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户苗寨建筑工艺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雷山县东北部雷公山之麓白水河畔,距雷山县城37公里,由10个自然寨组成,包括平寨、东引、羊排、南贵4个行政村,共有1230多户,6500多人。白水河由南而北穿过山寨环绕而成的小盆地,梯田和苗家人的居所——吊脚楼,从山脚依次延伸到山顶。最引人的是一家家的吊脚木房依山而建,次第升高,气势磅礴,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型,堪称建筑艺术瑰宝。

中国史书记载“北人穴居,南人巢居”。南方从巢居发展为干栏式建筑,发现的最早遗存是距今7000多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苗族的先民蚩尤九黎部落,在中原与炎帝、黄帝部落角逐失败后,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往南而下,沿河西迁,带着古老的中原部落文化,每到一个地方,就在那里传承发展,来到黔东南一带的苗族,为适应自然条件生存,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工艺——吊脚楼,是干栏式建筑适应山区新环境发展而得,以千户西江苗寨最具代表性。

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穿斗式木结构歇山顶,一般四榀三间,或五榀四间,个别六榀五间,前檐柱吊脚,因此而得名“吊脚楼”。底层多用于圈养牲畜和家禽,堆放柴草、家具和贮存肥料等。第二层为全家人的活动中心。正中堂屋外侧安有苗语称为“阶息”的“美人靠”,堂屋是迎宾厅,嘉宾亲朋到来,常在此间摆上长桌,设宴款待。第三层一般用作存放粮食杂物,大户人家也用1—2间作客房或女儿的卧室。

苗家建吊脚楼要操办以下事宜:

(1)择屋基。多选在寨内或紧靠寨子适宜于建房的空地上,不够宽的则砍坡砌坪。

(2)备料。一般在盛夏农闲备料,最重要的是选取中柱。砍中柱要带香、纸钱、酒、鱼、糯米等到树脚祭奠,主人先砍几斧,方由他人砍伐。

(3)发墨。待木材晒干,刨好后,木匠开始发墨。发墨时,主人在柱的一端捏墨线,木匠用力一弹,墨线笔直均匀,则示吉利,否则另发。

(4)拆枋凿眼。按照木匠的着墨纹路,用据子、凿子、斧子等拆卸穿枋,凿眼打榫,修锯横梁。

(5)立房。立房架和上梁同天进行,全族人聚集相助,齐心协力把新房立起来,亲戚朋友带着礼品前来庆贺。

(6)立大门。杀公鸡一只祭祀,进行装立大门。待盖房、装壁等完成之后,择吉日乔迁。

西江千户苗寨建在30—70度的斜坡陡坎上,上千幢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参差错落,浑然一体。房屋的结构形式有以下特点:一是结构简单而稳固性强,它是以柱、枋为基本构件,通过穿斗形成完整空间。二是充分利用当地木材及其强度,由于采用的是穿斗结构,用小材可以盖大房。三是适应山地斜坡建屋,既节约耕地,又具有良好的通风防潮效果。

房子框架全系榫卯衔接。一栋房子需要的柱子、屋梁、穿枋等有上千个榫眼,木匠从来不用图纸,仅凭着墨斗、斧头、凿子、锯子和了然于胸的方案,便能使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栋栋3层木楼巍然屹立于斜坡上。不识汉文的苗族木匠在建造吊脚楼时,却能运用高深的力学建筑原理和普通的几何图形,足见苗族建筑工匠的工艺水平。吊脚楼的造型从宏观上看,它是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是稳定而庄重的普通几何图形。无论柱、枋、梁、檀,都互为垂直相交,构成一个在三维空间上朴素垂直的网络体系。观看起来,房屋的上部、中部和下部,由一个三棱体和两个长方体组成。这样的建构,除了结构上的稳定得到保障之外,在艺术视觉上显得端庄稳重。

吊脚楼在虚实对比关系上,显现了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断面纤巧的木结构穿斗式构架已极轻灵,半边吊脚楼突出“轻”的效果,“悬虚构屋”,架空而立,上实下虚,对比强烈。建房习俗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宗教色彩,备料、发墨、上梁等都要祭祀而且有很多禁忌。

吊脚楼,这一古老的干栏式建筑的出现,皆因在贵州地势不平,开挖地基极不容易,天气阴雨多变,潮湿多雾。依山而建,既能通风防潮,又能防止野兽和毒蛇侵害。楼的后部与山坡相接,楼上住人,楼下架空,底层进深较浅,楼面半虚半实,被现代建筑学家认为是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它是苗族安身立命、繁衍后代、延续民族历史的根基,已成为人类古建筑传承和苗族在贵州山区环境下继承和发展干栏式建筑的实物见证。

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西江等苗寨的吊脚楼保护和建筑文化的延续传承面临极其严峻的挑战。一是由于吊脚楼建筑工艺以师传方式进行,传承方式相当脆弱。二是建在斜坡上,地质易崩塌、滑坡。加上年代久远,干燥易燃,火灾隐患大。生产生活用水用火,也是导致建筑毁损的危险因素。三是受外来文化冲击,人们思想观念改变,许多年轻人认为居住木质结构的房屋是一种落后和倒退,喜欢高大整洁的水泥、砖、石构建的楼房,不愿意学习古老的吊脚楼建筑工艺。四是新式建筑的介入,造成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筑风格严重失调,文化内涵蜕变。

雷山县丹江镇虎阳村的唐炳武是吊脚楼建筑工艺的有名匠师,2007年被命名为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