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独木龙舟节(台江县、施秉县)

苗族独木龙舟节是贵州省台江县、施秉县等苗族人民每年农历5月举行的苗族传统节日。活动主要分布于以台江县施洞镇为中心的上至黄平石龙、施秉平寨,下至剑河革东的清水江两岸,以及台江县境内巴拉河汇入清水江口以上10公里的两岸苗族村寨。

施秉县位于贵州东部,黔东南州西北部,东与镇远,东南与剑河,南与台江,西与黄平,西北与余庆,北与石阡等县接壤。境内居住的民族有汉、苗、侗等17个少数民族,总人口约15.5万人,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2.2%。台江县施洞镇同时也是苗族独木龙舟节的主要流布地,这里江河较宽深平缓,适宜舟辑运动,两岸苗族村寨星罗棋布,人口密集,苗族文化保存完好。其位于台江县北部清水江南岸,距台江县城40公里,与黄平、施秉、镇远立县交界。镇政府所在地施洞口有个千年的码头,是历代清水江上的一个重要的贸易集散地,也是清水江的文化中心。

苗族独木龙舟节起源的何时,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据清光绪《苗疆闻见录稿》一书,记苗族“好斗龙舟,岁以五月二十日为端午,竟渡于清江宽深之处。其舟以整木刳成,长五、六丈,前安龙头,后置凤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桡激水,行走如飞”。清乾隆《镇远府志》写道:“重安江由胜秉入清水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皆站立划浆,险极”。以上史籍所述,从不同程度地描绘当时清水江苗族划龙舟的盛况。

关于清水江苗族划龙节竞赛起源,民间有这样的传说:一说是在远古时,龙王酒后行错了两步,造成大水灾,被天公怒劈于江中,又造成大旱灾,人们沿江划船敲鼓求雨,演变成今天的划龙节。二说在巴拉河,古时有父子俩去打鱼,儿子被恶龙捉去当枕头,父亲火烧龙宫,怒砍恶龙浮于江中,人们便分尸吃掉,天黑了九天九夜。一天,有母子俩到江边洗衣。幼儿用青草捆着棰衣捧在江边拖来拖去,口中“咚咚咚”、“咚咚咚”地念个不停时,天慢慢地开了眼,恢复了白天和黑夜。于是各寨都模仿棒槌形状,挖木为船,敲锣打鼓到清水江游弋,并且依各寨拣得与吃龙肉的部位来决定划船的次序。平寨发现得最早,分得龙头,于农历五月二十四日划龙,施洞分得第一节龙身,故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划龙,塘龙、巴拉河苗寨分得几节,于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划龙,施秉铜鼓和廖洞分得最后两节,于农历五月二十七日划龙。三说是在远古时,平寨有一个叫洪天刚的人,一天,他的儿子到江边钓鱼(长塘口),挂住了出来游玩一条龙崽的“龙袍”,被龙拖入水中吃掉,洪天刚得知后,即潜入江中怒杀龙崽,吓得龙王夫妇及其他的崽崽孙孙四处逃窜,以至雨无龙管,天旱地裂,人间吃尽了苦头,苗家的巴确、勾当、望波、勾雄(传说苗族祖先中的四个能人),想尽了一些办法,用吹芦笙划龙的形式,规定分得吃龙的先后划龙到十里长塘口,确定划龙的江段和顺序,才把龙王一家接回长塘口,规定平寨为划龙的第一天,形成了今天的清水江苗族划龙节。

“龙舟节的划龙”的“龙”实际上是划“独木龙舟”。龙舟分别由龙头和龙身组成。龙头是用当地河边木质坚韧的水柳木精雕彩绘而成,龙头长七尺左右,头部雕刻为蛇嘴、狮鼻、水牛角、马颈,雕刻后浓沫重彩,形态鲜明。龙身是由三根整木刳制绑扎在一起的母子舟。母龙居中,长约22米,两条子龙居两边,长约17米。平时龙头放在“鼓头”家,龙身放在特制的“龙舟棚”里,用时将它们分别抬到河里组合成龙舟。一般情况下,农历五月十八即推舟下水。二十三日用蔑条将母子船捆扎在一起,然后将龙头安放母船上。“划龙”活动在开划前要举行隆重的祭祀礼仪。举行开划仪式时,由“鼓头”准备一只白公鸡、一壶酒,在河滩边置一方桌,立“龙神”之位于其上。沿桌脚则绑一根剔枝去叶并剥去树皮的五倍子树棍,上留一杈,绑雨伞一把,系红布一段,剪白纸一串,芭茅草一把(茅屋茅细长,形如刀,取避邪之意。此草敬神之后随船带走,插在尾部小孔中,待到龙舟集结地,再由艄公将它分给一人一根,然后统一动作抛入江中)。桌上摆一升米,三碗酒、刀头肉。焚香敬酒后祈祷唱:“我手里拿只白公鸡,一罐米酒象密糖。这山叫一声,那山喊一喊,请你们龙神、地神、山神齐下山,同心协力保龙船平安吉祥,无往不胜,赐给大家添子孙,多象鱼儿千千万万……”。请众神之后,杀白公鸡,将血滴在五倍子棍上,扯下几翎翅膀毛夹到五倍子树棍的小权上。将鸡煮熟,盛在大碗中,烧香化钱用酒滴在地上,向神灵献熟食。祭祀完毕,鸣枪放炮,敲锣打鼓,将龙舟在寨子附近的水面划上一圈,然后划向当日龙舟聚集点。途中所过村寨,桡手们齐声唱着龙舟飞歌,并将龙舟靠近寨脚划行,“鼓头”的亲戚也纷纷过来为龙舟鸣炮贺喜,献上活鸭、活鹅等牲礼,龙舟驶到比赛地点,往往已经挂满鸭鹅了。

“龙舟”人员构成有“鼓头”一人,锣手一人,撑篙一人,理事(又称“管帐”)一人,分别或站或坐在母舟上,每只子舟则站十六名桡手,共三十六人。“鼓头”身着青布长杉,外套特制镶黑边的红色或青色的绒背心,头戴特制的宽边麦草帽,手提一面直径约30厘米的木鼓坐在船的最前面,背靠龙船头,面向桡手,用鼓点指挥众桡手。锣手坐在离鼓头约1.5米的地方,由一男扮女装的十来岁男孩担任,任务是配合鼓点节奏,起到有如交响乐队的定音鼓的作用。锣手身佩银项圈和精美的银饰,头戴银凤冠,衣着十分华丽,是由“鼓头”家族中按照生辰挑选出来的。

撑槁,苗语称“纽富”,由“鼓头”请来的力气好、识水性的男子担任,主要任务是在两船相遇或船靠岸时保持船的航向。桡手,每只子船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每舱四人。站着划,比寨时略取弓箭步兀立划舟。桡手身穿紫色土布对襟短衫和阴丹土林布裤子,腰扎一条宽约一寸的织花腰带,上面钉着装饰的银泡。头上则戴精巧绣边的“马尾斗笠”。帽沿插着三片如同凤冠的银片。桡片长约2米,宽10厘米,手持端为园桩状,下水端为扁担形,最下端呈弧状尖形。艄公,苗族称“达带”,由水性好、有威望、善应变的男子担任,以手中的长桡片充舵浆,一方面由“艄公”的桡片控制龙舟的航向,一方面指挥桡手的划水动作,控制龙舟的速度。

节日期间,“鼓头”家每天要蒸上一甑糯米饭,备好米酒、肉、鸭等菜食给龙舟上的人吃。凡在龙舟上吃饭的人都用手抓饭吃,不用筷子,以怀念远祖先民的生活。煮饭与烹肉的人必须由老年或中年的“有福气”的男人担任。蒸饭时,甑口不能加盖,煮肉、鸡、鸭时不许在锅中翻动,饭蒸熟后,把鹅、鱼、肉放在甑口,搬上龙舟供船员食用。饭甑抬走后,留下的锅具都不许搬运,直到龙舟返回村寨后才动手收拾。

接龙是“划龙”活动的重要仪式,也是“划龙”的重要内容。龙舟在江上活动时,当地“鼓头”的远近亲友都要到江边来接龙,接龙时亲朋好友们主动燃放鞭炮,载歌载舞来向“鼓头”献牲礼。牲礼大的有猪马牛羊,小的鸡鸭鹅,亲戚按自家的经济实力来献礼接龙。接龙送的牲礼中,凡属直接姑舅关系的亲戚,如果舅舅是“鼓头”,姑夫一定尽力向当“鼓头”的舅舅送大礼、重礼。得到亲戚们敬献牲礼越多越大的“鼓主”及家族们感到越光彩。

苗族“独木龙舟节”是一个集苗族竞技体育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民族饮食文化、民族歌舞文化为一体的,具有浓烈的苗族风格的传统民族活动。通过“划龙”活动,苗族精美绝伦的服饰文化、美仑美奂的歌舞文化、五彩缤纷饮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民族的认同感和共同的心理素质得到了强化。同时,“独木龙舟节”具有完整的、独特的仪式和程序,对节日期间社会成员有明确的要求和规约,对苗族的社会成员具有社会调控的功能,民族凝聚力得到有效的增强,具有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

和其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苗族“独木龙舟节”同样濒临传承危机。在20世纪50、60年代,每年的“划龙”活动都有20、30只龙舟参赛,80年代中前期,每年“划龙”活动也有10来只龙舟下水竞赛,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每年的“划龙”活动只有几只龙舟下水竞赛了,而且,仪式简单化、活动功利化、竞赛表演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同时,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和文化的趋同也是“划龙”活动濒临失传的重要原因。在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丰富多彩,当地苗族也和各民族一样,部分青年热衷于现代文化的享受,再者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无暇顾及每年一届的传统节日的乐趣,以至民族文化在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中不断受到冷落而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