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打猎舞

  • 项目编号:
  • 类别: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相关地域:
  • 荣获: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聚居于瑶麓乡的瑶族自称“努候”,因服饰多为青色或以穿青色裤被称为“青瑶”,在《黔南识略》中被称为“黑裤瑶”。“打猎舞”是瑶麓瑶族最喜爱的舞蹈,该舞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为创世女神密洛陀所传授,其二为从本族狩猎生活演变而来。

“打猎舞”过去常用于青瑶隆重的丧葬仪式之中,意在撵走野兽,让故世的老人在阴间安心生产和生活。舞蹈通宵达旦,短则三四天,长则一月余,视丧家经济能力而定。表演形式为男子群舞,人数不限,但需偶数。全舞分为上山围猎、打熊、打野猪、打猴、生产舞等五个部分,近似组舞结构,每段独立,可长可短。

表演时,舞者手握长约150厘米的荆棍,依据铜鼓、皮鼓鼓点的变化随时变换动作,皮鼓一般只有一个,铜鼓则有两面至十余面不等,演奏时以大皮鼓为指挥。鼓点根据不同野兽的习性和特点,有着多种不同的节奏和不同强弱的声响,这使得“打猎舞”呈现出节奏激烈,强弱对比鲜明,舞蹈动作有蓄有发,张驰自如的特点。在不同的节奏中,表演者含胸屈膝,以急剧的棒棍敲击之声为乐,以兴奋呐喊呼号声为歌,做出各种力度强、跨度大、粗犷骠悍的“打猎”、“舂地”、“侧舂”、“上下击棍”、“跳抬击棍”、“打猴”等跳、蹲、跑、挫动作,舞姿雄劲骠悍,舞步勇猛洒脱,队形变化复杂有序,时而一人在内,众人围圈单人轮打,时而两层圆圈或双排对打,时而多层圆圈的轮流交叉击打,时而成纵队头顶击打或形成人棍组成的洞穴,两人俯身击地来往穿梭棍洞之中。当舞蹈进入高潮,节奏猛然加快,此时嘹亮的铜鼓声、清脆的皮鼓声及荆棍相击声、舂地的回声、舞者嗨嗨的呐喊声,激越昂扬、扣人心弦。

“打猎舞”主要以上身的前俯后仰、双膝的屈伸起伏,蹲颤为其主要特征。由于是下蹲型的典型舞姿,所以重心始终在中间,运步时力从脚下起至膝,再经过腰将力送至肩,然后再由肩将力压倒脚跟,牢牢地踩在地上,形成下蹲、舂的姿态,配之以感情奔放的挥臂,深厚雄壮的呼号,充分体现了此舞粗犷骠悍的风格。

“打猎舞”是一种用形体语言表现瑶族生活的独特舞蹈,是瑶族民间舞蹈中文化表现最为鲜明的舞蹈之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无论从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角度看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打猎舞”创始人为覃氏先祖,目前能追溯的最早传承者为明末清初时期的覃树生,清宣统年间,覃生六招收了韦老么、欧茂金、覃福照、覃志英等一大批学员,使该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覃福照、覃志英又传与异姓韦廷珍、卢匡德,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打猎舞”才一改过去只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并可在节庆、丰收、聚会等各种场合表演,使其成为当地男女青年最为喜爱的舞蹈。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瑶族青年男女纷纷外出打工,致使“打猎舞”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尤其是老一辈传承人越来越少,使得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打猎舞”面临同化、异化、失传、消亡的威胁,加之“打猎舞”又是民间自发组织的祭舞,其生存空间已经完全发生变化,技艺传承发展岌岌可危,濒危程度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