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宗太平道乐

  • 项目编号:
    1―3―7
  • 类别:
    民间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广宗县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太平道乐的发源地。太平道乐源于太平道起义。东汉末年,巨鹿郡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在广宗领导太平道徒发动了黄巾起义。在舆论发动阶段,他打醮设坛,让徒众咏诵含有推翻汉家王朝思想教义的经文,并先后加入了打击和吹管乐器伴奏,增强了诵经的节奏性和渲染力,形成太平道乐。黄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乐在民间延续传承。元代,全真道传到广宗,入全真道者免交皇粮,太平道徒便加入了全真道,但在较长时间内仍然演奏太平道乐。经过普查,太平道乐有伴弦曲牌48首、器乐曲牌41首、打击乐曲牌45首,共计181首,其中失传47首。另有辗转传世的手抄太平道乐工尺谱一册。
    太平道乐演奏自汉末至今在广宗县传承延续了1800多年,这一音乐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得到补充、发展与完善,吸收佛教音乐和宫廷音乐的成分,更多地是吸收融合这一带地方戏曲和民间小调的韵律,逐渐形成一套由经乐与器乐组成的完整的太平道乐。
    太平道乐的乐器以管、笙、笛、箫为主,以坛鼓、云锣、铛子、铙、镲等为辅。演奏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静乐,演奏时或坐或立;一种是动乐,边吹奏边行进,又称舞乐或道舞。太平道乐演奏的乐器同全国各观道院的丝竹、管弦不同,曲谱韵也和“全真”、“正一”两大派有很大差异,既有道教音乐清超的韵味,又有源于农民起义的粗犷、雄浑、质朴特性。其曲调有的明亮、高亢,有的深沉、悲切,旋律起伏跌宕,幽雅婉转。
    在广宗,太平道乐过去的演奏者均为民间职业艺人,在农村道场演出。如今的演奏者均是民间半职业艺人,多用于民间庆典、祭祀、节日联欢等,他们不注重修道悟性,而追求演奏技艺的提高。广宗县太平道乐演奏团能演奏七十多首曲子、8种道舞图案,现在流传下来的曲谱主要有《太平十八番》及“三仙曲”《朝天子》、《经堂乐》、《玉芙蓉》等,还有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等。
    太平道乐在口口相传中,在相对封闭保守的环境中,较好地保存了道乐的原始风貌。其遗存曲目、曲谱、演奏礼仪、传承方式、乐器、制作工艺等是研究我国古代道教音乐及其与民间音乐、民间习俗关系的重要参考。
    

申报地区或单位:
邢台广宗县

保护单位:
邢台广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