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声部民歌(羌族多声部民歌)

  多声部民歌指的是织体结构形态为多声部形式的民间歌曲,中国的多声部民歌主要集中在壮、侗、布依、高山、毛南、提价、苗、彝等十多个少数民族中,多数采用二声部形式,少部分为三声部和四声部艺术。
  羌族多声部民歌仅存于四川省松潘县小姓乡与镇坪乡的少数羌族山寨,在当地的羌族人民中世代相传。
  羌族多声部民歌均由二声部构成,从歌唱场合和社会功能方面着眼,可将其大体分为山歌、劳动歌、酒歌、风俗歌和舞歌五类。羌族多声部民歌是藏缅语族少数民族多声部音乐的代表,其旋律多为五声性,一般先由领唱起唱,跟唱声部相隔一拍或数拍与领唱声部重叠,到句尾再同度相合。这种二声部中频频出现四、五度及大二度音程的纵向结合,跟唱声部超越领唱声部,更有我国其他地区少见的大幅度慢速颤音唱法,显露出鲜明的羌文化特色。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代表性作品有《哈依哈拉》、《哈卢拉依》、《萨姆》等。
  从羌族多声部民歌歌种与曲目的丰富、形态的稳定、结构的完整、歌唱的成熟和风格的古朴来看,它拥有较为久远的历史,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与文化艺术研究价值。羌族多声部民歌所流布的松潘县小姓乡与红原藏区毗邻,当地人生活受藏族文化影响,各方面都呈现出藏羌文化交融的特征,在此背景下认识羌族多声部民歌,也为其他藏缅语族多声部民歌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声部民歌所依存的生活基础与社会条件逐渐消失,加之多声部歌唱难度大,对歌手素质的要求较高,因而目前羌族多声部民歌的传承陷入困境,古老的艺术形式面临消亡的危险,有待积极抢救。

申报地区或单位:
四川省松潘县

保护单位:
松潘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