仡佬族踩堂舞(遵义县)

仡佬族踩堂舞是遵义县仡佬族传统丧葬仪式中带有祭祀性质的舞蹈。主要分布于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及贵州境内仡佬族聚居地区,以平正仡佬族乡仡佬族踩堂舞较为完整。平正仡佬族乡始建于1956年12月,是我国建制最早的仡佬族乡,乡境地貌以大娄山山脉南北延伸的支脉为骨架,与峡谷、糟古、盆地等自然组合成高度不同、形态各异的喀斯特溶岩地貌。奶子山以东,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梯形台地。从老虎窝向南,经山木垭、山王庙至倒坐坪,为盘水河所切,形成境内最大盆地干溪河坝。乡境内裸露岩山多,森林覆盖率仅为18.45%,自然条件较差,农业生态条件较为恶劣。

踩堂舞的仡佬语名称叫“比夷枚”。最早起源于仡佬族祭祀始祖。传说远古时候,平正仡佬族始祖住在深山老林,一次出山不小心被摔下深谷不幸身亡,家里人等了多日不见其回家,遂分头四处寻找,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终在悬崖下找到了尸身,但有老鸹、成篓篓的虫子蚂蚁争相咬食,儿孙们气得暴跳如雷,挥臂跺脚,赶的赶,踩的踩,但撵跑了雀鸟,虫虫又涌来,撵来踩去,让人精疲力竭。幸好有个咪噜(仡佬语:姑娘)想了个办法,砍来竹竿打起眼吹,踩的跟着踩,既保护了遗体,大家又得到了快乐。随后又将几支竹子捆扎起来,吹响声音更大,效果更好,这就成了仡佬族的芦笙,也就是踩堂舞最原始的舞蹈音乐。再后来,平正的仡佬族将踩堂舞活动用在“打牛斋祭”活动中。“打嘎”是祭祀仪程十二坛中将要结束的一坛,活动地点选在山坡空地,先由补袱(道士、巫师)用仡佬语念诵悼词,接着由姑亲持斧将牛击倒,此时开始跳起踩堂舞。舞蹈人数不等,吹五管笙,跳的仍是踩踏蛇虫蚂蚁的姿势,不时“啊—唷,啊—唷”的齐声吆喝,或进或退反复进行。舞蹈中由妇女一人端盛满米酒的茶盘,一人提米酒桶添酒,一人打着火把照明,名为送晌午,送餐者给舞蹈者喝米酒,也有互相逗趣嬉笑的情景。

仡佬族踩堂舞主要用于祭祀活动的传统舞蹈,从最早的祭祀先祖到现在用于各种娱乐,它已成为仡佬族一种特殊的生活习俗。它既是仡佬族对祖先的怀念,对神灵的崇拜,又有他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期望,对美好、富裕生活的理想和追求。其舞蹈动作多用蹉、提、踩、踏、跳、旋等。每当仡佬族老人辞世之后,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后在遗体前跳踩堂舞,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因在灵堂前跳舞,灵堂又通常设在堂屋中,故名为踩堂舞。踩堂舞的舞者主要为男性,三、四人为一组,一人吹芦笙,一人打钱杆,一人摇铃、一人舞丝刀,边舞边唱挽歌。舞蹈时身体微曲,来回跳跃,舞步右脚落地稍重,成蹉步。舞蹈过程主要靠队形的变化来完成。队形变化有“四瓣花”、“柳穿鱼”、“梅花阵”等。

当踩堂舞用于祭神仪式时,他的舞蹈显得粗犷、狂热、古朴,而一旦移植于婚嫁与情爱场合,它的气氛又热烈欢快、优美抒情。它是仡佬族传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寓含仡佬人的信仰、价值取向。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快速发展并长期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目前在遵义县只有平正仡佬族乡还保留有踩堂舞舞蹈,但也只有少数人能跳了,面临失传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