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芳楼

  • 更新时间:
  • 地址:
  • 荣获:
  • 颁发机构:

连云港老字号的命运与民主路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二十世纪初中山路(解放后改名为民主路)因其发达的商业,被当时的人们称作苏北的“小上海”。味芳楼就是在那个时候由淮安人金宝元创办,主要经营软兜长鱼,朱桥甲鱼,平桥豆腐,扬州狮子头,馄饨,汤包,包子,蟹黄包,鱼汤面等淮扬名菜名点。其中以馄饨,汤包,包子,蟹黄包,鱼汤面最为著名。由于毗邻连云港的影剧院,每到晚上人们看过电影,听完戏,总爱到这味芳楼小聚,一时间商贾、政客云集,热闹非凡。

味芳楼,最早开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老板金宝元是淮安人,做得一手正宗淮扬菜。当年,新浦老大街以山东鲁来为主,也有几家店做本地菜。正宗淮扬菜的进入,让吃惯高档菜的盐商们大饱口福。一些山东客和老大街上的店老板,也纷纷到味芳楼订餐请客。不少商人老板谈生意晚了,或玩到半夜,还要到味芳楼点几个菜,喝顿夜酒。时间长了,这家店便成为新浦老大街为数不多营业到半夜的饭店。也有住在板浦、大浦的盐商,忙于事务没空到新浦,就叫味芳楼厨师带上食材上门炒烧烹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外烩。外烩与外卖不同,外卖是将菜炒好叫店小二用食盒装好送上门。外烩等于厨师、食材一起上门,现场炒烧烹饪,比外卖上了一个档次。 

我市著名特一级厨师高振江老先生,在味芳楼公私合营后,曾经和当年味芳楼的二老板金少卿一起共事过几年,金少卿配菜他炒菜。高先生说,以前吃过大名鼎鼎的淮扬菜,就是没做过。跟金先生几年,的确学到不少。就说软兜长鱼,在之前当地人做这道菜,一般是将长鱼划好,用开水氽,然后下锅爆炒,结果长鱼又硬又没味。金少卿师傅在做这道菜时,先调好汤,大料小料起放到水里煮开, 然后才把划好的长鱼放到汤里氽一下, 时间掌握的也恰到好处。然后准备好味精、香醋、白胡椒、姜、料酒、大蒜、粗盐、淀粉、小葱、酱油、猪油等调料。他炒的长鱼,脊背乌光烁亮,软嫩异常,清鲜爽口,蒜香浓郁,吃起来味道十分鲜美。


味芳楼的冷菜最出名的是肴肉。肴肉本是淮扬菜系里的一道冷菜,却数镇江做得最好。味芳楼老板在选菜时,不是把淮扬菜全部搬过来,而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菜肴。他们买来上等淮猪肉、猪前肘、猪皮及配料,自己按照秘方配制。当一盘肴肉端上桌子,透明如晶,肥而不腻,酥香味美,醮上香醋,是道下酒的美味。
让高先生记忆最深的是味芳楼的蟹黄灌汤包子和烧麦。他说,之前的新浦老大街饭店的面食,多是山东的大饼馒头,也有一些饭店提供肉包子和饺子。当地人开的饭店以海鲜为主,有卖海鲜饺子的。味芳楼一般不做海鲜,以河鲜居多,有的河鲜做到极其独到的地步。他们把猪肉剁成肉糜,把蟹肉剁碎,在锅里加猪油烧热,放入蟹肉、蟹黄、姜末煸出蟹油,与肉糜、皮冻、酱油、料酒等调拌成馅。之后,再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面坯,擀成圆皮,加馅捏成提褶包,上蒸笼用旺火蒸一定时间。出笼的蟹黄灌汤包,色白、皮薄、馅嫩、汤鲜,无油腻感,深受食客欢迎,名震整个海属地区。从开店起, 蟹黄灌 汤包一直是味芳楼主打糕点之一。
另一个主打糕点是烧麦。烧麦又称烧卖,以烫面为皮,裹上馅放进笼屉蒸熟的面食小吃。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兼有小笼包与锅贴的优点。味芳楼做的烧麦,是新浦老大街独一家,开始只用作宴席佳看,后来有食客单点,再后来有不少外卖。
图片
金家是儿辈做淮扬菜的,传到金大老板和金二老板这着已达炉火纯青,厨艺之高,在老大街鹤立鸡群,山东帮、河北帮、安徽带、江西帮开的饭店想学都难。所以,味芳楼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一直火到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后,金少卿先是担任味芳楼合作饭店经理,后领导机关对味芳楼人员实行掺沙子,调出几人,又调进几人,金二老板就是那时被调到了新新饭店做配菜。人员打散了,后遇到三年自然灾害,一来没了淮扬菜的师傅,二来连饭都吃不饱又上哪去弄食材呢。味芳楼从此走了下坡路,后来以卖馄饨为主,兼卖小炒。六七十年代,人们吃到的馄饨已不是当年的正宗货了。不过,没吃过五十年代的馄饨,是很难比较出来的。加上新浦老大街卖馄饨的少,味芳楼的馄饨还是一道美味, 让许多食客留下深刻记忆。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金少卿先生已经退休在家多年。看到新浦的饭店做的菜成了南北混搭,南方菜兼有北方口味,北方菜又掺进了南方味道,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一年,他约了几位泰斗级烹饪大师,连续开了多次短期培训班,招收地方和部队的厨师,教授淮扬菜、鲁菜、海州菜的烹饪方法。据说后来连云港市不少特级、一级厨师就是从那时的培训班里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