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鸡舞

苗族锦鸡舞主要分布在丹寨县排调镇的也改、党早、甲石、排保、南群、加配、麻鸟、羊先、羊告、也都和雅灰乡境内雅灰、送陇等苗族村寨。

排调苗族聚居区位于雷公山西南山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山峦延绵,森林茂密。最高主峰牛角山海拔1693米,最低处为南流河海拔370米。

关于锦鸡舞的起源当地流传着一个传说:祖先们迁徙到贵州时带来的谷种因土地太贫瘠没办法播种,他们只好靠打猎和摘野果、捞鱼虾充饥度日。有一天,一位老人套到了一只锦鸡,在打理时将锦鸡的囊包丢在草棚前的灰堆旁,谁知便长出了小米。次年,他把小米作种子烧荒播撒,长出了满坡的小米,小米成了这支苗族得以生息繁衍的关键。为了感恩,他们头戴锦鸡银饰,身披如锦鸡羽毛般的织衣带,将自己打扮得像一只美丽的锦鸡,并模仿锦鸡的步态、神态跳舞。

锦鸡舞最初的功能是祭祖,并且只能在12年1祭的祭鼓活动中才能跳,用于唤醒祖灵,以及在活动后将祖灵送回安息之地。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吃新节”、“跳月”以及大型庆典的迎宾礼仪活动中锦鸡舞也被广泛运用。

锦鸡舞最常见的是集体舞,场面宏大。表演时,男性吹芦笙作前导,女性随后起舞,排成1字形,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圆圈跳,少则7、8人,多则数十人。其舞步非常独特,具体表现为舞蹈时上身动作少,下肢动作灵活,步伐多变,表演时左右手垂直于短裙边放松,随舞姿自然摆动,脚步娓娓律动,回环复踏、优雅流畅,表情脉脉,细腻委婉,似锦鸡在行走觅食。而芦笙作为重要的伴奏乐器共有4支,俗称为“四滴水”,曲调有近百种。

锦鸡舞服饰,尤其是女装,独具特色:高发髻,戴银簪,发鬓插锦鸡飞舞造型的银饰及银梳、银雀花等;上身穿3-5件短领对襟短衣,最外一件有银扣装饰,下身着长裙,较短的裙前围绣着艳丽花色,较长的裙后围系上九条宽花带,垂至脚跟,同时戴银项圈、银耳环、银手镯、银戒指等,状若五彩斑斓的锦鸡。 作为排调苗族传统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锦鸡舞在公共场合,尤其是男女青年的情感交流中至今仍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为群体性舞蹈,女性主要靠自幼参与跳舞而向长辈习得,芦笙的学习则具有一定难度,一般为家传。以余富文家为例,其家族传承世系为:九告、农九、纪农、畏纪、略畏、里略、昌里、往昌、里往、兄里、牛兄。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音响的普及,给青少年一代的文化观念带来了变化,同时也冲击和淡化了传统文化,锦鸡舞也在这样一种氛围中不断淡化和消失。同时,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这一民间舞蹈已面临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