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银饰(黄平县)

苗族银饰主要流传于贵州省雷山、台江、黄平等,其中黄平苗族银饰核心区在翁坪、谷陇等。

苗族银饰主要用于服饰装饰,伴随着苗族社会历史而发展、变迁,尽管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典籍对服饰的发展变化脉络进行清晰的记录,但从零星的汉文文献中,从现存的服饰形制中,仍可以看到苗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后汉书·南蛮传》记载,苗族先民“积绩木皮,染以草实,好五色衣服”;宋郭虚若《图画见闻志》记载,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朱辅《溪蛮丛笑》中说苗族“通以斑细布为之裳”。“高冠”、“五色服”、“卉服鸟章”、“斑布”既表明古代苗族服饰的风格,也说明苗族先民掌握了制作这些服饰风格的技艺。

黄平苗族银饰的传统生产,都是在银匠家里进行,一般都设有专门的简易作坊。选一个光线好的地方,堂屋、厢房或大门边屋檐下,小风箱、火炉子、锤锻座和锤子、银槽、银窝、坯子、模型、火钳、蜡木板、焊接管、钉子、针杆等一系列工具,进行溶银、倒槽、冷却、锤锻、剪接、卷缠、煮洗。银饰的打制是用银元或银制品加工制作而成,在使用银饰过程中,银饰氧化变色可以请银匠煮洗,洗过的制品与新打制品一样,色彩鲜正,各种花纹图案清新可辨,各种款式自成风格,仿真、写意各具特色。

黄平苗族银饰式样繁多,造型独特。常见的银饰,有大花帽、响铃板项、扭丝项、硬项、小米项、银腰围、银衣、泡花手圈、空心耳环、银针及各种银片等。银饰的图纹较为固定,多取材于猫、虎、狗、马、鱼及花鸟草虫和人与虚拟动物图腾,构图古朴简洁,形象粗犷明快,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按人体部位分,黄平民族银饰有头饰银饰、项饰银饰、手饰银饰等。

头饰银饰中有不同年龄段女性的花帽、插花、银发针、耳环等品种,工艺以花帽最复杂。苗族银饰大花帽,又名银冠,做工极为精湛,造型别致。帽顶满铺银质草形花片,花片上满焊细银丝旋成的螺状支杆,杆尖撑着呈盛开状的上百朵银花,高低错落,使整个花帽形状若花篮,有的艺人还用略带夸张变形的银质螳螂、蜜蜂、蝴蝶、鸟雀、散缀于银花之上。稍事动弹,帽顶银花摇晃,显示一派蜂鸣蝶舞的意韵。银人、银发针、银泡做工相对单纯,插花多种多样,耳环工艺繁杂,耳环有实心、空心和吊挂佩件诸种,当中以空心,13个花形珠座焊接一小米般大的银珠。

项饰银饰,多见的有响铃板项、扭丝项、硬项、小米项、链项,挂在胸前银光闪闪、富丽堂皇。这类银饰以响铃板项最是气派。黄平苗族响铃板项,形如一对连成圆形的牛角。银板上镌二龙戏宝。下吊挂护心银盘,板的两旁垂有银铃、鲤鱼、瓜子、果子、飞蛾、鹰、喇叭花、刀、矛、剑、针、烟盒、挖耳飘等银质什物。在打扮人的步动身姿中相叩,共鸣悦耳的声响。其他品类项饰,或粗狂,或细腻,风格迥异,给人以雍容、豪放美感。

手饰银饰,有虚、实圈、镯、戒指和泡花多种品种,鸟雀、花草、米粒雕刻纹图,粗、细银丝缠绕造型迭出。

盛装银饰,是黄平苗族银饰中一个耀眼的品类。有银衣、背扇、银围腰、银腰带几个类别。银衣主要装饰专门服饰、盛装肩、臂、背、袖块和衣角等。由银人、银块、银铃和银垂挂件编排组合形成,规模根据衣服的幅度与打扮人家财不完全定数。银围腰与银衣块饰基本相同。银腰带是在专门布条上缝制12块以上偶数长方形银牌和两行银模组成,银模从上至下,依次是尖头菩萨形银片和盾形银片一块挨一块成行排在银牌上方。银牌块图案内容是模制天上飞、水中游、山里藏二三十种浮纹,牌块下方垂吊众多响铃等挂件。

银饰是苗族喜气场合造势品,制作精巧,花样古朴,富有想象力。是喜事活动的一个显要标识,银饰把苗族女性打扮更加美丽、端庄和迷人,人们认为它具有避邪趋正纳吉功能。每当喜事和节日集会,在黄平苗乡都可以看到苗族妇女们穿戴银饰出现,当地苗民们认为,银饰具有醒目、贵重作用,更有避邪趋正纳吉的民俗作用。银饰把黄平苗族的生产生活与精神面貌,审美心理与生产资料拥有和使用贯穿起来,具有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黄平有名的苗族银匠有翁坪乡王家牌村王元凡、王登尧、永旺村杨正贵等众多师傅,不少乡场有打制银饰作坊兼商铺。随着新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苗族银饰这一瑰丽的民族工艺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老工艺匠人不断谢世,年轻人对传统工艺认识逐渐淡薄,这一优秀的传统技艺将会面临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