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乐(上海道教音乐)

  • 项目编号:
    Ⅱ-139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道教音乐又称“道场音乐”,是道教斋醮科仪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它与道教一样,都是发端于古代巫觋的祭祀歌舞。道教音乐由器乐和声乐两部分组成,器乐采用钟、磬、鼓、木鱼、云锣等乐器主奏,配以吹管、弹拨、拉弦等乐器;声乐以唱诵为主,由高功法师宣戒诵咒、赞神、吟表的独唱和都讲道士的表白及道众的齐唱组成。
  上海道教音乐源自苏州及江西龙虎山的道教科仪和音乐,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经过三十代道士的传承发展,在其中融合进上海地区的音乐传统,声、器并重,在行腔和旋律装饰上表现出浓重的上海特色。
  上海道教音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道教科仪伴奏音乐,二是表现道家思想的乐曲。道教科仪伴奏音乐也称“斋醮音乐”、“道场音乐”、“法式音”,主要用于各种道教斋醮科仪的伴奏,高功法师和道士诵唱时的伴奏音乐、法师演法时的伴奏音乐、科仪节次之间坛场变化的过渡音乐及科仪开场和结尾的音乐等均在其列。表现道家思想的乐曲为纯器乐曲,它以宣扬道家的思想观念为主旨,通过演奏传达出清静恬淡、返璞归真的意趣,这些道曲大多单独演奏,不包含在科仪之中。
  上海道教科仪演习使用上海方言说唱,因此上海道教音乐东乡、西乡和市区三大派系的演唱和演奏都具有江南丝竹的韵味,细腻委婉,典雅清新。念白和吟诵部分讲究语言的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曲调起伏延绵,优美动听;唱腔层次分明,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用曲调型的伴奏加以联结。首句的韵调往往与后面反复咏唱时的曲调不同,有时甚至在反复上起句,慢慢转入正调,造成曲调和调性的变化。演唱中音乐庄严华丽,带有较多的装饰音。除曲笛、钟鼓外,拉弦和弹拨乐器也在伴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整个音乐显得更为优雅和丰满。上海道教音乐的代表作品有《迎仙客》、《净坛科仪》、《十番锣鼓》等,现时代表性传承者为上海市道教协会。
  上海道教音乐在理论、曲目、唱奏技巧等多个方面对当地民间音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长期保持着原传道教音乐的形态,是中国古代宗教音乐研究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上海多次经受冲击,道教音乐散失严重。目前,老一辈道教乐人的相继去世,古老的上海道教音乐传承乏人,濒临灭绝,亟待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上海市道教协会

保护单位:
上海市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