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口生姜

托口生姜根茎单株重量在0.5~1公斤,表皮淡黄,顶芽微红,整株形似手掌,呈竹根状分枝,单枝修长,根茎节间长,肉色淡黄,香气浓郁,辛辣适中,纤维少,口感味鲜、脆嫩、化渣。

托口生姜种植区位于雪峰山脉西南段,洪江市西部丘陵区的沿河两岸河谷小盆地,四面环山;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年均日照时数1415小时,年均降水量1362毫米,雨热同步、气候温和;土壤为河流冲积形成的沙壤土,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含量高;沅江、渠水、舞水流经其间,灌溉便利。特有的小气候、优良的土质利于生姜茎叶生长和根茎形成,造就了托口生姜的独特品质。

3.1 品种选择 地方品种:托口生姜。 3.2 立地条件 土层深厚、透气松软、有机质丰富的肥沃壤土。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要求。 3.3 栽培技术 3.3.1选种消毒 播种前选择芽头饱满、无腐烂变色的健壮的种姜,掰开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泡15分钟再晾干。 3.3.2催芽育苗 20~25℃下透气保湿的苗床上催芽育苗20~25天,壮芽粗1厘米、长10厘米左右。 3.3.3整地施肥 亩施商品有机肥500公斤、生石灰150公斤深翻后将地细耙整平,厢宽3米起垄。 3.3.4移栽 3月下旬至4月下旬晴暖天气移栽。 3.3.5田间管理 遮荫:移栽后搭遮阳棚遮荫,遮光率60%为宜。 土肥管理:夏季干旱时可早晚浇水。生姜分枝2-3个、苗高30厘米时第1次追肥培土、分枝3-4个时第2次追肥培土、分枝4-5个时第3次追肥培土、分枝6个以上时第4次追肥培土。 3.3.6病虫害防治 采用合理轮作、多施有机肥、结合培土进行人工除草、及时拔除病株集中烧毁、在窝内及四周用生石灰消毒等农业措施控制病虫害;使用申嗪霉素、BT、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及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 3.3.7收获 立秋前后收获嫩姜,初霜前收获老姜。 3.3.8留种 选择健壮植株,采收后选择无病害的根茎,晾晒贮藏。 3.4包装、贮藏、运输 包装应符合NY/T 658的规定。贮藏运输应符合NY/T 1056要求。 3.5档案记录 建立投入品采购及使用、出入库、农事记录、加工记录、产品销售、设备清洗及维修、培训等记录。记录档案应保存3年以上。

产品特征:
4.1外在感官特征:根茎单株重量在0.5~1公斤,表皮淡黄,顶芽微红,整株形似手掌,呈竹根状分枝,单枝修长,根茎节间长,肉色淡黄,香气浓郁,辛辣适中,纤维少,口感味鲜、脆嫩、化渣。 4.2内在品质指标:挥发油≥0.2mL/g,6-姜辣素≥0.07%,粗纤维≤0.9%。 4.3安全要求:参照GB2762和GB2763规定执行。

包装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托口生姜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洪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托口生姜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洪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托口生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洪江市境内托口镇、沅河镇、江市镇、岩垅乡、黔城镇,共5个乡镇65个行政村3个社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2′05″~109°59′42″,北纬27°02′48″~ 27°19′20″。总保护种植面积4000公顷,现年总产量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