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苗族服饰(桐梓县)

桐梓县苗族服饰制作工艺主要以十字桃花和蜡染为主,色调大方。特色服饰包括大襟或对襟上衣,蜡染百褶裙,喜用几何图案装饰,流行在马鬃乡、黄莲乡苗族服饰最具有代表性。

桐梓县位于贵州省北部,属革命老区遵义市市辖县,与重庆市接壤,素有“黔北门户”、“川黔锁钥”之称,川黔铁路、210国道和渝湛高速公路纵贯县境,又因县境处于黔北山地与四川盆地的街接地带,由于构造体系复杂,构造运动强烈,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景观,属黔北中山峡谷区。全县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形状,羊磴河、松坎河、桐梓河将全县切割为三个各具特征的地貌单元。县境内兼有山原、中山、丘陵、山间盆地、河流阶地等各种地貌形态,且岩溶广布,石峰林立、洼地、漏斗、竖井、盲谷、暗河、溶洞比比皆是,是卡斯特地貌发育十分完整的地区。

    据史料记载,唐代少量苗族迁入马鬃,到了明代,苗族开始大批量迁入。清朝中后期,由于苗族反清起义失败遭镇压后,当时苗族作为战争难民,只能躲进深山老林繁衍生息,形成了“苗族住山头”为分布格局,也导致了马鬃苗族服饰款式的多样性。桐梓苗族服饰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背景含义:褶裙上的彩色线条,是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背牌上的回环式方形纹,是先民曾经拥有的城市、街道、城墙、角楼的象征;那披肩上的方纹、水纹、棱形纹,是北方故土的天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土的记忆;花带上的“马”字纹和水波纹,是祖先迁徒时万马奔腾过江河的悲壮气势的沉淀。桐梓苗族服饰的图案,是穿在身上的一部民族史书。桐梓苗族服饰作为一种历史来源与文化因子在传递,衍化过程中绽开的物质和精神花朵。通过本身的系统将象征符号与意义结合起来并使之意义符号化。

    桐梓苗族服饰主要分为两类。红头苗族服饰:服饰又以女装为主,因主要居住在桐梓南部和北部海拔较高的山区,冬天气候寒冷,其上衣多为对开襟,下着蜡染百褶裙和挑花围裙,袖子再套上挑花袖筒,小腿裹着多层挑花绑腿,以抵御严寒。雅雀苗族服饰,女子头上绾髻缠白头布,外扎挑花头带,上穿对襟敞胸袖衣,领后缀挑花背褡、衣襟、衣袖有挑花花纹,下穿麻布百褶裙,系挑花青布围裙,围裙边缘用绿色布条滚边,穿布鞋。两支苗族服饰花纹图案大多色彩斑澜,多刺绣、织锦、蜡染、挑花等装饰。服饰则以居住地出产的棉、麻、蚕丝等为原料,经过家庭手工作坊精编细织而成。

桐梓苗族服饰中的挑花工艺在桐梓苗族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体现了这一约定成俗的民族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则体现了苗族妇女自身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体现对其在社会声誉和择偶,婚姻缔结产生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桐梓苗族服饰图案的每一部位和配件都是苗族妇女的精工细作,方寸之间,储存了延续千年的古老记忆和苗族妇女对生活美好的追求,如果说桐梓苗族服饰纹样造型比其他苗族服饰丰富是有别于其结构搭配上的创意独特的话,更主要的还是纹饰图案的不同变化,表达了她们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图饰文化的创造与娴熟的表现纹样的技巧。同时,桐梓苗族服饰以几何纹为主,其中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雪纹、井字纹等。而这些纹样又很适合桃花工艺制作,从而也就成了桐梓苗族服饰的地域性风格和丰富多彩的现象。除此之外,苗族妇女还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图案充实自己,加上成为适合于苗族妇女自身审美特点的花纹图案。  

目前,在桐梓苗族居住地区苗族服饰的民族特色在逐渐减弱,男性苗族传统服饰基本不存在,女性尚有保留,年轻人保留传统服饰的则更少,而且都是现代的成品材料。同时,桐梓苗族服饰样式的变化基本趋于简单的图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快节奏的改革变化,一些新生代苗族迫于生存的压力在时间上和观念上对传统服饰已经淡化,这种耗时费功的纺织挑、染服饰艺术显然已经失去了重要的地位。在制作技艺上,青年人远不如老年人了。在激烈社会的竞争中未必定很难从时间上保证这一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得以延续。同时,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人渐渐老去,新的一代人对工艺完全陌生,以致后继无人,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也将随之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