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传说

  • 项目编号:
    JS-01-Ⅰ-0003-03
  • 类别:
    民间文学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该传说最早载于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孝子传》,在元代被列入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后,广泛流传于江苏、山东、湖北等地。元代《至顺镇江志》云:“汉董永墓,在丹阳延陵,有碑记其事,地名董碑,亦名董坟。”其地理分布以丹阳为中心向外辐射。
延陵位于丹阳西南部,因春秋时为吴国延陵季子封地而得名。相传古时董永卖身葬父,七仙女被其孝行感动,私自下凡与之结为夫妇,助其织锦还债。玉帝得知,将七仙女捉回。七仙女在天上产子,设法送到人间由董永抚养。逐渐长大的小董永盼母心切,在“望仙桥”上跪盼母亲。后来在异人鬼谷子的指点下,母子终于相见。此传说在清代《丹阳县志》中亦有记载:丹阳延陵南有望仙桥,董永墓。汉董永佣力养亲,亲殁,就主人贷钱一万缗营葬,道逢一妇,求为妻,与谐主家,织缣三百匹以偿主。一月而毕。
20世纪50年代,以《织锦记》《槐荫记》为蓝本,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黄梅戏《天仙配》唱遍大江南北,“家住丹阳姓董名永”的唱词更是家喻户晓。该传说中的“卖身葬父”“助君偿债”等主要情节都带有我国孝文化的教化意义与爱情色彩,它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演绎出了“孝心感天、下凡结缘、天地同心、母爱子、子盼母”的传奇特征,其传说契合了民众追求婚姻幸福的内在情感,歌颂了中华民族忠孝、纯朴、同情、善良等传统美德,它对我国古代的“行孝”伦理研究具有着重要价值。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

保护单位: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