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远志

远志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中旱生植物,喜凉爽忌高温,耐干旱怕水涝。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明,1578年)讲:“此草服之能益智强志,故有远志之称。”山西新绛为远志传统、道地产区,当地农民多为传统、习惯性种植。

远志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汉,约公元前32—公元5年之间),列为上品。东晋时期郭璞(276年—324年)云:今远志也,似麻黄,赤华,叶锐而黄。可简单推断其为远志科植物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本草图经》(宋,1057-1061年)载:“苗名小草,似麻黄而青,又如荜豆。叶亦有似大青而小者。三月开花白色,根长及一尺。四月采根、叶,阴干,今云晒干用。泗州出者花红,根、叶俱大于它处。商州者根又黑色。”并附有远志图5幅,有人考证,该表述中所用远志则包含远志科植物远志、瓜子金P.japonica 、华南远志P.glomerata 、西南远志P.crotalarioides。《本草纲目》载:“远志有大叶、小叶二种,陶弘景所说者,小叶也;马志所说者,大叶也。大叶者,花红。”大叶者为卵叶远志P. sibirica L.;小叶者为远志,为现今的主流产品。

远志的产地,《本草经集注》(南朝,约492-500年)载:“生太山及宛朐川谷。”太山为今山东泰山,宛朐为今山东菏泽县西南部。陶隐居又云:冤句县属兖州济阴郡,今犹从彭城北兰陵来。衮州为今山东济宁,兰陵为今山东临沂。由此获知,远志较早产于山东。《本草图经》载:“远志,生泰山及冤句川谷,今河、陕、京西州郡亦有之”。说明远志来源除了山东之外,又增加了河南、陕西等地。现今,远志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有文献报道,在远志的主产区中,山西新绛、闻喜的远志质量优于陕西合阳及安国,且山西新绛和闻喜的远志可作为选育的品种。此外,经走访调研安国、亳州、荷花池等药材市场,发现市面所售80%远志产自山西,且大量近现代文献均表明山西的远志产量大、品质佳。又因远志多生长于川谷及河岸,而山西运城地处黄河沿岸,位于中条山下,较适宜远志的生长。因此,认为山西为现今远志P.tenuifolia Willd. 的道地产区。


关于远志的功用

 

1)古籍中的作用拓展:

 

远志列属《神农本草经》上品,“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具有止咳、补益、祛邪、益智、倍力之功。《名医别录》(南朝,约492-500年)补充““主利丈夫,定心气,止惊悸,益精,去心下膈气,皮肤中热、面目黄。久服好颜色,延年。”《药性论》(五代,约951-960年)所谓“治心神健忘,安魂魄,令人不迷,坚壮阳道,主梦邪。”从安神和壮阳两方面对主治病症予以细化。《日华子本草》(五代,约908-923年)以其“主膈气,惊魇,长肌肉,助筋骨”这些内容显然来自《名医别录》的“去心下膈气”“定心气,止惊悸”和《神农本草经》的“倍力”;主“妇人血噤失音,小儿客忤”,则属新增内容。

 

2)古今功用不同点:

 

有学者借助《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将含远志复方所治病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含远志复方用于心悸的方剂202首,位居第一,表明远志具有定悸作用;治疗虚损、虚劳的方剂合计222首,可见远志的补虚作用亦较为突出。再者,古代含远志复方用于治疗健忘的方剂42首,而治疗失眠的方剂仅有8首,可见,针对益智和安眠而言,古代医家偏重配伍远志用于前者。通过对本草和古代方剂文献的比较分析,发现远志有多种潜在功能,其中益智、平肝息风、止痉、明目、补虚功能得到现代实验研究的证实。而古代文献记载远志的“壮阳益精”功能,现代文献未见报道,此功能尚待今后进一步确认。

 

3)古今功用相同点:

 

自《名医别录》明确远志“定心气,止惊悸”后,历代本草学不断充实,并通过古代含远志复方广泛用于癫狂、痫、心悸、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病症,进而成为远志的主流功能。2010 版国家《药典》确定远志能“安神益智,交通心肾”,用于“心肾不交所致的失眠多梦、惊悸健忘、神志恍惚”,大体继承了这一传统功用。另外,《本经》记载的“主咳逆”,《得配本草》确定的“豁痰利气”,《本经逢原》用于“一切痈疽”;以及古代含远志复方治疗一切痰饮、五脏诸嗽、虚劳咳嗽、诸痈疽、发背、痈内虚、湿阴疮、发背溃后、痈疽发背作寒热等,在《药典》中以“祛痰,消肿”,治疗“咳嗽痰多、疮疡肿毒、乳房肿痛”,得以体现。

 

关于远志的不良反应

 

《本草经集注》记载:“用之打去心取皮,今用一斤正得三两皮尔。”只言去心,未言因由。《雷公炮炙论》(隋,约600年)记载:“远志,凡使,先须去心,若不去心,服之令人闷。”明代的《救荒本草》记载:“远志,不去心令人心闷”。清代的《得配本草》记载远志“槌碎去心用,不去心令人闷绝”。按中医理论,胸中热郁不安为烦,心胸满塞烦乱为闷。“烦”主要表现热邪郁结胸中,致呼吸不畅等,而“闷”则是胸中痞满,进而化热,最终引起心慌心悸、呼吸不畅等。因此,无论是“烦”还是“闷”,病变部位主要侧重于上焦的心、肺。

 

王建等通过对生远志、远志皂苷及蜜远志的急性毒性进行研究认为远志的主要毒性成分可能为皂苷类成分。单建学认为,远志的祛痰作用是皂苷刺激胃黏膜的迷走神经,反射性地使支气管分泌物增加,从而使内容物咳出;而皂苷在刺激胃黏膜的同时,还会反射性地引起呕吐。由此,推测远志致“闷”可能是由其内所含的皂苷类成分引起。部分毒性皂苷类成分刺激胃黏膜的迷走神经,使迷走神经兴奋,支气管平滑肌舒张,从而使支气管通气量减少,而不利于呼吸;且迷走神经兴奋又使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反射性地使心跳加快。毒性皂苷类成分引起的心跳加快与呼吸不畅,可能是远志致“闷”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本经逢原》(清,1695年):“甘草汤泡,去骨,制过不可陈久,久则油气戟入喉。”可引起中药“戟人咽喉”的化合物类型可能有萜类(大戟)、生物碱(厚朴、附子)、酚酸类(半夏)、草酸钙针晶(半夏)等。而远志“戟人咽喉”的原因可能是由其所含的皂苷类、甲苯、生物碱类等成分共同引起,但不同炮制方法对远志中甲苯及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至今仍未受到相应关注,引起远志“戟人咽喉”的物质基础还需进一步探讨。

 

远志皂苷类成分均存在于远志根皮与木心中,推测远志“服之令人烦闷”“戟喉”不是木心所致,《药典》1977—2015 年版中,远志均是以根药用。木心不是关键因素,且远志根规格细小,抽心既增大成本又耗费人力,而不去心则可以充分利用远志的药用资源,可见远志不去心而直接供药用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于生远志与制远志

 

远志的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临床多用于失眠、健忘、心悸、癫痫、惊狂、咳嗽、痈疽疮疡等证(症)的治疗。古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有“戟人咽喉”“令人闷”的不良反应,内服可导致恶心、呕吐等,故生品常外用,以炮制品内服。现代炮制品主要是甘草水炙、蜜炙、姜炙。远志各炮制品具有明显的减毒增效作用,其中蜜远志效果最好。有人对生远志和蜜远志的急性毒性、长期毒性、胃黏膜损害、胃肠功能影响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提示生远志的毒性强于蜜远志,生远志对胃肠运动抑制毒性强于蜜远志;远志总皂苷为其毒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也可能为其胃肠毒性的物质基础。

 

虽然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但基于远志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通过炮制、配伍等方法降低其刺激性与毒性。很多远志减毒增效的研究也在开展,与厚朴配伍能改善生远志所致的胃肠动力障碍,并随厚朴配比的增加使胃肠动力增强。同甘草配伍或用甘草炮制也有类似效果。

 

关于远志的归经问题

 

《本草纲目》认为: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鉴此,“其功专于强忘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经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景岳全书》则认为:远志“功专心肾,故可镇心止惊,辟邪安梦,壮阳益精,强志助力。”多数医家支持归心肾说,于是远志“主交通心肾”的功能相继问世。《本草崇原》(清,1674年)首推此说,并以“补不足者,补心肾之不足;除邪气者,除心肾之邪气”为“交通心肾”作解。《得配本草》(清,1761年)则指出:远志“惟心气郁结,痰涎壅塞心窍,致有神呆健忘,寤寐不宁等症,用以豁痰利气则可”;然而,“若谓益精强志,使心肾交密,万万不能。”明确否定了“交通心肾”之说。今本《药典》(2015版)采用其“交通心肾”之说。


证书持有人:
新绛县峨嵋中药材产业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运城市新绛县所辖阳王镇、横桥乡共计2个乡(镇)3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22″~111°16′41″,北纬35°45′45″~35°5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