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戏(普定县、独山县、黔西县、福泉市、印江县、花溪区、遵义市、余庆县、石阡县)

  • 项目编号:
  • 类别: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花灯戏是广泛流行于贵州各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在贵州境内流传区域很广,主要分为东南西北四路,分布地主要有独山、思南、石阡、余庆、普定、青岩、印江、黔西、福泉等县(市)。

据《贵州文化志》载:明王朝建立后,于洪武年间实行“调北征南”,“调北填南”制度,花灯随着移民的涌入而进入贵州。又据《贵州花灯史话》载:“贵州花灯艺术是源于中原。”花灯进入贵州后,吸收了贵州本土的语言、风格、音乐曲调等,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贵州花灯,曲目多取材于农村生活故事和民间传说。花灯的表演形式不断发展,从早期的花灯歌舞(俗称“地灯”):一丑(唐二)、一旦(幺妹),各执花扇手帕,舞时不唱、唱时不舞,发展成大型花灯歌舞的艺术形式,并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发展成形式复杂的花灯戏。花灯音乐(俗称灯调、灯曲),也由单一的地灯音乐“二小戏”歌曲联接体形式,发展为结构较为复杂,具有板腔雏形和曲牌戏曲性的“台灯”音乐,形成了以“九板十三腔”为代表的曲牌联接体体制;花灯小戏角色也由“二小(小丑、小旦)”以展到“三小”(加入小生)打破了原来“二小”那种喜剧性角色体制而多为正剧与喜剧相结合的角色体制。花灯舞蹈动作由原来的耍棍弄棒,花拳绣腿,发展到加入真正的武术,在“破五方”名目中,有“八卦夺刀”、“徒手夺刀”等武功表演。

花灯是吉祥的象征,幸福的象征,是山乡人民古朴心愿和纯真感情的颂歌,他们的欢乐、痛苦,他们纯朴善良的品格和美好的希冀,都在花灯中得到表现。花灯在一定意义上满足了宗法社会农民的审美情趣和伦理要求。解放前,贵州各地都有灯班唱戏的传统,并拨一些田土,供灯班玩灯之用,叫做“灯田”。逢年过节,灯班走村串寨,闹灯玩年,花灯玩到哪里,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每个灯班人数为五至九人,大型灯班可达二十余人。无论灯班大小,都必须有“文角(男扮女装幺妹)”一人,“武角”小二一人,打岔老者一人(不时插科打诨,风趣逗人)。若演折子戏,演员需按角色配齐。

花灯戏的唱腔分两类,一类是初具雏形的板腔,艺人称其为“灯戏调子”;一类是曲牌,艺人称为花调子。在一出戏中,板腔和曲牌可混合使用,形成一种综合体制。板腔的板式较为单一,只用若干个上下句反复演唱,最后用一个“收腔”结尾。常用的灯戏调子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骂调]、[哭板]、[一字调]、[阴二簧]、[四平调]等。常用的花调有:[四小景]、[月调]、[送夫调]、[巧装调]、[送茶调]、[五更调]等。常用伴奏乐曲有:[游台]、[大开门]、[小开门]、[禄位高升]、[扫花台]等。常用锣鼓牌子有:[三六九]、[扑灯蛾]、[半边月]、[金线吊葫芦]、[牛擦痒]等。花灯主要使用筒筒(胡琴类拉弦乐器)、月琴等弦乐及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演出时手执折扇和手帕,灵活运用各种步法、手式以及耍扇、耍帕等技法,形成清新活泼的艺术特色。花灯名目一般有五种:点灯(化装上街演唱)、庆贺灯(结婚、上寿、乔迁、上梁、小孩剃头时唱)、太平灯(春节贺新年时和平时唱)、送子灯(没有儿子的人家接灯班唱灯,祝贺早生贵子)、还愿灯(许愿的人家如愿以偿后,唱灯还愿),后两种灯都带有迷信色彩,解放后很少采用了。演出的程序一般有九项:跑报、说春、打扫财门、参神、踩华堂、破五方、吹白、出台和唱灯调。花灯常用的乐器有:锣、鼓、钹、勾锣、胡琴、二胡、月琴、笛子、箫等。传统曲目:《小姑梳头》、《五更绣荷包》、《采茶》、《王婆学鸡》、《乾隆下江南》、《七仙女下凡》《高腔调》、《踩倒妹小脚》、《干妈问病》、《烟花告状》、《梳油头》等。

花灯是广泛流行于贵州各民族中的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手式及耍帕、耍扇动作,唱与做紧密结合,是花灯艺术的突出特点。在花灯戏里,灯(歌舞)是戏的基础,戏是灯的发展,灯中有戏,戏中有灯,灯戏相融,相得益彰。花灯歌舞具有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并且深深植根于广大群众之中,是城乡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形式。它具有饱满的激情,激昂的音乐,曼妙的舞蹈,剧中花灯音乐、花灯歌舞的恰当运用,使观众通过大开大合的气势和气韵流畅的节奏,在艺术享受中体会到花灯剧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地的花灯戏都面临着与其他传统戏曲艺术同样的困境,剧场演出减少,新剧目编排上演困难,年轻一代的编创演出人员后继乏人。同时,市场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各种娱乐方式多元化,花灯已很少能吸引年青人的兴趣,。加之,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经商、打工,他们告别了家园生活,也告别了花灯剧。花灯艺术保护与传承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而日渐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