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铜鹅

武冈铜鹅活体鹅体态呈椭圆形,虹彩黄褐色。颈较细长,稍呈弓形,后躯发达。

武冈铜鹅产区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雪峰山东麓,南岭山脉北缘,属资江流域,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部为连片溪谷平原,成土母质多样,主要有石灰岩、紫色砂页岩等,矿物质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日照1461小时、气温16.7℃、降水量1400.8毫米。产区大小支流150多条,水库山塘星罗棋布,宜鹅草山草地广阔,丰富的牧草为武冈铜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了武冈铜鹅独特的优良品质。

3.1 产地选择 鹅场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土质松软、透水性强,饲草资源充足,自然环境清静,有树木荫蔽,水源充足,产地环境及水质应符合NY/T 388、GB 3095、NY 5027等的要求。 3.2 品种选择 本地产纯种武冈铜鹅。 3.3 生产过程管理 严格执行《武冈铜鹅饲养技术规程》(DB43/T 326)。 3.3.1 饲养方式 圈养(舍饲)与野外放牧相结合。自由采食、饮水。放牧应在牧草丰盛和水源无污染的地方。 3.3.2 雏鹅饲养 采用舍内地面垫料平养或网上平养。冬春季舍内育雏至28d脱温,初夏和秋末,7d后脱温,自然放牧。雏鹅饲养密度为(15~10)羽/㎡。30日龄以内的雏鹅以配合饲料为主,青绿饲料为辅。(30~51)日龄以青料放牧为主。迟放早收,上、下午各放牧一次。根据草场情况调整雏鹅放牧数量,每群最多不要超过500只雏鹅。 3.3.3 育成鹅饲养 以放牧为主,放牧每群以(100~500)羽为宜。可利用草场、冬闲田等全天放牧,夜间适当补料。 3.3.4 饲料管理 根据鹅不同生长时期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配制或供给不同的饲料。饲料使用应符合NY 5037和DB43/T 326的规定。青绿饲料主要为当地牧草、田间杂草、青菜等。精料主要为当地产稻谷、玉米、红薯、大豆等。 3.3.5 疫病防治 A 消毒。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消毒措施。 B 免疫。应符合NY 5266的要求。 C 兽药使用。应符合NY 5030等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D 病死鹅处理。按相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E 粪(尿)及垫料处理。采用堆积发酵处理和干燥处理等方法进行处理。 3.4 适时上市 一般70日龄左右,成年公鹅毛重4.0kg以上,成年母鹅毛重3.5kg以上可出笼上市,主要做血浆鹅,90日龄以上的商品鹅做为卤制加工的原料。 3.5 生产记录 按DB43/T 326的规定执行。

产品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 武冈铜鹅活体鹅体态呈椭圆形,虹彩黄褐色。颈较细长,稍呈弓形,后躯发达,分为黄铜型和青铜型。黄铜型羽毛白色,喙橘黄色,额瘤、胫、跖、蹼、趾均呈橙黄色,似黄铜色;青铜型羽毛灰色,颈羽、翼羽、尾羽灰褐色,腹下乳白色,喙与眼睑连线处有线状白环,喙为青灰色,趾为黑色,似青铜色。性成熟公鹅头顶有明显圆锥形肉瘤,鸣声响亮,似铜锣声;母鹅头顶肉瘤不明显,产蛋期腹下单褶或双褶,垂皮明显。 白条鹅皮薄,皮肤呈浅黄色,皮下脂肪少,瘦肉多;肉质鲜嫩、细腻、香甜,汤鲜无腥味。 4.2 内在品质指标 武冈铜鹅蛋白质≥17.5g/100g,氨基酸总量≥14g/100g,钙≥48mg/kg,锌≥10mg/kg。 4.3 安全要求 按《武冈卤铜鹅第一部分:质量要求》(DB43/T1843.1),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的规定执行。

包装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武冈铜鹅(包括雏鹅)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扫码可追溯铜鹅养殖企业、养殖过程、加工企业、加工过程,须向武冈市特色产业办公室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武冈铜鹅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武冈市特色产业发展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武冈铜鹅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武冈市龙溪镇、水西门街道、迎春亭街道、邓元泰镇、湾头桥镇、荆竹铺镇、秦桥镇、晏田乡、邓家铺镇、稠树塘镇、马坪乡、水浸坪乡、双牌镇、大甸镇、文坪镇、司马冲镇、法相岩街道、辕门口街道等,共18个乡镇(街道)315个行政村(居委会)。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36″~111°01′58″,北纬26°32′42″~27°02′07″之间。保护生产面积950平方公里,现生产规模150万羽,年产量4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