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都花椒

武都大红袍品牌店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武都区种植花椒的历史悠久,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自唐时起,武都花椒即为历朝贡品,畅销四方,弥久不衰。

陇南市武都区花椒栽植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生产的大红袍花椒具有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气浓郁、麻味醇厚的特点,其优良的品质在全国众多花椒品种中脱颖而出,获得好评。武都花椒多次荣获全国大奖,质量水平位列全国前三甲,领衔全国花椒产业。历史以来武都花椒一直作为四川花椒市场的主力货源并销往全国20多省市终端市场和大型调味品、涉椒企业,在国内外调味品业内享有极高的声誉。

        历史渊源

 

  地处甘肃南部、居长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的武都区自古就是优质花椒的故乡,素有“千年椒乡”之美誉。又以花椒品质优异,民间冠以“大红袍”之称。自唐时起, 武都花椒即为历朝贡品,畅销四方,弥久不衰。在唐代《元和志》中就有“花椒开元阶州贡”的记载。北魏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在他的百科全书《齐民要术》“《范子 计然》曰:“蜀椒出武都,秦椒出天水”,并详细记述了当时的武都人民如何栽植、采收、贮藏花椒的过程。说明在唐宋以来,武都花椒就是椒中上品。在我国数千年的花椒贸易史上,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扮演着重要角色。


  地理环境

 

  武都区属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日照充足,气候温暖,在全区海拔900— 1800米之间的广袤区域内,十分适宜花椒树的生长、挂果。在全区36个乡镇中有34个乡镇适宜发展花椒,覆盖面达到95%。多年来,武都区按照“立足资源,全民动员,覆盖全区,争创全国花椒第一县(区)”的奋斗目标,全区上下合力,干群同心,扎实苦干,花椒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境界。



  产业发展

 

  1、面积、产量为全国最大县(区)。2009年,全区花椒种植面积逼近百万亩,保存株树6672万株,建成万亩花椒林带6处,千亩花椒基地68个,基本达到宜椒耕地及荒山花椒种植的全覆盖。花椒产量达到1700万公斤,全国十分之一的花椒出自武都,面积与产量均居

 

  全国花椒种植县(区)第一。———农民收入占比位居全国最高县(区)之一。2009年,全区花椒产值达到3.84亿元,宜椒区农民人均从花椒产业中取得 收入达到893元,占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达到41.2%,是全国花椒产区依靠花椒增收最多、占比最高的县(区)之一。在全区农业总产值中, 花椒产业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3.76%,上升到目前的26.09%,10年时间,增加了22.23个百分点,花椒产业成为全区农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2、质量水平位列全国三甲。依托于优异的花椒种植天赋条件,加之持续多年的种植管护技术的开发推广,武都花椒以其色红油重、粒大 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药效成份多、精油含量高等独有特点,多次荣获全国大奖。1993年荣获外贸部优质产品奖;1994年荣获全国林果名优特新产品 金奖;2000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经济林花椒之乡”,2007年在第十三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上获得“后稷奖”。

 

  武都花椒产业的发展,得益于省市两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长期关怀,得益于全区人民和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历届区委区政府紧紧依靠各方面的力量,在探索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拓宽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武都区情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3、多措并举,多轮驱动,以基地建设推动产业规模化。我们坚持实行两级包抓制度,通过区级领导包乡、区直部门包乡、包村、乡镇领导包村抓户制度,明确 由各业务部门抓一个一千亩退耕植椒基地和千亩荒山建园,乡镇领导每人主抓一个500亩退耕植椒基地和荒山建园,宜椒区户自育至少200株优质品种花椒苗, 把产业发展的任务落实到了各行各业、方方面面和千家万户。我们坚持实行严格的产业发展考核制度,把产业开发作为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考核,通 过层层签定责任书,有力地促进了花椒产业开发的进程。我们坚持产业的综合立体开发,在宜椒地区把花椒产业开发和扶贫开发、长防长治、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相结 合,从地埂、地边、房前屋后到宜林荒山荒坡和坡耕地栽植,连片规模建园,实现了整村整乡覆盖。我们坚持对花椒产业的优先扶持政策,在全区各级农业项目安排 和资金投放上,高占比向花椒产业倾斜,重点扶持私有林业大户,带动千家万户发展,从而推进花椒产业持续保持了强劲的地域发展态势,达到了基地化促进花椒产 业规模化的预期目标。



武都花椒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大红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900m至1900m。土壤类型为棕壤土、黄潮土、山地褐土、红粘土。土壤质地为砂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机质含量≥1.5%,地下水位≤1.5m。

三、栽培管理

1. 育苗:采用实生育苗或以当地花椒实生苗为砧木嫁接育苗。

2. 定植:定植时间为3月上旬至11月下旬,定植密度为每公顷定植株数≤1050株。

3.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成龄树每年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10吨。

4.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6月下旬至9月上旬,花椒果皮全部变红,油腺凸起,呈半透明状,种子完全变黑时采收。

五、干制

采用自然晒干或人工设备烘干,烘干温度≤55℃,干燥至含水量5%至10%。

六、加工工艺

加工工艺:晾晒→风选→筛选→去石→磁选→脱壳→筛选→包装入库。

七、储藏

库房干燥通风,库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

八、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

2. 理化指标:醇提物17%至22%;不饱和脂肪酸59%至64%;挥发油含量3%至8%。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产品特征:
1、武都花椒外在感官特征:武都花椒具特有的醇正麻味,且香气浓,无腥膻等其他异味。干制后,外果皮呈深红色,内果皮黄色,果皮开裂后呈梅花状,果皮较厚,颗粒均匀,干花椒千粒重平均为18克。总体感官特征定性为“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麻味醇正、香气浓郁”。 2、武都花椒内在品质特性:武都花椒醇提物含量高于17%;不饱和脂肪酸高于59%;挥发油含量高于3%。

包装规定:
1、标志:包装箱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已获证的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其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的使用具体标注按相关规定执行。 2、标识:武都花椒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花椒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武都花椒”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武都花椒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武都花椒”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3、标签:在标签上标注“武都花椒”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及无公害生产、绿色食品标志,产品名称、数量、品种、产地、包装日期、保存期、生产单位等内容。 4、包装:内包装用包装箱(盒)、聚乙烯薄膜袋,应符合GB9687、GB 9691及GB11680的规定。外包装用编织袋或瓦楞纸箱,应符合GB/T6543规定。装好花椒后,对包装袋、包装箱(盒)进行封口,封口应严密,无破损。 5、运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曝晒、雨淋、潮湿。严禁与有毒物品混装,严禁用含残毒、有污染、有异味的交通工具运载。 6、贮存:库房要专库专用、通风防潮,装卸和堆垛禁止踩踏。严禁与有毒、有异味的物品混贮。室内相对湿度≤75%,温度≤25℃。保质期24月。

证书持有人:
陇南市武都区花椒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