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戏(蔚县秧歌)

  • 项目编号:
    Ⅳ-70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蔚县秧歌又名“蔚州梆子”、“蔚剧”,它产生于蔚县,流行于河北省张家口、晋北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旗县,是深受流行地群众喜爱的一个戏曲剧种。蔚县秧歌早期用“训调”(民歌)演唱,以“两小”(小生、小旦)或“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常在农村社火中演出。
  蔚县秧歌深受山西梆子的影响,不仅吸收了梆子的袍带大戏,还借鉴梆子的音乐体制,形成了由梆子腔演变而来的各种板式。蔚县秧歌脚色齐全,分红(老生)、黑(又分大花脸、二花脸)、生、旦、丑等行当。唱腔以蔚县方言演唱,多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发音方法。小生与旦可唱“训调”,“红”较少唱“训调”,“黑”则完全不唱“训调”。梆子腔类唱腔,除“黑”有特定唱腔外,其他行当唱腔结构大致相同。在长期舞台实践中,蔚县秧歌积累了两百多种演出剧目,《回龙阁》、《打瓦罐》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目前蔚县秧歌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困难,艺术形式的多样化造成演出市场的萎缩,使得演出团体大量减少。与此同时,老艺人纷纷离世,青年人又多不愿意学习这种声腔、程式都较为古老的艺术。在此情势下,蔚县秧歌传承乏人,濒临灭绝,亟待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河北省蔚县

保护单位:
蔚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