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肥乡县)

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肥乡县)
    属地:邯郸馆陶县
    类别:传统戏剧
    馆陶县位于河北省南部,四周与七个县接壤,县治驻南馆陶,西北距省会石家庄180公里。
    冀南四股弦起源于19世纪初,又名南柳子腔、四根弦,是河北地方戏稀有剧种之一。最早是以民间的花鼓戏发展而成,由山东临清传入馆陶,在民间俚曲的基础上,不断取长补短,并吸收乱弹、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的营养,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四股弦。四股弦已有近200年历史,从1920年到抗日战争时期,四股弦有了突破性发展。“七七”事变后陷入低潮,1949年后重又得到复兴。
    冀南四股弦在内容上,起初大多是反映民间家庭生活的小戏,后逐渐转变为演出历史传统戏和连台本大戏。其唱腔悠长流畅、通俗委婉,语言含蓄幽默,至今还流传着“不锄地,不浇园,也要去看四股弦“的民谣。角色行当分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后演变为现行的生、旦、净、末、丑五大门类。演出时,大伙围桌而唱,伴以简单的动作,俗称罗圈戏或坐板凳头。演出剧目,多是家庭生活小戏。唱词多为七字句。伴奏乐器为四股弦琴胡,其他乐器与河北梆子乐器相同。
    冀南四股弦作为传统戏剧的发展,以唱的艺术诠释着近代文明,演绎着传统戏剧的结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四股弦作为传统戏剧的发展,以唱的艺术诠释着近代文明,演绎着传统戏剧的结晶,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随着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人际、单位、城乡之间交往的不断增强,这支民族传统戏剧的奇葩,也成为馆陶县的精神文明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曾引起了传统戏剧界的革命,大力推进了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地的传统戏剧发展,影响巨大。
    
    
    
    
    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肥乡县)
    属地:邯郸魏县
    类别:传统戏剧
    魏县北皋镇北坡头村,地处邯郸市东南52公里处,位于魏县西南22公里。    
    四股弦源于山东菏泽(曹州)一带,最早以民间的花鼓灯发展而成的。约1867年春,从山东来了一位乞讨艺人,名叫李成太,路过大名,到魏县乞讨,因会拉四弦,与魏县艺人瞎冬记、陈玉相结合,吸收当地小调,于清同治九年(1871年),在魏县北坡头村创建了河北第一个四股弦童子班。
    该剧种属于板腔体系,兼有曲牌体,其唱腔优美,通俗朴实、诙谐风趣。板式有慢板、二板、三板、流水、倒板、黑红板等。文场主要用四弦胡、二胡、京胡、竹笛、笙等。四股弦因与河北梆子、京剧同台演出,蟒靠戏(朝代戏)日渐增多,一些表演艺术,唱腔、板式、音乐、脸谱、服装、导具、剧目等,都渐渐渗透到这一剧种里,大量的外来营养,使其在表演风格、演唱技巧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生、旦、净、末、丑行当日益健全。
    北坡头村四股弦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表演生动、活泼、粗犷,道白用京白,唱腔真嗓吐字,假嗓甩腔,舒展奔放,善于塑造朴实高亢各种英雄人物的独特艺术风格。
    北坡头村现有四股弦剧团6个,四股弦演员500多人,现直接从业戏剧人员200多人,全村男女老幼几呼人人会唱戏,个个都懂戏,人们在平时说笑,红白喜事上用语全是四股弦戏剧的词,临村人戏说“北坡头村连公鸡叫都是四股弦腔调”。
    
    
    
    
    冀南四股弦(馆陶县、魏县、肥乡县)
    属地:邯郸肥乡县
    类别:传统戏剧
    肥乡四股弦分布在肥乡旧店乡南营村及周边地区,1943年村里成立了四股弦剧团,学员最多时达二、三十人左右。
    四股弦是板腔体、曲牌体兼有的地方剧种。板式有慢板、二板、三板、流水、倒板、黑红板等,声音浑厚,曲调,唱词通俗朴实,诙谐风趣。肥乡四股弦的剧目很多,分传统剧目和现代戏,传统剧目有《三进宫》、《打金枝》、《辕门斩子》、《困南唐》等,现代戏有《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等。肥乡四股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独特的乐器,且行当齐全。因无任何剧本,学员学戏全靠师傅口传手授代代相传。
    肥乡四股弦独特的伴奏乐器――大弦,有四股丝弦,是其他剧种所没有的,四股弦戏也得名于此。发掘、抢救和保护四股弦戏不仅能丰富和完善地方戏种,而且对中国戏剧史的丰富和完善也有一定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以后,受影视艺术和经济大潮的冲击,人们对传统戏的兴趣愈来愈淡漠。另外,一些颇有造诣的老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舞台,有的相继谢世,肥乡四股弦的发展举步维艰,急需抢救保护。
    
    

申报地区或单位:
邯郸馆陶县 邯郸魏县北坡头 邯郸肥乡县旧店乡南营村

保护单位:
邯郸馆陶县 邯郸魏县北坡头 邯郸肥乡县旧店乡南营村