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塘三花舞

  • 项目编号:
    NJ-03-III-0023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葛塘三花舞,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三花”即是指花船、花轿、花担。葛塘三花表演就是将其连为一体的组合表演。花船、花轿、花担其各自形成的历史与年代虽然不同,但它们都是劳动人民生活和劳动的艺术结晶,是由劳动人民幸福的生活和愉快的劳动其真情实景升华而成的精品艺术。
       花船舞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是江边上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逢年过节,葛塘、长芦各地都喜爱表演这种民间舞蹈。表演时,船舷系在乘船者身上,表演者随着锣鼓做摆、荡、游等旋转、颠簸的舞蹈动作,犹如水上跑船时的生动画卷。撑篙人手拿彩篙(大半人高,裹着彩纸的竹竿)轻轻摇动,意为撑船,同时演唱着渔船歌,渔船歌多数劝人从善学好、珍惜时光、勤俭持家、立志报国等。唱词是撑船人自编的,也有流传固定不变的,如《小放牛》、《十位古人歌》、《龙船十字歌》、《卖杂货》、《苏武牧羊》等。
       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大概自夏禹时便出现,是历代官人出行工具,后来民间婚嫁也沿用制作精美的抬轿即迎接新娘子的花轿。抬花轿也渐渐发展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表演项目。其表演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平抬、闹抬、戏抬等三种。抬花轿者一般为四人组或八人组,轿前、轿后各半,并配有对彩旗、对唢喇、对铜锣、对高灯等随轿而行,其在行进中要求步调一致,行动统一,如遇转弯、沟坎等情况均由前行轿夫喊出各种彩头予以提示。
       花担,又称挑花担,以一对花竹篮再加一根竹鞭式的扁担为舞。花担舞流传久远。是用一对花篮表达吉祥如意,在新年新岁、喜庆节日等活动中多有此表演项目;其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欢迎。表演者多为年轻貌美的姑娘,挑着花篮,走着碎步,婀娜多姿。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