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河锡绣制作工艺

苗族锡绣主要分布于剑河县境内的南寨、敏洞、观么等乡镇。剑河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部,320国道越境而过,美丽的清水江缠绕穿过,水陆交通便利。剑河属于云贵高原向湘桂丘陵过渡地带,山势崎岖,葱翠林木覆盖山野,有清水江、巫密河、八卦河等河流。苗族锡锈主要传承在清水江沿岸南寨乡的柳富、中富、展留、白露、绕号、上下白都、展来、反寿,敏洞乡的高丘、平鸟、平教、小高丘、上下白斗、圭涛、圭怒、和平、章沟、干达和观么乡的白旦等村寨。

苗族先民来到剑河县清水江两岸居住后,当地生态完美,盛产木材,且水路运输非常便利,便放排下水做木材生意。在这过程中,苗族先民发现了锡与银子的颜色相似,并且不易氧化生锈,于是把锡带回来,融化后制成薄片,镶在刺绣上,便成了锡绣。

锡绣是用剪刀将锡片剪下长约18厘米,宽约1毫米的细锡丝条,丝条拉直,一头打一小勾,另一头剪成针头状。把准备好的布垫铺在已绣有图案的棉布上,用针将图案的一根棉线挑出后,再用针头状的细锡丝条穿过已挑出的棉线,把打一小勾细锡丝条紧扣棉线,用剪刀把细丝条剪下,并将余下的细锡丝条反扣在棉线上,这样就完成一个扣锡过程。按棉布上的图案周而复始进行,也就形成了所看到的锡锈制品。锡绣制品主要使用在苗族服装的装饰上,分为前裙片、后裙片、背搭三种。

前裙片苗语叫“青黑栋”,裙片长约44厘米,宽约17厘米,用锡绣制的花纹长度约27厘米,宽约14厘米。前裙片的图案可分为9个单元,从下往上,第一单元图案是“X”形,为抽象的花朵,寓意山岭与河谷,表示起伏延绵的山峦和纵横交错的沟壑;第二单元图案“∨和∧”形,为抽象的牛鞍,称为牛鞍花,牛鞍代表劳动工具。牛在苗族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苗族祭祀先人的物品,是力量的象征,同时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劳动工具,把牛鞍锈在上面,寓意苗族对牛的崇敬之情;第三单元图案“ ”形, 表示抽象的实物——秤勾,寓意人们能像商人一样拥有丰富的商品。秤能称量物品的重量,希望有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表达苗族人民美好的生活愿望;第四单元图案“ ”形,为小人头,表示住在房子里的小孩子;第五单元为裙片的核心区,图案有“ ”、“ ”等形状,为耙纹,寓意勤劳、丰收,文花和尺纹,使用最多、最典型的图案是尺纹,苗族起房造屋都是用木头来做,上山伐木和做工都带上三角木尺子,是最常用的工具。凸向边缘的称为屋梁,寓意苗族居住的房屋,临边的三角寓意起伏延绵的山峦沟壑。六、七、八、九单元图案与四、三、二、一单元图案相对。 后裙片苗语叫“青黑耳”,裙片长约46厘米,宽约19厘米,用锡绣制的花纹长约30厘米,宽约15厘米。第一单元图案为牛鞍花,第二单元是“ ”形,为大人头图案,寓意居住在房子里的青壮年人及老人。

前后裙片最大的区别是前裙片没有紫色暗花,而后裙片的锡绣间有用丝线点缀的暗紫色小方块暗花,同时前裙片尺纹图案的比例比后裙片尺纹图案大些。苗族锡绣制品的前后裙片不仅图案有所区别,而且在工艺流程上也不相同。前裙片的制作是先在未经浸染的白色棉布上用黑色棉线将图案绣成,然后浸染浆制, 最后将图案上的棉线挑出,再用小锡片将其包裹并镶边而成;后裙片及背搭所用的面料则是用预染好的彩色棉线(暗色调)按一定的图纹织成。底纹绣制分两道工序,先用单色棉线按传统图案刺绣,然后用彩色丝线(暗)在图案的空隙补绣其它花饰,锡片沿单色图案包裹完成后,其效果是在锡纹的间隙中还可见到丝线绣制的彩色暗花。

背搭苗语为“圣欧”,花纹长约20厘米,宽约17厘米,主体图案与前后裙片大体相同,锡绣间有用丝线点缀的暗紫色小方块暗花,同时下方吊有一排分三节用10厘米锡条包制的锡线,称为滴水线,表示屋檐的滴水。

苗族锡锈是清水江两岸南寨、敏洞、观么等地区苗族人们聪明才智的创造,是这个支系苗族的重要标识和特征,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苗族锡锈在其用料上非常特殊,形成了自己的特性,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挑花刺绣工艺用料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工艺价值。锡绣虽因受用料材质的限制,图案不可能非常丰富,但它抽象、简洁而规整的纹样体现了苗族直率的性格,特别是它的核心图案如一座迷宫,耐人寻味,寓意深刻,充满神秘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锡绣都是一代代手把手教出来的,当女儿出嫁时,母亲要将一套绣好的图案交给女儿,让其继承锡绣传统。锡绣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外博物馆争相收藏。2009年元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办的服装发布会上,剑河锡绣晚礼服一枝独秀,技压群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主办方作为压台表演。由于当地外出打工的妇女逐年增加,刺绣创作的主体人数在逐年减少。留在家里的大多是年纪较大的妇女,锡绣传承出现严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