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庄煊饼(武城煊饼)

郭庄煊饼是河北故城县建国镇著名的特色小吃之一,因发源于该镇西南部的郭庄村而得名。煊饼,一作悬饼,又作旋饼,实即馅饼之音讹,相传首创于明末郭庄村民刘汉帛和沙国才。据刘氏子孙讲,崇祯十七年二月的一天,刘、沙二人到武城赶大集烙煊饼,一位先生装束的中年顾客吃完煊饼结帐,连声说好。二人顺口问道:“先生哪庄?”我是大顺。”“先生大名?”“我叫永昌。”那位顾客付完钱后转身离去,二人不解,很是纳闷。当年四月武城庙会,会上人们风传,李闯王坐了天下,国号大顺,改元永昌。二人听闻后,恍然大悟:“大顺皇帝还吃过俺郭庄煊饼哩!”从此,郭庄煊饼的名声飞传。因为李闯王在江湖上的崇高威望,所以当地的绿林好汉从不侵扰煊饼棚的生意,以至今天仍有“老缺不抢煊饼棚”的说法。


     郭庄煊饼,形如满月,碗口大小,焦黄酥脆,老幼皆宜。它不但没有一般饼食不易消化的缺点,而且有增进食欲的功效。相传刘、沙二人曾在武城街头遇一衣衫褴褛的老人生病躺在路边,他们将老人抬进煊饼棚里,以煊饼将养,三天后病愈。那老人自称王老三,常住“两州加一县,水陆十三门”(德州、高唐州和恩县,一共十三个城门),他即这三个地方的乞丐头目。老人走到灶台前打量了一番,根据灶台和烙煊饼的特点即兴编了一段“莲花落”:“小小锅头四尺三,里边没有外边宽。一个锅门俩火洞,灶囱最高四立砖。腰中水壶吱吱响,火门不过三尺三。小锅虽然不算大,里边盛着百座山。千百眼睛往里看,烙饼只有一人管。”刘、沙二人听后,感觉他总结的非常正确,就把它记下来,当作烙制郭庄煊饼的口诀传于后人。



      郭庄煊饼的制作方法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和面,要用上等白面、清水和盐根据四季节气的不同掌握面团的软硬程度,一般要搅拌均匀并揉到柔软适中而不粘手为宜。第二是制馅,一般要用猪肉、牛肉、羊肉、大葱、韭菜、芫荽、豆腐、鸡蛋、姜、蒜等原料和佐料,按照荤素和各自喜好的不同,分别按照一定比例调配而成。著名的如:牛肉馅的“雪里红”,猪肉、韭菜加鸡蛋的“风卷雪”,还有猪腔油加冰糖制成的“水晶参”等。第三是制作,把和好的面团揪下大小适中的一块擀成长条形面皮,然后把馅儿均匀地摊在面皮上,再捏起面皮从外往怀里卷,拧成麻花状,揪下富余的面皮,用手拍扁,这样里面一圈面,一圈馅儿,呈漩涡状,皮薄而馅儿不漏,一个煊饼就基本制成了。第四是烤制,烧柴多用豆秸或树枝,火要不弱不爆不间断,所用灶是颇具特色的“一洞二灶”,先把生饼放在前灶的鏊子上,刷油两面烙挺,不软不塌,再放进后灶带盖儿的铛子里(里面盛有很多石子大小圆形的瓦砾)烘烤,同时反复刷油翻动,等两面烘烤均匀,呈黄褐色、有焦香味即可取出食用。



      郭庄村1965年前一直属于山东省武城县管辖,故煊饼亦被列为武城特产之一,称“武城煊饼”,在当地素有“武城县三宝金,西瓜煊饼古贝春”之说。2004年5月,武城煊饼被山东省贸易办公室山东“名小吃”认定会组委会授予“山东名小吃”称号。2006年7月又被授予第三届“山东名小吃”称号。2007年5月,武城煊饼制作技艺被评选入山东省德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12月,郭庄煊饼传统技艺被评选入河北省衡水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