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杀鱼节

  • 项目编号:
  • 类别: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在清水江两岸,聚居着一支独特的苗族支系,人口约4万多人,史称“西苗”,大致是在唐末宋初因战乱迁徙到清水江流域拓荒定居下来。杀鱼节从何时而起,因年代之久远已无从查考。但据已传唱数百年的福泉苗族花歌《花岭记》记载:“玩耍十八郎妹分,雷鸣两岔哥会娘。两岔河是杀鱼滩,瓮漳瀑布鱼饭堂。浪口花水比钗舞,江边后庄杀鱼郎”,说明清水江杀鱼节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杀鱼节,苗语称“停米”,意为“杀鱼”。每年的农历三月,是清水江畔的苗族人民的传统杀鱼节时间。杀鱼活动分六个河段,按照村寨划分的习俗,每年杀鱼节的具体开始时间,都由“药头”提前派人通知各寨的“鱼头”开会商定。以山上的化香树叶长到五六寸长的时间确定为开始杀鱼节的时间。时间确定后,苗族青年每人背一包舂融了的化香叶(一种野生木本植物,能毒鱼)交给“鱼头”(苗语叫“笛把”),统一堆在江的两岸。所交的化香叶,要大致达到通知规定的数量,如差得过多,“笛把”要叫他补交,否则不能参加杀鱼,不带和少带化香叶的人,当场会受到群众的指责。“笛把”是由有声望的寨老或杀鱼能手充任,负责主持和维持杀鱼节秩序。在整个杀鱼活动中,凡是参加杀鱼的人,都必须按照寨俗河规行事,否则“笛把”有权对违章人的杀鱼工具进行没收或砍断叉杆。杀鱼从最下游河段开始,每隔三天,杀鱼的河段往上游移动一段。各个河段开始杀鱼前都要举行相应的祭祀仪式,并通知邀请上下游各寨的人都可以来参加。姑娘们也相约成伴,腰箩里装上自家准备的花糯米饭,送给杀鱼的小伙子们吃。杀到鱼后,同伴们会在岸上烧起篝火,用清水煮鲜鱼,直到夕阳西下才会回家。吃完“鱼饭”,有的青年叉手们还会趁兴到邻近的小支流上,开展“杀叉杆”比赛。

杀鱼节是苗族远古先民渔猎社会生活在农耕社会的仪式性记忆,后又演变和祈雨有关,具有明显的民间宗教色彩。杀鱼节期间,人们趁此机会在走亲访友,青年男女们穿上节日盛装,吹木叶,唱情歌,嬉戏打闹,谈情说爱。而吃完“鱼饭”的青年叉手们趁兴又会开展了“杀叉杆”的比赛。此后,杀鱼节又变成了这支苗族独有的民间体育竞技活动的节日。由于这支苗族的独特性和其所处地域的独特性,杀鱼节是这支苗族和这块地域上独有的一个民族节日,其所具有的规模、参与性、时间长度及内容的丰富等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它既是苗族远古先民渔猎社会在农耕时代的仪式性记忆,是渔猎文化向农耕文化过渡的文化遗存,也是集民族宗教、文化、社交、体育、娱乐为一体的节日,蕴涵着清水江两岸苗族人民丰富久远的历史变迁,对研究整个苗族的历史、文化、民俗、宗教等和丰富民族的文化生活都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由于过度捕鱼,江内大鱼较之以前少了许多,加上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村里的青壮年男性多外出打工,没有人再重视这一传统的苗族节庆活动。再加上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村民们意识到每年雨水的多少,五谷的丰登,只有更多地依靠科技的手段才能解决。如今,村民们渐渐淡化了这一传统节目,这一古老的民族活动日已不再是村民们每年翘首期盼的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