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渔鼓

    洪泽湖渔鼓,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历史沿革和流布地区
    洪泽湖渔鼓是自清朝以来广泛流传在洪泽湖渔民中的一种歌舞。
    洪泽湖渔鼓源于满族人的风俗“跳神”。“跳神”从北方传到鲁南地区后形成一种迷信职业“肘鼓子”,又叫“周姑子”,再传到苏北洪泽湖地区,发展为“洪泽湖渔鼓”。
    洪泽湖渔鼓最初的形式是水上“童子”在为渔民们从事迷信活动时,手上敲着羊皮鼓,嘴里唱着“嚷神咒”、“念佛记”等曲调,跳着巫舞。有些“神汉”从山东来到洪泽湖后,为了维持“跳神”这种迷信职业,将其为农民开锁还愿、驱邪安神的唱词改成为渔民驱邪、安定河神和祈求行船平安、保佑丰收的内容,并将羊皮鼓改成鱼皮鼓,舞姿亦发展为模拟渔民生产劳动和庆祝丰收、祈求吉祥的动作,一般由2至3人在船头表演。久而久之,人们便将这种具有洪泽湖渔民特色的鼓舞称之为洪泽湖渔鼓,表演的演员也由2至3人发展到多人,演出场地亦由船上发展到陆地。
    洪泽湖渔鼓在清末民初时最为鼎盛,在苏、皖、豫广大渔民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文艺工作者对洪泽湖渔鼓进行了挖掘、整理,加工、改编后的洪泽湖渔鼓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舞蹈动作大多是模拟织网、张卡、布钩、拉网等各种捕鱼的动作和姿态,塑造了渔业劳动者的形象,曾多次参加省、市调演,深受欢迎。1960年参加江苏省第二届群众文艺会演,成为获奖节目。
    洪泽湖渔鼓目前主要分布在洪泽湖周边的泗洪县半城镇、洪泽县老子山镇等沿湖乡镇。
    内容和特点
    洪泽湖渔鼓是洪泽湖渔民表达喜悦心情和欢庆丰收的一种歌舞形式。
    洪泽湖渔鼓既可二三人在船头表演,亦可由十几人或几十人在陆地和舞台表演。
    演员表演洪泽湖渔鼓时,左手持一种形似葵扇的渔鼓,鼓柄长17公分左右,柄尾有一圆形或菱形铁环,环周设有三个铁环,每个铁环再串系三个小铁环。表演时,演员左手摇鼓,环声铛铛;右手击鼓,鼓声锵锵。演员模拟渔业生产劳动中捕鱼的各种姿态,动作奔放、步法轻盈。渔鼓的歌词可以事先编好,也可以随编随唱。在发展过程中,洪泽湖渔鼓的唱腔融进了当地流行的泗州戏调、快板说唱等曲调。
    洪泽湖渔鼓对于研究洪泽湖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情民风民俗有着重要价值。
    目前状况
    历史上,洪泽湖渔鼓主要是以家族的方式传承。目前,湖区的民间渔鼓老艺人已为数不多,且年龄较大,年轻人不愿唱渔鼓,渔鼓的生存面临危机。当地文化部门正在采取多种措施,以使洪泽湖渔鼓这一古老的文艺表演形式得以继续存在下去,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