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是我国民族音乐艺术的一朵奇葩,其以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和自然和声为主要音乐特色,主要流传于贵州南部侗族地区,而位于黔、湘、桂三省边界的黎平县,是中国侗族最大的聚居县,也是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最完整、侗族大歌流行最盛的地区。黎平位于贵州东南部,东连湖南靖州、通道,南临广西三江,西北两面与从江、榕江、剑河、锦屏接壤,是黔、湘、桂三省区交界地,全县总面积4441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403个行政村,总人口50万,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2.6%,是全国最大的以侗族为主体的民族地区,被誉为“侗乡黎平”和“天下第一侗乡”。

黎平所处之地素有“楚越极边”、“百越襟喉”之称,因地势交通不便,且历史上属于楚、越文化之交接处,历代中央王朝都难以实权掌控。正是这样的地理特征和行政区位,使侗族地区有较长时期的自我文化发展空间,尤其是远离汉族地区的黎平、从江等南侗族地区至今仍保存了独特的侗族文化,侗族大歌即是这一文化传统的重要代表。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是古代越人的后裔,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聚居在我国的贵州、湖南、广西等省,现有人口260多万,主要从事农业和林业生产。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侗族大歌究其历史,已无法考证。因此,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至明代,邝露在其所著《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长歌闭目,顿首摇足”的情景。

侗族大歌是侗族民间一种多声部合唱音乐,侗话称嘎老或嘎玛。它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民间最为完善的一种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按其风格、旋律、内容、演唱方式及民间习惯可以分为四类:

一、“嘎所”直译为“声音大歌”,这种歌以强调旋律的跌宕、声音的优美为主,一般歌词短少,以显示旋律为主,突出拖腔部分,拖腔部分无具体歌词,只用衬字来炫耀曲调的动听和体现歌队的好嗓音。拖腔时由几个歌手轮流换唱高音,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很长的持续音,与高音(领唱部分)形成反差和映衬。“嘎所”的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之声,其标题(歌名)常以昆虫鸟兽或季节时令命名,如“嘎俩”《蝉歌》。此外,声音大歌也常以其产生的村寨命名,如《嘎银潭》和《嘎高顺贵州》等。二、“嘎嘛”直译为柔声大歌,这是以抒发男女之间情感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特点是歌词多,拖腔部分较短,旋律有的缓慢、婉转,有的节奏轻快、活跃,如《装呆傻》等。三、“嘎想”直译为伦理大歌,这是一种以劝诫为主要内容的大歌歌种。其音乐旋律起伏不大,主要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达,通过歌唱形式来传颂伦理道德,如《父母恩情歌》、《懒汉歌》、《单身歌》等。四、“嘎吉”直译为叙事大歌,这类大歌以展示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大多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歌词,众人集体以在持续低音上唱一个固定衬词为其主要表现方式。这类歌的歌词较长,领唱者必须有惊人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情感表现力。“嘎吉”的演唱常常有听众喜形于色或泪流满面,典型的“嘎吉”曲目多以故事主人公名字命名,如《元董之歌》、《美道之歌》、《孔子之歌》等。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侗族大歌的主要音乐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也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它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之声。

大歌的结构一般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来构成;大歌的演唱场合比较讲究,除平时训练外,大歌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能在侗族村寨的鼓楼里演唱。侗族大歌有明显的声部区分,一般分为高声部和低音部,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派生的,两声部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领唱与合唱的关系,是一种以二声部结合为主的民间合唱形式,属于民间支声复调范畴。低声部是众唱的,声音大;高声部由1个或2、3个歌手在低声部旋律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即兴变唱。但有时高声部也可为主旋律,即当低声部唱一个漫长的持续低音时,唱高声部的歌手以自己较为鲜明的旋律线,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变体,它虽源出低声部,但都超过了低声部的地位,而形成了主旋律。

侗歌大歌讲究押韵,曲调优美,歌词多采用比兴手法,意蕴深刻。是我国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古代优秀艺术遗产之一,是极具艺术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已唱出国门,惊动世界乐坛。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作为多声部的民间歌曲,它是了解侗族的社会结构、婚恋关系、文化传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侗族自古没有文字,侗人用自己的文化选择了另一种有效的文化传递方式——歌唱。在这一传承体系中,最基础的社会组织是“歌队”,寨子里每一个村民都是或曾是歌队的成员,传习歌唱的灵魂人物是“歌师”,歌师是寨子里公认的本族文化人并具有特殊的威望和权力,他/她们不仅系统地教授歌队如何歌唱,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歌唱教会年轻人认知本族传统并带领他/她们通过歌唱进入社区生活的每个细节。在长久的传教过程中,歌师们形成了一套稳定的“教歌”模式,这一模式以口耳相传、实践互动为核心,为社区中每个人有效的掌握和演唱大歌提供了可能。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侗族大歌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土壤正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同时又因许多著名的侗族大歌歌手、歌师已年过古稀,大多数侗族青年外出打工或在校读书,参加侗族大歌演唱活动的青年人已越来越少,会唱传统曲目的歌手也日益减少,侗族大歌正面临着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危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