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艺术(韩城行鼓)

  • 项目编号:
    Ⅱ-123
  • 类别:
    传统音乐
  • 类型:
    新增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锣鼓艺术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分布广泛,在河北、天津、山西、上海、河南、湖北、山西等地都有流传。虽然各地所用乐器不尽相同,但大都以锣、鼓、铙、钹等大音量打击乐器为主,节奏激越鲜明,演出场面壮观,艺术风格以气势磅礴、威武热烈见长,主要在各种民间吉庆、典礼场合演奏。
  韩城行鼓俗称“挎鼓子”,是广泛流行于陕西省韩城市境内的一种民间鼓乐形式。韩城行鼓具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元灭金后,蒙古骑士在韩城敲锣打鼓欢庆胜利,韩城民众沿袭模仿,经长期承传发展,形成了富于地方特色的民间鼓乐。
  韩城行鼓表演时,鼓手头戴战盔,腰束遮鞍战裙,呈骑马蹲裆式仰面朝天击鼓。在表演现场,鼓阵排开,令旗挥舞,百鼓齐鸣,声震长空,显现出恢弘的气势。酣畅淋漓的鼓姿、强劲刚烈的鼓点似黄河咆哮、万马飞奔,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灵震撼。敲到得意处,鼓手们如醉如痴,狂跳狂舞,进入醉鼓醉镲的最佳境界。
  韩城行鼓在历史上曾被当作祭神的鼓乐,逢年过节、求神祈雨时总能听到激昂的鼓声。平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敲锣打鼓祭神时,头顶坡式战盔,身披黄马褂,顿时生出一种神圣之感。韩城行鼓是当地民间锣鼓艺术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艺术和文化价值。近年来,花杆队的引入使韩城行鼓的表演更加丰富和成熟。当地技艺纯熟的十几支锣鼓队活跃在不同场合,表现卓绝的鼓手、锣手、镲手层出不穷,先后被民众冠以“鼓王”、“锣王”等美称。目前,韩城行鼓在演出队伍的培训和资金的投入上还存在很大问题,对传承工作也缺乏重视,导致传承人日益减少,为此有必要加大保护力度,促使这一古老的民间鼓乐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申报地区或单位:
陕西省韩城市

保护单位:
韩城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