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簧

  • 项目编号:
    NMⅡ-13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口簧也称口弦,蒙古语称“阿胡敏儿”。口簧的历史悠久,其演奏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文字记载。蒙古口簧一直延续到清代,清政府还将口弦列为宫廷乐器,在清蒙古乐的“笳吹”乐中,口弦为四大乐器之一,即胡笳、筝、胡琴和口簧。历史上,口簧分布在整个中国北方草原。现在土默特等蒙古族聚居区尚有遗存。此外,在呼伦贝尔的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聚居区仍有流传。

       内蒙古地区流行的是铁制口簧。近代也有钢制口簧。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口簧有大、中、小之分,小型口簧发音清脆明亮,大型口簧发音浑厚圆润。

       口簧在人类乐器形成与发展史上占据重要位置。口簧乐曲的旋律较简单,多以同音反复和级进音型组成,吹奏者可即兴变奏,乐曲可长可短。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口簧曲目不同,大都从各自民族的民歌改编而来,风格韵味各异。有的口簧曲还模拟鸟鸣或动物叫声,以增加乐曲的情趣。口簧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有规律的振动,因此,被称之为人类音乐文明的“定音器”。

申报地区或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所、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