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庙子国光苹果

草庙子国光苹果不但个头大、颜色鲜、皮薄肉细、香甜可口,果味浓厚,而且耐贮存,主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个村地处深山,居高临下,后有燕山屏障,背风向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便于糖分积累。土层厚,便于果树扎根生长发育。无论果品质量和产量,较其它地区都有巨大优势。

草庙子村地处怀来县东北部山区,东西两面傍山,南北为石河山谷,均为燕山山脉。现有居民800户,1947口人。区域面积7.68平方千米。耕地面积320公顷,其中水果面积265公顷,因盛产国光苹果而闻名我国北方地区。


草庙子是个古老的山区农村,她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朝之前,历史上曾两次迁址,四次易名。草庙子成村大约在周朝到秦汉时代,当时石河山谷里树高林密,水波荡漾,向南流出石河山谷,流入妫水河。人们居住在东面的山坡梁下,村名叫“庄洼”,现存遗迹有一口枯井。后来由于人口增加,也由于妫水河口下切,石河山谷水位下降,大约在唐朝时期,人们从东山坡山梁迁到西山岗东坡,改名“西庄子”。后来由于一次大地震,毁坏了房屋。为了避开险地,人们又在西庄子的河东盖房居住,先叫小堡子,后改“草庙堡”。为了祈求石河河神保佑居民平安,大约在宋元时代,人们在石河边上建了个沙河庙,里面供着河神。庙内还立有一块碑,记述了由庄洼到西庄子、又到草庙堡的经过。建国前,河神庙虽然无存了,但这块碑还在,现在不知下落了。


小堡子改“草庙堡”是有典故的。草庙子村所处的石河山谷有一条路,是元朝时代修的一条驿路,是中都(今北京)通向上都(今张北白城)的中驿路,名为“辇道”,南面连接土木堡驿站,北面连接长安岭驿站。当时我国北方的鞑靼部和瓦剌部从事贸易骆驼队和皇家骆驼队也经常走这条驿路。据传,有一年,一支有三十多只骆驼组成的皇家骆驼队从北而来,在河神庙打尖过夜。当拉骆驼人打开沙河庙门时,惊奇地发现庙院里的草长得又高又绿又肥实,比庙院外山坡上和沙河里的草肥实多了。当时他们也没多想,急忙把骆驼拉进庙院里。更惊奇的是庙院里的草被骆驼吃光后,到第二天又长成了像第一天一样的高、一样的旺的草,而且恰好那三十多只骆驼能吃饱,连续十多天都如此。几个月后,这个骆驼队从南而来,又住进了沙河庙,还跟原来一样,第一天被骆驼吃完的草第二天又长上来了。后来,这个骆驼队的人把沙河庙直接称呼为“草庙”,“小堡子”村也渐被民间改称“草庙子”。1449年,也就是正统十四年,在距离草庙仅有二十多里的土木堡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土木之变”,明朝50万大军竟被从西、北飞奔而来的两路、共计5万瓦剌骑兵打败,英宗皇帝被俘。其中北路瓦剌骑兵就是从长安岭、草庙子村飞奔而来的。后来,明朝整顿军务,加強边防建设,为了扼守从长安岭到土木的交通要道,明万历年间,朝庭在小堡子村北建起一座城堡,用于屯兵,称为“草庙堡”。再后来,“草庙堡”由屯军转为民居,“草庙子”名称又逐渐在民间传袭。后来人们在“草庙堡”的内外建成了喇嘛庙、文殊阁、泰山庙、龙王庙、真武庙、关爷庙、山神庙等,才有了代代相承的历史渊源。


在元朝草庙子就有“苹果”的踪迹了。元朝的那支皇家骆驼队由于长年累月行走于上都和中都之间,经常得到皇家赏赐。有一年,皇太后赏给骆驼队两篓“频婆果”,就是今天的苹果。回归上都途中,又住进沙河庙,几个人吃了几个“频婆果”后,看看骆驼正吃的肥草,看草庙里的“神地”,几个人就有意识地把吃“频婆果”剩下的核埋在地里,期望着能在草庙的“神地”里长成“频婆果”树,吃上又甜又香的“频婆果”。几年后,埋在草庙院里的“频婆果”核终于长成了几棵果树,并陆续开始结“频婆果”。但几十年树上结的“频婆果”都让皇家骆驼队的人吃了。尽管草庙里的“频婆果”也被当地老百姓发现了,但庙里的东西老百姓一般是不会吃的,怕得罪了河神。他们看到皇家骆驼队的人吃那不知叫啥名的东西,痴笑他们:“与河神争嘴吃,要遭报应。”后来,随着元朝的灭亡,皇家骆驼队也不知去向了,草庙里的“频婆果”树也因年老而枯。这个传说断断续续、忽隐忽显地传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百姓才吃上“频婆果”,才尝到“频婆果”的滋味。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草庙子、常庄子、常寨子、甘泉庄一带开始大面积栽种国光苹果,共计6000亩。八十年代又栽20000多亩。1985年,当时草庙子乡首次向苏联出口国光苹果55000斤,因质量好,受到苏方称赞。


证书持有人:
存瑞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张家口市怀来县存瑞镇所辖草庙子村、陈家铺村、甘泉庄村、常庄子村、常寨子村、石盘口村、焦家沟村、葫芦套村共计8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3′23″~115°42′36″,北纬40°25′09″~4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