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左吹打乐

  • 项目编号:
    NJ-01-Ⅱ-0002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留左吹打乐,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
  根据普查、走访和留左大鼓传人们回忆,留左吹打乐(留左大鼓)的起源和古代驻军有关联,传承方式是由祖辈们口传心授,代代延续。历史久远的汉唐传说,如秦汉时期的安侯陈婴驻军六合,隋唐“罗家军”、“黄巢义军”都在长芦地带活动之说,虽无详实考证,但据出土的汉代将军墓和汉井、陶罐等生活用具,推测这里是历史上最早屯兵的地方还是可信的。从古代军乐史看,无论中外,有军队、有战争就有音乐。号鼓或鼓角是最早的军乐器也是传递指挥信息的工具,如“击鼓进军”、“鸣金收兵”。到了汉代,我国军乐已发展到战斗、庆典、礼仪等固定军乐种类,称为“鼓吹乐”,军乐体制也具规模了。主要是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有鼓、铙、笳、角、排萧、钲、革铫等。到了唐、宋,阵列礼仪已形成一整套的统一规则,并有了乐谐。唐代称“燕乐半字谱”,宋为“俗字谱”,明清为“工字谱”。据历史记载,在长芦地区屯兵时间长、规模大的是明、清时代,北宋(公元1068年)“经理江淮屯田,以江陵忠勇为御前忠勇军”(《续资治通鉴》卷第159)。公元1028年与金兵大战,当地老百姓配合忠勇军,包括长芦寺僧人也参战了。金兵一气之下怒烧长芦寺,瓦木不存。战后,金兵退。建炎三年在长芦再度设忠勇军寨,有营田、校场和仓库。岳云曾在此抗金,后人将一条河命名为“岳子河”,把渡口叫“回军渡”。金宗弼还屯六合,其辎重自瓜埠渡口轴舻相衔至六合不绝,可见规模之大(《续资治通鉴》卷第135)。明代洪武二十六年在长芦设“留守左卫”和邻近的“横海卫”、“应天卫”、“龙虎卫”、“骁骑卫”。留守左卫居中与另四卫遥相呼应,每卫6000——8000兵不等,于永乐18年调防北京。

申报地区或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

保护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