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玲手工蒿子面馆

  • 更新时间:
  • 地址:
  • 电话:
  • 荣获:
  • 颁发机构:

于振玲是中宁蒿子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五代传承人,蒿子粉在她的一双巧手下,经过和面、揉面、醒面、擀面、晾面、叠面、切面、放面八道工序,变成了一根根细如线的面条,配上一勺色泽诱人、肉香浓郁的汤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蒿子面成了中宁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2020年获得“中卫老字号”称号。


“1米多宽的面张子在我母亲手上翻飞,她就那么随意一折,手起刀落,掌间一阵‘铛铛铛’,一根根细如线的面条就出来了。”于振玲的母亲是做蒿子面的行家里手,从小就跟着母亲学,经过细心的琢磨和实操,于振玲逐渐掌握了母亲制作蒿子面的“秘籍”。年龄见长,技艺走高,此后,谁家操办红白喜事都会邀请于振玲帮忙制作蒿子面用于招待宾客,助人为乐中,她的手艺也愈发娴熟。

1984年,于振玲高中毕业后当了一名工人,然而,一场人生的变故,让于振玲的命运和中宁蒿子面紧紧地缠绕在了一起。2001年,于振玲下岗了,一时间,她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在丈夫的鼓励下,于振玲从最拿手的制作蒿子面入手,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由于资金有限,她只好摆起了路边摊,在生意有了起色之后,她又乘胜追击开了一家面馆。

“蒿子面看起来很普通,可是制作起来却并不轻松。”于振玲说,蒿子面里最重要的原料是蒿子粉,她喜欢用沙蒿梁山区的蒿子粉,与面粉混合后,呈现清亮的豆黄色,吃起来口腔里会弥漫淡淡的碱味儿,蒿子面和好后,“醒”上一个小时才能更容易擀开。擀面既费力又需要技巧,每次擀面于振玲都会想起母亲说的话:不能使蛮劲,用巧劲才能擀薄擀均匀。面张子擀好之后的刀工,也要求极高,不仅要求切得匀,还得切得细。于振玲的蒿子面是纯手工制作,原料地道讲究、掺配合理,汤汁料足味美。口口相传之下,很多人都慕名到她的小饭馆来吃面。顾客不光吃,走的时候还会带一些生面条回去。

2007年,成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宁蒿子面)代表性传承人后,于振玲自感身上将又多了一份责任——将中宁蒿子面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从那以后,于振玲除了打理饭馆的生意,还做手工蒿子面制作的培训,带动贫困户就业。从2011年开始教授第一个学员之后,截止到目前,她已经培训了来自北京、天津、河南、重庆、河北以及宁夏区内100多名学员。

近年来,随着“微信朋友圈”“抖音”“快手”等社交电商的兴起,于振玲也从中看到了商机。“以前我们店里的生面条都是中宁本地或周边的顾客购买,但是随着宁夏旅游业的兴起,很多外地的游客在品尝了蒿子面之后,都会加我的微信,然后通过邮寄的方式,销售给他们。”于振玲说,除了微信,她还开通了“抖音”账号,不定时地上传手工制作蒿子面的全过程,粉丝量也在逐步增加。目前,振玲蒿子面线上销售额已经占总销售额的50%。

“前段时间,我的实体店遵守疫情防控要求关门不营业,但线上销售活动一直没打烊,受原料采购、快递费用上涨等影响,虽然销量不如往常,但真正喜爱这一口的人,仍然能吃到出自我手的蒿子面。”如今,在社交电商平台的影响下,中宁蒿子面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于振玲说,她对传承推广中宁蒿子面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