草原,以及苜蓿、燕麦、茴香、沙棘、驴驴蒿等优质牧草造就了其独特的肉品。


       “平川黑驴”是一个优良的地方品种,体格较大、结构匀称、体型方正,四肢结实,体质健壮,头、颈、躯结合良好,性情温顺,头大小适中,面部平直,眼大而亮,耳大而长,肋骨拱圆,背腰平直,髻甲立而高低适中,腹部充实,蹄小而圆,质地坚硬,肌健、前胸和尻部发育良好,毛色以黑为主,兼有眼圈、唇和腹部被白毛,被毛粗而密,耐粗饲,抗病能力强。成年肉用公驴体高142cm左右,体斜长143cm左右,体重300kg左右;成年母驴体高140cm左右,体斜长137cm左右,体重260kg左右。平均屠宰率48%左右,净肉率32%左右。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当地的“平川黑驴”成为一种重要的畜牧品种,“平川黑驴”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能耐粗物,如谷草、棉籽皮、大豆秸杆、玉米秸秆等均可自由采食。又有优质的苜蓿饲草,饲料充足,品种繁多,提供了“平川黑驴”形成的基础,经过长期的选育选配,育成了今天的适中型优质的“平川黑驴”。幼驴与成驴产肉性能皆良好,若进行育肥管理,产肉效益会大大提升。“平川黑驴”肉质细嫩,远非牛羊肉可比,有补气、补虚之功效。其经济价值之高、养殖成本之地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深受广大畜牧产品采购商和消费者的追捧。


      平川境内现在繁育养殖的“平川黑驴”,驴肉新鲜,颜色暗红、有光泽、弹性好、无腥膻味,肌纤维匀称细腻,脂肪含量低,肉质细嫩。驴皮质柔韧厚实,药用价值高,是名贵中药阿胶的原料,也可用于制革。




证书持有人:
白银市平川区畜牧兽医局

地域保护范围:
白银市平川区所辖王家山镇、水泉镇、宝积镇、共和镇、黄峤镇、种田乡、复兴乡共计 7 个乡(镇)57 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