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广宗太平道乐)

  • 项目编号:
    Ⅱ-139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乐器;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广宗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太平道乐的发源地。太平道乐源于东汉末年的太平道起义,至今已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一千八百多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成分,同时大量吸收融汇广宗地区的戏曲和民间小调音乐,终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太平道乐。
  广宗太平道乐的演奏乐器以管、笙、笛、箫为主,坛鼓、云锣、铛子、铙、镲等为辅。其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动乐,又称“舞乐”或“道舞”,边吹奏边行进。广宗太平道乐所使用的乐器同全国各地道观的丝竹、管弦不同,曲、谱、韵也和“全真”、“正一”两派有很大差异,一些曲调明亮高亢、起伏跌宕,既有道教音乐清逸脱俗的意味,又有粗犷雄浑的特性,风格十分独特。
  广宗太平道乐拥有181种曲牌,其中伴弦曲牌48种、器乐曲牌41种、打击乐曲牌45种、失传曲牌47种,另有辗转传世的手抄太平道乐工尺谱一册。现留存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曲谱及号称“三仙曲”的【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曲谱等。此外,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等表演时与广宗道乐相伴,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广宗太平道乐较好地保存了道乐的原始风貌,其遗存曲目、曲谱、演奏礼仪、传承方式、乐器及相关制作工艺等是研究古代道教音乐及其与民间音乐、民间习俗关系的重要参考。目前,由于社会环境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太平道乐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不少传人相继去世,导致曲牌逐渐失传,亟待加强保护措施。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广宗县

保护单位:
广宗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