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狮

  • 项目编号:
    2-Ⅲ-7
  • 类别:
    传统舞蹈
  • 类型:
    代表性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简介

瑞狮是定南客家每逢年节喜庆家家户户都盼望瑞狮登门送瑞纳祥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距今900多年历史,该文艺形式早已成为我县客家民间文化习俗。

明·隆庆三年, 我县历市镇砂头村舞狮艺人、武秀才张赞香对“定南瑞狮”表演形式进行了较大改进,以《西游记》中“沙和尚引狮”为故事情节,以“进门狮、会狮和“四大引”(即:单引、双引、三大引、四大引)为表演形式,以“三下丢、七星板”等曲目为节奏,增添了大盘罗鼓,其舞蹈以跑跳投、蹲缩窜、滚摆蹬等动作,模仿狮子各种姿态,时而惊慌闪躲鞭炮遁逃不止,时而镇静、试探、偷听鞭炮,千姿百态,舞姿潇洒,惹人喜爱,将“定南瑞狮”表现得淋漓尽致。

瑞狮造型取南狮、北狮精华为借鉴,以崇尚客家奋进精神为理念,创造了抽象的“定南瑞狮”形象。特别是狮头造型:正面顶部有一王字,意为王者风范;额头前凸,聪明透顶;眼睛暴出,眼眶铁线金描,神态雄威;鼻如悬胆,财气冲天;狮口大开、门牙威露,驱鬼避邪;给人以聪明睿智、慈祥勇猛之感。背面上方绘有龙凤,意为龙凤呈祥;中部绘有八仙宝物、八仙题诗,彰显激发了客家儿女“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理念。

历史渊源

瑞狮是定南客家每逢年节喜庆都会举行的一种传统的民间文艺表演形式。

定南瑞狮起于唐,兴于宋。据说,周朝姜子牙封神时,有的没封上,就在人间发散瘟疫,玉皇命狮下凡收服瘟疫,封官狮王,且王母赐它头部红丝球一个红布一块,用来驱鬼避邪。狮子下凡后,不愿回天,孙悟空叫它在人间继续为民铲除邪恶,故人们称之谓吉祥之物—瑞狮。

“瑞狮”由“武狮”发展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明代初年,定南盛行“武狮”,也称“青草狮、猫公狮”。明隆庆三年, 定南县历市镇砂头村舞狮艺人,武秀才张赞香对“定南瑞狮”表演形式进行了较大改进,以《西游记》中“沙和尚引狮”为故事情节,以“进门狮、会狮和“四大引”(单引、双引、三大引、四大引)为表演形式,以“三下丢、七星板”等曲目为节奏,增添了大盘罗鼓,其舞蹈以跑跳投、蹲缩窜、滚摆蹬等动作,模仿狮子各种姿态,时而惊慌闪躲鞭炮遁逃不止,时而镇静、试探、偷听鞭炮,千姿百态,舞姿潇洒,惹人喜爱,将“定南瑞狮”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定南瑞狮分布于全县各乡镇农村。每逢新春佳节,各村“瑞狮”纷纷出门上路,到处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据定南民俗,瑞狮登门为“瑞气盈门”,能消除邪恶,招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满门吉庆之兆。

表演内容与表现形式

定南瑞狮艺术的舞狮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进门狮”,打法自由,瑞狮来到门前,村主鸣放鞭炮,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特定场景,瑞狮即兴起舞,模仿狮子各种动态,时而惊慌闪躲鞭炮,阵逃不止,时而镇静、试探、偷听鞭炮,千姿百态,舞姿潇洒,惹人喜爱。二是“会狮”,客狮登门,主狮上前迎接,宾主相会,点头作揖施礼,各以矮桩表演,以示谦虚,嬉耍鞭炮时彼此谦让,颇有情趣,双双进入大厅,显得彬彬有礼,格外亲热。据赣粤客家民俗,新屋落成,主人一定请“瑞狮”为其祝拜,打法较复杂:如一拜大门,二拜柱子,三拜对联,四拜门槛,五拜天井,六拜厅堂,七拜祖牌,八拜天地等。三是“瑞狮”吐珠,以示吉祥,主人便为瑞狮头部上红(红布3尺6寸,红包一个)以示吉祥回谢。每打一处,由主带狮锣师傅呼吉祥如意赞词一段,一般赞词为7言4句。

如:瑞狮来到门前呼:

锣鼓打来闹连连,瑞狮绕绕到门前,

今日瑞狮来祝拜,福禄富贵千万年。

拜大门呼:

锣鼓打来闹台台,左右大门打开来,

大门迎来瑞狮进,瑞狮进来拜祖台。

拜祖牌呼:

新做祖牌四四方,祖牌周边绕紫光,

今日瑞狮来祝拜,左昭右穆兰宁堂(兰宁堂为缪氏堂名)。

瑞狮吐珠时呼:

黄龙吐珠闪金光,瑞狮吐珠赐吉祥




申报地区或单位:
赣州市定南县

保护单位:
赣州市定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