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地戏

安顺地戏分布于安顺市所属各县、区及周边的清镇、花溪、长顺等县。西起关岭、镇宁,东止平坝、贵阳花溪,北有普定,南为紫云、长顺等广大地区均有分布。尤以在中部即西秀区各乡镇最为密集。

西秀区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梯级状斜坡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1200米—1400米之间,以高原丘陵、山地为主,中部为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分水岭,北有果者河、驿马寨河、千峰河、邢江河属长江水系,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南有油菜河、罗补董河、大屯河属珠江水系,流域面积1010平方公里。

安顺古为牂柯、夜郎属地,自秦汉至宋元,多为土司管制。其真正开发是明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实施“调北征南”战略决策并随之“屯田戍边”以后。安顺地戏与江南傩舞、安徽傩戏有着渊源关系而又独具特色,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防御周边土著反抗的环境中,成了的屯堡村民娱人娱神的戏剧艺术。随着岁月的流逝,地戏所担负的“寓兵于农”的功利目的已不复存在。作为一种世代传承的文化现象,它已深深地渗入到屯堡人的生活之中,成为屯堡最引人注目的风俗之一。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一般是一个村寨一堂戏,跳一部书。少数较大的村寨有两堂或三堂。一堂地戏有演员二、三十人不等,由“戏头”或“神头”负责。演员都是村中大姓,有传承关系。如詹家屯村《三国》戏队由明初来黔的指挥使曾德一、操练使詹嗣宗后裔组成;九溪村小堡《四马投唐》戏队主要由入黔征南先锋顾成后裔组成。

地戏演出时间分为两个节令:一是新春佳节,为了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祈求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地戏队就“鸣锣击鼓以唱神歌”(《续修安顺府志》);一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正值稻谷扬花时节,“求神”护佑以获得庄稼丰收。由于所跳剧目是一部长篇“大书”,一般要跳十天至半月之久。

地戏演出的最大特征是演员头戴木刻假面。假面,俗称“脸子”,用丁木或杨木刻制而成。一堂地戏的面具有多有少,根据剧本人物来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因演出内容的单一化——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生、旦、净、末、丑行当之分,人物角色的分类主要以“将”为主。粗分,有正将和反将;细分,有武将,包括老将、少将、女将;文将,包括君王、文臣;道人,可分武道人、文道人;杂扮,有小军老二、歪嘴、笑嘻嘻、和尚、土地等;动物,有虎、龙、马、鼠等。其演出的剧本内容比较单一,都是反映历代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才子佳人戏、清官公案戏、绿林反叛戏、怪诞神话戏,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在三十多个剧目中,以唐宋最多,元、清朝代却没有,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的正统思想。

地戏演出的风格是以讲唱为主,保持了盛行于宋元时代的讲唱文学的体例。演员演出时,道白和唱词是以第三人称为主的叙事说唱体,边用半文言半白话的道白交代剧情,又用七言体或十言体的高亢唱腔发展剧情。其说白,生硬、陈旧,其唱词却通俗易懂,近似口语。那些杀打场面更是写得生动活泼、淋漓酣畅。地戏演唱时再一特点是保留了古老声腔弋阳腔的遗风。演出时不用弦乐丝竹之器,只用一锣一鼓伴奏,锣鼓点不复杂,仅有行程鼓、交战鼓、休兵鼓。唱时,主要角色领唱,围场演员随腔伴唱。无曲牌,也仅有七字腔、十字腔,即七字句、十字句。唱腔高亢,有山歌风。演员演出没有角色区分的戏服,仅为生活常服加上靠旗、翎子、战裙即可。所使用的兵器,旧时为真刀真枪。在向娱人演进中,多改为木制品,以防伤及围观村民。

东、西路地戏的主要区别:在安顺地戏的区域分布上,有一耐人寻味的现象。以西秀区为坐标,在东北和东南面范围内,是当年征南大军大本营的区域,这里的地戏演出,只用一锣一鼓伴奏;演员装扮上围的战裙有如唐宋时围裙,称“东坡裙”,战裙上喜吊各件刺绣饰物;围场演出时不搭帐篷,演员上下自如;唱腔是第二句七字落底众人伴和。而在西南和西北的跳戏村寨,按字辈排列大多只有十几代。跳戏时,除一锣一鼓伴奏外,有的外加一个钹;演员装扮不用围裙,有的在前腿加两片“马甲裙”,不戴饰物;围场演出时有专设帐篷,演员按“出将”、“入相”上下场;唱时是第二句四字落底众人接唱后三个字。

安顺地戏是傩戏向戏剧发展的过渡阶段,有“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开财门”、“送太子”、“参井”、“参桥”、“参路”、“参树”等带有傩祭性质的仪式活动,但又搬演有情节、有人物的故事。尽管它没有生、旦、净、末、丑行当的区分,没有完整的伴奏及锣鼓经,没有丰富的曲牌和多彩的声腔,但是它有以“将”为主的人物区分,有粗犷的表演程式和套路,有简单的遗存古风的弋阳古腔,使它有傩戏的因素而又有戏剧的元素而独具特色。

面具戏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但如地戏的表演风格、面具样式、剧本形式,在全国都具有唯一性,是屯堡人独有的艺术最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其所包含的原生性、宗教性、戏剧性、民俗性、美学性,为我们去思考中国的民族民间文化何以博大精深,提供了仍然存在于人们视野的范本。

安顺地戏主要以自称“老汉人”的屯堡村寨为主,受其影响,相邻左右的苗族、布依族、仡佬族村寨也有数十个会跳地戏。因脸子制作不易,有固化剧目的功能,故不同村寨有不同的演出剧目,因之传承多由村落内大姓村民代代相传,其演员亦只有家族传承,无传统戏曲意义上严格的师承关系及拜师仪式等。据旧州镇詹家屯村《三国》地戏队“神头”曾建章介绍,其戏传至他已有十六代,其子曾玉华、其孙曾小波都是地戏队的主要演员。

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地戏在安顺周边的娱乐和社区交往圈越来越小,不断呈萎缩甚至消失现象。据上世纪90年代相关资料统计,安顺周边有地戏三百余堂,现已不足一百堂,且地戏唱本、脸谱的失散和毁坏也非常严重,加之老辈艺人老龄化,而年轻一代又赶上找工热潮,地戏已到了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时候在,而目前的旅游开发,更是使地戏的演出发生变异,面具雕刻越来越被其他工艺品取代,文化的传承根基正在被逐渐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